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瑞士银行保密法遇到的两大危机
2012-08-15卢铭君
卢铭君
一、瑞士银行保密法对瑞士经济的意义
瑞士银行保密法(Bankgeheimnis)对瑞士的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瑞士的银行业本身对瑞士的经济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人口比例来说,瑞士是世界上银行最多的国家,银行业非常发达,银行业的纳税额达总税收的20%。瑞士的银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4世纪开始,在瑞士已经出现私人银行家和借贷者。19世纪,瑞士已经建立起百余家储蓄银行和州立银行。储蓄银行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服务,州立银行主要以州的利益为重点[1]。瑞士人一直有储蓄的习惯,传统的瑞士人,特别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一辈人,都有艰苦朴素、节俭的习惯,他们将大多数挣的钱都化为银行的积蓄或投资。所以瑞士的银行不会缺少国内储蓄来源。
除此之外,瑞士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很高,不少国际企业和个人,许多国家的高官、影视明星或组织都在瑞士银行有账户。目前,瑞士的银行逾600家,分支机构超过5000家,瑞士的国家银行是瑞士国民银行(Die Schweizerische Nationalbank,缩写SNB)。在众多银行中,比较大的银行是瑞士联合银行(Schweizerische Bankgesellschaft,缩写UBS)和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
瑞士银行业的成功有赖于瑞士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瑞士奉行永久中立,这能使瑞士免受战火的洗礼,国家局势稳定。除了储蓄之外,瑞士银行提供全方面的咨询和理财服务;其次,瑞士的保密法是该国银行业的法宝。这项颇有争议的措施为瑞士银行的顾客增添了安全感。
诚然,银行对客户有着保密的义务,这是银行与客户业务之间的默认规则。但瑞士银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个国家将这种保密义务明确规定到刑事法律之中。这个法律可追溯至19世纪末。1872年,巴塞尔城就有类似保密法的法律规定,1915年,瑞士联合银行在人事管理方面就有一条“缄默戒律”(Gebot der Verschwiegenheit)[2],用以保护客户的资料。保密法的颁布也与瑞士人的人文地理有联系。瑞士地处欧洲中心,是欧洲交通的枢纽,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有个保密的法规更能增强银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19世纪起,在瑞士人追求自由经济发展的同时,银行的保密义务成为银行业中理所当然的自我约束。
这个约束最终成为法律,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4年11月8日,瑞士通过了《关于银行和储蓄所的联邦法令》,该法令1935年3月1日起生效。法令规定银行必须保护银行账号的安全。凡是银行工作人员或曾在银行工作过的人员,泄漏客户账号或者银行秘密,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和惩罚[3]。该法令的特别之处在于:瑞士银行秘密和客户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如果泄漏,则不单单是职业道德问题,而且是违法行为。泄密人将受到最高6个月监禁的惩罚,或者处以最高5万瑞士法郎的罚款[4]。客户可以选择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式开户,例如委托代理人、假名,甚至可以用假公司的名义开户。重要的客户可以在瑞士银行没有姓名而只有账号。客户究竟是谁,银行中只有高层的一二人知道。瑞士是西方国家将银行保密义务作为法律条款的第一个国家①。因此,该法令也吸引了来源不明的黑钱、脏钱、贿赂、政党秘密捐款等,它们源源不断地流入瑞士银行。
二、危机之一:与犹太人和纳粹的历史纠葛
由于瑞士银行里的存款非常秘密,当存款人去世之后,如果已逝人的后代无法知道父代人的账号或代号,这部分存款便永远“沉睡”在瑞士银行。犹太人黄金,即二战时期犹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便是一直困扰瑞士人的问题。在二战时期,为了逃避纳粹迫害,不少犹太人都在瑞士银行匿名存款。战争中,他们大多数被送往集中营,死在那里或者被杀害,他们在瑞士的银行账户就成了“死账”。
