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基层和谐促进工程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以宁波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

2012-08-15蒋朝栋王振挺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综治社区基层

□蒋朝栋,王 宏,王振挺

(中共宁波市委政法委员会,浙江宁波 315010)

○“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

深化基层和谐促进工程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以宁波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

□蒋朝栋,王 宏,王振挺

(中共宁波市委政法委员会,浙江宁波 315010)

面对转型期社会矛盾、纠纷频发的不争事实,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思路、新方法。宁波市几年前就开始了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发展“枫桥经验”的尝试,试图走出一条既具有普世价值又彰显自身特色的新路子,表现在:抓基层平安建设,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抓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拓展基层社会管理;抓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全面覆盖基层社会管理。通过探索,宁波市各级政府基层执政理念进一步明晰,基层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出现了维稳格局巩固、和谐社会形成的良好局面。

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宁波市

主持人:叶 新,古 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渐变式调整,过去高度统一、集中、关联性极强的社会,正在逐步转变为更多带有局部性、分散性特征的社会,社会演化不同阶段的碎片无规则地交织在一起,社会内部脱节现象在增加,社会的张力在积蓄,潜藏的危机在不断显现。宁波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更是在社会面上遇到了更多、更集中、更尖锐的困难和问题,也暴露出社会管理上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亟待新的探索和突破。

一、基层社会管理面临的多重挑战

当前,社会矛盾问题多发多样,社会管理形势严峻复杂,现行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基础性和有效性正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也使得整个转型期社会变迁所产生的结构性应力越来越明显地在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在基层体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更加开放、社会需求更加多样、社会心态更加复杂、社会矛盾更加突出,这对基层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

(一)更加开放的社会结构的挑战。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传统的社会结构逐渐解体,社会结构由封闭转向开放,由简单转向多元,新的社会群体开始产生,新的社会组织逐步出现。特别是在城乡流动大潮中,城市流动人口总数不断增长,有的中小城镇流动人口数量甚至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大量流动人口一方面在城市寻找着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能完全融入其中,漂泊感十分普遍和强烈,社会认同和归属感较差,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快速发展,“草根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借助各种载体存在的松散型准社会组织,如老乡会、同学会、校友会、网友会、兴趣小组、网络社区组织等,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的依托和归属。这些新产生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不仅导致社会结构出现新的调整,也使得社会管理领域空前扩张,使我们面临着许多从未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加以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更加多样的社会需求的挑战。我国社会已实现物资从匮乏到丰裕、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人们在生存型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发展型需求。特别是自我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投资和消费,希望能更加全面地发展;自身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更加希望有表达的权利、参与的权利,更加希望自己的知情权、监督权等能得到保障和实现;社会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当前各项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实际工作不到位、不得力的情况下,更加渴望能够拥有与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由于传统的社会需求满足方式和手段的有效性正在减弱,而新的社会需求满足方式尚未完全形成,人们在生活上、心灵上都缺乏保障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情绪潜滋暗长,这对基层社会管理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更加复杂的社会心态的挑战。改革开放之初,针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当时提出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了时代的共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的观念也逐步被人们所认可。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和财富的累积,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利益群体逐步形成,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加上大众化、便捷化和互动化的信息传播工具的放大效应,社会不良风气和网络不良文化迅速滋生蔓延,急剧冲击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对待改革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特别是那些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心理承受力普遍变得脆弱,对改革开始持怀疑甚至抵触态度,仇富、仇官、仇警心理在少数人心中滋生,这些都对基层社会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

(四)更加突出的社会矛盾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益分化阶段向利益整合阶段转折的关键时期,社会成员受益不均、社会政策调整和政府管理行为失当等问题时有发生,而经济高速增长的边际效应出现的衰减趋势,无疑更加剧了利益分化、利益博弈和利益冲突的势头,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纷呈迭现,诸如房市调整、股市下挫、物价上涨、失业增加、环境污染、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引发矛盾的因素持续增多,有些甚至更趋尖锐,极易形成社会热点问题,影响正常社会秩序,成为影响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稳定的突出问题,这也是基层社会管理需要应对的重大挑战。

