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党的建设
2012-08-15刘洪
刘 洪
(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江西 瑞金 342500)
1934年9月至1937年7月的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是在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在鄂东、豫南、皖西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同持续“清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游击战争。它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存和发展了革命的火种,而且为后来的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坚决执行党组织的指示
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的坚持与发展是领导游击斗争的鄂豫皖苏区党组织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的条件下取得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在极端困难与非常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和游击队依靠最忠实于革命和群众利益的坚强干部作骨干,依靠有最高政治觉悟以及有经常政治工作的武装部队坚持战斗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第一,服从中央决定,执行上级指示。1934年11月,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指示,率领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进行长征。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皖西北地区的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根据省委的指示,重建红二十八军(始建于1933年1月,不久编入红二十五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高敬亭在与中央和省委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重建了红二十八军,从此,他作为苏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统一领导了鄂豫皖根据地的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他不仅没有失去鄂豫皖根据地,而且摔打和锤炼出一支百炼成钢的红军部队。在极端困难的形势面前,以高敬亭为主要负责人的鄂豫皖苏区党组织领导苏区军民英勇顽强地抗击敌人的进攻,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决服从上级党组织决策的组织原则性。
第二,及时审时度势,转变战略方针。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政策变得更加残忍,提出“有民就有匪、民尽匪尽”的口号,实行“三光政策”,使鄂豫皖根据地遭到空前残酷的浩劫。整个根据地只剩下几块残缺不全的区域,我们党的领导和武装力量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在这严重的形势下,高敬亭坚定地站出来承担历史的重任。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1934年11月,高敬亭在金家寨熊家河召开皖西道委会议,决定将分散在皖西地区的部分红军与游击队组成一支统一武装。后又在凉亭坳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总结红二十五军走后对敌斗争的经验教训,分析当时的斗争形势,并根据省委和红二十五军的指示,重建红二十八军。这是鄂豫皖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这里又有了党的统一领导,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不久,红二十八军在黄泥阪召开干部会议,决定放弃率部去陕南找红二十五军的想法,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开来,跳出敌包围圈,打到敌人后方去,到外线去开展广泛的敌后游击战,充分体现了鄂豫皖苏区党组织灵活的组织领导观念。
第三,组建便衣队伍,开展游击战争。实行主力部队、地方武装、便衣队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开展游击战争,反击国民党军队的“清剿”,是鄂豫皖苏区游击斗争的主要特点和优点。高敬亭注意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建立和发展地方游击队、特别是便衣队。便衣队是在红二十五军时期产生的,是鄂豫皖苏区独创的革命斗争组织形式。便衣队一般都是十人左右,由党和苏维埃以及红军的基层干部担任便衣队的队长和指导员。成员一般都是当地的党员、干部、基本群众和伤愈留地方的红军战士。他们身穿老百姓服装,携带长短武器,行动秘密,机动灵活,利用人熟地熟的条件,在群众的掩护下与敌斗争。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由于斗争环境的需要,高敬亭更注意发挥便衣队的作用。在红二十八军的支持扶助下,便衣队的组织与活动得到蓬勃发展,最多时曾发展到“四十一个分队,人数约五百人左右”,为鄂豫皖边区在敌人包围之中能够存在、巩固和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灵活运用党的指导理论
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鄂豫皖苏区党和红军依靠什么条件去取得胜利呢?主要是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能够正确地分析和估计整个的斗争形势,适应各个斗争的主客观条件,决定行动方针。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的战斗力。面临残酷的政治、工作和生活环境,要使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统一思想意志,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经得起严峻斗争的考验,就必须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教育。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高敬亭等军、师领导干部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军政治部在加强部队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军政治部下设组织科、宣教科、白军科。组织科与部队各级党组织密切联系,指导部队的党团工作与组织发展;宣教科指导部队的教育和对群众的宣传;白军科负责在战场上向敌军喊话,做瓦解敌军的工作。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还印发了《红军政治教材》《红军战士须知》等政治教育材料,供干部、战士学习和讲课使用。在政治学习中,反复讲明斗争形势和前途,宣传红军的性质和任务,联系斗争和思想实际,启发部队的阶级觉悟,增强斗志。正是这样不断地加强思想教育,才使党的战斗力日益得到增强。
第二,坚定必胜信念,培养乐观主义。鄂豫皖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的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革命军队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坚定信念,是根据地克服种种困难得以保存的重要精神保障。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战士之间的阶级感情升华到了最高境界。在鄂豫皖苏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战士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战斗。尽管当时环境险恶,生活艰苦,但同志之间政治平等,官兵一致,没有人去考虑个人得失,更没有人想到权势、地位、待遇和享受。他们有的只是坚强的革命意志,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有的只是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正确认清形势,制定战略方针。正确判断形势是制定正确政策的前提。正确的决策和适时转变战略,是鄂豫皖苏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并最终得以保存的重要条件。仅有对革命的忠诚和对党的坚信,仅有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精神,并不能使革命取得胜利。要取得最后的胜利,还必须进行正确的战略决策。1935年7月2日,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主持在店前河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会议在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红二十八军重建以来开展游击战争的体会,并根据敌军指挥不统一和战斗力强弱有差异之特点,提出和制定了以“拣弱敌打”和一切供给取之于敌为核心思想的基本作战方针,以及“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伤亡过大不打,反之则打”的战术原则。不久,又补充了“缴获不多不打,反之则打”(简称“四打四不打”)原则。这一作战方针和战术原则的提出,是高敬亭在游击战争实践的基础上,集中集体智慧而制定的。它的制定,对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的开展直至胜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正是由于鄂豫皖苏区军民能从实际出发,认清形势,在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正确决策,适时转变战略方针,用游击战、外线出击、大力发展武工队等战略方式来代替了 “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才使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战争考验,不断发展壮大。这样,留在鄂豫皖苏区的党和红军才能实现从苏区到游击区、从运动战到游击战的转变。正是由于对形势的清醒认识,最终绝大多数鄂豫皖苏区游击队都渡过了难关,实现了从游击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变。
