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的《庄子》思想
——以“大欲与无欲相似”为视点

2012-08-15陈秉珊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富翁齐物钱财

陈秉珊

(浙江外国语学院欧亚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的《庄子》思想
——以“大欲与无欲相似”为视点

陈秉珊

(浙江外国语学院欧亚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某大富翁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积累财富,为积蓄财富,就要禁锢一切欲望,进行精神上的修行。对此,兼好提出异议,认为通过禁止任何欲望积累钱财,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钱财的好。按大富翁的逻辑,贫富将无区别,大欲与无欲相似。该段与《庄子》思想有较强的关联性。

《徒然草》;《庄子》;《南华真经注疏》;无常

一、引言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耐人寻味,它揭示了世俗间普遍关注的如何致富的问题。该段中,某大富翁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积蓄财富,贫穷则无生存的价值。为积蓄财富必须进行精神上的修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否认世间万事的变幻无常之理。在此前提下禁锢一切欲望,视钱财如敬神,为积蓄钱财诚实守信,即使受辱也要忍耐。当财富积蓄起来之后,不为享乐而消耗之,如此可达到真正的精神上的快乐[1]249。针对大富翁的致富主张,兼好法师进行了如下反驳:

人追求钱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有钱不用,这与穷人没什么两样。大富翁的致富之道是让人们禁锢欲望,为积蓄而甘于贫困。通过禁止任何欲望积累钱财,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钱财的好。打个比喻的话,就如同恶性浮肿病一样。患有此病的人与其用水洗其患部以求舒服,不如开始就不患这种病。如果按大富翁的逻辑,贫富将无区别,正如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究竟即与最下位的理即无区别一样,其大欲与无欲相似。[1]250

《徒然草》是日本著名的古典随笔文学作品,全书共由二百四十三个章段组成,很多章段反映了作者兼好法师的无常观。无常观是兼好法师否定名利、追求内心清静的根本依据。然而在第二百十七段中,大富翁主张为积蓄财富而否定世间的变化无常,对此兼好通过说理的方式进行了反驳。先行研究中指出兼好在批驳大富翁的致富之道中援引了佛教思想[2],而笔者认为除了佛教思想,也融合了庄子的“齐物论”思想。

“齐物论”是《庄子》一书的根本思想。所谓“齐物”,就是对任何事物不作是非、贫富等区别而等同视之[3]。庄子在阐述齐物论中,反复运用相反概念的等似阐述。本文以“大欲与无欲相似”为视点,通过分析比较《庄子》本文与其注释书《南华真经注疏》的解释,论证《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与庄子思想的关联性。

二、“大欲似无欲”与《庄子》中的“一”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大富翁提出其致富论时,认为首先必须否定世间变化无常之理,并主张在此前提下禁锢一切欲望。因为“人的欲望无止境,但钱财有限,以有限的钱财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不会达到满足的”[1]249。《徒然草》注释书《野槌》中,指出大富翁的这句话与庄子《养生主》篇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一句的语势非常接近[4]。

《养生主》篇中,庄子对“知”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人生有限,而人们认识事物的欲望无限,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危险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是庄子最具代表性的、基于人生无常的认识论,“齐物论”就是在这一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大富翁所说的“人的欲望无止境,但钱财有限,以有限的钱财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不会达到满足的”则是否定人生无常的前提下提出的。这与庄子思想有本质的不同。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大富翁与庄子思想存在着这种似是而非的现象,兼好才援引了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在其评论中用了“大欲似无欲”一词。为揭示《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与庄子思想的关联性,这里首先对庄子的“齐物论”进行分析。

如前所述,“齐物论”即对事物不作人为的是非区别。为体现事物的真实性,庄子频繁使用“类”一词,如在《齐物论》篇中有这样的论述:

(庄子)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5]41

“类”即类似之意。庄子认为语言不管是否接近要表达的事实,其结果还是没有正确表现事物真相。对此成玄英这样解释:

