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应有“人”“情”“味”

2012-08-15河南纽家芳

作文教学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课人文

河南 纽家芳

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以及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告诉我们,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有“人”、“情”、“味”的课。

一、应有“人”

有“人”,即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

首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教师应该和学生一样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应“目中有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应该有“身心解放、思维开放、个性奔放”的教学场景。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还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其次,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还体现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强调语文学科的熏陶感化作用。的确,语文具有滋养灵魂的涵养功能和提高人生质量、升华生命境界的发展功能,它以其特有的人文品格传递着“爱国主义的理想,人格的价值观念,人际和谐的思想,社会的责任观念”(张岱年语)。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语文教育,它追求的不应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习文悟道、以文化人,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唤起学生对世界的关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师应努力做到以其比较深厚的人文底蕴,站在以“立人”为中心的高度,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层次的人生追求,独立的人格思想。帮助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语文学科性质的需要”。“只有坚持育人才可能进入语文教学的自由王国”。陶行知指出,好教育是教人变好的教育,是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如果语文教育太功利,没有进行审美和人文浸润这一步,那这样的语文课无疑是失败的。

二、应有“情”

学生如果没有“情”,求知欲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而人的情感体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沉闷、凝滞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坟墓,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障碍。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生,以情感带动学生。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充满情感的。教师有责任在语文课堂上创造特定的氛围,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健康的情绪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主动进行的快乐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自己首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且备课时要备情感,既找到教材中情感的闪光点,还要找到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情感点及联结三个情感点的桥梁。而在课堂上,面对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面对着优美精彩的语言文字,面对着几十个渴求知识、渴求精神陶冶的学生,老师必须进入角色,充满激情。可以通过生情并茂的范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丰富激昂的表情等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深受感染,产生共鸣,在感情上受到熏陶,在心灵上受到震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置身于语言王国的园林之中,或信步漫游,或曲径探幽,时而欣喜于语言奇葩的瑰丽,时而沉醉于深邃意境的悠远,在愉悦中探寻并获得沉甸甸的收获,完成情感升华体验,从而理智而又动情地学好语文。对学生来讲,这样充满激情的一堂语文课应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次情感的体验,心灵的洗涤,思想的陶冶。如果一堂语文课能“课始激情情始生”、“课中悟情情更浓”、“课终谙情情未了”,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领略人文精神之美,能拨动学生心底的琴弦,那它才是成功的。

三、应有“味”

“味”即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其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风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程少堂语)。

语文教学本质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与语文的内在交流。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完成这个过程。而语文,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是通过特有的音形义统一的汉字作为媒介来传承思想与文明的。如果我们不去引领学生触摸文字、品味语言,怎么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对语文课的评价也必须以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为基础。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是语文课的最大悲哀。只有建立在语言文字感悟基础上的语文课,才是成功的。也就是说,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主要就是看是否有“语文味”,看学生与语文之间是否有接触,是否发生了内在的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完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用好文本,用好教材,这是最基本的,也是从学生的近期发展,从个体的发展来说的。教材(文本)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曾指出:“千万不能小视课本,轻视课文,乃至把课文撇在一边。”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都要紧扣教材,以文本为依据,所以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语体意识,要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应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辩辞析句学会揣摩和品鉴语言,从而进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思维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获得多方面的启发与熏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只有引领学生经历了这样的阅读过程,教师与文本、学生间的共鸣点才会增多,课本语言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符号,到了学生的嘴里就有了他们各自的理解和个性,语言符号就会成为有生命的载体。如果只有老师的讲解灌输,或是花样百出,或是师生游离本质的表演,却没有学生自己的接触、感触,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学语文。特级教师许更生就说过:“任何脱离了书面语言训练的‘合作、探究、感悟、体验’都无异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的假把戏;任何脱离了书面语言训练的‘人文性’表演,只能是一文不值的空头支票!”这样的语文课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总之,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浓郁的“人”“情”“味”,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的目标。

[1]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探索

[2]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

[3]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课人文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语文课上做游戏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