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建构
2012-08-15郭颖莹
郭颖莹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建构
郭颖莹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真正地建起一个合理有效的内化机制,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意识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变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核心价值观内化机制机制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上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于广大干部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机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党在建国的征途中一直贯彻并执行的根本指针;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进的精神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四是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内化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必须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出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化的基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教育,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们党必须在新形势下继续总结新经验,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教育党和人民群众,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内容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来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偏离正确的方向。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教育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实际中的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武装和指导作用,使巨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3.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采用对话的方式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做到用心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以情感人与以理服人的关系,这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象是人,要做好人的工作,就要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入情入理,情理交融,使教育体现出一种情感效应,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工作。同时,要处理好身教与言教的关系,这是做好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的基础。
4.坚持方向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灵魂。而方向性、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能够直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性质。首先,方向性原则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所应具有的鲜明的党性以及目的性,也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同时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思潮的影响。发展社主义意识形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社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系;其次,思想性原则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和精神动力,它要求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坚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作为核心内容;再次,科学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内容上和方法上的真理性,为能够经受住历史和实践的考验,真正地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确保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科学性。由此可见,方向性、思想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特征和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除此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必须遵循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根本的目标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建立并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构建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构建中,除了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外,还必须正确处理内化进程中的几大关系。
1.正确处理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建设的关系。要把长期以来党在领导工作中以及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形成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规范、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并贯彻落实。其作用主要在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制度建设又可分为外在制度建设与内在制度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机制构建中,我们必须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按照正确的方向使人们接受。无论是外在制度,还是内在制度建设,都必须以党章为根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才能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并将其内化,才能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机制。
2.正确处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文化与制度是相通的、相连的,文化作为一种人类心灵的根本取向,必然要落实于制度。同时,文化也必须依靠制度实现。制度作为一种人类的秩序和规则,必然要有一个更高的文化价值、文化精神来支持,只有这样,制度也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人类的文化与制度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化机制构建中,我们也必须正确认识到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制度建设的关系,用与其相应的政治制度保障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及其发展。这也要求在制度建设中,把握好各个方面:在党的领导工作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它的正确、稳定和有效;在党的思想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它的经常性和成果转化;在党的组织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保证党员队伍的素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扶持党内优良作风,防止和克服不良作风,从而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3.正确处理内在制度建设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社会思潮中,存在着一些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子,这其中主要有三种错误思潮值得我们重视,即新自由主义的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三股思潮,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反映。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重视防止和克服把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重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倾向。同时,要警惕上述三种思潮及其伪装和变种,防止和反对意识形态的“西化”,对于西方文化中那些错误的思潮和观念,必须予以坚决抑制和排斥。
[1]吴树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金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读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刘国春
book=18,ebook=118
G41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2.04.04
1009-6922(2012)04-18-02
2012-07-04
郭颖莹(1987-),女,河南濮阳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地方政府研究。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云南高校党的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Y28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