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抽吸导管联用替罗非班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疗效观察

2012-08-15陈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8期
关键词:罗非微血管冠脉

陈丹

临床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PCI)STEMI时常因远端血管栓塞产生的“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而影响疗效。作者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尝试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STEMI患者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均经绿色通道(D-to-B时间<90 min,发病3 h以内者D-to-B时间≤60 min)至本院导管室,所有患者均按Judkins法行急诊CAG证实了梗死相关血管(IRA)为近端3 cm以内。如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及旁路移植手术病史、瓣膜病、心源性休克、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则不入选本组研究。30例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57~70岁,平均62岁。

1.2 治疗方法 30例STEMI患者,均于术前嚼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600 mg,静脉注射肝素5000U。PPCI前追加肝素4000~5000U。在血栓抽吸后3 min内经抽吸导管梗死相关动脉注射替罗非班500 μg并植入支架,再持续静脉滴注替罗非班[0.1 μg/(kg·min)]12 h治疗;并在术中和术后应用静脉注射rhBNP,冲击量1.5 μg/kg,90 s内匀速注入,继而以0.0075~0.0100 μg/(k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微量泵泵人48 h。观察PCI术后梗死相关冠脉血流情况、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并发症。

1.3 疗效评定 按术后患者TIMI血流分4级评定。0级:无灌注;1级:造影剂穿过伴微量灌注;2级:部分灌注;3级:完全灌注。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30例STEMI PCI术后梗塞相关动脉(IRA)血流TIMI3级29例(96.67%),血流TIMI2级1例(3.33%)。

2.2 不良反应 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绞痛1例,发生率为3.33%。

2.3 出血并发症 咯血1例,牙龈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发生率16.67%。

3 讨论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CI)已成为STEMI的最重要再灌注治疗方法之一。血栓负荷病变是复杂冠脉病变的一种,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梗死相关动脉血运完全重建,梗死区仍存在微循环缺血状态,影响左室功能恢复及临床预后[1],在介入治疗中血栓易脱落导致微栓塞,引起“无复流”或“慢血流”,严重影响介入治疗的疗效。

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强效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可以特异性结合血小板表面受体,阻断纤维蛋白原受体与GPⅡb/Ⅲa复合物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而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减轻病变部位血栓负荷;抑制血小板激活过程中所释放的大量缩血管物质和炎性因子,减轻梗死相关血管的收缩状态和炎症反应,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复流[2-5]。

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心肌的氧化损伤有关。此外,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包括微血管损伤,rhBNP还可能通过直接扩张冠脉血管及微血管,对抗神经激素应激导致的冠状动脉及微血管痉挛,增加冠脉及微血管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症状及微血管损伤,明显减少了冠脉内的血栓负荷,减少了微栓子脱落致使“慢血流”及“无复流”的风险[4],从而发挥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STEMI患者的PCI介入治疗中,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基础上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显著减少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STEMI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而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继续探讨疗效及推广应用。

[1]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39-442.

[2]沈杰,张奇,张瑞岩.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联合国产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11).

[3]董鹏,王斌,李镝,等.替罗非班在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抗血小板作用的疗效及安全性.实用心脏肺血管病杂志,2007,15(2):102-103.

[4]唐强,郭来敬,张树和,等.盐酸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安全性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2007,26(1):21-29.

[5]李志娟,张 薇,董平栓,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陕西医学杂志,2008,37(4):425-427.

猜你喜欢

罗非微血管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内与外周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