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入志资料的深度问题
2012-08-15肖宝友
肖宝友
(青县档案局地方志办公室 河北 青县 062650)
众所周知,入志资料应着重是新时期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应是事物深层次的内容,要彰显时代特色,彰显地域特性。一句话,要有深度。不解决深度问题,就无从提高志书质量,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也就不能很好的实现。笔者就对此问题的理解提出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何谓资料深度
我想首先是记述的事物要完整,立足一个“全”字。就是说要素要齐全,文字记述和有关数字表格,要衔接一致,不产生矛盾,逻辑关系要正确,不产生歧义。事物的发展历程和脉络要完整清楚。事物的发生、开始、发展、衰退,至下限时的状态都要记清楚。既面、线、点具全。事物发展的原因、过程、结果,事物的主要方面、经验教训、利弊得失要全面。其次,记述过程中要突出一个“变”字,抓住事物发展的转折点着重记述,把变化的原因、过程、结果交待清楚。另外,还要彰显一个“特”字。事物的哪些内容体现了时代特点,体现了地方特色,要浓墨重彩的记述。如记述养殖业,不能满足于畜禽的具体品种介绍,而应记述养殖业品种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记述养殖模式的变化,产业化、规模化养殖等地方特色。
方志不仅以资料见长,更是以反映社会状况和社会情势见长。每个事物有各自的深度内涵。那些最能反映事物大势大略、体现事物本质、体现规律的资料;那些最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情的资料,那些能服务当代,借鉴后世的资料就是有深度的资料。
二、资料肤浅的弊端
各单位提供的资料(即初稿),有的对事物的记述如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只是提出,没有进一步记述;有的是按时序的流水账;有的是资料的堆砌。记述深度不够。
资料是志书的基础和依据,如果照上述资料编成志书,事物的发展历程就会不完整,事物的发展规律,经验教训,利弊得失得不到彰显,从而也就失去了它的资治、教化的价值。读者看了,就如同看低像素的手机拍的照片一样,模模糊糊,看不清枝节。可读性大打折扣。
三、如何挖掘资料的深度
首先,志书编辑要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资料的搜集。编辑既掌握着修改完善的主动权,又对资料的合格负有主要责任。要当好挖掘资料深度的导演和策划,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对于志书需要什么资料要心中有数,指导部门提供有用的资料。要摒弃那种“你提供什么,我编写什么,反正我的志稿编写有出处、有根据”的做法。
第二,尽最大限度地全面搜集和利用档案资料。资料的取得大部分来自各供稿单位。但由于修志时限较长,有些单位部门的资料已经遗失,造成资料中断,上下不能衔接,看不出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这就需要编辑不辞辛苦,去档案馆查找资料。我们在续修《青县志》过程中,就利用三个月的时间查阅了1978—2008年间的《人民日报》、《河北日报》、《沧州日报》,以及各单位的存档资料。从中选取了1000多万字的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这些资料拓宽了编辑的思路,为挖掘资料深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搞好调查研究,力求取得全面、系统、完整、真实、鲜活的最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风情的资料。对于居民生活、民俗民风、流动人口、社会各阶层的变化、商贸市场的演变等资料没有专门的部门提供,就只能由编辑们调查研究获得。这就需要运用社会学知识,确定好专题,列出详细提纲,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法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并具体落实。在取得初步资料的基础上,汇总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精华。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资料更真实、可信,自然就增强了资料的深度。
第四,编辑要增强自身“谋篇布局、驾驭资料、文字写作”三个能力。在编写志稿过程中要对涉及的每个事物,要有比较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要明了事物主要方面,明了什么样的内容是有深度的内容。不知或知之甚少,就要去学习,去研究。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研究事物的大势大略、时代气息、独特地方特色。要研究与某事物相关的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就肯定能找出本质的东西。如公安中的案件数、破案数以及分类,这是一般性记述,而其深层次内容,如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构成变化;不同时段不同犯罪特征、地域特征;不同类型案件的变化均体现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需要去挖掘,去提炼。如,某县煤矿下井工人有不少属外来流动人口,而该县的偷盗、抢劫等案40%是这类人所为。给该县的社会安定造成影响。由于外来人数量较多,该县的客运也开通了多条线路。这些资料就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点,因果分明,增加了资料的深度。
第五,利用综合资料,细化穷究深度资料。各级统计部门的综合资料,是粗线条、面上的资料,主要反映事物全局、整体,如何利用这些资料,细化穷究,反映具体事物的真实变化,则非常关键,运用得好,可以反映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一是以各类统计资料为线索,搜集横向、广度资料。如,以青县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30元,通过相关资料查实相当于河北省平均水平4294元的117%,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的97.6%。通过数字横向比校,让人们更清楚农民人均纯收入当时所处的位置。二是,进行数据资料再分析。以本地统计数据为线索进行分析与再统计,深挖单位的微观数据资料,以达到反映具体事物本质的目的,给人以更清晰的印象。
资料深度是方志人始终的追求,初稿不可能“一稿定终身”,挖掘资料深度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随编辑认识的提高,不断深化。作为编辑要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以敏锐的眼光去洞察事物的变化,以严谨的作风去研究资料,在挖掘资料深度上下功夫,向精品佳志的目标迈进。
[1]王景玉.方志学新探.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11.
[2]郭凤岐.续修志书资料选编.方志出版社,2001,9.
[3]刘文江,李桂清.区县地方志管理概论.方志出版社,2007,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