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0例临床分析
2012-08-15余爱清
余爱清
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池州 2471000)
在当前我国GDP日益增长的新形势下,广大的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许多人变得比以往更加肥胖,以及孕期妇女未适当控制体重致孕期体重增加过多,巨大儿发生率增加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的日益提高,这样带来了高频电刀的大幅度运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本文结合笔者在所在的医院的工作实践经验,进行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0例临床分析,希望能够有利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问题的解决。
1 临床资料
笔者所就职的医院于2010年—2012年收治的妇科及产科病例中手术后共有40例患者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产科10例,妇科手术患者共30例,包括1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手术,2例行子宫全切除手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3例行子宫次广泛全切除手术,24例行子宫全切除手术。贫血6例,肥胖者10例,合并有糖尿病者6例,1例未见合并症。妇科术中均应用电刀。
脂肪液化即切口脂肪细胞坏死液化[1],细胞内脂质溢出,造成皮下积液,内含有脂肪滴,伴有巨细胞反应,属无菌性炎症。脂肪液化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总的来说,与医源性因素和患者本身两方面有关。诊断标准:①通常情况下,出现在手术后的4~7 d,患者没有自觉症状,敷料有淡黄色渗液,挤压切口之后也会出现淡黄色渗液,又能够发现漂浮的脂肪滴;②渗出液镜检见量脂肪滴,连续培养3次无细菌生长。③切口没有出现红肿、硬结,无压痛,切口不能够正常愈合。
2 治疗方法
按照切口渗液的多少和愈合的具体状况来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法。及早发现、早期引流是关键。渗液较少,切口仅部分愈合不良者,采取延迟拆线,可将1~2针缝线进行拆除,并且通过盐水注入的方式来及时治疗;或者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挤出、然后于切口覆盖聚维酮碘纱布,频谱仪照射30 min,2次/d。如果存在着过多的渗液,那么,予过氧化氢清洗切口后,切口内放置高渗盐水纱布,并及时做好缝合工作。
3 结果
所有脂肪液化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都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不存在任何并发症。
4 讨论
(1)脂肪液化原因分析:是由以下几点因素所导致的:①缝合技术问题,缝合过紧过密致血运不佳,组织层次对合不佳,过松形成死腔;②手术时间过长致切口暴露时间长,不注意保护切口,粗暴操作,过度牵拉损伤使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导致液化;③止血不彻底,渗血,血肿形成。
(2)脂肪液化预防:术前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通常要保持在7~9 mmol/L,时间以血糖控制到理想范围1周后手术为宜 ,并注意术前与术后认真监测血糖水平,对于贫血患者,在术前要调整贫血,保证Hb含量高于80g/L。如果血浆白蛋白测定值低于30g/L则需要输入血浆、人体白蛋白制剂予以纠正[3]。若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浆白蛋白测定值在30~35g/L,应补充富含蛋白饮食。科学有效地选择并且应用电刀,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防止电刀反复切割组织的情况的出现。活动性出血点应该仅钳夹出血点,间接电凝止血不用电刀直接止血。应该注意的是,术中拉钩动作不应该过于粗暴,必须轻盈,更不应该反复移动拉钩,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组织的压榨伤。缝合腹膜后,应该通过生理盐水来对于切口进行冲洗,清除游离坏死脂肪组织,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仔细止血,避免血肿形成。缝合时应将皮下脂肪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缝合打结动作轻柔,减少脂肪组织割伤。缝合间隔适当,缝线松动易造成皮下积液。密切观察,早期及时换药,适当挤压伤口,注意伤口渗液情况,及时处理等如肥胖患者尽早预防性予大黄芒硝外敷切口。术前30 min和术后抗菌素预防感染,要求患者多摄入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健康饮食,微波照射,不断改进组织血液循环,大幅度改进组织再生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了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40例临床分析,希望能够有利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病痛,从而真正地为患者带来福音。
[1]张延龄.围绕《切口脂肪液化20例治疗体会》一文的讨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5(20):319.
[2]顾美皎.现代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4.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8.
[4]陈芳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和防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3(10):132.
[5]刘俊杰.冠心康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46例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6(1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