除了与犹太人的历史纠葛之外,瑞士银行的另一笔旧帐被悄然翻出,那就是瑞士银行与纳粹之间在二战期间的合作。根据1946年签署的《华盛顿条约》,瑞士在纽约向美、英、法为代表的盟国交付价值为2.5亿瑞士法朗的黄金,包括荷兰政府在内的盟国,都在条约里明确承诺,不再向瑞士提出条约内容之外的任何要求,不再追究其他黄金的下落。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为了对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急于把瑞士揽入自己的阵线,所以一直没有精力计较这件事。实际上,这2.5亿瑞士法郎的黄金远远少于纳粹时期瑞士得到的黄金。
冷战结束之后,以英国和美国为首的政府开始翻旧帐。历史档案表明,在二战期间,纳粹曾经从其他国家,例如比利时、荷兰抢掠了大量黄金重新浇铸,送往瑞士的银行,后来时间仓促,连浇铸这一程序都省略了。接着瑞士银行将这些黄金换成瑞士法朗。瑞士法朗在二战期间属于能够流通的硬货币,纳粹德国利用瑞士法朗购买军需,维护自己的战争机器。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当年瑞士没有帮助纳粹洗钱的话,纳粹早就在经济上站不住脚,二战也就可以早点结束。一时间,瑞士被称为“纳粹德国的金库”。
20世纪90年代伊始,即二次世界大战45周年纪念开始,他们不断地对瑞士发难。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开始追查犹太人存款问题②。英国广播公司在欧洲和美国播放了一部《纳粹黄金》广播纪录片,指责瑞士的经济繁荣是“建立在犹太人的白骨和纳粹黄金之上”[5]。对于瑞士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出现许多责难,二战的瑞士被形容为以“中立为幌子,两边讨好,两面做生意,目的挣钱”[6]。
面对这些指责,瑞士国内出现一些为瑞士辩护的声音。有些银行人士解释说,瑞士的《银行保密法》开始于1933-1934年,时值纳粹上台初期,保密法初衷就是为了保护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或者为了保护逃避纳粹政权的人的财产,但是却被另有用心的人利用③。这个冠冕堂皇的说法受到国外有识人士的置疑,他们认为,犹太人的“保护伞”其实只是银行方面的托词。1933-1934年,当时纳粹政权的危害性还没有广泛被世人认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也发生其后。难道瑞士银行有“先知”,预见了欧洲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而设立了此法?[7]其实,制定银行保密法是瑞士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瑞士的银行业经受了巨大的挫折。1931年,由于德国国内的经济危机,约10亿瑞士法郎的资金由于德国的“延迟付清”(Bankenmoratorium)被冻结,未能转账。瑞士5家有国外业务的银行因此濒临破产,只能仰仗国内的援助[8]。经过这次危机之后,被殃及的瑞士银行业如惊弓之鸟,经不起折腾。一战以后,参战各国征收较重的战争税(Kriegssteuer),用以战后重建和偿还战时借款。为了防止有人将财产转移到国外以逃避税收,不少国家都派出“银行间谍”(Bankspionage),搜集信息。其中就有瑞士银行高级职员收取贿赂,出卖账户信息[9]。这在瑞士银行业引起不满,呼吁加强银行内部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可见,这项保密法原本用于加强银行的管理和保护客户,而不是为了保护受纳粹政权迫害的人的财产[10]。
有些瑞士人认为,这些都是美国人故意搞的鬼,贫穷的犹太人将财产存在瑞士,有钱的犹太人当时都逃到美国,把钱存在美国[11]。而后来逃出来的犹太人已经不能带出自己的财产,他们身无分文地逃到世界各地避难,包括瑞士。有的国际舆论站在瑞士这一边。他们认为,当时西方国家一直声言“人们批评瑞士”和“国际社会对瑞士的批评”。但是在联合国内,只有三、四个国家,这与联合国其他180多个国家相比,以“人们”和“国际社会”称呼批评瑞士的群体未免有些夸大[12]。还有的瑞士人著书立说,为瑞士银行辩护:“数周数月以来,瑞士政府和大银行遭到美国犹太人组织疯狂式的口诛笔伐,他们受到贸易禁令的威胁,蒙受侮辱,这实在令美国的友邦国家费解……假如瑞士当真如他们的对手宣称的那样对纳粹唯命是从,那么瑞士今天就不再有犹太人,也不再有那些被我们接纳的避难者,因为他们可能已经在集中营丧生。对于某些组织来说,只能用耻辱一词进行形容,它们今日仍然揭大屠杀受难者的伤疤,并从中渔利。它们口口声声正义和真相,实际上看中的是钱[13]”。
