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2012-08-15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老龄消费老年人

张 梅

(中共通州区委党校 教育科,江苏 南通 226300)

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张 梅

(中共通州区委党校 教育科,江苏 南通 226300)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老龄产业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在分析我国老龄产业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老龄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中国;老龄化;老龄产业;潜力;问题;措施

老龄产业,也称“银色产业”,主要是指为满足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用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行业。我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由于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且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应于老龄化程度来说,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不过,老龄化社会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其中蕴含着潜力无穷的消费市场。可以说,老龄产业是一个面向广阔“夕阳市场”的、颇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

一、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潜力

我国老龄产业可以说还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它就如同一轮刚刚升起的太阳,有着无限的潜力及生命力。

1、人口老龄化为老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人口老龄化是老龄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在未来30年里,这个数字将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4.37亿,占人口总数的31.2%,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也就是说,几十年后,老年人将成为我国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老龄人口的增加,将为老龄产品生产企业创造无限的商机,也必然会带动老龄产业的发展。

2、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可能。一个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服务对象购买力水平的制约,而购买力是以收入来作保证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所具有的购买力,虽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相比,但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购买力总和还是相当大的。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仅退休金一项,到2020年就将增加到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此外,在60岁到65岁的老年人中,约有45%的人会继续就业,这样,在退休金的基础上,还会有额外收入,这将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创造千载难逢的机遇。

3、传统的尊老文化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契机。据中国国家老龄委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老年人用品市场的需求量为7000——8000亿元(每年仅老年人的服饰消费潜力至少也有1000亿元),而现阶段我国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离市场需求的差距很大。在逐渐形成的“四、二、一”家庭(即一对夫妻赡养四位老人和抚养一个孩子)的结构中,子女对老人的日常护理总是力不从心,所以,老龄产品就成为分担子女一部分责任的最好载体。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尊老文化必将推动“孝心消费”,从而为老龄产业创造出一个大市场。

4、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一大批中高收入者退休进入老年人行列,老年人消费市场的蛋糕一年比一年大。有经济学家估计,未来十大最有潜力的消费领域之一就是老龄用品市场。迅猛而来的老龄化现象必然会快速拉动老龄产业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产业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得到显著的发展,老龄产业的产出总值及其所占比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总量也在不断扩大,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而且速度还在加快,这个庞大的消费需求必将为我国老龄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社会对发展老龄产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我国,由于老龄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尽管发展老龄产业的舆论环境和市场环境比较宽松,但至今一些决策部门和许多人对什么是老龄产业以及如何发展老龄产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老龄产业是涵盖在其他产业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产业。社会投资者和厂家不愿涉及老龄产业,厂家不愿生产,商家不愿经营,他们认为老龄产品批量小、利润薄,或者认为投资和经营老龄产品见效周期长,没有看到老龄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影响了他们对老龄产业的直接参与和投入。

2、政府对老龄产业缺乏有效的扶持。老龄产业在其发展初期,政府应该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引导、培育和规范老龄产业市场,为发展老龄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目前,无论是在规划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上,政府的扶持力度还略显不足,在老龄产业发展所涉及的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具体环节上,扶持政策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难以落到实处。有些优惠政策过分强调福利性和公益性,影响了民间资本投资老龄产业的积极性。

3、企业对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缺乏深入的了解。由于对老年人消费心理和实际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企业所提供的老龄产品与服务往往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些为老年消费者生产的产品,通常也都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质量很差。以服装为例,款式基本上都是过时的,颜色也很单调,剪裁一般,选择很少。这样,老年人的需求不仅没有得到满足,商家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也造成积压,获利甚微,甚至亏本。究其原因,是商家没有根据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实际需求来开发和生产产品,致使老龄产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无法匹配。

4、老年人消费观念陈旧,对老龄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认为,一个产业产生和兴起的根源,在于市场上对该产业主导产品旺盛的潜力和现实需求。毫无疑问,由于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特有的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年住房等特色产品和服务自然无法满足庞大的老龄人口的需要。但是,巨大的需求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潜在需求只是一种意愿,但缺乏把意愿转化为行为的能力,而现实需求则是需求的行为,既有愿望又有可能。我国当前这一批老年人以及在未来10——20年进入老年期的人口,在原有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消费习惯,大多数老年人养成了过于节俭的生活习惯和简单的生活方式,舍不得为自己花钱。这种传统消费观念的广泛存在,势必会削弱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从而影响老年人的有效需求。

5、老龄产业人才匮乏。与其他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相比,我国老龄产业人才明显缺乏。一些老龄产业经营者的管理技能不高,许多项目明显缺乏专业技术指导。由于缺乏智力支持,导致老龄产业中的许多行业发展缓慢。

