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经验

2012-08-15王丽华赵启燕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农村基层党组织

王丽华 赵启燕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经验

王丽华 赵启燕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有关党的建设重大决策的同时,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举措,初步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适时对这些经验加以总结,对于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边疆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法;经验

在新世纪,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大团结、大发展和大繁荣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边疆民族地区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以及边疆社会的稳定,都要依靠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作用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巩固边疆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地位的基础性工程。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其他地区基层党组织一样,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全党执政的基础。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经济状况、文化传统、历史因素等,使边疆民族地区党的领导和执政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之中,给党的领导和执政带来许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因此,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密切党同农村少数民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提高党在少数民族农村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持续发展,边贸日益繁荣,同周边国家的联系和交往日益加强,但同时也给基层党组织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带来巨大挑战。各种利益矛盾纠纷、民族宗教问题、西方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不断向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这就迫切要求边疆民族地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不断提高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只有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农村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能力,才能维护和保证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3、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之交通不便、投资环境欠佳等因素的影响,与内地、东部的差异越来越大。要改变边疆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亟待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联接党中央和地方的桥梁,只有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带头作用,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克服各种困难,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搞生产,全心全意谋发展,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变边疆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带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4、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是巩固民族共同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认真贯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解决好各族群众的困难与问题,才能不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差异,巩固民族大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云南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省委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关于党的建设重大举措和决策的同时,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2003年底,云南省委通过了《关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确定实现“云岭先锋”工程的总目标:使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做到“五好五带头”。《决定》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工作,使农村经济年年有发展,农民收入年年有增加,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年年有进步;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形成县(市、区)、乡(镇)、村三级联动、相互衔接、整体提高的工作格局;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政策法律水平和带头致富能力;全面实施“三个培养”,努力帮助农村党员脱贫致富,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榜样;建立健全十项制度;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推行村党支部委员会“两推一选”制度,村级“两委”班子工作协调制度,党员民主议事制度;积极探索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管理制度,乡村干部民情恳谈和联村联户制度;建立健全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组织有加强、经济大发展、社会有进步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从2007年4月起,针对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维护边境安宁和民族团结是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第一职责的现实要求,云南省委决定在25个边境县市、迪庆藏族自治州3县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启动边疆党建长廊工程。为此,边境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强化领导职责。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根据省委提出的各级党委在农村基层党建中必须切实履行职责,抓紧抓好的要求,规定了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如西双版纳州认真落实管党责任制,始终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县(市)、乡(镇)、村三级党组织和书记的责任、目标、任务和奖惩联在一起,建立健全了书记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实行以县(市)带乡(镇)促村组,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①

2、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第一,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如沧源县以推行“一体两会”(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新农村理事会,以建制村为单位的产业协会和以乡(镇)为单位的党群致富联合体)联动运行机制为契机,在各类产业协会、新农村理事会和党群致富联合体中建立党组织,加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②第二,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通过财政配套、党费补助、基层自筹、部门帮扶、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狠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2009年全省优先完成25个边境县市的行政村活动场所建设任务,2010年底前,边疆民族地区行政村一级的组织活动场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保证了其“宣传政策的窗口、传授知识的课堂、凝聚党员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的发挥。③

3、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第一,多形式多渠道选强配齐党组织领导班子。金平县以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队伍为目标,采取“内选”、“外引”、“下派”、“公选”等措施,不断拓宽选任渠道,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④“7·19”事件后,普洱市把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加强边境地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先后选派834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85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到边境行政村。⑤据统计,从2007年——2010年,全省连续4年每年从省、州市、县(市)机关单位选派13500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近3年选聘了15000多名大学生“村官”,实现每个县市有一个新农村建设总队、一名厅级后备干部担任总队长,每个村委会有一名指导员、一名大学生,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⑥第二,探索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孟连县在《普洱市村(社区)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改善村干部待遇的力度,还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兼文书)和临近国境线村的武装干事以及享受财政固定岗位补贴的村党组织副书记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干部退有所养的问题。⑦第三,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实施“三培养”工程。如沧源县以开展“三培养”活动为载体,注重把年轻、优秀的“能人”吸收到党组织,着力消除农村党员“空白”点。2006年以来,沧源县共发展党员544名,其中,农民党员占66.85%;少数民族党员占86.96%;女党员占28.5%。⑧二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沧源县对农村无职党员实行“设岗定责管理”。目前,已有1317名领岗履职,1546户农村党员户挂上了“五星”牌;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实施流动党员“安家”工程;开通流动党员服务专用电话,为流动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⑨三是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素质教育。金平县开辟“固定课堂”(培训班)、“流动课堂”(农科技术宣讲团)、“实践课堂”(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空中课堂”(广播电视、电子网络)和“短讯课堂”(手机短信),多渠道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致富本领。⑩此外,边疆民族地区普遍实施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工程。目前,基本实现了边境地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全覆盖。有条件的边境县市还开展了远程教育“入户工程”,让边境县市的党员家庭也能接收远教节目。⑪

