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杯对影成三人——关于月意蕴之思考
2012-08-15杨景春
杨景春
(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人文系,浙江 衢州 324000)
月亮环绕地球运行,周而复始,大约有46亿年了。月亮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卫星,物因稀而贵,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喜欢。月亮升起的日子,就是一个童话世界的降临。在诗文中,月亮大都被刻画成令人神往的正面形象,无论明媚素雅还是金黄恬静,无论是挂在西天还是刚出东墙,无论是新月如眉还是残月似弓,总是顾盼生辉,风情万种。“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
在自然科学中,天文学是发展最早的学科之一。上古先民借月来观察天象,用以测定方向、确定时辰、辨识季节、进行狩猎及渔业生产。中国人对月亮情有独钟,举杯邀月,对影成三,是极具月亮情结的民族。明朝人万户曾坐在绑满大炮仗的椅子上,手持风筝,让人点火飞向天空。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山”,以纪念这位人类飞天第一人。“月神是中华民族崇拜的神灵,也是艺术创作的原型,通过月神原型分析,可以烛见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的价值及其独特魅力。”[1]
1 关于月的组词
以“月”为词根,可以组成许许多多的词语。词根是语言学用语,即词的主要组成部分。
1.1 以“月”为词根组成后缀式双音节词语
1.1.1 月亮
以“月”为词根,和其他汉字组成后缀式双音节词语,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月亮”了。
月亮,也称月球。月亮是民间的一种通称,虽未投票但约定俗成。月球这个名字很正统,规规矩矩,板板正正,将其直接呼为月亮,便带有几分亲切,更加随和。生活中月亮出现的频率远大于月球,就像将某人呼为张三或李四,他的学名反倒退居其次。
“月亮”的称呼,最早见于唐代。李益《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曰:“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从此,“月亮”一词不胫而走,迤俪至今。清代有人言:“月者,太阴之精。然举世乡言无谓太阴者,通谓之月亮。唐李益诗……以‘繁’对‘亮’,言其光也。相习不察,遂若成月之名矣。或曰月儿。”[2]李益当时只是服从于修饰或修辞需要,先言“月”很“亮”,后说“霜”特“繁”,对仗严谨。月亮仅作为一个词组而不是词语出现。李益没有想去创造一个新鲜的词语,却无心插柳柳成阴。这位中唐时期的边塞诗人,不但有佳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而且有佳词“月亮”。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联曰“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假如没有李益的月亮一词,我们的生活要减色不少,联想要乏味许多。
1.1.2 月球
如果说月亮一词口语性强,文学味浓,那么月球一词则极具科学性。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有白天和黑夜,但月球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27.3d。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km。月幔厚度约为1 000km,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最里面的月核温度约为1 000℃,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3]。月球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距离地球3×105km。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闻之十分震惊,愤愤地说道:“这是继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而后美国宣布了著名的“阿波罗”计划。在“阿波罗”计划中,共将17位航天员先后6次成功送上月球,实现了对月球的实地探测,并安装仪器进行长期监测。但均未能与第一次登月相媲美。由于现在地球能源严重短缺,某些预言家视月球为未来能源的希望。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条约《月球协定》倡导月球探索应造福人类,禁止试验武器及举行军事演习。
