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一元二次方程的审题教学
2012-08-15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实验中学周焕云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实验中学 周焕云
审题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具体体现.审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收效的,必须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始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长期的渗透,使学生不断地、经常性地受到启迪,在潜移默化中,逐步领悟,以提高思维能力.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学生在数学上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审题能力实质上是理解能力,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那么怎么才能避免审题失误呢?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应从二方面去考虑,一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另一方面在考试前强调.审题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目的地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以下谈谈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的审题教学.
一、审题要注意条件特点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特点,先择合适、合理、简捷的方法,不要死套公式.
例1解方程x2-3x+2=0.
分析:注意到2=2·2,不难发现方程左边可以分解因式,分解成(x-1)(x-2)=0,
解得x=1或x=2.
二、审题要注意题设成立的条件
审题时,要抓住题中的关键词语,寻找隐含条件.
例2一元二次方程x2-3x-1=0与x2-x+3=0的所有实数根之和为( ).
A.2 B.-4 C.4 D.3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在方程x2-3x-1=0中x1+x2=3,在方程x2-x+3=0中x1+x2=1,故选择答案C.
分析:本题忽略了方程有两实根的条件b2-4ac≥0,实际上审查题目时要突出两实根的条件,便可意识到必须b2-4ac≥0.
故正确答案应是D.
三、审题时要注意概念的严密性
概念模糊是审题不周的主要因素之一,扩大或者缩小了概念的外延或内涵,均易产生增(漏)解的情况,甚至导致推理错误.
例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因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所以b2-4ac>0,
即(-2)2-4(1-2k)·(-1)>0.
解之得k<2.
所以当k<2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分析:本题忽略了二次系数不为零与负数不能开偶次方的条件.
正确解答:b2-4ac>0,
依题意得1-2k≠0,k+1≥0.
解之得-1≤k<2且k≠1/2.
四、审题时要注意防止思维的片面性
解题时要善于观察、分析问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机敏性和广阔性.
例4 当k为何值时,方程(k2-1)x2+2(k+1)x+1=0有实数根?
错解:因方程有实数根.
所以△=4(k+1)2-4(k2-1)>0,解得k≥-1.
分析:本题没有给出方程的次数,也没有指明方程根的个数,因此应考虑方程为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两种情况.
正确解答:(1)当k2-1≠0时,k≠±1.
依题意8k+8≥0.
解得k≥-1.
(2)当k=1时,原方程化为4x+1=0,有一个实数根.
(3)当k=-1时,原方程为0x+1=0,无解.
综上所述可知,当k>-1时,原方程有实根.
在考试前对学生强调,更加强学生对审题的重视.
1.审题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思维直接指向试题,一定要眼到、手到、心到.在规定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是考试基本功之一.这种基本功的训练在于平时.同学们自己在做练习时,包括回家做作业,不妨试试限时完成法,即规定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练习.不要有停顿,不要喝水,不要说话.
2.审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第一遍粗读题,使自己大致了解题目的意思.(2)第二遍精读题,要逐字逐句地读,仔细理解题目中各个条件的含义.读的过程中不妨用笔把题目中的重要条件,重要语句划下来,圈出来,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视.(3)第三遍重读题.做完一道习题后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已用上的用得是否准确;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符合生活经验.
3.要学会翻译数学题,别以为只有语言需要翻译,数学同样也需要翻译,就是把大家觉得特别长的题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简单的语言,把文字性的东西翻译成数学语言,进一步用代数式或者是符号语言来表达,有助于审题.
4.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考试之前,考生做了大量的题目,考试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地方令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原本是件好事,但学生的思维定式把这变成了一件坏事.有的学生看题还没过半,发现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解过,立即兴奋地动笔,有的同学甚至靠记忆老师讲过的解法来依葫芦画瓢,谁知道试题的其他条件、需要求证的结果已经做过变化,错解是必然结果.
总之,教会学生审清题意是致胜的前提.告诉学生“粗心就等于把成功推向你的竞争对手”.因此考试时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滴“分”不漏.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所谓审题,即了解、熟悉和把握问题,弄清已知和未知的关系,从而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