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破解北镇改革发展稳定难题的调查与思考

2012-08-15常百庆

黑龙江史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北镇党组织党员

常百庆

(中共辽宁省北镇市委党校 辽宁 北镇 121300)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广大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科学发展本领和为民服务意识,努力使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引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攻坚克难的坚强政治核心。

一、现状

北镇市下辖17个乡镇、2个街道、1个农场,227个行政村,人口53万,党组织635个,党员20065名。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6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83亿元,经济基础薄弱,是个传统农业大县。

近年来,市委立足于发展实际,将破解北镇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加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学为所用、学用结合”的学习理念,着重提高广大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科学发展本领和为民服务意识,努力使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引领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攻坚克难的坚强政治核心。搭建学习平台,苦练发展内功。(一)向专家学。针对北镇产业特点不突出、发展思路不清晰这一现状,市委聘请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学者前来实地考察,系统分析北镇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并通过专家解读、座谈讨论、系统论证等措施,共同查找突出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合理地谋划中长期发展规划。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炉及工业炉分会理事长祖东光、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魏小安、省农科院和省农业产业化协会等多名农业专家,分别就北镇工业、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市场空间、奋斗目标、实现途径和措施及招商引资的重点和方向、招商政策的定位和制定、建设产业基地的途径和方法等内容,为全市各级组织负责人进行专题讲读,并通过层层传达、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等形式,强化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对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学习和了解,为北镇确定以“中国工业炉产业基地、全省绿色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东北及京津唐地区旅游祈福度假基地”的“打造三大基地”的发展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二)向实践学。围绕领导干部发展视野不宽、素质不强、作风不硬等现状,市委组织市四个班子领导和乡镇党委负责人到开原、台安和义县等县情与北镇相似、但近期经济建设发展较快的县(市)参观考察,学习他们超常思维、超常建设、超常效率的工作思路、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同时,组织开展工业项目拉练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互相学习和提高发展本领。围绕城市规划不科学、设施落后、交通拥挤、人口密集等问题,结合正在开展的城市南扩工程,组织城建、交通、财政、发改等党组织负责人到开原、喀佐等县(市)参观调研,学习它们“改造老城、开发新区、沿河发展、提质扩容”的城建发展思路和“以路扩城、以校扩城、以山扩城、以水扩城”的城市扩展理念,为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城南新区提供重要参考。(三)向群众学。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围绕某一领域可能出现的重点难点工作,邀请相关负责人及专业人员详细解读国家政策法规和法律条文,就如何开展工作及决策展开讨论,最大程度上做到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坚持群众听证制度,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召开民主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后进行综合评定。近年来,共召开冬季供暖价格、城市集中供暖、城市南扩和城市规划等大型听证会10余次,受到群众好评。坚持工作一线调研制度,采取四个班子领导包扶乡镇和企业的做法,规定县级领导干部每月深入包扶乡镇和企业不得少于10天,不断丰富和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使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实践的规律性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明确

体现在不能正确处理两种关系。一是“学好”与“干好”的关系。有的党组织和党员认为学习是“虚功”,工作才是“实功”,没有认识到学习对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只是一味“蛮干”,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二是“单独学”与“共同学”的关系。有的党员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加快发展是单位领导的事,缺乏团队学习精神和共同发展意识。

(二)工作开展不够平衡

一是单位之间不平衡。在加强学习、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市、乡两级党委普遍抓得比较紧;村级组织抓得一般;非公企业党组织由于企业主重视不够,抓得相对比较松。二是个体之间不平衡。有的机关党组织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抓得比较紧,对一般党员抓得比较松,有的农村和社区党组织对支委成员抓得比较紧,对一般党员和流动党员抓得比较松。

(三)学习措施不够科学

一是学习方法不活。一些组织学习仍采用老办法,“一张桌子一张报,围在一起听报告,时间一到就散会,学的是啥不知道”,这种以听读为主、内容枯燥的学习方式,感染力、渗透力不强,抑制了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学用结合不够。一些组织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联系不紧,部分党员为学习而学习,浮在表面,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思考,学用脱节。三是学习持久性不强。一些组织在学习中采取“短、平、快”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制度保障,致使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巩固。

(四)学习成效不够明显

学习不够深入,直接影响了经济科学发展、改革攻坚克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问题的有效破解。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四不”:总量不大,各项指标仍处于全省县(市)下游水平;结构不优,工业比重较小,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旅游业服务体系不健全;质量不高,发展方式粗放,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后劲不足,项目建设水平低,主导产业集群培育明显滞后。二是影响和谐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涉及民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三、建议和对策

(一)树立正确导向

注重加强典型引路,通过经验介绍、言传身教等方式,使党员自觉认识到加强学习对提升自身素质、引领群众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形成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干、学有所长、干有所成、学干互动的良性发展格局。注重加强方向引导,要求基层组织以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为目标,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动态和党员干部学习需求,找准理论学习和加速发展的结合点,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发展动力。注重加强团队学习,以“送学”提高团队素质,以“领学”提高团队学习力,以“帮学”提高团队凝聚力,以“比学”提高团队竞争力,以“奖学”提高团队学习积极性,真正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团队学习氛围和发展气势。

(二)构建学习网络

一是继续突出乡镇党委领导干部这一重点,通过参加政策理论培训、异地挂职、考察学习、实践锻炼等方式,使他们不断提高发展本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党员群众加快经济建设上发挥龙头作用。二是注重基层党员这一主体,区分层次,因人施教,机关单位要组织党员重点学习先进行政管理理念和知识,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农村基层要组织党员重点学习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文化和民主法制等知识,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街道社区要组织党员重点学习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不断适应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需要;企业要组织党员重点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生产技能和管理方法,不断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改进学习措施

一是创新学习方式。在坚持传统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适时开展技能比赛、拓展训练、示范互动、轮岗交流、基层调研等富有特色的学习活动,并充分发挥网络、视频等现代信息资源优势,使党员干部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本领,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真正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二是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习机制,确保学习时间、内容、目标、责任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建立健全述学、考学、评学、督学和奖学制度,与评先创优、政绩考核、晋升职务和荣誉奖励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提升调研工作水平

党组织和党员要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将调查研究作为拓展学习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方法,重点加强对本地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研究,对制约发展稳定突出矛盾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提高以科学规划指导科学发展实践的能力和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北镇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辽宁:2021 年北镇葡萄减产不减收
农产品地理标志——北镇葡萄
党员之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过张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