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地区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探索
——来宾市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实践与启示
2012-08-15史海燕卢梅春袁红叶
史海燕,卢梅春,袁红叶
落后地区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探索
——来宾市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实践与启示
史海燕1,卢梅春2,袁红叶3
来宾市作为一个西部落后地区的新兴城市,面对过去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城乡党建工作开展不均衡、党员流动缺乏有效衔接、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以开展争创“五好支部”、争做“五会支书”、争当“五星党员”等活动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改革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创新引导机制等途径,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落后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有效途径,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落后地区;党建工作;城乡统筹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中央的新精神、新要求,为现阶段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来宾市在党建工作实践中,对落后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为其他地方开展党建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一、来宾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来宾市是2002年刚成立的地级市,目前全市总人口249.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6.82%,农业人口占74%,下辖4县1区1市,其中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自治区级贫困县。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党员91470名,其中农村党员59366名。来宾市作为西部落后地区的新建城市,近年来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值得思考和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党建工作开展不均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跃性发展,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却越拉越大,间接导致了城乡党建工作在开展效果方面也有日益拉大之势。来宾市自2002年撤地建市以来,城乡党建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党组织在经济基础、资源条件、活动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地优越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城乡党建工作呈现出不均衡和不协调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来宾市作为一个新建城市,落后的现实迫切需要打破城乡二元分隔的党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党建协调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企带村、以强带弱,促进城乡交融发展。
(二)城乡党员流动缺乏有效衔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宾市的进城务工和经商的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新型产业链、新的经济联合体不断涌现。由于相互分割、各自为“政”,城乡基层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沟通很少,融合程度低,导致城乡党员流动无法实现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有效衔接,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出现停滞的状态,新型经济体中存在党组织管理的“真空”地带。
(三)党员队伍青黄不接,老龄化趋势明显
来宾市是个农业大市,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来宾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到2007年,来宾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才3 245元,而其中相当多一部分来自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农村党建工作普遍较为落后,班子缺乏凝聚力、党员队伍涣散等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党员队伍老化、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战斗力。而一些农村优秀人才在务工大潮下大量外流,对加入党组织缺乏兴趣,使农村党组织出现人才“空心化”现象。不少农民想致富,既缺乏门路、资金和技术,又没有得力的带头人,加之农村文化落后,严重影响了来宾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要探索
来宾市在九年的实践摸索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落后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以开展争创“五好支部”、争做“五会支书”、争当“五星党员”作为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切入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形成了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党建新格局。
(一)适应发展要求,构建开放型的城乡共建组织体系
传统党建工作模式采取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相对封闭,流动性不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村企业、公司、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组织体越来越多,需要党建模式更加开放、更加包容。为了推动城乡各类基层党组织一体化设置,形成覆盖广泛、功能互补、开放包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模式,来宾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突破城乡界限,创建联建型党组织。对全市所有的落后村屯,选择各市直和县直部门与其对接联建。广泛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全市80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与847个农村(社区)党组织结成了“联建”对子,为联建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市直部门的干部和普通党员,通过自带行李和餐费定期下基层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了基层的实际情况,磨炼了自己的思想意志。2011年,来宾市组织百个市直部门和全市百个“五好支部”结对,千名党员领导干部与全市千名“五会支书”结对,万名机关党员与全市万名“五星党员”结对,扩大了联建型党组织范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适应生产力变化,积极组建新兴产业型党组织。近年来,来宾市积极突破城乡行政区划界限,在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等关键环节和产业链上设置党组织,把党组织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有效结合起来,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开展到哪里,让党员在致富路上起带头示范作用。目前,全市已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产业链建立党支部320个,党小组690个,初步建立起以产业发展为纽带、以新兴产业型党组织为基点、以传统村镇党组织为核心的新格局,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公益事业建设,加速了城乡融合进程。
