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机结合
2012-08-15侯远长
侯远长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郑州451100)
实现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有机结合
侯远长
(郑州华信学院,河南郑州451100)
从文化的形态来讲,社会主义文化由“软实力”与“硬实力”两部分组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发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轮驱动的作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积极倡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处理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推进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的进程,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处理好文化由人民共建与共享的关系。
文化;软实力;硬实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决定着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引领社会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力量源泉。文化“硬实力”有多种形式,诸如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及其形式多样、形态各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诸如小说、戏曲、电影、电视、动漫和博物馆、图书馆等。这些体系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式,都是承载传播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都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功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是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是“魂”与“体”的关系,在实践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辩证地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生产过程中。离开了文化“软实力”这个“魂”,文化“硬实力”这个“体”就失去了精神价值的强力支撑,就会空洞无物、苍白无力,失去思想指导和生命力,甚至会偏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文化“软实力”这个“魂”,离开了文化“硬实力”这个“体”,“魂”就成为游魂,无依无靠,魂就无体可附,文化思想道德就难以传播,文化精神价值就难以实现,教育引领作用就难以发挥,从而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以文化育人的目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成为虚体与实体两张皮。综上所述,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要求,“魂”强“体”必健,“体”健“魂”必强,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担当致力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一、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的关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部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联系、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为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提供先进文化理论指导,给予科技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载体和平台,给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物质基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贯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始终,并作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向基层,共同致力于城乡文化大发展,携手把文化发展成果奉献给人民。依据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关系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把着力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轮驱动的作用
以政府为主导繁荣文化事业,以市场为主导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步调一致、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合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补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机制,改善和发展文化民生,推动文化惠民。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加大文化投资基础上,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艺术院团建设,扶持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和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发展。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通过市场调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文化事业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重点在农村、在基层,要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在文化建设尤其是公益性文化建设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这些文化公共设施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人民群众广泛享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繁荣作出了不懈努力。据统计,2007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总计达1 062.37亿元,年均增长19.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2010年,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323.06亿元,其中农村投入116.41亿元,占36%,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投入24.11元。2010年年底,全国共有图书馆2 884个,文化馆(含群众艺术馆)3 26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0 118个,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中数字资源量达到108TB(万亿字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系。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系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实施传统文化产业的重大项目,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发展文化创意园区及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其次,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挥其在繁荣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最后,推动文化科技创新。要发挥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使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提高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出版、印刷、传媒、影视、网络、动漫等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可以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奠定更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据统计,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1.1亿元,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为2.785,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北京、广东、江苏、山东4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均已突破千亿元,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二、处理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是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的基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是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经过创新形成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着国家、民族的素质,影响着政党的执政能力。处理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正确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基础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支柱。在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是扬弃传统文化,把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传承下来,诸如以人为本、诚信和谐、天人和一、倡德治、重教育、尊老爱幼等;还要学习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宝贵的思想遗产,诸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精神,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等等。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用现代化手段,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占领村镇,改造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形式各异、健康向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堂,成为小学、中学及大学的重要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虚拟世界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和载体,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仪廉耻作为日常生活规范,形成团结友爱、礼仪和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协调,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
(二)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键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社会思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有保障、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硬任务,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相协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渗透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打下坚实基础,还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要在实践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巨大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人民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基础上,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在这个探索过程中,要坚持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允许不同学派充分讨论,推动不同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时代感和文化产品的吸引力。
三、处理好文化由人民共建与共享的关系,是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的目的
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又是文化成果共享的主体,处理好两个“主体”的关系意义重大,它是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的目的。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人民共建是前提是基础,人民共享是方向是目的;没有人民共建就没有人民共享,失去人民共享,人民共建就会失去正确方向,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按照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关系的基本要求,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推进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的进程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作为抓手,围绕这个抓手掌握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使全党都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成为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责任的承担者、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当前,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文化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组合力,推进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的进程。
(二)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挥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中坚力量作用;同时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基础力量作用。这两股力量的结合,就形成了巨大的推动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的保障。要使这两股力量健康成长,首要的是加强文化队伍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修养。作为文化工作者,担当着优秀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崇高责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成为道德品质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创新,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成为追求德艺双馨的模范,成为自觉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正之风的精英;经常深入生活,贴近实际,深入群众,贴近人民,拜人民群众为师,做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支持者。
(三)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文化的建设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共建共享者,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建设者和共享者提供平等的机遇和发挥作用的舞台。要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基层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和校院文化建设水平,引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为人民群众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形式多样的节日庆典和民族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积极支持群众依法建立文化团体,开展形式各异的根植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活动,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共享的主力军。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自觉提升文化素质,担当起文化创作生产的历史责任。人民群众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基础上,要自觉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文化由人民共建共享作出应有的贡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0.
〔2〕郝潞霞,韩建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J〕.理论探索,2011(5).
〔3〕韩丽彦.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述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
D616
A
1009-1203(2012)01-0097-04
2011-12-18
侯远长(1945-),男,河南濮阳人,郑州华信学院、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郑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
责任编辑 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