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合作 共同发展——如何构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学习共同体”

2012-08-15浙江裴敏华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综合性俱乐部

浙江 裴敏华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组成语文学习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成为我国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某种技能或某门具体的知识,关键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选择、批判、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的限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实施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困惑,如果没有合适的指引者的关注与指导,他们的困惑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引领,也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而忽略实施过程。在引导学生表达交流时,侧重于对成果的展示,而鲜于展示自己或小组在项目设计及过程实施中产生的困惑及反思。这一现状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实施情况?如何进行有效地引领,并且在此过程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我们边思考边尝试。

一、调查了解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我们选取了四年级一个班31名学生通过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学生愿意承担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任务与学生自我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成正比。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高,局限于对学习内容的安排,对于学生在语文综合性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难以及时解答。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最多的困惑是如何在搜集的资料中进行筛选、整理?如何开展不同形式的成果展示?

二、转变教师角色,增加学生认同感

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我们就如何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进行了探索。

针对本校四年级问卷调查中发现的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高,局限于对学习内容的安排,学生在语文综合性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难以及时解答的现状,我们成立了“语文学习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每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与内容自由组合成若干“俱乐部分会”。

转变教师角色,增加学生认同感。教师则以俱乐部会员的身份全程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还制定了俱乐部守则:1.欢迎会员提交问题,供大家探讨。2.会员可以寻求校外辅导员的帮助开展活动。3.本俱乐部只提供参考意见,请会员思考后再采纳。亲其师方可信其道,由于指导活动的教师身兼班主任职责,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必定会影响他们在活动中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力,教师通过角色的转变融入到学生活动过程中,对他们提交的困惑提供建设性意见,更能被学生接受,增加了学生的认同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参与热情。

三、教师全程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1.关注项目实施过程,落实教师参与指导

关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重在落实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与参与。小学语文第九册开始有语文综合性学习独立单元。学生们围绕“有趣的汉字”、“汉字的变迁”等多个主题进行学习。由于已经有前一个学期的经验积累,学生们很快制定好活动计划,他们也认同教师、家长在活动中的作用,在定期的俱乐部活动中,他们提交了“怎样撰写演讲稿件,怎样对他人进行有关汉字的采访”这几项困惑。课题组教师在统一指导意见以后给予学生回复:提供一个演讲稿的范例,建议学生在撰写汉字演变的演讲稿时可以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其中一方面(汉字的由来——汉字的发展——汉字的未来)。对于采访受阻的困惑,我们建议学生可以在自己小组里先进行采访预演,也可以来采访老师。

2.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分层设置活动目标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学生能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自愿组合时组与组之间学习水平存在差异,有个别小组因为成员学习水平低没有及时开展活动。我们尝试由教师分配成组,但是发现这些学习小组每次展示的总是语文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如何同步提高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引领他们不断更新知识?

小学语文第八册里有《成长的脚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设置了以下活动目标:①通过搜集名人的成长故事,开展“名人成长故事会”。②通过对自己成长故事的整理,合作编写一本成长故事。③通过对自己成长故事的整理,合作制作成长记录电脑小报。

以上三个目标涉及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语言表达需要得以提升的孩子可以选择第一个目标设计开展活动。围绕它开展活动简单易行,同时可以通过组员之间互相交流汲取优点。这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接近,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平等,他们也容易从中获得同伴的认可,获得他人的尊重。第二个目标锁定的是具有一定语文学习能力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概括与表达能力,通过整理自我成长故事——交流改进故事情节——编写成长故事集系列活动,使学生的表达、思维、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故事编写过程中阅读、借鉴他人的文章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分析、比较,逐渐形成同伴互助的学习方法。第三个目标整合了其他学科内容,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通过小报的编写活动承担编辑、美工、电脑制作、文字整理等不同任务,不断提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我们通过设立不同学习目标的尝试,初步解决了学生因学习能力差异造成的学习障碍,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来。

3.积极提供建议,重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的限制,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困惑,如果没有指引者的关注与指导,他们的困惑就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引领,更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课题组教师设立俱乐部信箱与俱乐部博客及时掌握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困惑,并且通过年级组讨论、与校外辅导员联系,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积极关注语文综合性活动实施过程。

小学语文第八册中有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以“伟大的自然,聪明的人类”为研究主题的同学在俱乐部活动时向老师提交了这样的困惑:“我们小组搜集的信息与其他小组相同,怎么办?”老师以会员的身份提供了几条建议:①你们是否可以在成果展示时与另一个小组协商各自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快板”、制作图片为主的课件、手绘图片配合说明等。②你们有没有考虑把自己搜集好的资料与另一组进行共同整理,从中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展示。学生们在教师的参考意见中选择了第一条,他们寻求同组成员母亲的帮助制作了简单的图片课件。

在多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生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教师成为合作伙伴,当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可供选择的建议,学生们必须经过讨论才能决定选择哪种方案。这种讨论的过程也是一种思辨、交流、沟通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步形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达成的目标。

这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合作模式引导我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的过程中不再停留在活动方案、成果展示的指导上,重在整个过程的参与。教师在对学生一系列困惑的解疑指导过程中,自主学习相关理论与知识,在与同伴的探讨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从而促进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

[1]赖志奎.现代教学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

[2]卢正芝.张伟平.现代教育学导论[M].

[3]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6.第一版.

[4]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陶保平.袁文辉.小学语文教育新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皮联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综合性俱乐部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