我国对月球也有所探索。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成功发射。经8次变轨后进入工作轨道。计划工作寿命1a,绕月飞行1a。执行任务后不再返回地球。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缓缓靠近与她相伴494天的月球,成功硬着陆,受控一击,完美谢幕。2010年10月中国发射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
关于月球的一些基本数据比如轨道半径、轨道倾角、自转轴倾角、公转周期、近地辐角、两极直径、表面面积、逃逸速度、自转速度、平均密度等已经研究得很细致很精微了。美国航空航天局于2009年9月24日宣布其科学家已在月球极区发现了水分子,在火星发现了水冰。这2项发现发表在次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水的发现使得创建永久性月球基地的前景乐观起来。
关于月球形成的假说很多。
1)月地同源说。由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布丰提出。这是关于月球形成的最早的一种假说。
2)俘获说。由瑞典天文学家阿尔文提出,即月球本来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一不留神闯进地球的运行范围,从此难以挣脱。
3)分裂说。由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Sir George Darwin)提出:月球、地球本为一个星球,由于旋转过于剧烈,竟将身体的一部分甩了出去,这甩出去的部分就是今天的月球,撕扯过后留下的疤痕,就是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还有天文学家作补充说,月球是从地球赤道甩出去的。
4)星云说。由康德提出,并且诸多科学家都有更详尽的解释。大意是,地球和月球都是漂浮动荡的星云,旋转淤积而形成星体。
由于“质量比”、“角动量”、“岩浆洋”、“同位素”、“体态”等诸多难题,这4种假说都未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同。2008年,中国学者张春津提出了第五种假说:脐带甩离说[4]。
关于月亮的神话,《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多有涉猎,如嫦娥奔月、天狗食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1.1.3 月相
月相是天文学用语,是对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或大或小,或圆或缺,其形其影不断变化,即“月有阴晴圆缺”,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平均为29.53d,俗称一个月。月相与海洋潮汐,人类照明,人的生理周期与情绪周期,农业、渔业生产,地震、洪水、风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都有关系。
1.1.4 其他
以“月”为词根构成的双音节后缀式词语还有许多。赏月的露天平台叫月台。帝王祭月之坛称月坛。有一种圆形有馅的点心,为中秋节祭月应时食品,称之月饼。有的词语虽然和天上的月亮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基本上是以30d为单位而衍生的,如月考、月刊、月息、月票、月工、月子、月薪等。表示方位的有月上、月下和月中。表示时间的有月初、月终、月底和月末。从形状看,有一种弹拨类弦乐器,因音箱圆如满月而得名“月琴”。为加强防御,在城外所筑半月形的小城叫月城或者瓮城。再如月老、月谷、月数、月宇、月满、月令、月宫、月份、月震、月痕、月桂、月轮等。
三音节后缀式词语有月家疾、月份牌、月婆子、月黑头、月牙山、月见草、月全食等。四音节后缀式词语有月晕而风、月下花前等。
1.2 以“月”为词根构成的前缀式双音节词语
以“月”为宾语,前面加动词构成动宾关系的词语有好多。苗、彝等少数民族有一种风俗,于每年初春或暮春时,未婚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聚集野外尽情歌舞,叫做跳月。土家族地区至今还保留古老的风俗——望月。戏剧家关汉卿写过《拜月亭》。再如弄月、咏月、待月、临月、破月、品月、得月、射月、戴月、镂月、闭月、喘月、包月、捞月等。
“月”前面加形容词可以组合成偏正结构,如斜月、满月、淡月、残月、蜜月、新月、冷月、朗月、孤月、霁月、整月、旺月等。新华社报道,2010年1月1日凌晨在美国洛杉矶拍摄到“蓝月”。
