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12-08-15商晓光
商晓光
随着妇产科发展的需要,由经腹部超声检查(TAS)已拓展到腔内超声检查,即经阴道超声检查(AVS)。阴道超声探头频率高(分辨率高)探查目标与探头距离近等优点,可以清晰的显示子宫内膜,因此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011年1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分析。年龄42~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岁,其中多数患者,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而就诊,部分因月经期疼痛难忍而就诊。
1.2 仪器设备 超声仪器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非凡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频率5 mHz~8 mHz。
1.3 检查方法 患者排空膀胱,取截石位,外阴常规消毒,将探头耦合剂,罩以避孕套置入阴道,用旋转、倾斜等几种方法,观察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回声是否均匀,子宫内膜与肌层的关系及病灶处血流情况。
2 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58例中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3例,子宫腺肌及腺肌增生共15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宫腔积血2例,误诊2例,总之符合率为97%。
3 讨论
超声科医生应熟练掌握正常子宫内膜周期变化的结构与厚度[1]增生期内膜为三线征,厚度一般为0.3~0.8 cm,分泌期为均匀的中等回声,厚度一般为0.51~1.5 cm,我科针对患者的年龄(绝经前后)及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的症状,经阴道超声检查,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弥漫不均,病灶区呈弱回声或强弱不断杂乱结构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处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检测到异常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常低于0.4。临床医师可根据超声科的资料,作为诊刮手段,一旦内膜癌确定后,可根据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与浸润程度,及内膜晕是否完整,对临床治疗起着重要的价值。本组病例中1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率为100%。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高重要的依据。
本组病例中有23例诊断为黏膜下肌瘤,其中不规则阴道流血者17例,伴有贫血15例,单纯黏膜下肌瘤1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伴有黏膜下肌瘤13例。单纯型超声表现为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表面光滑质均匀,宫腔内可见低回声光团块直径为0.5~2 cm,常为单发,无蒂。混合型主要为多发性子宫肌瘤黏膜下,肌壁间及浆膜下肌瘤同时存在,主要超声表现子宫增大,表面突起,内部还是中低不均,过大肌瘤伴有超声衰减,子宫内膜弯曲,偏向一侧。较大内膜下肌瘤易发现而较小者易漏诊。彩色多普勒显示黏膜下肌瘤较小时为星状血流,较大时可见肿瘤边缘有半环状血流,合并感染时血流极其丰富,如果有蒂均可见蒂部条状血流。
本组病例中腺肌病及腺肌增生共15例,腺肌瘤病为11例,腺肌增生4例。据文献报道,当子宫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则为腺肌病,呈局限性时则为腺肌瘤。腺肌病是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3],发病年龄偏高,可见于40岁以上的经产妇[4],仅凭症状及病史,很难诊断,几乎只有通过切除的子宫剖视才能做出诊断[2],因此寻求前明确诊断对正确的治疗十分必要,应用TVS完全能够显示上述特征,并将其归纳如下:①内膜局限性不均匀增厚大于0.8 cm,部位基底层边界模糊伴有低回声或不均质的斑块向肌层中伸延,当斑块突向腔内时常为息肉。②异位的内膜病灶多为椭圆形不均质或高回声型。周边可见粗糙杂乱血管,血流图显示血管增粗、环抱、管壁光滑清晰。③频谱显示低速高阻型动脉血流或静脉型低速血流。④腺肌瘤中的血管杂乱更明显,可能由于腺肌瘤由多个结节融合而成,血管在结节之间穿行扭曲。由于病灶发生在内膜或肌层的不同部位,很难以血流测值上寻找出一个变化的规律,但借助能量图(CDF)显示血管纹理杂乱和血管增粗的改变更清晰。
本组病例中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表现为内膜某部出现局限性回声稍强增厚不均区域,彩色多普勒无明显血流信号。
宫腔内积血2例,超声表现宫腔内出现中低回声不均,可见流动波,无明显血流信号。
此外,子宫内膜增厚不典型且临床无任何症状易造成漏诊。
通过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的观察更清晰,更直观,同时能探查到子宫、卵巢及宫腔内的血流信号,可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血流分布情况可显示积层浸润程度,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或指导临床放疗、化疗的选择。
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它的诸多优越性,如价格便宜,无须充盈膀胱,易重复,无创伤,便于随诊,不受肥胖,腹部积气,子宫后位等因素影响,且分辨力高,因此,可视为子宫内膜的首选影像学检查,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月经期、老年阴道萎缩、阴道狭窄等,以上病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用经直肠超声替代。
[1]谷春霞.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用于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12):720-723.
[2]赵充译.Chalmers J.A.Endometriosis.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12-127.
[3]Brosens I.A.Endometriosis-A disease because it is characteriged by bleeding.Am J Otstet Gynecol,1997,176(2):263-267.
[4]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