(成玄英疏)类者,辈徒相似之类也。但群生愚迷,滞是滞非。今论乃欲反彼世情,破兹迷执,故假且说无是无非,则用为真道。是故复言相与为类,此则遣于无是无非也。既而遣之又遣,方至重玄也。[5]41

关于《庄子》中的“类”一词,成玄英首先作了解释,指出事物本来是“相似之类”,然世俗之人却拘泥于是非之别,故为了体现“无是无非”这一真道,需要“遣之又遣”,即不拘泥于任何事物,成玄英在疏中将其定义为“重玄”。“重玄”一词所依据的是老子思想。

《老子》中有这样的描述: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6]

“玄”意味道之深奥。老子视“无”为万物的本源,为了说明这个“玄”,运用了“无欲”和“有欲”这一对相反的概念。他认为两者虽名异,然都是产生于“无”。尽管如此,老子并未说“有欲”和“无欲”同生于“无”就是“有欲”等同于“无欲”,而成玄英则认为“有欲”和“无欲”是相似的,显然成玄英是以此来解释《庄子》“齐物论”思想的。

《庄子》中,真人是齐物论的实践者,阐述真人思想时庄子反复强调“一”。

(庄子)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5]141

庄子《大宗师》篇中的这段话,集中论述了“真人”思想,对此成玄英这样解释:

(成玄英疏)既忘怀于美恶,亦遣荡于爱憎,故好与弗好,出自凡情,而圣智虚融,未尝不一。其一,圣智也;其不一,凡情也。既而凡圣不二,故不一皆一之也。同天人,齐万物,与玄天而为类也。彼彼而我我,将凡庶而为徒也。虽复天无彼我,人有是非,确然论之,咸归空寂。若使天胜人劣,岂谓齐乎?此又混一天人,冥同胜负。体此趣者,可谓真人者也。[5]141-142

如划线部分所示,成玄英在解释《庄子》时援引了佛教思想,指出“不一”和“一”的同一性,以此解释《庄子》的“齐物论”,从而揭示《庄子》中的“真”。成疏中很多场合运用了这种相反概念诠释庄子思想。

在《徒然草》中,兼好基于对无常的深刻认识,主张放弃一切欲望。如第二百四十一段中说:“在如梦幻般的人生中,究竟要想成就何事呢?所有的欲望都是与真理背道而驰的内心迷茫,如果产生某种欲望,就不要去刻意实现而应立刻放弃。修行佛道,没有妄念,身心才会永远得到安定。”[1]271-272在第二百十七段中,兼好所说的“大欲似无欲”正是揭露了大富翁看似无欲、实为大欲的实质。大富翁为了实现积蓄财富的“大欲”,主张要放弃其他所有的欲望,从兼好看来,这不过是拘泥于积蓄财富的行为,大富翁的放弃其他所有欲望决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欲”。在感悟无常、抛弃名利、主张无为的这一点上,兼好与老庄是一致的,这一点对揭示《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兼好如何吸收庄子思想极为重要。兼好的“大欲似无欲”,是针对大富翁的致富论中存在的与庄子思想似是而非的论述,援引庄子的“齐物论”思想予以反驳的。

三、“大欲似无欲”与《庄子》中的“德”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是围绕大富翁的致富论展开的。原文中,大富翁所说的财富是用汉字“德”表示的。关于“德”,《徒然草》注释书中,释其与“得”字同义,意味“富”“财”。关于财富,大富翁在其致富论中这样说:

如果像使用奴仆一样滥用钱财,就永远不会摆脱贫困。要把钱财视为君主、神来敬重。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其次,即使蒙受耻辱也不发怒、憎恨,要诚实、守信。恪守这一信条,追求利益的人,财富的到来就像火烧干柴、顺流之水一样其势不可挡。[1]249-250