以“月”为中心语前面加名词,也是双音节偏正结构。1)表示时间。如《霜月》(李商隐)、晓月、朔月、夜月、当月、腊月、春月、夏月、秋月、冬月等。中国古代关于各月份的称呼中有莺月、蒲月、巧月、兰月、葭月、署月等。《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后以“青女月”借指秋月。2)表示地点。如山月、海月、江月、姑苏月、边关月、西昌月、海峡月。天下何处无月夜?何人心中无月明?人间何处无月景?无锡有二泉映月,杭州有三潭印月,云南有天涵宝月,有多少个地名,就有多少种组合。著名作家迟子建有小说《雾月牛栏》,成语有猴年马月、众星捧月、风花雪月。延伸到句子,李白有“长安一片月”,晏几道有“舞低杨柳楼心月”。
以“月”为中心的组合词语很多,近年来还在不断涌现,如月供、月卡、月付、月抛、月嫂、月光族……
2 从“太阴”看月亮的女性特征
《说文解字》对月的解释是:“月,阙者,太阴之精,象形。”精,生成万物的精气、灵气。甲骨文“月”作半月形,有着截然相反的2种半月形式:有时作D形,象农历初七、初八的月亮;有时又作反D形,象农历二十三、二十四的月亮,具有阴柔、阙失之特性,而不是雄健与完整。日称太阳,日月对举,故月称太阴: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柳宗元《感遇》)。“集阳气而成”日,“集阴气而成”月。月亮不象太阳热情似火、光彩耀目,也没有繁星般的流光溢彩、扑朔迷离。神话中,有的把太阳、月亮看作同性,有的认为太阳是男性,月亮是女性。上古仓颉造字,就称太阳公公、月亮婆婆。《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事物两分,阴阳对立,是自然之基本特征。人虽为万物之灵秀,但也是万物中的一员,也在“负阴而抱阳“范畴之内。月亮是极易引起人们注意的客观物象,在中西文化中,弥漫着一种普遍的爱月情感,对月亮充满了敬仰和崇拜,月成了“人化自然”的重要部分。古人发现月亮和女性有许多相似点,并且认为月亮是女性的象征。
从光线说,月亮与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都具有阴、柔、静、冷的属性。月亮与太阳不同,月亮有的只是寂静中的一抹微光,一丝清亮,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感受,也许会沉醉在那一片如水的清凉里。广寒宫把美丽的嫦娥“困”了一生,孤孤单单。
从形象说,月属于象形字。所谓象形,段玉裁注:“象不满之形。”蔡邕曰:“日为阳宗,月为阴宗。”月圆之时,晶莹透明,让人觉得好像是少女的肌肤,柔滑细腻。又像美丽的白玉,还像一块冰镜,一个冰雕美人。唐人张读《宣室志》说,有位擅长道术的周生,在客人齐至的中秋之夜,拿了几百双筷子,用绳子编成梯子,登到天上,不一会,天就黑了,月亮没了。再过了一会儿,他从天上回到地上,掀起衣服,露出月亮的一角,屋子立刻亮如白昼,寒气侵入在场每个人的肌骨。月缺也有月缺的好处,月缺之日,挂在天空中的月亮,无论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或称蛾眉月,仿佛一条尖尖的小船,在海洋中快乐前行。又仿佛一把镰刀在辛勤劳作。还像白玉雕琢成的钩子,精巧绝伦,“宝帘闲挂小银钩”,似乎只有玉钩、银钩才能和缺失的月亮媲美。
中国很多人的名字带有“月”字,少数为男性,多数为女性。郭沫若考证出李白的女儿叫“月奴”。月奴就是“明月儿”或者“小明月”的意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月亮别称多,其一为“望舒”。望舒是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借指月亮。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王逸注:“望舒,月御也。”望舒又名“纤阿”,纤阿也是御月之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阳子骖乘,纤阿为御。”司马贞索隐:“纤阿……美女姣好貌。又乐产曰:‘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数度,跃入月中,因为月御也。’”月亮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了月,便有了玉宇琼楼,便有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子规啼月蜀王魂、湘妃祭帝灵等神话。
中国崇拜月神的历史悠久,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情形。2007年9月14日,日本发射的绕月探测器命名“月女神”,就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受唐诗影响很大,许多和歌诗人在和歌的构思和用词上都借鉴了唐诗。但是和歌与唐诗关于‘月’的题材,其意境、情趣、蕴涵在审美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唐诗以‘月’写离愁别绪,和歌多把月作为自然景观来欣赏。唐诗写‘明月’,和歌写‘胧月’,这些都显示出对月的美感差异和文化差异。”[5]月神,是中国民间流传广泛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太阴星主、月姑、月光菩萨等。