在这些西方国家和舆论的压力之下,瑞士人就自己在二战的行为做了“举国”的反思。瑞士人也认识到必须面对历史,采取策略,应对这个危机。但是如果客户的后代没有正确的密码和代号,加上知道客户情况的银行工作人员或许已不在人世,如何给客户还账,银行又怎么能随随便便还账呢?随便还账势必会造成一批犹太后裔前来混水摸鱼。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加上瑞士银行缓慢的反应,给人造成瑞士银行赖帐的印象。有很多瑞士人都认为,银行应该采取更主动的态度,检查材料,更好地解决问题。
为激发各成员高校的参与意识,提高其在联盟发展中的贡献率,联盟每年设置一个轮值主席单位,一般由成员高校轮流担任,负责根据联盟工作计划,组织年度联盟成员大会,组织、实施、协调联盟各项活动,争取各类外部资源支持联盟活动,汇报联盟年度工作进展。轮值主席由轮值主席单位的一位校领导担任,若一方轮值主席单位轮空,由该方常设主席单位兼任,联盟的首届轮值主席单位由常设主席单位担任。
1996年,瑞士银行家协会(Die schweizerische Bankiervereinigung)和国际犹太人组织达成了一项协议。按照协议,瑞士组成一个包括瑞士籍和外国籍的银行代表的委员会,调查无人认领的犹太人存款的问题,委员长由前美国发行银行(US-Notenbank)行长福尔克尔(Volcker)担当。因此,这个委员会也被称为“福尔克尔委员会”(Volcker-Komitee)[14]。就在这个关口,一件举世闻名的丑闻将这个风光旖旎的国家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1997年1月8日,克里斯托弗·迈里(Christoph Meili)作为位于苏黎世的瑞士联合银行总部的新保安,夜晚巡逻之时在文件销毁室发现了正待销毁的旧文件,部分文件正是有关1930-1940年德国和瑞士银行之间的来往。迈里连续两天晚上偷偷将文件运出银行。1月10日,迈里将这些档案存放在苏黎世犹太人社团组织办事处的保险柜[15]。消息传出,世界一片哗然,这个丑闻给了瑞士政府和银行当头棒喝,一下难以拿出对策。迈里一时之间成为犹太人心目中的英雄。
1997年,瑞士几大银行迫于铺天盖地的压力,采取赔偿的安抚策略。银行拿出1亿瑞士法郎建立“大屠杀受害者特别基金”,以安抚受害者家庭[16]。经过3年的调查,1999年12月6日,委员会查证大约在瑞士银行有54000个无主账户,这些户主可能是纳粹受害者[17]。瑞士银行没有侵吞犹太人的存款,只是这些存款没有办法得到认领。当然,事情不会就这么简单收场。2000年7月底,瑞士联合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在美国受到60万犹太人关于犹太人存款的集体控告,两大银行不得不拿出12.5亿美元偿还旧债[18]。
三、危机之二:“洗钱天堂”和“避税圣地”的帽子
瑞士银行不仅背负着历史遗留问题,而且还不得不面对银行保密法招致的国际压力。由于保密法可以高度保密银行账户持有人的资料,这也成为许多人选择瑞士银行进行“藏污纳垢”的一大因素。不少高官将来历不明的钱源源不断地输往瑞士,在瑞士进行暗箱操作之后变成光明正大的钱。很多人为了避税,将自己的收入送往瑞士,而本国的税务局无法在瑞士查到这些人的账户情况,无法对其行为进行惩罚。这种情况从20世纪中期起悄悄起了变化。
20世纪80年代开始,瑞士银行的丑事不断。先是菲律宾独裁的马科斯家族在瑞士银行的存款惹祸。菲律宾当局要求没收马科斯的财产,但是瑞士银行由于自己的法律,拒绝这个要求,这场拉锯战多年后才见分晓。2003年,瑞士联合银行做出将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134亿美元的资产归还菲政府的决定。在其之后,还有一系列的负面新闻,如意大利、俄罗斯黑社会的黑钱,邪教组织的不义之财,各国独裁的存款等,都把这个小国卷入国际丑闻漩涡。
同时,银行的“保密法”不断受到人们的置疑。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盟的压力迫使瑞士银行的保密法将不再是绝对的保密。2004年7月1日起,瑞士银行禁止匿名转帐,通过匿名帐户进行转帐的客户,银行都要公布其真实身份。近年来,瑞士银行努力修补形象。例如,瑞士银行协助国际司法调查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巴查、利比里亚前总统泰勒、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瑞士银行的帐户,瑞士政府宣布冻结他们在瑞士银行的存款。
2009年4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一份“避税天堂名单”④。名单将世界各国按照它们执行国际税务准则的程度分为三个颜色:黑名单、灰名单和白名单。根据OECD制定的标准,“如果一国或地区以能够作为他国居民逃避国内纳税的场所自我宣传或被认为提供了这样的场所,或一国或地区严格限制他国从本国获取税收信息的能力,满足以上两点中任意一点,都可以认为一国或地区为‘避税天堂’。”其中,瑞士在灰名单榜上有名,瑞士政府马上表示抗议。虽然OECD将各国划分为三个颜色,并对黑名单和灰名单上的国家进行警告,但是其中还牵扯了政治因素,所以未能对此采取实际性的制裁行动。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瑞士这个国家在避税方面确实有为他人提供方便的嫌疑。瑞士成为避税天堂实际上是国际上“心照不宣”的事情。