3.适应党员流动需要,建立流动党组织。针对工业园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流动党员较多的情况,来宾市着重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的流动党组织建设,具体规定为: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单独建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采取依托工商联、行业商(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建立流动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同时加大对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在外出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支部12个、党小组420个,力争“扩大覆盖面、消除空白点”,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家”。
4.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网络型”党组织。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来宾市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党建网站等网络资源建立“党员网上之家”,在网络上建立党组织的QQ群,通过网络上的电子平台创建“党员创业示范园”。这些新型的党员管理载体充分发挥了扁平化组织的优势,使得党员、干部、群众反映的意见以及党建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与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直接对接,形成了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的一点对一点、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交流机制,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城乡党建共建共享的资源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高低,依赖于党建资源的多寡。党建资源越多越丰富,就越能使组织建设发挥出好的效应。来宾市作为一个新建城市,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借鉴了其他一些地方充分利用党建资源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促进城乡党建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探索。
1.宣传资源共建共享。全市各乡镇均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网,建立了远程教育影院。在县、乡、村三级内部开通了电子党务办公专网,建立了党务网络论坛,开通了党务公共邮箱,将党建信息、组织动态、人物介绍、共享资源等通过网络传输和发布。有的县还在乡镇、村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放党的政策、党务和政务信息、重要通知等,使城乡居民能够便捷地享受到公共信息服务。
2.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大力倾斜。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来宾市于2008年11月启动了“三求”(求知、求乐、求技)文化惠农工程,全市724个行政村建成文艺舞台754个、灯光篮球场856个,137个村完成了综合楼改造与建设;全市组建农民篮球队1 211支、农民文艺队851个,举办农民文艺队演出活动7 353场次。各级党委还结合农村实际组织科技下乡和农民培训活动,使广大农民领会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掌握实用技术的能力及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3.打造一体化管理监督平台。首先,全市各县、乡镇都接通了“自治区政务服务及电子监察专线”,接受自治区和市级电子监督。其次,全市各乡村(含居委会)实行党建党务活动全程公开,村干部在任期内普遍实行目标承诺制、村委(居委)“阳光”财务制度,上级部门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再次,大力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和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述职述廉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三)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构建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
1.选派机关干部到乡镇和农村任职。坚持把基层作为党政干部的最佳练兵场,有计划地选派熟悉农村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农村基层任职,同时还挑选出一批技术精湛的农业科技人员到农村担任农业科技特派员,为农民传授技术,为农村发展破解难题。
2.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一方面,市相关部门抽调专家组成讲师团,赴基层巡回轮训乡村干部。2011年,对全市77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方位轮训,并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设大专班,选送了100名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学历学习教育。另一方面,组织了2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学习考察,组织了全市690名党组织书记到山东、江苏等地学习培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素质。
3.加大公开选拔人才力度。在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工作,并积极探索“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工作,全市先后通过“公推直选”方式产生了7名乡镇党委书记和3名乡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打破了以往干部任命论资排辈的陈规,为优秀干部搭建了脱颖而出的平台,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通过这种方式选拔上来的干部,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工作局面可以迅速得以打开,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
(四)创新引导机制,共筑坚强战斗堡垒
1.选好党建载体。针对来宾是农业大市的现状,近年来来宾市结合实际,精心设计,以争创“五好支部”、争做“五会支书”、争当“五星党员”作为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争创活动的载体。全市村级党组织中全面开展争创好班子、好思路、好规划、好章程、好阵地的“五好支部”活动,在村级党组织书记中全面开展争做会学、会想、会干、会管、会带头的“五会支书”活动,在农村党员中全面开展争当创业之星、带富之星、服务之星、维稳之星、文明之星的“五星党员”活动,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度更高了,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肯定。
2.严格建章立制。为了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来宾市主动把党组织建立在自然屯上,着力抓好组织、人才队伍、活动场所和议事制度建设,要求实现有地方议事、有人来管事、有章程理事、有致富项目的“四有”目标;全面推行村级干部8小时全脱产工作制,认真抓好以“一块去向牌、一个工作证、一块值班联系牌、一本考勤登记册、一套健全的档案”为内容的“五个一”日常管理;全面推行村级“阳光财务”,实行“村财乡管”制度。
