“海龙屯”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
2012-11-18陈季君徐国红
陈季君,徐国红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所谓地名,顾名思义就是地方的特定名称,就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这里所称的特定,就是特定的时空,即包括特定的区位、特定的范围、特定的时间。地名是时代的产物,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能保留较多的历史信息。它涉及到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内容,承载着诸多历史信息,古地名尤其厚重,因此,地名又有“活化石”之称。本文试图从海龙屯地名的时空概念和涉及的历史地理环境进行考述,以期对海龙屯地名史源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海龙屯地名的时空概念
2000年6月,遵义市文化局申报海龙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以“海龙囤”上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评审,认为海龙屯是我国宋、明时期的军事设施,主要功能是屯兵而非屯粮。据此,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则以“海龙屯”公布。至此,海龙囤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地名。
《遵义府志》曰:“海龙囤在府城北四十里龙岩山东。……旧名龙岩囤”[1],古囤是播州世袭土官统治者杨氏在南宋末年建立的一个军事城堡,时称龙岩囤。这是杨氏历代修建的诸多军事要塞中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一个,成为明朝播州土司的最后大本营,由于在明朝万历年间的平播战争中惨烈的最后一战而著名。龙岩囤,因山为名,因建在龙岩山上而得名。龙岩山系寒武纪灰岩所形成的方形孤山,矗立在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丛山中,地形极其险要。明万历年间编撰的《平播全书》中已称其为海龙囤了。《明史》、《遵义府志》、1992年版《遵义县志》等皆称其为海龙囤。海龙囤,因水为名,囤下有海龙塘,“海龙塘在治北三十里,出海龙囤,入会川河。《孙志》按:《陈志》‘会川河,即九岊滩与新桥龙岩水和’,此塘亦龙岩水也。”[1]囤下是产贡米的海龙坝(贵州人俗称高原中之山间盆地为坝子)。海龙塘绿树葱郁、湖光山色秀丽,纵灌上、中、下坝。古时当地老百姓流传水里有龙,当地有白龙寨、龙潭寺、锁龙桥等名胜古迹。海龙坝四面低山环抱,盆地上、中、下坝成“C”形相连。海拔800多米,地势平缓,向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阡陌相连,是盛产贡米的官庄。
“囤”的字义,《词源》解释:囤:tún,储存”。[2]《现代汉语词典》:囤tún储存,有囤聚之义[3]。就此看来,囤既可以表示屯粮,也可以表示屯军。
地名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地名不仅指示着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还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囤”属于地方性地名通名,反映了当地的特殊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大抵南宋以来,“因山为垒”的屯垒成为黔北地区普遍的防御模式,遗留至今者仍在各县区多见。它们都因山而建,环山有一至二道石墙,有门洞与外相通,墙内平旷处营造屋宇,其布局与海龙囤相似,只是规模稍小。黔北大抵多称为“囤”,或称为“堡”、“寨”、“城”,如南宫囤、松坎囤、大阡囤、乐闽寨、南山寨、思义寨、吼滩寨、养马城、土城、月城等。1992年版《遵义县志》载“从唐末到清代,统治者在遵义县境内修筑了许多军事屯垒,较为险固的屯垒有16处”[4],并列举出白锦堡、海龙囤、龙爪囤、母氏囤、青蛇囤、长砍囤、玛瑙囤、保子囤、沙溪囤、水烟囤、天旺囤、洪头囤、传岩囤、新村囤、后水囤、海云囤等。清代遵义县境有寨堡180处[4]。另外,黔北还有险峻的关隘称为关、垭、口、隘,如楛木关、娄山关、乌江关、风门垭、桑木垭、白石口、石子隘等,具有扼制交通和军事要塞的功用,如“遵义县境较为险峻的关隘计29处”[4]。在战事频仍的明清时代,它们被土司、土匪、乡绅等广泛运用,以求自保。其中,明万历年间平播时攻战营垒之城、囤、关、垭大约有50个,留存到现在的有约20个,今天看来,都是古迹。其中海龙屯是目前西南土司屯垒中,规模最大,最险固、最完整的一屯,其城墙、关口及部分石刻未毁。是研究中国西南土司文化的珍贵历史遗存。
二、海龙屯的历史查验
