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2012-08-15张燕
张燕
(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重大方针的提出,为在新疆高校领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成为新疆高校组织引导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有力武器。
一、新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
乌鲁木齐 2009 年“7·5”事件,新疆和田、喀什 2011 年发生“7·18”、“7·30”和“7·31”严重暴力恐怖犯罪事件是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血的事实证明,在新疆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反复的、尖锐的,有时是十分激烈的。这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的政治较量,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严肃政治斗争。在这种背景下,境内外“三股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也异常激烈,高校稳定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显得十分紧迫。高校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抵御“三股势力”渗透和影响。
(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爱国主义即“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一种对自己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它是民族整合的强大精神力量,动员和鼓舞人们为自己祖国的生存和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一面旗帜。”
新疆开展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三股势力”对新疆高校的渗透是新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特殊外部环境。第二,新疆大学生身心特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第三,新疆“三史”、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高度认同”和“六个好”教育是新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第四,民族团结教育和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文化是爱国精神和爱国情感培育的土壤。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全区各高校党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加强了对各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开展新疆三史,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三股势力”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始终没有停止过,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新疆高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了五观教育,使大学生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但新疆部分大学生受民族分裂势力影响参加了分裂活动、走上令人痛心犯罪道路的长期以来,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图谋一直没有停息。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缺失、民族团结观念较差、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三股势力”乘虚而入,进行持久的煽动与蛊惑,使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被他们拉入歧途,干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违法行为,个别人甚至沦为凶恶的暴力犯罪分子。
二、新疆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新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长期以来,境内外“三股势力”对新疆高等教育领域的猖狂渗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一是严重“污染”校园文化、严重毒害学校师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二是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信教,有些甚至是学生党员。三是遇有适当时机或突发性事件,有些人很容易受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蛊惑煽动,参与分裂活动和打砸抢骚乱。四是极少数大中专学生和中学生及个别教师组建或参加民族分裂组织、团伙,有的人发展演变成为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骨干或头目。
2.存在着“形式”实、“内容”虚的现象。高校长期以来,对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多数高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下大力气花真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部分高校在贯彻落实方面做的不够,在大学生集中学习问题上,片面强调教育形式,忽略了有针对性教育内容的设定,往往是高调开场,低调收场,使得教育效果不理想。
3.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有效机制。建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日常管理工作上,缺乏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内容,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不强、深刻度不够;第二,由于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使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得不到科学评价,缺乏可持续性,具有短暂性、临时性的特点;第三,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高校党、团组织开展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使得活动缺乏连续性,教育的效果也呈现出不稳定、不显著状态。
(二)新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从国际大气候方面来分析:一是前苏联、南斯拉夫解体和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出现严重冲突的民族分离主义浪潮。二是宗教极端主义主要是伊斯兰原教旨极端主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兴起与泛滥。三是国际性或地区性暴力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的猖獗。四是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把社会主义中国视为最大敌人,对我搞“西化”、“分化”战略。五是散布在西亚、中亚、欧美等地的数十个新疆民族分裂组织,在西方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加紧聚合、加紧活动。
2.以新疆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分析:一是少数学校党组织不坚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治立场不稳。二是少数教师自身没有牢固树立起“四个高度认同”思想,政治立场有严重问题,或宗教意识严重,甚至极少数本身就是民族分裂分子或宗教极端分子。三是一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爱国主义教育淡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宣传教育不到位,共青团组织先进性丧失。四是部分高校师生理想信念淡漠,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产生信仰危机。五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民族分裂活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学习教育放松、监管不严是”。六是有的高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给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以可乘之机。七是一些学校大学生中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和庸俗的民族认同感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环境氛围。八是部分大学生受到宗教环境的严重影响,使”三股势力”向学校渗透有了基础。
三、新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一)必须加强“四个认同”教育
新疆高校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进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课堂”,强化大学生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使新疆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一名爱国主义者,成为祖国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国内外环境复杂,同时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教育,强化各族大学生的国民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要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祖国尊严。根据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必须加强新疆“三史”教育
通过向学生讲解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自古以来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新疆自古以来是各种宗教并存的地方,使他们明确新疆的历史是多民族共同开发、生息、融汇的历史,是各个民族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历史,是近代史上反对侵略,反对分裂的历史。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重要活动、重要事件、重要节庆,广泛开展抵制“三股势力”的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形式揭露“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帮助大学生分清形势,明辨是非,坚定立场。
(四)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反分裂斗争的坚强堡垒
强化学生党员爱国主义和反分裂斗争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反分裂斗争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大学生党员中要把对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作为最基本的政治条件,把好维护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关口,绝不能让有民族分裂思想的人进入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可以在条件成熟的高年级班级设立党支部,或以专业、年级为单位设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在班级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注重选配政治素质过硬的支部委员会成员,特别是要把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反分裂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优秀大学生党员选任到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位置上来,同时配备专职辅导老师指导其工作,从而使学生党支部委员和党员骨干在自我教育和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中磨练意志,提高能力。
(五)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大批优秀大学生党员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中年级有党组织、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使大学生党员在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组织保证。
[1]《列宁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608 页。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第 1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