三、促进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措施

1、充分认识和正确看待老龄产业。解决观念上的制约是促进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第一,政府应借助各种新闻媒体,运用多种宣传方式,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以战略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老龄市场,澄清对待老龄产业的一些模糊认识,辩证地看待老年人是弱势群体的传统认识及老龄产业是福利和公益事业的传统观念,切实增强全社会发展老龄产业的意识。第二,企业要转变观念,积极开发老龄产品。老龄产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如果说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那么,到那时候,我国也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老龄产品的研发,根据自身企业优势生产出有特色的老龄产品,老龄产品又可带来相应互补品的消费。如,开发老龄房地产,不仅满足了老年群体对小户型房屋的需求,而且又节约了资源,同时,老年人入住后又会带来老年家具及其他生活用品的消费。

2、积极扶持和正确引导老龄产业。实践证明: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引导。第一,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老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在我国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一种幼小产业。虽然其发展潜力很大,但在其幼小阶段,一方面,由于人们对该产业的产品有个认识过程,产业成长会受到市场初期需求不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由于产品刚刚推出,各项费用高、成本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这样,其利润往往比较低,甚至有的企业还会出现亏损。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扶植,就难以吸引人们对该产业进行投资,该产业也就难以发展起来。对于积极参与老龄产业发展的企业,政府应当从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这种倾斜主要来自项目审批、用地审批、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公用事业收费等方面。在项目审批方面,应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简化立项和审批手续。在税收方面,可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对新开办的从事老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实行减免;对利润偏低的企业,可享受照顾性税率;对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免征营业税等。在信贷方面,银行对从事老龄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应放宽贷款条件,并给予低息照顾。在公用事业收费方面,应努力降低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的支出费用,尽量减免有关行政部门征收的各种杂费。第二,要加大企业间的交流。老龄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将不是神话,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日本在1986年就成立了“银色产业振兴室”,以开发“银色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由政府牵头,统一进行协调,搭建企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大老龄市场开发的力度,以满足老龄产业的发展要求。

3、有针对性地搞好老龄市场需求调查。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收入、身体健康水平差异大,他们在观念、起居、衣着、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为此,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认真搞好老龄市场需求调查,摸清老年人口规模、年龄性别结构、收入水平、特殊消费需求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增强预见性,使老龄产品的开发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的涉老产品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低。根据国外经验,老年产品应向方便化、保健化、舒适化和“傻瓜化”方向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在开发产品时除了注重质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产符合老年人特点的产品。法国有祖母咖啡、日本有老年电子宠物、美国有适合戴假牙咀嚼的口香糖,受到了老人们的喜爱。

4、转变消费观念,拉动老年人的有效需求。要将老龄人口群体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实际的有效需求,第一,转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保持了几十年,改变需要时间,更需要引导。要对老年人进行适当的消费教育:引导老年人关注并投资自身的健康,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在满足基本物质消费需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娱乐消费的投入,使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通过多种形式的普及教育,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消费模式。第二,多渠道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我国,老龄人口是一个相对保守、理智的消费群体,有限的财力以及出于对将来生活潜在隐患的考虑,制约了其消费欲望。老龄产业的发展,不仅依靠老龄人口的需求,还必须有实现需求的保证,即必须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一是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域差距,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人民收入水平。二是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提高养老保险金额,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的老年人,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使老年人减少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三是提高退休工资水平。工资是城镇企业职工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提高退休工资水平可以促进企业退休职工的消费。四是通过各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岗位,使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通过个人劳动获得收入。五是试着开征遗产税,让老年人感到有钱不花不合算,最终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遗产税税率的具体确定可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其他税种,从不动产到动产、现金等分别进行征收。然而,考虑到老年人对这一税种的认可性,在实施之初,可定得低一些,以后逐步加大。

5、培育中介组织,培养专业人才。老龄产业要得以发展,人才是保障。第一,积极培育和发展为老年人服务的中介组织和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事老龄产业相关工作。第二,加快培养老龄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要加快培养急需的老龄产业管理人才。在国外,设有老年学硕士、博士学位的大学和研究所越来越多。早在1976年,美国开设老年学课程的学校就达1275所,其中27%是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社区学院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开设一门或数门老年学课程。而我国目前只有个别院校设有老年学专业,远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老龄产业涉及多个专业,应该鼓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从事老龄产业的管理和研究。第三,政府应主导老龄产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如心理健康辅导人才、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等,与此同时,要提高老龄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总之,“银色浪潮”的巨大挑战将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和经济内需的拉动,老龄人口必然会给消费市场带来巨大的潜力,从而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机遇。老龄产业应适时地把握契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责任编辑:刘建文

F241.34

A

1671-2994(2012)03-0140-03

2012-03-25

张 梅(1980- ),女,江苏南通人,中共通州区委党校教育科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老龄消费老年人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