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2012-08-15陈国萍
陈国萍
(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滨海2245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阻为特征的肺部疾病,且常常进行性发展。有时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血症,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危重症,病死率较高。无创机械通气是指在不经气管插管的情况下借助呼吸机来建立肺泡与气道口之间的压力差,通过此压力差来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即利用机械通气来代替或改善患者的自主呼吸[1]。从近三年入住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48例,进行试验对比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近3年入住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随机选择4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人。试验组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68±6)岁;病程为7~16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为(67±7)岁;病程为8~15年。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气喘、咳嗽和咳痰等。48例患者均符合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指南》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2-3]。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平喘、解痉、止咳、祛痰及抗感染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皮质激素等。水肿和心衰患者给予纠正电解质紊乱、强心和利尿等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静脉滴注适量的呼吸兴奋剂。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面罩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24例患者使用的呼吸机均为PB7200。
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根据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选择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持续控制通气(CMV)。初始的设置为:呼吸的频率为12~16次/min,潮气量为5~10mL/kg,呼吸比(I/E)为1:1.5~2.0,吸入氧的浓度(FiO2)为35%~50%,呼气末正压(PEEP)为0.49~0.98kPa(具体要根据循环稳定性调整),气道压力的上线调为 4.9kPa,要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来调整。脱离呼吸机的条件为:①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晰;②自主呼吸,咳嗽、咳痰有力;③感染基本得到控制;④有良好的末梢循环;⑤呼吸频率<25 次/min,PaO2>8kPa,PaCO2<6.67kPa;⑥气道压力<3.4kPa,并且FiO2<40%时血氧饱和度(SpO2)>90%。
1.3 护理 对神志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消除其恐惧心理,详细说明气促、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肌无力,致使氧气不能进入肺内,CO2不能排出肺外所致,需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休息。上机时患者取平卧位或抬高头部,检查鼻腔是否通畅,选好适合患者脸型的面罩,在吸氧状态下戴上面罩,1~2 min后连接呼吸机,并嘱患者有规律放松呼吸,适应后上紧面罩头带。通气参数要因人而异,初次上机,通气压力必须从低水平开始,这样可以使患者容易适应和配合,以后逐渐调整各参数[4]。
2 结果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中有4例在CO2潴留加重的情况下转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的24例患者中有1例不能耐受无创机械通气给改为有创机械通气。2组经过治疗后血气均有明显的改善,试验组血气的改善时间为(34.42±8.58)h,住院时间为(15±6)d;对照组的血气改善时间为(40.69±8.76)h,住院时间为(20±4)d。对照组血气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是由于肺部异常增强的炎症反应所引起的。如果合并呼吸道感染,气道常常被大量的分泌物堵塞,导致呼吸肌疲劳引起Ⅱ型呼吸衰竭,此种情况下病情凶险,抢救风险难度比较大。
虽然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但是由于治疗本身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同时由于人工气道建立后常常会引起呼吸相关性肺炎和撤机困难等,常常导致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放弃治疗[5]。无创机械通气能很快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状况,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
[1]杜玉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515-517.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4]曾慧.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61-63.
[5]朱蕾.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35-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