月神萦绕着地老天荒的烟云,映衬着母系社会的影子,表现了寻找母亲温暖怀抱的主题。月神最初叫常羲。《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帝俊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帝俊是殷商神话中的人物,是最高天神。帝俊有2个妻子,一个是羲和,另一个是常羲,羲和生十日,常羲则生十二月。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说,黄帝为了制定历法,让“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常仪就是常羲,占月就是观测月亮的晦朔弦望周期,这可能就是“常羲生十二月”的来历。
古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名为阿尔忒弥斯,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妹妹。东西方文明是相通的,同样赋予月亮以鲜明的女性特征。月亮是真善美的象征,是激发人们无穷想象的源泉,在这一点上,东西方不谋而合。
3 中国文化中的月意象
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隆重而热闹,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洋溢着浓烈的中国文化元素。“中秋节是影响深远的传统节日,起源于祭拜月神、丰收秋报或文人玩月活动,至明清时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习俗大都围绕月亮展开,并有丰富的文化内涵。”[6]月意象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蕴涵深邃,关于月亮的雕塑绘画、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创作、民风民俗、风景名胜甚多。
月亮盈亏晦明循环不止,初一叫朔,十五为望,我国与二十四节气同时并行的节日,主要表现在各季各月的朔望之间。这种循环意识不仅是华夏历法的基础,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我国的历法,据说是公元前17世纪前的夏朝就产生了,因此叫夏历,由于我国以农立国,制定历法,服务农业,所以我国的历法,也叫农历。”[7]
中国文化禅心若月,雅韵悠长。翠竹黄花皆佛性,清池皓月印禅心。自佛教流行中土以来,参禅悟道之士和慧心兰质的文人就大量以禅喻诗,以禅入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元好问《学诗》),诗为禅增添了烂漫文采。《五灯会元》中法眼和尚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月与禅难解难分,万物混茫相融合一,从月光中,人们思索宇宙的永恒存在,禅师得到顿悟的启示,在永恒中获得灵魂的超脱和心灵的愉悦。以月喻禅是禅宗哲学的传统,掬水月在手,月境即禅境,月意象打破了自然限制,表现出超越时间的共时性与永恒性,在历代文人骚客与佛徒禅子心里构筑起一个冰清玉洁、空灵圆润的审美境界,明月禅心两相辉。
月是最为关情之物,对其描写汗牛充栋。“尼采将西方文化概括为日神与酒神两大精神传统,中国文化却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天人合一的社会传统和经世致用的理性观念,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月神文化。形成这一文化模式也和月亮自身在中国的历史形态演变相关。”[8]中国文化如果消失了月亮,不知道会黯淡成什么样子。月已经凝固成了特定的文学意象,体现了特定的审美心理积淀,成为思乡的象征和美好事物的化身,人们用其阴晴圆缺抒写悲欢离合。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守土重迁的观念深入人心,思乡怀远也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现代人对故土的依恋已经没有古人那样强烈了,但是借月寄托故土之思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华民族对月亮宠爱有加,有专门玩月、祈月、拜月、赏月的节日。褚水敖说:“赏月这件人间乐事,若是讲究,很要紧的有两条:一为何时,二为何地。论时,自然莫过于中秋。但中秋有定规,一年只有一度。地则没有定规,变化多端,而选择清雅之地,应当是赏月的要素。清雅的地方很多,最好是在一个安宁的处所,眼前有青山碧水,点缀些绿树奇花。如果有琴奏笛鸣之类,自然更妙。在这样的场合,那盈盈月华的美好,也就因境地的优美而提升。”[9]不同地域在风俗人情、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江南月不同于塞北月,拂晓月不同于黄昏月,秦时月不同于汉代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整个民族一起欣赏明月的时候,心灵上总有一丝寒意,那冰冷的月色,折磨过多少离人,让多少思妇怨女的灵魂感到透骨的寒,每一个日子都打着薄薄的霜。作家巴金心中有温柔多情的月,老舍笔下是忧伤而弯弯的月,才女张爱玲眼中溢满苍凉的月。