以高敬亭等为领导的鄂豫皖苏区党组织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并灵活运用党的理论,这是鄂豫皖苏区游击战争的顺利开展并最终坚持到胜利的思想保证。
三、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中,在极端困难与非常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和游击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依靠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加,使武装与群众结成一片,并最终赢得了游击战争的胜利。鄂豫皖苏区党组织的各级领导干部扎根群众,依靠群众,培育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还培育了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反对腐败的良好风气。
第一,依靠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争。正如毛泽东所言,“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群众中蕴藏着战胜敌人的无穷智慧和力量。鄂豫皖苏区主力红军转移后,苏区各根据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方针。在斗争中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群众,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保持了党在群众中的信仰和联系,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坚定了革命群众的斗争信心和勇气。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不可能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的。1934年秋,红二十五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以为鄂豫皖的红军走光了,便用十余万人的正规部队,配合各种地方反动武装,对这个地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摧残。他们采取“三光政策”,一次又一次的大“清剿”,疯狂地残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甚至在红军部队经常活动的地方往井水里放毒,在馒头里放炸药,妄图扑灭红军留在大别山的革命火种。但我们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并没有被敌人的屠杀摧残所吓倒。他们为了保卫红色的土地,忍受了极大的牺牲和痛苦,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咬紧牙关,继续战斗,发扬了高度的智慧和勇敢,决心把大别山的红旗扛到底! 面对国民党军的“清剿”,大批百姓放弃家园跟随红军进入大别山,他们宁可吃树皮也要和红军在一起。百姓为红军探敌情、送消息,国民党军靠近了,他们就摇红旗放鞭炮,为红军助威;国民党军烧山毁林,他们就到处贴标语: “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在,到处有红军。”红军游击队始终没有忘记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敌人威胁的时候,甘愿自己作出牺牲也不让人民群众受到损害。正因为如此,广大群众从心眼里热爱红军游击队,他们把胜利的希望和幸福的理想,全部注入红军游击队身上,敢于冒着生命危险支援红军游击队。许多群众为了掩护红军游击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使鄂豫皖苏区党和红军能坚持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第二,干部以身作则,发扬优良传统。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处境艰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要使大家团结在一起,除了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外,关键是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那时,上上下下都是同甘共苦,同志间的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战斗友谊和共同信念,紧紧地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战斗时,干部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把生存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留给自己。正是干部这种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大家去战斗,一直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由于鄂豫皖苏区党组织的各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才使党和红军在艰苦的环境下紧密团结并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四、贯彻党的制度建设,实行因地制宜的灵活制度
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中,在极端困难与非常恶劣的环境下,红军和游击队依靠游击战术的灵活运用,随机应变,以适应各个时期敌人进攻的手段。
第一,尊重实际情况,制定灵活政策。三年游击战争中,执行党的路线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变化了的形势的灵活政策,改变过去不分青红皂白打倒一切的 “左”的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三年游击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民心的向背。而民心的向背不仅是靠军事斗争所能取得的,还要靠正确的政策去取得。因此,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用政策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用政策去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鄂豫皖苏区红二十八军党组织摸索出一条四位一体的政策,即 (1)游击战争。 (2)昼伏夜动,群众夜里斗争,白天生产,这适合敌强我弱,又适合群众既斗争又生产的要求。 (3)两面政策,与抗战一样,红二十八军游击时,国民党的乡公所、区公所要粮要捐税,红二十八军找几个老实农民应付一下,多少缴一点,把一些人当两面派。遇到国民党来是 “好百姓”,红军走后就对国民党说: “红军来过,我们要送信给你们,但红军不准许”,就应付过去了。 (4)统一战线,开明绅士到乡、区公所说话,说是红军做的事,不与老百姓相干。正是因为这四位一体的政策,所以工作做得好,取得了胜利。
第二,坚持政委制度,选拔领导干部。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为保证党组织的战斗力,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各地党组织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重视并加强了党的建设。 “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 ‘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鄂豫皖红二十八军在游击战争中仍然十分珍视这个宝贵的经验,他们在部队中,坚持贯彻政治工作和政治委员制度。红二十八军各级都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连队成立党支部,政治指导员兼任支部书记。红八十二师还设立了政治部。党的这些制度建设的加强,不仅保证了部队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而且使其得到了巩固和很大的发展。此外,鄂豫皖苏区党组织在提高和培训干部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游击斗争,而且也是执行正确路线的重要保证。
综上所述,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鄂豫皖苏区各级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在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为以后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