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126例护理体会
2012-08-15王莹
王莹
剖宫产是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或胎儿的原因无法使胎儿自然娩出,而由医生采取的一种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过程。它是解除孕妇及胎儿危险状态的有效方法[1]。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剖宫产的产后护理重点,以便产妇伤口尽快愈合,尽快哺乳,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126例,年龄22~39岁,平均(28.4±4.2)岁;孕周38~42周,平均(39.5±2.1)周;初产妇114例,经产妇12例;合并高血压11例,肝功能异常1例,糖尿病7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
1.2 方法 麻醉方式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所有产妇产后实行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产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观察护理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
2 结果
126例剖宫产产妇产后舒适度明显提高,未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7.3 d。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
3 讨论
3.1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产妇的血压、呼吸、心率,严密观察恶露的量、色、味及子宫有无压痛,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导尿管是否通畅、子宫的回缩情况。术后24 h后要多练习翻身、坐起动作,增加在床上的活动量,当导尿管拔出后应多走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2]。
3.2 卧床宜取半卧位 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身体恢复较慢,不能与阴道自然分娩者一样,在产后一天就可起床活动,因此,剖宫产者容易发生恶露不易排出的情况,但如果采取半卧位,配合多翻身,那么就会促使恶露排出,避免恶露瘀积在子宫腔内,引起感染而影响子宫复位,也利子宫切口的愈合。
3.3 心理护理 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同时对自身康复、切口愈合、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的担心顾虑等原因使产妇的心理负担加重。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主动安慰产妇,告知产妇自身健康、切口愈合、新生儿状况,母乳喂养好处及方法,消除产妇的担心和顾虑,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树立产妇的自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3]。
3.4 饮食护理 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指导,术后回病房后,可用调匙喂少量温开水以缓解口干,术后4小时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进食流食,如鱼汤、粥汤等,以促进泌乳。待排气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保证足够的营养的蛋自质的摄入[4]。
3.5 产后疼痛护理 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疼痛教育,详细介绍疼痛的概念、术后出现疼痛的时间、程度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常用的镇痛的的方法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导产妇如何对疼痛进行表达以及自我管理。
3.6 手术切口的护理 手术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常出现痒感,叮嘱产妇切不能抓挠,保持清洁,防止感染。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换药。告知产妇伤口愈合的大约时间。对产妇在进行咳嗽、蹲起等可能崩裂伤口的剧烈动作进行指导,如:及时用手捂住刀口,以减少张力,避免伤口开裂。
3.7 促乳指导 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术后30分钟帮助产妇用热毛巾擦洗乳头,将新生儿抱至母亲身边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并指导母乳喂养。早吸吮刺激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加速子宫复原。同时刺乳汁分泌,增强产妇信心。
3.8 预防并发症 指导产妇术后及早下床活动,促进排气,缓解腹胀;避免发生肠粘连及血栓性静脉炎。平躺时选择半卧位并多翻身,帮助恶露排出。拔掉导尿管后,鼓励产妇自行解小便,防止因导尿管滞留时间过长引起的尿路感染。
总之,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是产科比较大的手术,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作为一名专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技能操作,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产妇和胎儿的危险。要从已有的手术病例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以最大限度的舒适,使其尽早恢复健康。
[1]蔡丽珊.浅谈剖宫产的产后护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163.
[2]王歧英.妇科腹部手术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间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11.
[3]于慧,张雪梅.初产妇产后抑郁症58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74.
[4]胡翠兰,剖宫产术后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