二、宁波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现状分析

宁波市在发展进程中同样也遇到了上述这些“成长的烦恼”,甚至在某些层面上表现得还要突出。于是,宁波市几年前就开始了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发展“枫桥经验”的尝试,试图走出一条既具有普世价值又彰显自身特色的新路子。宁波之所以开展这一探索,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上述挑战而内生的强烈危机感,更是在传统的基层社会管理单元逐渐萎缩、瘫痪乃至濒临解体,新的社会管理单元尚未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所展现的应时顺势、主动为之的社会责任感。鉴此,在回顾宁波市基层社会管理演变历程的同时,有必要及时对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总结,并认真检讨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

(一)探索历程。

1.基层社会管理的起步推进——基层平安建设。从2001年起,宁波市就根据城市社区改革实际,积极鼓励各地自下而上地进行基层平安创建的具体实践,在全省率先开展“平安镇乡(街道)”创建活动,特别是海曙、余姚还分别进行了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试点,首次提出了开展创建“平安大区”、“平安余姚”活动的新思路。2004年,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决策以后,宁波市在总结先前基层平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努力完善市县两级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平安建设领导机构,积极推进县级政法委能力建设,为“平安宁波”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全市平安建设,把工作重点转向抓好基层、夯实基础,在乡镇(街道)全面推广综治工作中心,在社区稳步推行综治警务室,在企业、校园、商场、市场等其他基层单位布点构筑综治工作网络,从而初步搭建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实践平台。目前,宁波所有乡镇(街道)均已建立综治工作中心,其中市级示范综治工作中心77个,示范创建率达到51%,较大村、社区和200人以上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建成率达到100%。

2.基层社会管理的拓展延伸——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从2008年起,宁波市根据省委“金华会议”精神,通过召开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年工作目标,落实了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建设达到组织建设网络化、工作机制系统化、硬件设施标准化、领导保障制度化、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要求,确保建立健全覆盖基层、整体联动的平安基层基础规范化组织体系。同时,宁波还按照“五化”标准,以加强综治工作中心建设为主线,通过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强化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的平台优势和辐射功能。一方面完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工作制度、各组成部门工作职责、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健全综治工作中心调查研究、计划部署、工作例会、情况报告、督查督办、内部管理、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社区(村)、规模企业综治工作室议事、例会、报告、通报、队伍管理、检查考核、基本台账等工作制度,确保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宁波市基层公安派出所等级创建面、基层省级“五好”法庭达标率、规范化司法所省定指标完成率均达到100%,村(社区)治保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建成率达到100%。到本阶段,宁波在行政架构上基本形成了基层社会管理的网络体系。

3.基层社会管理的全面覆盖——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宁波市在基层基础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发现平安建设、维护稳定和综治工作领域特别是基层社会管理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在不断涌现。该市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与基层服务管理网络未能真正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有关。为此,宁波市在慈溪、余姚、海曙等地探索实践的基础上,从2008年起连续两年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制定下发实施意见和指导意见,在全市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和外来人口集居地四个不同层面,全力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又一次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平安建设和综治、维稳工作网络向最基层延伸的探索创新。2009年,市政府还将“全面实施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列入民生十方面实事内容,作为政府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点工作。省委赵洪祝书记也在全省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基层平安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提出:要“把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与全面推广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结合起来,……实现平安建设网络和措施向基层最末端拓展延伸”。基层和谐促进工程自开展以来,作为宁波市新时期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有力举措,作为进一步深化“平安宁波”建设的重要载体,也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促进基层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已经基本实现“社会管理终端化、力量整合兼容化、诉求解决初始化、工作保障常态化”的目标要求。到2010年11月底,全市已在2450个村、418个社区、1013家200人以上企业建立了和谐促进会,建成率分别达到94.5%、99.1%和79.6%,在100幢商务楼宇建立了185个和谐促进小组,和谐促进员总数17.2万余名,其中外来人员会员8.2万余名,近1.3万优秀外来人员担任理事以上职务。至此,宁波市基层社会管理网络在整体布局上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初步成效。