关于划线的部分,《徒然草》的注释书中,皆指出其出典于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和《孟子》中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1]250。在《易经》和《孟子》中,这些比喻都是用来赞扬人之德。儒家思想根据人之尊卑论“德”,即臣要忠于君,守信乃仁义之道。因此从大富翁的致富论中也可窥见儒家思想的痕迹,只是儒家的道德思想被大富翁偷梁换柱。兼好的“大欲似无欲”一句揭穿了大富翁的致富论的本质。

关于“德”,《庄子》中频繁提及,其注释书《南华真经注疏》中亦解释为“得”,如在《天地篇》中,关于“德”这样定义:

(庄子)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徳。[5]242

庄子认为天地之初宇宙间不存在任何物质,当然也没有物名。而后由无生一。所有的东西是得此一而生。庄子将物得以生名为“德”,对此《南华真经注疏》中这样解释:

(郭象注)乃所以明物生之自得,任其自得,斯可谓徳也。[5]243

(成玄英疏)徳者,得也。谓得此也。[5]243

值得关注的是成疏中的“徳者,得也”与《徒然草》诸注释书所指出的第二百十七段中的“德”之解释相同。《庄子》天地篇中赞美了天地自然之道无为生成化育万物的伟大作用,论述了帝王应遵循天地无为自然之道统治人民。在该篇中,庄子说:

(庄子)故通于天地者,徳也;行于万物者,道也。[5]233

对此,郭象和成玄英这样解释:

(郭象注)万物莫不皆得,则天地通。道不塞其所由,则万物自得其行矣。[5]233

(成玄英疏)通,同也。同两仪之覆载,与天地而倶生者,徳也。夫兼天所以无为,兼道所以无欲。[5]233

成玄英将与天地自然共生解释为“德”,认为天地自然是无为无欲,人也应将无为无欲做为道德。在成疏中,所谓“得”就是体悟无为无欲。也就是说,《庄子》中的“德”与《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的“德”有本质的不同。庄子之“德”,为得无为之道,即无欲。而大富翁之德,为得财富,即大欲。兼好指出大富翁之德是病态的,认为如果为了这个大欲而禁锢人生中所有欲望,还不如从最初就没有任何欲望为好,因此“大欲似无欲”,是通过大富翁的“积财”,揭穿其主张中所存在的矛盾,是兼好通过自己所理解的庄子思想对大富翁的主张的有力批驳。

四、“大欲似无欲”和《庄子》中的“乐”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大富翁对其致富论进行如下归纳:

当钱财越积越多,最后即使到了用之不尽的程度,也不能沉溺于美酒、女色,不去装饰住房,不去实现任何愿望,如此内心就会得到安闲、快乐。[1]250

大富翁认为当钱财积累起来后,即使不追求其他方面的快乐,精神上也可以得到满足。对此,兼好反驳说:

通过禁止任何欲望积累钱财,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钱财的好。这就如同恶性浮肿病一样。患有此病的人与其用水洗其患部以求舒服,不如一开始就不患这种病。[1]250

大富翁所说的“乐”与兼好所说的“乐”看似相同,实质上完全相反。兼好指出大富翁的致富是“大欲似无欲”,也是对其所谓“乐”的否定。为论证兼好的评论与《庄子》的关联性,这里对《庄子》中有关“乐”的描述进行分析。《至乐》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庄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5]357

庄子为了论述人生的真正快乐,在该篇的开头部分首先例举了世俗中所谓的“至乐”,认为世俗之人,以积财为乐,若不得,“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然而,“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关于财富的积蓄,庄子认为是“苦身疾作”,所以不是将其视为“乐”,而是“苦”。在《至乐》篇中,庄子关于真正的“乐”这样论述:

(庄子)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5]358

对庄子来说,真正的乐就是无为,而在世俗看来无为则是“大苦”。因此庄子所说的“至乐”,在世俗看来其实就是“无乐”。对庄子来说,真正的“乐”就是世俗所说的“无乐”。而世间所说的“至乐”,对庄子来说则是“无乐”。关于《至乐》篇的这部分,成玄英这样解释:

(成玄英疏)而世俗之人,皆用色声为上乐。而庄生体道忘淡,故不见其乐,亦不见其不乐也。以色声为乐者,未知决定有此乐不?若以庄生言之,用虚淡无为为至宝之乐。……夫天地清宁,无为虚廓而升降,生化而无不为也。凡俗之人,心灵闇昧,耽滞有欲,谁能得此无为哉!言能之者,乃至务也。若得之者,便是徳合二仪,冥符至乐也[5]358-359。

成玄英认为凡俗之人“耽滞有欲”,就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达到无为的境界,才能“徳合二仪、冥符至乐”。如前所述,成玄英将重玄思想与佛教的“凡圣无二”相融合解释庄子的“齐物论”,因此“至乐无乐”就是表现凡俗人的“有欲”与圣人的“无欲”相同。

《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大富翁为了达到积蓄财富这一目的,主张禁止其他所有欲望,财富得到积蓄时,即使其他欲望不能实现,内心也能永远保持安乐。对于大富翁的所谓“乐”,兼好认为“通过禁止任何欲望而积累钱财,还不如一开始就没有钱财的好。这如同恶性浮肿病一样。患有此病的人与其用水洗其患部以求舒服,不如一开始就不患这种病”。因此,“大欲似无欲”一句,是对大富翁的病态的“乐”的嘲讽,是为了明确真正的“乐”就是世俗不以为“乐”的“无欲”所谓的。

《徒然草》中,作者言词激烈地反复强调放弃诸缘,以求身心清静的重要性,是基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在阐述无常观的章段中,兼好多次引用《庄子》,也是在对人生无常的认识上,与庄子思想产生共鸣的结果。《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中,尽管没有涉及作者的无常观,然而大富翁的致富论是在否定世间无常的情况下提出的,这与作者反复强调的无常观背道而驰,对此兼好得出“大欲与无欲相似”的结论。其理论依据除了佛教思想外,亦有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只是兼好并非机械地理解庄子思想,而是经过消化吸收后,巧妙地将其与佛教思想融合在一起。通过以上考察,再一次证明兼好可能是通过成玄英疏来理解庄子“齐物论”的。以佛教教理解释《庄子》的成疏,对佛教徒兼好而言更易接受,这也是《徒然草》中,老庄与佛教思想之所以达到融合的主要原因。

注释:

①本文依据的《徒然草》版本为新编古典文学全集,小学馆1995年版,汉译均由笔者自译。

[1]永积安明.徒然草[M].东京:小学馆,1995.

[2]芝波田好弘.《徒然草》第二百十七段考[J].人文科学,1996,3(31):6-11.

[3]森三树三郎.中国思想史[M].东京:第三文明社,1978:149-151.

[4]三谷荣一,峰村文人.徒然草解释大成[M].东京:岩崎书店,1966:1195.

[5]南华真经注疏[M].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6]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王卡,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1-3.

Big Desire Equal to No Desire:Chuang-tzu’s Thoughts in Passage 217 of Tsurezuregus

CHEN Bingshan
(School of European and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

The process of a rich man’s acquisition of wealth is narrated in Passage 217 of Tsurezuregus.According to the millionaire,accumulation of w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one’s life,and one should practice spiritual asceticism for the good of one’s wealth.Anyhow,this point of view is opposed by Kenkō,who insists that a big amount of wealth accumulated by suppressing one’s desi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no wealth at all;therefore,wealth is nothing better than poverty in the rich man’s case.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Kenkō’s comment on wealth and desire has relevance to the thoughts in Chuang-tzu.

Tsurezuregus;Chuang-tzu;An Interpretation for Nan hua’s Scriptures;the unstability

I313.063

A

2095-2074(2012)03-0055-05

2012-03-25

陈秉珊(1965-),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浙江外国语学院欧亚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讲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大富翁齐物钱财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钱财与声名
北在哪?
大富翁小乌龟
进道
石崇炫富
随波逐流还是齐物逍遥:隐士文学的批判性阅读——以对渔父形象的讨论为例
我是大富翁
大富翁终于露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