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工作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2012-08-15张红
张 红
在群众工作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张 红
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群众工作是体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础,深厚的唯物史观哲学素养是我们保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成熟,工作上干练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用于我们群众工作的思维和方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断增进对群众工作理解、不断加深对群众工作认识、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
群众工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党的先进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需要体现在党的工作中,现阶段尤其要体现在党带领人民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时代赋予的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群众工作是体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途径。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搞好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历史范畴和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体现党的性质、践行党的宗旨的重要途径。唯物史观认为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为了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永恒进步,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的群众工作,就是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具体工作中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使其全面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使其全面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共性要求。我们开展群众工作,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方法论开展群众工作。
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并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一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存在的全部依据。二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方法,我们制定任何政策,做任何工作,都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毛泽东同志曾把群众路线形象地概括为:“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付诸以实践,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这些意见的正确性,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做群众工作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调查研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人民群众中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这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必要前提。
二、正确认识新时期群众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正视做好群众工作的曲折性
党历来重视群众路线,重视群众工作,但在新时期而对新的干群关系,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对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群众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缺乏深入的分析,对一些潜在的矛盾不能正确处理,致使党的群众工作曲折进行,加剧了群众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发生了典型的涉及群众利益的群起冲突事件,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增加了群众工作的难度,致使群众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社会发展新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有了新的变化和分化
改革开放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形式转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加,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劳动合同制,“铁饭碗”已经被打破。三是职工增强了自主性,可以自由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自己能力、水平和意愿选择职业,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二)社会发展新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群有了不同的利益追求
在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并存,导致了人民群众内部多种利益群体的产生,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农民的需求表现在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上;工人的需求表现在增加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这种需求的多元化对党在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提出新的要求,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危及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何协调各种利益群体的矛盾,保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实现,就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面临的重大考验。
(三)社会发展新时期,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增加了党的群众工作的难度
在我国现阶段,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思想观念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追求的多元化。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思想追求和价值追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一些腐朽落后、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乘虚而入,妨害着积极健康观念正面作用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信念,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智慧源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基础,深厚的唯物史观哲学素养是我们保持思想上清醒、政治上成熟、工作上干练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用于我们群众工作的思维和方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不断增进对群众工作理解、不断加深对群众工作认识、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过程。
(一)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统一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人类关于历史发展和社会演进最核心最本质的认识。我们的群众工作能力能否过得硬、能否靠得住、能否管得用,最根本的就是看我们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化为我们的政治信仰,外化为我们的实践方式。内化的过程,就是真诚信奉的过程,就是真心接受的过程,就是把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把外在的原则准则转化为内在的品质品格的过程。外化是内化的目的,也是检验内化是否牢固是否扎实的判别标准。
(二)源于群众与归于群众相协调的行动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群众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从群众中来”,就是深入群众之中,虚心倾听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获取来自于群众的大量真实材料,并且将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加工”,形成系统的领导意见,形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指示、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到群众中去”,就是把从群众中集中、提炼、概括而成的领导意见,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使之化为群众的意见,付诸群众的实际行动,并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活动过程。不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可以使领导者的意见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更完善。
(三)在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相一致的工作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集体实践决定着历史变迁的结局。我们所说的教育群众,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了解并遵循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改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认知水平和觉悟程度;我们所说的服务群众,就是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求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前提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领域的综合改革,使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使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维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时期,人民群众的范畴发生了新的变化,给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正确认识新时期人民群众发生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群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
(责任编辑 金刚)
book=56,ebook=56
张红,中共历城区委党校助理讲师(邮政编码250000)
D267
:A
:1672-6359(2012)03-0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