1.变管理为治理,基层执政理念进一步明晰。在逐层构筑基层综治网络的基础上,积极向下延伸工作网络,推进和谐促进会、和谐促进小组、和谐促进员三级网络建设,继续把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千家万户,使管理、服务、教育群众与维护群众权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在领导方法上实现了由行政命令向教育引导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简单管理向综合服务的转变,在工作方法上实现了由堵截向疏导的转变,总体上形成了全方位服务群众的基层执政理念。特别是慈溪市依托和谐促进会,动员整合政府部门、村居社区、企业单位、新老市民等各层次、各领域、各方面力量,因地制宜把辖区195个村(社区)按网格划分为892片3417组;近年来,该市运用这一组织网络共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5300人次,为民服务10万余人次,募集帮扶资金近千万元,帮扶困难人员25000多名,80%以上的矛盾纠纷解决在村一级,做到了网格到片组、服务到家庭、管理到末端、覆盖全社会,也打破了以往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两张皮”现象。

2.变分力为合力,基层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组建统一的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及其指导下的村、社区、企业综治工作网络,全面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既实现了综治、信访、司法行政等部门集中办公、统一运作,统筹整合了综治、信访、司法、社会事务、流动人口等职能部门力量,又聚合了平安信息员、社区工作者、优秀外来人员,以及社区保安员、治安协管员和计生协管员等社会工作队伍,广泛吸收了楼道(墙门)长、村民小组长、企业班组长等基层管理骨干,还把基层辖区的相关部门、企事业等作为团体会员纳入了基层和谐促进工程范畴,有效整合了原有的基层社会管理资源存量,进一步实现了配置优化,改变了原来工作职能任务交叉重复、工作力量捉襟见肘的局面,真正形成了化解社会矛盾、处置突发事件和综合社会事务的合力,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如海曙区在既有的和谐促进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与民生休戚相关的政府部门、与社区服务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与社区建设责任连带的服务管理人员,组建社区和谐促进服务团队,并发挥团队成员综合素质好、会做群众工作的优势,变“单一服务管理”为“复合型服务管理”,有效提升了街道、社区接待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3.变被动为主动,基层维稳格局进一步巩固。在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构架下,依托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村(社区)和企业综治室等基层综治工作平台和工作网络,有效衔接基层和谐促进员队伍、群防群治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基层组织队伍,进一步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权力分层的限制,并充分利用了和谐促进员生活在群众中的便利条件,把关注民生的着眼点进一步前移到社会管理的最基层,使维稳工作网络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基层最末端,在基层源头就能及时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从而掌握了发现问题隐患和化解突发事件的主动权。如江东区通过“社区网络发言人”机制平台,密切关注在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纠纷,并安排专职社工通过网络沟通平台及时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发布安抚性、解释性公告等方式,迅速稳定网民与居民群众情绪,使矛盾纠纷在网上萌芽阶段就得以解决。2009年以来,该区运用这一机制共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网络矛盾纠纷412起,成功化解410起。

4.变排斥为融合,基层和谐社会进一步形成。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在宁波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本地人与流动人口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培育了一批活动载体,日益成为新老市民交流沟通、政治参与、共同服务、组织动员和融合共进的桥梁和纽带。特别是各地坚持以活动促交流、以服务促融合、以参与促管理、以凝心聚力促和谐建设,大力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如慈溪“小强热线”和450个需求服务站、余姚“互融共建文化联谊会”、江东“外来雷锋团”、海曙万余名和谐促进员等成为新老市民的暖心桥、爱心路。与此同时,宁波市还更加注重对特殊人群的人性化服务管理,切实以归正矫正和预防违法犯罪为重点,通过开展“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行动”、“未成年人保护行动”等,帮助特殊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进一步在基层形成了各类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促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不足。

1.运作机制失范。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宁波市各地各部门都在着力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实践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是,基层社会管理运行机制在总体架构上还缺乏系统的设计,一些制度在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其有效性相对不足,在梳理复杂利益关系、破解社会管理难题上,不时呈现出步履维艰之态。