在古典文学中,月意象更是冰轮常转,而且只圆不缺。文人墨客对她顶礼膜拜,渴慕向往,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奇妙的幻想和艺术彩笔赋予她丰富的情感内涵。古人爱把登临与月意象联系,以此反映诗人骚客孤独寂寞的心态。古典诗词中月意象的不朽魅力,引起了人们对其情感指向、思想意蕴、审美境界、象征意义及生命内涵的思考。辛弃疾“七分剑气三分月”,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清惠“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商隐“待得孤月上,如与佳人来”,乡愁与诗人如影随形,而乡愁则往往寄托于高天之明月。不管圆还是满,无论上弦还是下弦,月意象牵连着万千游子的人生感受,艺术地诠释着国人心中一言难尽的情感内核,寄寓着云的相思、雨的心愿、风的誓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见证着中华民族特殊的审美模式。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的命运紧密相联,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
月亮,是舞动的精灵。古人常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等咏月佳句,将月赋予了人的性情,充满诗情画意。“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东坡《前赤壁赋》)。与短暂的人生相比,月亮无疑是永恒的,因而常常演变成作者内在心灵的隐喻,幻化为士大夫逃离现实社会的人格化身。李白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古代知识分子往往在遨游宦海狂涛、妙悟人生禅机后便钻进澄透晶莹的月光世界去了,这样,吟风啸月就和失意后的中国文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抱明月而长终”,如轮如盘如镜的一轮明月成了文人失意后依赖的精神领地与理想乐土。自盘古开天地,华夏民族便有了对太阳的崇拜、对月亮的遐想,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月亮文化。月球不过是一块荒凉巨大的顽石,科学早已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可人们对她的崇拜依然在文化中延续。
“月儿弯弯照九州”是一首苏南民歌(吴歌)的首句,产生于南宋建炎年间。“月令”的现代语义与自然时令相关,表示每月的“气候和物候”,而其语义之本源关涉社会政治,表示天子“每月发布的政令”。“月令”体裁形成于前文字时期,在文明之早期发展成熟。“《礼记·月令》是古代‘月令’体裁的代表性文献,它不仅记载了自然时序与相应的天象、物候,而且将人类的政治生活、生产习俗以及先民对自然朴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蕴涵其中,是王者治天下、理万民的礼法经典,是嵌入宇宙时空的政治指南。”[10]我们眼里的月亮积淀了人类从远古以来的巨大心理能量,包蕴了5 000年文明绵密古老的思想,当我们吟诵起那些关于月亮的清词丽句时,便会引起强烈的心理共鸣。人类为什么潜心寻找月之迹,昂首高唱月之歌,研究奔月神话,记录探月历程?因为这是我们的“种族记忆”。
[1]梁冬梅.中华民族的月神崇拜及东方文化的价值取向[J].贵州民族研究,2005(6):113-116.
[2]李光庭,王有光.乡言解颐:吴下谚联[M].北京:中华书局,1982(8):31.
[3]欧阳自远.畅想月球[J].华夏星火,2004(10):4-7.
[4]张春津.月球起源的第五种假说[J].发明与创新,2008(12):44-46.
[5]陶曷因.明月与胧月:中日诗歌的审美文化差异[J].东方丛刊,2008(2):60-73.
[6]王颖.中秋节的起源与中秋月的文化意象[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40-42.
[7]李荣森.“月”的趣说[J].档案时空,1994(6):24-25.
[8]宁洁,李金安.论中国文化中的月神精神[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86-89.
[9]褚水敖.月照云间[J].档案春秋,2006(2):25-27.
[10]杨雅丽.“月令”语义文化溯源:《礼记·月令》解读[J].贵州文史丛刊,2010(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