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发展观

2012-08-15刘家用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江泽民人民出版社科学技术

刘家用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湖北 武汉 430023)

论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发展观

刘家用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湖北 武汉 430023)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和目的,稳定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技术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统筹兼顾是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领导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一脉相承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思想,关于发展的许多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是一脉相承的。

一、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和目的

1、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没有人民,就没有人类历史,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是人创造的。人是生产的主体,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毛泽东高度重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他认为:“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②邓小平同毛泽东一样非常重视人是发展的主体,他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③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他在1992年南巡时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④江泽民和胡锦涛继承了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观点,江泽民强调:“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⑤,胡锦涛提出了“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科学发展观。

2、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发展的成果就应该由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邓小平提出了“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提出了“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二、稳定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强调稳定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稳定不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绝对稳定,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实现各方面协调的相对稳定。

我国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就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和取得胜利的前提和保证,毛泽东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⑥改革开放新时期更离不开社会稳定。1987年1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竹下登时说:“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更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些都搞不成。”⑦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人们不仅无法进行经济建设,也不可能正常地从事各种政治活动和教育、科研、文学艺术等文化活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无法正常开展。邓小平指出:“没有安定团结,就没有一切,包括民主,‘双百’方针等等,统统谈不上。”⑧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⑨1995年9月,江泽民在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矛盾可能会比较突出,保持稳定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发展环境,邓小平教导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来之不易,现在还不巩固,还有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安定因素。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共同负起责任,维护、保障和发展这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⑪。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我们必须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冲突,努力保持社会稳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是稳定发展,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全国人民渴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就必然渴望社会稳定,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科学技术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毛泽东认为,就生产力的两个构成要素人和工具,无论对于提高人的素质来说,还是工具水平的提高来说,科学技术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发展生产力,就要搞科学技术,“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⑫。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⑬1988年9月5日,他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第一次明确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⑭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的科技观,进一步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这个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⑮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⑯

四、统筹兼顾是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十分重视统筹兼顾,都强调统筹兼顾是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就已经开始考虑怎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的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⑰1949年4月,毛泽东又提出了“四面八方”的方针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这一方针成为整个经济恢复时期的指导方针。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统筹兼顾思想和善于运用统筹兼顾方法的集中体现。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了“统筹兼顾、各得其所”。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又提出了“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他说:“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安排。”⑱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也多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各方面要综合平衡,不能搞单打一等等。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就此,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⑲,江泽民说:“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⑳江泽民也强调统筹兼顾并善于运用统筹兼顾的方针来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辩证地分析了新形势下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12个重大关系,深刻阐明了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发展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发展中的这些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五、党的领导是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国际责任,关键在党。”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尽管党的路线和工作有过失误,但我们党及时地纠正了错误,并赢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促进发展必须具备一系列的基本条件,如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正确路线的指引、正确政策的制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发挥和调动,等等。所有这些条件,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出来。邓小平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建立不起来。”㉒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克服这些困难,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各种矛盾和冲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㉓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2页。

③④⑦⑨⑭《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380、108、199、284、274 页。

⑤⑩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7、461 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3页。

⑧⑪⑬⑲㉒《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 251-252、251、87、175、266 页。

⑫《毛泽东文集》,第 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 351页。

⑮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47 页。

⑯㉓《十七大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2、49 页。

⑰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⑱《毛泽东文集》,第 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 228页。

⑳㉑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279 页。

责任编辑:刘建文

D610.3

A

1671-2994(2012)03-0062-03

2012-03-28

刘家用(1972- ),男,安徽宿州人,中共武汉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

猜你喜欢

江泽民人民出版社科学技术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抉择
人民出版社
江泽民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