2.管理手段缺失。涉及基层社会管理的部门众多、职能交叉、力量分散且各自为政,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局面;加上基层社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而市场调节机制作用发挥由于其固有的滞后性,也容易出现基层社会管理的“真空地带”;另外,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没有法定的管理权限,也未经有关部门的授权,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往往成效甚微,难以为继。

3.组织协调乏力。一些基层组织威信不高,习惯于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无法有效凝聚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同时在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工作理念、手段与现代社会要求明显脱节,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一些基层矛盾不断升级的重要因素。

三、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促进基层社会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关键是要以满足公共需求和消除问题隐患为导向,理顺基层社会多元管理主体关系,系统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精细调整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形成多维度的、具有充分吸纳能力的社会整合框架。

(一)培育管理主体,推动基层社会管理多元化。

1.重建基层治理架构。围绕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改变传统单纯依赖行政力量的工作模式,通过构建以全体会议、代表会议、议事会议、协商会议等法定自治平台为主,以和谐促进会等非法定平台为辅的公共权力参与平台,并有效发挥基层行政组织的利益整合与协调功能,规范基层民主的形式和程序,完善基层民主决策和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基层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功能,在基层构建完善以党组织为领导、综治组织具体实施、和谐促进会等社会融合组织为依托、和谐促进员为主体的基层和谐促进工程体系,最终形成基层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基层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基层政府管理力量与其他社会管理力量互动的多元治理结构。

2.重构群众参与渠道。着眼增强基层自治功能,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精神,在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构建起完善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特别是通过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运作,广泛发动和吸收党员和群众积极分子担任和谐促进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为民服务志愿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协调作用,在基层各个自治单元充分运用重大事务公决会、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和民主评议会、“村民说事”等形式,推动广大群众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学会民主意识、学会组织秩序、学会互相支持,全面提升社会整体的自我服务功能,满足群众需求。同时,通过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信访制度等,包括在网上开通便民投诉信箱、开辟政务论坛专区、开展网民在线交流等,保障公众以积极、负责、合法和理性的姿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3.重塑基层组织形象。基层组织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要树立群众意识,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力在密切联系群众、有效组织群众、热忱服务群众上下功夫,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社会管理方式和单向包揽的服务管理方式,通过诉求受理机构(如社区服务站、综治工作室、社情民意接待站等)与和谐促进会等社会融合组织的互动配合,探索建立制度化的、自下而上的社区民意监测和迅速回应系统,及时了解把握群众的困难、思想情绪以及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形成基层办理居民诉求的快捷通道,增强群众对基层组织的认同感,努力实现引导群众、凝聚力量的目的。同时,充分利用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五大互助式服务平台(即志愿活动、地企共建、沟通服务、文体活动、政治工作等),配合推广“社区网络发言人”制度,探索建立基层内部沟通交流机制,理顺基层各类组织之间、群众之间、组织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努力在基层营造互动、和谐而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

(二)优化管理机制,推动基层社会管理系统化。

1.优化综治平台运行机制。继续以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综治委(办)的牵头协调优势,通过规范实施对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权、力量调配权、检查指导权、绩效考核和责任查究建议权等,推动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司法等资源在职能上融合、在力量上整合、在工作上配合,并通过强化综治工作中心与各类综治工作室的工作衔接,综治组织与和谐促进团队的业务衔接,监控系统与治安巡防队伍的动态衔接,工作力量与综合信息系统的人机互动,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工作联勤、基层平安联创,形成以基层党政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政法综治组织为骨干的基层社会管理网络平台。

2.优化服务团队运行机制。在服务团队的结构上,以精简、高效为原则,以区域单元(根据社区、村居、企业分布实际,视情况进行划分)为基本网格,以服务区域群众为宗旨,以和谐促进员为核心,充分整合区域资源,组建由紧密型工作者(由相关街道、社区、村居、企业干部及有关职能部门派遣人员组成,侧重于为社区提供服务管理保障)和松散型志愿者(由生活在区域单元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及教师、医生、律师、物业管理负责人等组成,侧重于为社区提供服务管理信息,并配合做好服务管理保障)组成的和谐促进服务支援团队,促进和谐促进队伍多元化、专业化。在服务团队的职能上,积极发挥和谐促进员的“尖兵”作用,并充分考虑服务团队成员个人的岗位职责、专业特长以及群众真实需求等因素,为区域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主要通过和谐促进员对服务区域的经常性走访联系、沟通交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通过组织团队成员主动深入宣讲、模范带头示范、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等,促进政策法规在基层的有效落实;通过发挥团队成员专长,协助基层各个自治单元妥善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通过开展团队化服务、主题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切实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实效性。在服务团队的资金筹措上,从单纯以财政支持为主转变为财政扶持、社会捐助、自主筹措、公益基金资助等多元化投入方式,并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监督制度。