3.密切联系群众。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千个支部万名党员“服务基层入千村,谋划发展问百姓”集中调研服务周活动,开展了“以三访助四问,办三事促四保”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开展了“进百企、入千村、访万户”调研走访活动,一年来,全市共召开座谈会6 500多次,发放征求意见函12万份,收集到意见建议4.7万条,找到突出问题8 900多个。
4.突出强调抓党建、联民生。党组织建设不是虚无缥缈的,群众对党组织拥护度的高低和党组织真心实意为民众服务是成正比的。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334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659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市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做好新农合工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每个乡镇都建有敬老院的目标;全面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解决了2.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创新实施了七大具有来宾特色的为民办实事工程,特别是筹集近亿元资金大力实施“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广泛拥护。
三、来宾市探索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成效及启示
作为一个后发达城市,来宾市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的生动实践,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群众的衷心拥护。如来宾市的“三个五”争创活动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高度评价,并在来宾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材料上作了“值得推广”的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组织中央新闻媒体对来宾市“三个五”争创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也先后两次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区总结推广来宾市的“三个五”争创活动经验。此外,来宾市坚持实践与探索并举,创建的“三求工程”文化建设独特模式,受到中央领导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称赞,被誉为“来宾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来宾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在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方面的成功探索,可为全国其他地方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联系起来
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和谐相容、互相促进的,必须把他们置于一体化背景下去统筹谋划。一方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会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党的建设赢得广泛的民众支持。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会确保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序进行,有利于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围绕发展大局来确定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可使党建工作由虚入实、由隐化显,有效防止少部分富裕地区、富裕人群越来越富,而欠发达地区和贫穷人群越来越穷的马太效应。
(二)激发城乡基层党组织寻求发展的内在活力
来宾市争创“五好支部”、争做“五会支书”、争当“五星党员”的“三个五”活动之所以能开展得如火如荼,关键是把各级基层党组织想发展、求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开来,使之变成了能发展、比发展。城乡干部的交流挂职开展得轰轰烈烈,并非是由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而是机关干部渴望去基层建功立业、磨炼自我,基层干部希冀到上级机关锻炼以求开阔视野、把握大局。后进的党支部目睹先进的党支部建功立业、夯实村屯经济基础、赢得民众的支持,自然会奋起直追,从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潮。
(三)坚持人才优先的战略
无论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还是夯实党的基层组织,都必须依靠人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象地说明了基层工作靠的就是落实,而人才则是求发展、谋致富的重中之重。来宾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的农村党员大轮训、机关干部担当新农村指导员和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计划、村组织书记进大学等活动,就是依靠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生动体现。开展统筹城乡党建工作最终成效的好坏与否,从某种程度来说依赖于基层人才的多寡以及运用是否得当。
(四)把群众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城乡统筹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党建工作不是镜中花、水中月,虚无缥缈,相反,它要求落在实在之处。来宾市大力开展的“进百企、入千村、访万户”活动,生动体现了我们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三求”工程的遍地开花到每乡都有敬老院,从新农合到整村扶贫,从支部建在屯上到村村都有致富项目,这些都深刻体现了党建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民众之所以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工程,是因为他们从这些举措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发展,得到了实惠,从而客观上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推动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
〔1〕来宾市统计局.来宾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1-07-21)〔2011-12-10〕.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784612.html.
〔2〕来宾市统计局.2010年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1-03-23)〔2011-12-10〕.http://www.tjcn.org/tjgb/201103/18956_2.html.
〔3〕李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
〔4〕李凤琴.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党员动态管理机制〔J〕.理论探索,2010(3).
(1,2.中共来宾市委党校,广西来宾546100;3.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4)
D26
A
1009-1203(2012)01-0034-04
2011-12-18
广西党史学会自选课题“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研究”。
史海燕(1979-),男,湖南隆回人,中共来宾市委党校讲师。 卢梅春(1980-),女,广西来宾人,中共来宾市委党校教师。 袁红叶(1978-),女,湖南隆回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责任编辑 冯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