为什么杨氏要修建海龙屯,据海龙屯上杨氏末代土司杨应龙手书《骠骑将军示谕龙岩囤严禁碑》说得很清楚:“夫龙岩囤,乃播南形胜之地也。吾先候思处夷陬,不可元备,因而修之以为保障。……”[5]也就是说最初是为了防范四夷的侵扰。我们回顾一下杨氏入播的情形: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川南僚族土酋杨端,偕八姓族人兴兵,自泸州、合江进入白锦(今遵义县南)据险立寨,结土豪庾、蒋、黄三氏,打败罗闽和僚人,据有播土。播州重山复岭,陡涧林深,土地旷远,杨氏自唐末领播后,面临周围土著豪强的侵扰,又还有当地僚人的反抗,立足未稳,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地势险要的山地防御体系显得十分重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龙岩山,府北四十里。罔峦盘曲,怪石嶃岩。其东曰定军山,唐咸通中杨端击南诏,驻军于此,因名”[6]。在相对高度300公尺的山顶平台,“依岩堑以筑城,因深谷以为池,营建国都”[6]。在这种特重防御心理的驱使下,杨氏选择了在播南“形胜之地”的龙岩山上修筑战备要地,屯聚兵粮,作为政治军事大本营。同时,杨氏还修建了养马城,与海龙屯互为犄角之势,相互呼应。《方舆纪要》:“养马城,(遵义)府北五十里,杨氏据播时所筑城也”。据道光《遵义府志》载:“养马城在遵义县北三十里,唐末,杨氏建为牧马地,可容马数万也”[1]。养马城与海龙屯成犄角之势,正好与史书记载唐末僚族土酋杨端,偕八姓族人兴兵迳入今遵义县南据有播土的时间相符。当时筑城,是杨氏用以防范当地少数民族而修建的政治军事城堡。
“历五代,子孙世有其地。宋大观中,杨文贵纳土,置遵义军。”[7]宋代播州辖境逐渐扩大,是贵州最大的羁縻州。播州直至南宋初年,局势才安定下来,杨氏土官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对外效忠朝廷,与中央王朝保持着良好关系,借重朝廷偏安一隅;内部注重文治教化,致力于发展生产,振兴武备,使播州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对促进播州地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8]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第12世杨轸把政治中心从北锦堡迁到堡北二十里之穆家川(现遵义红花岗区湘江河畔)。十三世杨粲当政40余年,物质财富日益增多,经济文化有显著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个“土俗大变”,“俨然与中土文物同”[5]的好局面,史称“播州盛世”。十四世杨价和十五世杨文职掌播州期间,正值蒙古兵大举南进入蜀,他们竭力出兵北上帮助四川军民抵抗元兵。史书上记载杨价“抗元有功”,杨文七次出兵助宋抗元。
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四川形势危急,杨文认为“连年虏寇如蹈无人之境,由不能遇敌于门户之外故也”,向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条陈“保蜀三策”,提出“节次经理三关,为久住计,此为上策。……在诸路险要去处,众口城筑以为根柢,此为中策。……保一江以自守,敌去敌来,纵其所之,此为下策”[9]的战略思想。这与淳祐年间向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首画城钓鱼之策的播州冉氏兄弟思想如出一辙。《宋氏》载:“播州冉氏兄弟琎、璞,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招,坚不肯起,闻玠贤,相谓曰:‘是可与语矣’……(玠)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琎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璞为承务郎,权通判州事。”[10]冉氏兄弟由于有才能而被荐辟为官,他们竭力协助余玠经略四川,领导四川军民建立山城防御体系。对稳定长江上游战局,粉碎蒙古军队去蜀灭宋的战略计划、延长南宋王朝“国祚”功不可没。
后随蒙军的进一步南进,播州有唇亡齿寒之忧,播州沿边安抚使杨文决定在地处统治中心以北30公里的海龙囤修成“新城”,以求自保。《杨文神道碑》载:宝祐丁乙(1257年),吕公与杨君相会,面言当为申朝庭行下□□制阃,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我且住黄坪以蔽沅、靖,于是筑岩新城。”杨文与吕公(即湖南沅、靖二州节度使吕文德),共商抵御蒙军进攻之策,决定利用播州险要地形,修筑龙岩新城。“龙岩新城”,即今海龙屯。新城相对于唐末养马旧城而言。《宋史》记载:(理宗)宝祐六年正月,诏枢密院编修管吕逢年诣蜀阃,趣办关隘、屯栅粮饷,相度黄平、思、播诸处险要缓急事宜,具工役以闻。……夏四月……丁酉,诏田应己思州驻劄御前忠胜军副统都志,往播州共筑关隘防御。……秋七月……乙亥,吕文德入播州,诏京湖给银万两”[11]。从这两处资料显示,朝廷介入了海龙囤的修建,不仅拨款还派人督办,充分说明朝廷把海龙囤作为整个南宋西南山城防御体系的一道防线。不过,从杨文新建到杨应龙反叛之前“重葺”,仅仅是战备需要,并未真正启用于战争。播州进入于元明之世,元明时期的杨氏土司在杨应龙反叛前,杨氏土司统治播州期间,大都能外而效忠朝廷,内则治国安邦,经济文化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2]