3.优化社会力量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基层行政组织的综合作用,通过倡导支持、建立规范发展的制度体系等途径,积极培育、规范和引导和谐促进员队伍、志愿者队伍、群防群治队伍等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参与基层社会管理,逐步形成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提供服务、社会组织生产服务、群众消费服务的基层服务良性互动格局。充分发挥和谐促进队伍的融合作用,顺应基层社会需求,在原有和谐促进会的基础上,构建形成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专业与志愿相结合的和谐促进服务团队,通过团队成员的多样化应对社区需求的复杂化,通过团队人员的专业化应对群众需求的多样化,通过团队整体的多功能化解决基层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群防群治队伍的补充作用,完善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组织形式、业务培训、工作运行和经费保障机制,并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区域化整合的思路,促进群防群治队伍在发挥协助社会管理作用上达到最优化。

(三)转变管理方式,推动基层社会管理精细化。

1.注重强化服务管理。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协调各方的作用,引导整合行政部门力量、社会服务力量、和谐促进力量,明确基层服务管理各个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分工,制定服务流程、工作规范和制度,有效厘清基层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同时,充分挖掘基层和谐促进组织的综合便民服务功能,按区域分流社会公共服务压力,加强社区服务力量支撑,分担基层党建、人口计生、治安巡防、志愿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等各类服务管理工作,从而构建并完善集行政代理服务、社会公共服务、群众自我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络。

2.注重强化前置管理。立足于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杜绝基层社会问题的产生,在党组织领导下的和谐促进网络架构,充分发挥和谐促进团队熟悉社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发动区域群众开展守望相助,着力从传统的静态管理、事后处理向动态的隐患治理和事前防范、过程管理转变,切实增强解决问题的前瞻性和主动性,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利益诉求、调处基层矛盾纠纷。同时,通过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工作的实施,积极构建基层社会管理的预警指标和分析体系,加强对引发危机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预警,努力纠正基层社会管理问题的初始扰动,防止其发展惯性造成不良后果。

3.注重强化目标管理。立足于完善基层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基层社会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深入研究开发适应基层社会管理和调控所需要的社会指标,确立、分解、落实基于群众满意基础上的,与基层社会管理网格单元各层级目标任务相衔接的基层社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增加基层评议、投票测评、结果公示等社会监督程序,形成工作问责、纠错和激励机制,在推进目标考核科学化民主化的同时,增强对目标执行的控制力,推进目标考核结果的效用化。

4.注重强化常态管理。在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同时,充分运用基层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和谐促进工程运行的有效载体和活动形式,着力加强对现有服务管理手段的整合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在吸引、吸纳基层群众经常性参与的同时,努力增强基层社会管理的向心力、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建立常规性的管理措施和落实长效性的运行制度,积极推进综治工作体系与和谐促进网络的有效融合,在基层大力推行公共信息透明化、公共沟通及时化、公共质询定期化、公共监督日常化、公共评价制度化等工作流程,协助行政部门增强适应基层、回应基层、服务基层的能力,切实推动基层社会管理模式从突击式、运动式向常态化、规范化转变,真正形成依法管理、规范管理、有序管理的基层社会常态管理格局。

D616

A

1674-3040(2012)01-0020-06

2011-04-25

蒋朝栋,中共浙江省宁波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王宏,该市综治办副主任;王振挺,该市政法委办公室主任科员。

*该论文获2010年浙江省政法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责任编辑:尤炜祥)

猜你喜欢

综治社区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社区大作战
基层在线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浅谈企业综治举措的创新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做好国有企业综治保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