面对国际社会的指责,瑞士银行委员的解释往往是银行管理的“严重疏漏”或者是个别银行工作人员私自违规操作⑤。这种解释意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往往欲盖弥彰,越描越黑。西方大国纷纷围攻小国瑞士,这与当时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息息相关。2008年,美国著名的多元化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由此引发了后果严重的信贷危机,波及全球,引起全球性股市震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瑞士银行业却能独善其身。西方大国难免会制造压力,把国际目光和舆论焦点转移到瑞士银行。面对这个情况,瑞士银行转变态度,采取合作的策略。
2009年8月19日,瑞士银行巨头瑞银集团同意向美国政府提供4450个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以了结瑞士与美国政府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议。此前,美国指责有多达5.2万个美国纳税人在瑞士银行开设离岸账户,利用瑞士银行保密法的保护,规避美国政府的税收。迫于日益强大的反恐、反洗钱和反腐败斗争的国际压力,瑞士的银行保险箱也渐趋轻盈,变得透明起来。
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2010年初,一名不知名者有意向德国政府提供手中一份刻录了“保密数据”的光盘,其中记录了德国逃税者在瑞士银行中的账号和名单。而这些数据是用非法手段偷盗而来的。这位不知名者向德国索要250万欧元,出售手中的数据。虽然用非法手段剽窃机密数据属于违法行为,但德国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已经表示,希望得到这些数据,他们将在澄清法律问题之后收购这些数据。德国联邦财政部长和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已经为这一倍受争议的交易开了绿灯。
这件事情牵动着各国的神经,瑞士银行联盟主席罗特(Urs Roth)认为,德国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这是用非法制裁非法。如果德国为购买非法数据开了先河,那么其他国家都将会接二连三地效仿,瑞士也会更被动。据悉,德国已有12个联邦州购买了光盘。此举立竿见影。不少人纷纷到税务局自首并缴纳税金,以避免更重的惩罚。
面对巨大的压力,瑞士与国际合作的策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除此之外,瑞士人也进行反思,瑞士的银行保密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所带来的好处,这些丑闻都抹黑了瑞士的形象。银行保密法之于瑞士恰如一个“黑工”之于一个公司。而公司请黑工是件不光彩、不正当的行为。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如果要终结保密法,则意味着瑞士必须修改法律。银行保密法是瑞士的传统,属于内政事务。外国无权对瑞士的内政指手画脚。而世人一再把目光盯在瑞士的银行保密法上是别有用心的,因为瑞士的金融地位并非来于银行保密法,伦敦没有保密法,但仍旧拥有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奥地利虽然有银行保密法,但并未成为重要的金融之地[19]。
四、结论
笔者认为,欧洲国家中,瑞士也并非唯一贯彻实行银行保密法的国家,卢森堡、列支敦士登、比利时和奥地利都拥有这种银行保密法规⑥。这些国家并未获得瑞士般的金融重要性。这说明瑞士银行的成功并不仅仅建构在银行保密法之上。瑞士的成功与瑞士银行的灵活性分不开,瑞士的银行善于经营,银行的创收来源为外汇投资、短期债权、不动产升值、外汇与债券定期投资、外汇比价升值等方式。德国的确有不少人到瑞士逃税,但德国宣称自己因为逃税而损失高达1000万欧元,而这1000万欧元并非都在瑞士。德国采取购买非法数据的做法是想遏制流向瑞士资金的源头,而这些资金不流向瑞士也会想办法转到其他国家避税。还有些瑞士人认为,许多外国的贪官污吏到瑞士存款,他们只是自己国家的一小部分人,而德国有相当多的人,富商、明星甚至许多中产阶级到瑞士避税,德国是否应该反思和改善自己的税收体制,而不应该到瑞士干涉他国的内政。