杨氏29世杨应龙执掌播州以后,数次征调有功,如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领兵“征松潘诸番”,次年,征调播兵“入讨邛部蜀夷”,十八年(公元1590年)“复调杨应龙领兵征叠茂。”,以战功封“都指挥使”、“骠骑将军”。说明杨应龙在承袭播州宣慰使后是忠于朝廷的,后来他走向另一个极端,有个人、中央、地方长官和部属等多方面的原因。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6年),杨应龙大集役夫工匠,重修天堑龙岩囤,囤前后置九道石关,囤上砌三重城垣包绕,建筑宫室,屯粮驻重兵,作为军事大本营,抗击征剿官兵。“今重葺之,以为子孙万代之基,保固之根本耳。”[5]城堡内则修建楼房、家庙、仓库、兵营和水牢。经过他的这一番打造,海龙囤成了一个设施齐备,粮草充足的军事堡垒。杨应龙战略打算是:播州即使为明军完全控制,凭借海龙囤“飞鸟难越,人迹难至”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坚壁清野,与明军展开对峙消耗战,直到把明军拖得兵疲粮绝,不得不望囤兴叹而退。但是,海龙囤终究未能抵御20余万平播大军的四面围攻,毁于战火,从此废于荒野,只为后人留下了可供凭吊的古战场。
三、海龙屯的军事地理特征
在冷兵器时代,军事防御体系十分重要,尤其是关隘的作用,所谓守是有万夫莫克之利、失则有全军覆没之危。关隘的得失,往往关系到一场重要战争的胜败,进而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兵法》有云:“守城者,则深沟高垒,坚壁利刃,藏声灭迹,常令防城,战具敌棚楼橹完壮,以备应急使用。边城并宜足备。”[13]充分体现了冷兵器时代据险以抗强敌的军事防御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关隘的功能主要作为交通枢纽和军事上控制出入,也具有经济上的征收赋税等。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潼关、玉门关、阳关、雁门关、娄山关等相比较,海龙囤不具备交通和经济功用,主要功用就是囤积物资和兵力,战时作为政治军事大本营。其得失见证了杨端的成功入播、杨氏28代“附揖诸蛮,谨守疆土”[4]和杨应龙的失败。它具有险、雄、奇的地理特征。
海龙囤卫星遥感图
首先,海龙囤地形十分险要。它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北段,雄踞在巍峨的大娄山东支的龙岩山东面。龙岩山在遵义城北40里,层峦叠嶂,龙岩山东,四面陡绝,三面环水,仅囤后有仄径一线可通。平播主帅李化龙在围攻海龙囤20余天无进展时无奈叹息:“囤即险绝,岂真天造地设,人迹所必不能到者乎”[14]《遵义府志》按:“一蒂孤悬,群山固结,左右环溪,阴深险峻”[1]《明史》称其“贼所依天险,谓飞鸟腾猿不能逾者。”[15]《方舆纪要》称其:“囤前陡绝,飞鸟难至”[6]。
注:背景为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四川,播州
其次,海龙囤气势雄伟,囤上最高海拔1354米,囤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米~400米左右。囤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孤峰耸峙,东、南、北三面深谷环绕,仅囤西一线可通,有虎踞龙蟠之势。山下湘水环流,群峰簇拥。南宋始建,用土筑城墙。明万历二十三年,杨应龙调集8万役夫工匠,历时4年,于“龙岩新城”基础上加固重修扩建,“于屯前筑九关以拒官兵。”[6]各关之间有高大坚固的护城墙,随山势绵延十余里,墙高约5-10米,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石头堆砌而成,立于悬崖之巅,并有城墙、箭楼、瞭望台等军事设施。城内新建衙署、楼房、家庙、仓库、兵营等,成为一设施齐备、粮草充足的军事堡垒。
再次,海龙囤建构奇特,体现了设计者奇谋的军事思想和播州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是黔北特色土司文化在军事领域的物化表现。杨文选址构思选择了险峻的“播南形胜之地”,以抗击以骑兵为优势的蒙军。杨文从兵法和军事上,即“一曰待敌,不可轻战;二曰保山险,不可散居平地;三曰宜用夜劫,不可昼战;四曰收聚粮食,毋以资敌”[4]的方略。囤顶西南高,东北低,由顶向下辐射状分布着四道小山梁。囤顶宽平,水源充足,视野开阔,自然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既增加了防御体系的层次,又强化了军事攻防的功能。杨应龙痛下决心反叛后即“分遣土目,制关据险”[1]。经过几年的扩建,形成了海龙囤为中枢指挥部,借助乌江天堑,大娄山为依托,以诸囤为纵深,构成了一个全面立体的军事防御体系。第一道军事防线体系为关口,控扼水陆要道,以主要承担警戒、阻滞敌人和延缓进攻,为主力赢得时间的前沿阵地功用。主要以乌江天堑、綦江乐闽水、湄潭水等河流和大娄山山脉、苗岭为屏障,有娄山关、三度关、老君关、乌江关、河渡关、黄滩关、崖门关、落濛关、沙溪囤、白石口、官壩等处关隘为依托,前后修筑了许多依山制路制水的据点,星罗棋布于播州境内。第二道军事城堡防线体系为缓冲,是依山为垒棋布星分的诸囤,这些子囤是主要防御地带,起着屏障海龙囤的作用。史载“杨应龙反时增修各处险囤,府西南有水烟、天望诸囤,接贵州界者又有洪头、高坪、新村诸囤,府北则有松坎、大阡、都壩诸囤,皆为据守处”[6]。第三道防线是核心区域,以海龙囤为核心分别在龙岩山东侧山顶建造了养马城、养鸡池、养鹅池,在囤前喇叭水两侧高山上修筑了海云、龙爪诸囤。囤上东西两侧依山建有铜柱、铁柱、飞虎、飞龙、飞凤、朝天、万安、西关和后关等9关,各关均以石块垒砌,立于悬崖之巅,并有城墙、箭楼、瞭望台等军事设施,再于城堡外围5公里处修建土城和三重月城,延伸防守范围。“父老言,杨逆据此时,曾堰海龙坝之水使环囤下,自宣慰司至囤,二十里外即乘舟而往”[1]海龙囤空间布局充分体现适应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构成完整、坚固的山地军事防御体系。这是后方阵地带,使指挥中枢如臂使指,气势联络。
