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担当文化自强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2012-08-15张林林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群众文化

张林林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论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意义和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目标和任务。文化自强,“自”就是要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倾力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灵魂就是核心价值观,如果没有这一核心,文化就立不起来、更强不起来,也就难以凝聚民族的精神,形不成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把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以爱国主义来凝聚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社会风尚。

塑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大力弘扬我国“仁、义、礼、智、信”的优良传统,将其作为人们立世、行世的基本准则,同时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感、突出大众化。即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正义”、“和谐团结”等理念,将其融入大众生活,形成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感知和领悟,从而自觉地遵守和践行。因此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传播媒介、文化作品的创作的引导,艰巨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确保文化阵地的健康安全,使其真正发挥文化的引导和教化作用。

二、着力提高民族素质

文化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因而注重对人的教化和培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虽然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知识教育,轻全面发展;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学历文凭,轻实际才能等。因此发展教育,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要把创新作为教育的关键。教育要大力提倡在科学思想指导下勇于求“新”,求“异”,勇于打破前人的经验,勇于突破现有的框框,要努力营造一种热爱科学、敢于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风气,鼓励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究,在科学的天空中自主寻觅,在民主自由的争辩中激发灵感,在潜心探究、锐意进取的氛围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第二,要把如何做人作为教育的基础。人,之所以为人,关键在于有文化,有伦理道德。对一个人来说,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做人更重要;才华固然重要,但品德更为关键。古人云:“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第三,要切实加强身体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多数学生功课压力过大,精神负荷过重,致使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视力变差(有报道称小学生近视率在40%左右,中学生达60%,大学生则高达80%),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强调身体素质教育,包括生理卫生知识、营养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知识的教育,改善营养结构,增加休闲时间,提高睡眠质量,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四,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我们教育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审美教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学校应重视音乐美术等课程,同时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诸如读书、乐器、书法、绘画、旅游、收藏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爱好,让广大学生在亲近自然、适应社会、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开发潜能、充实生活、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第五,重视终身教育。目前,许多人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有了一定的学历,获得了相应的文凭,就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因而在工作中不再学习。殊不知,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新知识迅猛增加,二是快速更新,如果不学习,将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因此必须响应党中央号召,努力创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克服只重视学校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广大干部要率先垂范,各级政府要积极为民众终身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一方面要注重立法和建章立制工作,努力促进终身教育制度化,正规化;另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引导,树立终身教育的典型,引导人们努力学习。

三、大力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事业

张春贤同志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要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覆盖全疆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文化民生,加强“区、地、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网络,优先建设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惠民工程和公益性文化项目,让各族群众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报告》中强调的“高度重视文化民生”,这是一个新提法。我理解就是大力发展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指居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区域之中,自我创造、自我娱乐、自我享用的一种文化行为。其特点一是人民群众可接受的、能参与的,即喜闻乐见的,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二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组织的,即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如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行政机关文化、群众性体育活动等。

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一要严格区分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事业的不同,对群众文化事业应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在基础设施如场所、环境的投入等发面予以大力的支持;二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鼓励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创作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三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四要立足实际,有效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

四、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张春贤指出:“要通过市场化改革、多种经济成分加入、产业化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高文化生产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和扶持新型文化产业,构建以现代传媒业、新闻出版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结构优化的文化体系。要以现代化、国际化视野谋划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我们欠发达地区而言,文化产业还属刚刚起步,应遵循“一要积极,二要稳妥”的方针,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情出发,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重点应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优势就是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在特色文化旅游、特色工艺品制造、民族歌舞演出等产业上着力予以突破。以带动和逐步推进相关文化产业的的发展。

五、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和文化消费引导

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并不是放任自流,除了要大力扶持外,还要切实履行监管的职能。正如张春贤在《报告》所指出的,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参与、全社会共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

一要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重视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重点打击反动政治类、煽动民族分裂、宗教狂热等非法出版物、音像制品,从源头上遏制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文艺阵地的渗透。

二要不断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坚决扫除文化垃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现象,强化文化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各级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等部门要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切实担负起文化体育娱乐市场监管的重要责任。

三要加强对广大群众文化消费的引导,各级政府、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文艺团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提高群众的文化涵养,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中娱乐型消费、消遣性消费,轻智力性发展性消费的观念,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要鼓励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场次或门票,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有条件的地方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群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