笔者陋见,这次危机不会终结瑞士银行保密法,因为瑞士本来是一个保守性较强的国家,在国际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虽然瑞士已经修改和放松了银行保密法,但瑞士不会因为这些压力轻易废除实行了近百年的法律。相信瑞士政府会在坚持保密法的同时,加强与国际的斡旋,并同时从银行的监管入手,加强自身的安全系统,
注释:
① 杨广志. 欧盟向银行保密法发起总攻 [N]. 经济日报,2003-05-08. 1987年,瑞士的银行保密法曾做过修改,不再建立匿名账户,并建立了独立于银行系统之外的监督委员会,对设立匿名账户的银行进行惩罚。
② 例如,1997年5月7日,美国政府公布了长达300页的埃森斯塔特报告。该报告以美国政府的身份指责以瑞士为主的一些中立国家在二战期间与纳粹德国暗中勾结,从客观上推迟了战争的结束。该报告表明了美国政府对追查犹太人存款的支持态度,对此,瑞士政府和银行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参见 陈壮鹰. 漩涡深处再淘沙[J]. 世界知识,1998(10):34-35.
③ 持这种说法的学者有刘军和端木美等。参见刘军,舒畅.瑞士[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26.端木美.瑞士文化与现代化[M]. 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167.
④ 1998年,OECD首次制定了界定“避税天堂”的一套参考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该标准规定,评判一国或地区是否为“避税天堂”,出发点是该国或地区对相关收入不征税或仅征收名义税。灰名单的危害程度次于黑名单,白名单上的国家则严格执行了国际税务准则,例如英国和中国。参见 郭红雨,李芙蓉.重压之下,“避税天堂”纷纷低头[N]. 中国税务报, 2009-04-15(5).
⑤ 例如,1999年,尼日利亚政府请求瑞士协助清查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巴查侵吞国家财产的案件。瑞士银行委员会调查之后发现,阿巴查在瑞士19家银行有账户,金额高达6.6亿美元。重点在于,账户所有人身份不详,账面来往金额巨大,这些疑点都没有唤起银行监管机构的警觉,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令人费解。参见 文强. 瑞士赃款汇集之地?[J]. 世界知识, 2000(23):44.
⑥ 列支敦士登的银行保密法引来国际压力。因此,该国在2009年放松了银行保密法,在税务信息交换和增加透明度方面与外国政府加强合作。
[1] 马丁.浅析瑞士银行业发展的原因 [J].史学月刊,2007(3): 69.
[2][8][9][19] U. Robert Vogler (2005). Das Schweizer Bankgeheimnis: Entstehung, Bedeutung, Mythos [M]. Zürich. S.14, 11f, 19, 92 .
[3][6][16] 端木美. 瑞士文化与现代化 [M]. 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164, 166, 167.
[4] 刘明德,王学勤. 烫手的黄金:从多个侧面看瑞士[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 75-76.
[5] 刘军,舒畅. 瑞士 [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27.
[7][12] 姚宝(主编). 当代瑞士社会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04.
[10][14][17][18] Christian Sonderegger, Aktuelle Schweiz [M].Switzerland 2004. S. 298, 299, 299, 300.
[11] 刘军. 千面之国:告诉你一个真瑞士[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91.
[13] Harry Zweifel, Uns trifft keine Schuld! Report der amerikanischen – jüdischen Attacken und Lügen gegen die Schweiz [M]. Biograph-Verlag GmbH, 1997, Freiburg, S.7.
[15] 天宇. 扑朔迷离的瑞士银行风波[J]. 档案与建设. 200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