再完美的工事也有空虚点,囤西一线可通向山后的后关最终成为明军的突破口。海龙囤军事防御体系最终未能有效抵御在兵力和武器上占绝对优势的明军的进攻。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三月,李化龙督兵平播。四月,明军分八路入播。五月中旬,明军围囤更番迭攻,李化龙见前囤不易攻破,就将主力调至后囤。在明朝军队和土兵合攻下,六月五日,后囤土、月二城被明军所破,杨应龙自焚而亡,海龙囤毁于战火。双方决战114天,八路大军共斩首级二万余,生获朝栋等杨氏家族亲信百余人。明王朝取得了“出师才百四十日,辟爵郡二千里封疆,奏二百余年所未得志于西南夷盛事”[14]的重大胜利,但是明军也付出沉重的代价,死伤四万余人,耗银一百四十六万余两等。清代诗人赵翼凭吊海龙囤古战场,写诗一首《海龙囤》:题记:“播州杨应龙自焚处,四面陡绝,上有平地,可屯数千人,兼有井,汲之不竭,真天险也”。诗曰“四围崭绝陡无门,上有宽平可驻军。扼险敌过唐夹寨,攻坚几费李摩云。国余暮气兵犹动,地欲华风贼自焚”[16]。寥寥数句使海龙囤的险奇和明王朝穷兵黩武征播战争的惨烈浮于眼前,暗示了战争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以“海龙屯”公布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17日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7]。地名是社会的产物,它的命名、更名、发展、演变始终受着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囤”简化成“屯”,便于遗产地名标准化管理,但是对于地方部分民众需要一段时间以适应。作为地方历史工作者应及时接受和应用新地名,并在对海龙屯的研究上要努力深入探寻它背后八百年黔北土司历史文化和黔北巍峨壮美的景秀山川,让海龙屯走出孤芳自赏的境地,融入中国世界遗产群体,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
[1]清·郑珍,莫友芝.遵义府志·卷十·古迹[M].遵义市志编篆委员会整理.1986.310,310.
[2]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词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057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部.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88.
[4]遵义县志编纂委员会.遵义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32.734,731.
[5]遵义市文化局.遵义地区文物志[M].1984.106.76.
[6]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M].北京:中华书局,2005.3304,3304,3306,3307
[7]谭其骧.播州杨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2,(1):1.
[8]陈季君.播州土司文化教育考述[J].教育文化论坛.2011,(6):103.
[9]贵州省遵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遵义县志·附录三墓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1992:1171.
[10]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0.9776.
[11]元·脱脱.宋史(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理宗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0,577-578.
[12]陈季君.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贵州民族研究.2006,(1):149.
[13]明·永乐大典(卷 8339)·兵守.行军须知守城[M].北京:中华书局,1986.3874.
[14]明·李化龙著.刘作会点校.平播全书[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15.
[15]清·张廷玉.明史(卷 228)·列传(第 116)·李化龙[M].北京:中华书局,2000.3993.
[16]黄润蓬等.贵州旅游诗词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97.
[17]国家文物局重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N].光明日报,2012-1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