4、增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结合“兴边富民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禁毒防艾、民族团结、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和谐边境建设等工作,创新机制,增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沧源县围绕临沧市委提出的提高人均富裕度、改善人的居住质量、优化人的创业环境“三个核心指标”的要求,结合沧源“十大产业”发展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整合扶贫项目,实施整村推进,对边境一线的村在项目、资金、技术上重点倾斜,着力实施农村“五通”工程。全县各级党组织共组织党员和群众兴修农田水利设施694个,帮助群众解决遗留问题263件,协调项目建设资金109万元,救助贫困群众和学生913名。⑫这一创新增强了基层党员创业的本领和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5、推进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

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落实党员设岗定责、评星挂牌、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以及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制度,拓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渠道。德宏州瑞丽市整合乡镇站所职能,抓好“农民服务站”配套建设,实现“六有”目标,建立“三式一化”管理运行机制,在政策咨询、证照办理、民事调解、农业服务、市场信息等方面为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在澜沧县,各级党组织着力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构建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长效机制,建立了“党员培训卡”、“党员便民服务卡”、“党员结对帮扶卡”、“党员目标责任卡”、“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卡”、“一帮一发展党员卡”,架起了党与群众的“连心桥”。⑬

6、创新机制,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按照“睦边、和边、富边、固边”的要求,建立城乡统筹发展、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互帮互助,双赢共赢、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西双版纳州以推进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城乡互动的基层干部人才工作体系、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和城乡基层党组织协作工作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努力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⑭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构建,促进了以城带乡,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实现了城乡党建工作的联动发展、全面推进;为城乡一体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三、云南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经验

新世纪以来,云南省委结合我省边疆、民族、山区和欠发达的实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加强和改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

1、必须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一复杂的环境,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无论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还是组织设置、工作方式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归根到底都必须是为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2、必须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多民族、多宗教的特点,加之广大农村环境恶劣,使得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理论武装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必须紧密结合边境民族地区的特点,运用少数民族文化为载体,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

3、必须紧扣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践证明,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紧扣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根据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思路,把党的建设和党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要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先进性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注重对于国情省情、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相关的措施规定的学习,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要按照“讲党性、会致富、甘奉献、有威信”的标准,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将那些敢于改革,勇于创先,能带头致富,并热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能人、精英选拔充实到领导班子中。

5、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世纪以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表明,卓有成效的农村基层组党组织建设,就是一种既突破前人又突破陈规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必须实现理念和思维的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设置方式、活动方式、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和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从而领导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6、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健全完善各种制度,用制度规范党组织建设的方方面面,才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因而,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党组织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善于从制度和机制上下功夫,逐步建立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配套的制度和长效机制。

注释:

①《西双版纳州加快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http://www.yunnan.cn,2009年 9月 22日。

②⑧⑨⑫《边陲佤山党旗扬阿佤人民唱新歌——沧源佤族自治县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纪实》,http:/apps.hi.baidu.com/share/detail/11107442,2010年 7月 2日。

③⑥李纪恒:《南疆党旗红——云南省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调查》,求是理论网www.QSTHE@.cn,2010年10月30日。

④⑩中共金平县委组织部编:《2009年的记忆》,2009年内部出版,第112-113页。

⑤⑦⑬《边疆党建长廊行:普洱市推动发展促和谐》,云南信息港,2009年12月15日。

⑪ 《云南省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在固边兴边中创先争优》,http/ynzgz.gov.cn,2010年 11月 17日。

⑭《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国远程办网站,2010年1月25日。

责任编辑:刘建文

D267.2

A

1671-2994(2012)03-0081-04

2012-04-10

王丽华(1963- ),女,山东梁山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民族政治学。

赵启燕(1979- ),女,云南鹤庆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云南地方史、中共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农村基层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困境与机遇:边疆民族地区普洱市的城市外交
浅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价值引领和践行方法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党史教育实效路径探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再论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