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稳中求进思想探析

2012-08-15贾孟喜

党史文苑 2012年18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政治改革

贾孟喜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50)

邓小平是在汲取 “文化大革命”教训、恢复20世纪50年代政治体制以发挥这种制度的潜力和优势,并通过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化、法律化来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前推进的。遭到 “文化大革命”破坏的政治体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得到恢复。邓小平1980年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敏锐而又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产生根源、问题实质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和方式,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尽管当时主要是基于反思和吸取 “文化大革命”教训,克服“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1]P327,但已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对这些弊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人民才会相信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从宏观上看,是 “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1]P336。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观念由此奠基。从微观上看,就是要 “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P322。

邓小平在这篇讲话中提出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初步设想,成为一段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邓小平讲话精神,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开始就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进行。从宏观政治层次看,我们采取措施改变了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在党的领导层形成了中央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三个层次的领导体制,废除了干部职务终身制,干部人事制度、地方政权组织、选举制度、企业领导体制、法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都依此着手进行。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继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任务。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改革领导机构和干部制度,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新 《党章》对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党的领导方式、党的组织制度、党的民主集中制等方面,都作出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规定。根据1982年宪法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机构和领导体制作了许多重要的新规定:加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恢复了国家主席建制,设立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微观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始形成,其地位和作用也受到重视,被列入了1982年宪法。

从1984年起,我国的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并且由经济领域的改革进一步发展为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改革,全面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了需要、可能和条件。在这一时期,发展商品经济与政治体制的矛盾日益显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协调、不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使得社会上政治体制改革呼声渐高。一些人把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归结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以图表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一些人宣传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制度等西方民主政治思想以强调 “政治民主”,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似乎主张只有按照这样的思想、方式进行改革才算真正搞现代化了。一时间引起了人们政治思想上的开放和混乱。面对形势的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由此政治体制改革由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这样单纯的政治领域的问题,变成了如何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政治领域与经济社会领域的相互关系问题。1986年6月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邓小平围绕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全面、深入、系统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首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在谈到经济发展会遇到什么障碍时,邓小平说:“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机构庞大、人浮于事、官僚主义 “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2]P160。“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2]P176,“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2]P177。邓小平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只能从体制上解决问题,进行政治体制改革。[2]P164着眼于适应经济发展新的要求,邓小平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其次,邓小平在不同场合,联系经济建设,对政治体制改革目标问题进行了多次阐述。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2]P177“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2]P1781986年,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邓小平又说:最近我在设想,要向着三个目标进行。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这里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2]P179-180在这里,通过改革调动基层和人民积极性的问题受到进一步的重视。在邓小平看来,改革政治生活中的高度集权,就要权力下放,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下放给基层、企业,通过让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就巩固了。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阐述明显体现出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

再次,从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联系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标准。他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2]P213针对全盘西化思潮,邓小平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这种改革是搞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2]P196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尤其是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造成的思想混乱,国家政局的稳定被提到了评价标准的首位。改善人民生活和生产力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政局稳定的重要条件。1987年4月17日,他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明确地说:“中国有些人主张全盘西化,实质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再乱了,所有影响稳定局面的事情都要避免。我们搞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要健全民主和法制。民主也好,法制也好,都要有领导地进行,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只能稳步渐进。 ”[3]P1180

最后,从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深刻阐述政治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可能引起的波动不是经济体制改革可以相比的,波动更大,具有更大的困难和风险,因而改革更不易。困难在于,国家太大,情况太复杂。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本身要比经济体制改革复杂,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明确表示反对改革的人不多,但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赞成改革的人,也会变成反对改革的人。因此, “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3]P1134-1135。问题很复杂,又 “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但是慎重不是畏首畏尾,畏缩不前,而是要找准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突破口,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既积极又稳妥地向前推进。 “只要搞改革,左右前后都要碰到障碍。所以我们要慎重,做这件事不能太急,太急了要出毛病,重要的是坚持改革。中国古代有个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我们的改革不只是过五关,但是我们下决心改革。”[3]P1157邓小平清醒认识到,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在与外国客人谈到这一点时,他表现出了长远看问题的眼光: “改革不仅是这一代人的事情,下一代、下下一代也要搞改革。” “就我个人来说,我在有生之年要搞,我们这一代要搞,年轻一点的同志要搞,我们的娃娃将来也要搞,当然那时他们不再是娃娃了,在管事了。只有这样搞,才能扫除实现现代化的障碍。”正是由于对政治体制改革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清醒认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避免了社会风波的冲击,即使经历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政治体制改革也没有付出夭折和偏离航向的巨大代价。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能成功有效地向前推进,得益于它体现出的渐进性的原则和特征,那么作为与之相对应的、更复杂、风险和困难更大的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改革更应该走一条渐进性道路。

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发展的前提是稳定。发展与稳定始终是邓小平在谋划改革时关注的两大问题,这是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结果。在邓小平眼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最主要因素,但脱离了稳定作为前提,改革和发展都不能实现。1989年2月26日,他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我们看到,邓小平正是在国家政局稳定时,才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而在1991年苏东剧变发生时,他宁愿放慢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改革、发展、稳定就成为那时以来我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关系原则。作为改革原则的渐进性原则由此被确认。其实,说改革是因其艰巨复杂而呈现出的渐进性,更多描述的是因客观规律作用而体现出的特点,考虑到人们积极推进改革的迫切性,考虑到人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这一原则应更准确恰当地概括为稳中求进。

在把握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时,有几段话也许是耐人寻味的。一是1986年6月他说的“1980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2]P160。这与他在1987年9月5日会见日本二阶堂进一行时说的 “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几年前就提出来了,但过去把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这次才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来”[3]P1206是一致的。二是1988年7月15日,他在与美国客人谈到中国的改革时说:中国的改革与苏联的改革不同,苏共首先提出实施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对他们来说难度大。“为什么中国首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做起,而不是从政治体制改革着手?因为中国在政治上问题不大。”[3]P1242这几段话是否说明,1980年至1986年这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呢?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其一,经济是基础,是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因而相比之下,应更加重视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其二,在邓小平看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政治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和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因而“在政治上问题不大”,中国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这也许可以很好地解释这样的现象: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到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革命性变革。而政治体制方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些根本的重要制度都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从这一鲜明对比的现象中当然不能得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结论。如果政治体制改革将这些根本性的内容都变了,甚至按某些西方人的要求,搞多党制、议会民主、三权鼎立和直接选举,进行那样的政治体制改革,那就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走到邪路上去了。当然,我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设想尚未完全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改革有轻重缓急,先后秩序,应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只有深刻体会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深邃、独到,才能感到其对我们实践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弥足珍贵。

现在,稳中求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4],成为党中央把握改革发展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的正确方针。稳中求进首先是“稳”。“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大起大落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心态和情绪,更会影响改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定事关大局、事关长远发展。无论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还是将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事业继续向前推进,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但不能因“稳”而忘了“进”,要在稳定中增强机遇意识,以迫切的心情积极求进,目前就是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体制改革、民生改善等方面的 “进”。在前进的道路上,确实有不少的矛盾需要处理,问题需要解决,困难需要克服,维护稳定的任务确实很重,但一定要“维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所形成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按照“稳中求进”的原则行事,头脑清醒,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 “稳”的前提下,坚持用求进求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

[1]邓小平文选(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4]人民日报评论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N].人民日报,2012-03-31.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政治改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改革之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国务院批转《意见》: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明确
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清单出炉——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