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2012-08-15有轶
有 轶
(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
贫困家庭学生作为高校独特的群体,来自不同家庭,有不同的背景,承载着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期望。因此,这一群体更迫切需要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使个人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现阶段,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比例飙升,如何发挥好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更凸显其价值和意义旨归。
一、贫困生的贫困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中的贫困生所呈现出来的贫困现状主要有:
(一)心理困扰
贫困生因经济拮据,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就会表现出焦虑、自卑、抑郁和敏感等心理。俗话说:人穷志短,由于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明显不如别人,经济困难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甚至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笑话或某个行为也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因为贫困生在经济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难以面对一些同学间的消费攀比,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还可能退缩、逃避、离群或悲观厌世或仇视社会和他人。
(二)学习困难
贫困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和边远山区的贫困学生,由于山区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教育资源和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基础差而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同时,因经济贫困勤工俭学时贫困生不能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学业上,也导致其在学业上感到困难。
(三)思想困惑
贫困生既会因自己得到帮助而对社会对他人心存感恩,又会因在残酷的现实中身处困境而萎靡不振悲观绝望。因此,贫困生对现实和社会的看法常常是矛盾的。
(四)就业困境
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相对其他同学,贫困生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就业信息会相对匮乏,同时其在外形气质甚至是与人沟通的能力上都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而使其缺乏就业竞争力而陷入就业困境。
二、如何发挥资助工作中的育人功能
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因其思想状况、心理因素的特殊性,我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应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精神,将人文关怀融入到资助工作当中,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是单纯地向他们灌输一些思想道德修养的知识或将一些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强加给他们,而是注重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地激发其发展欲望和追求理想的自觉性,要求内化为自身的成长发展需要,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最终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资助工作中的诚信教育
目前,对贫困家庭学生“经济困难身份”的最终认定,是各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难点。高校对于经济困难生界定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模式:通过学生填报申请,提供三级证明,学校书面审核确立贫困家庭学生资格的工作模式;通过年度复,即学生入校后,通过观察学生日常生活方式、学生监督、班级评议等方法,考核贫困家庭学生资格是否“实至名归”的工作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都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有些学生不够诚信,存在“不申请白不申请,不拿白不拿”等思想,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弄虚作假得到贫困生的证明文件。其次,出具证明的机关单位不实事求是,有的甚至存在为当地学生谋福利的思想,严重缺乏全局意识,出具证明具有相当的随意性。此外,通过观察学生生活方式等方法过于依赖直观的表面现象和人际因素,操作不规,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诚信是资助的前提,一切的资助工作都是从学生的个人申报开始的,资助的整个过程都受到受助者诚信的影响,诚信教育在资助工作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诚信教育要从资助的源头开始,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必需的,是个人的无形资产。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建立个人的诚信评价体系是最直接有效的诚信教育手段之一。应加强个人信用档案建设,记录在校资助信用状况。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网络建设,把在校的个人信用记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增加在校信用记录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启动信用评价机制,对信用良好者给予提高资助额度的奖励,信用不良者给予取消资助项目的惩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诚信对其社会发展的重性,从而对个人信用记录予以高度重视。为保证个人的诚信评价体系良好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首先是舆论的督查,应加强资助政策、程序的宣传,加强资助典型个体的案例宣扬。褒扬拥有正确价值观、能成功回馈社会的正面典型;贬抑持有错误价值观的反面典型,争取社会对高校资助工作的舆论支持。动员教师树立“教书”和“育人”并重的意识,争取师生对资助管理工作的认真配合。其次是加强定期信息核查,利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譬如利用三下乡,对获得资助的贫困家庭学生所在地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入户核查。举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拓宽学生实践的题材,也有利于掌握贫困家庭学生更为真实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资助工作。这一措施的实行,给心存侥幸的学生以威慑作用,有助于杜绝“假困难生”。对于捏造证明、贷款炒股等恶性行为,一经查实即记录为信用严重不良。此类学生在一定年限内的商业贷款、住房贷款等,要实行拒贷或给予严格限制。
(二)培养感恩意识,和谐发展心智
在资助工作中,我们不时会遇到贫困家庭学生认为“学校不应该让我失学,获得资助是应该和必然”的情况。学生轻松获得资助,很少会深入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的建立,以及完善和落实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高校资助的出发点不是以获得回报为动机,学校、国家的资助政策非常优惠,但缺少条款约束。这种情况导致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将国家资助视为理所当然,没有意识到国家对其培养所耗费的资源,缺乏感恩意识,没有强烈的建设家乡、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的念头。贫困家庭学生应该具备自我负责的态度,勇于承担家庭的责任,勇于面对社会的义务。要认识到自己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在接受关爱的同时,有责任和义务将爱传递下去,要学会知恩、感恩。这样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在高校资助工作中,可以建立受资助学生活动团体,加强该类社团的自我管理和互助制度,引导建立和完善传承机制。定期组织受助者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献爱心,比如做义工、对低年级贫困生进行关怀服务等,使他们在物质上成为受助者,在精神上成为资助者。获得高额奖助学金的学生可以要求提供年度的一个“义务服务时限”,让其组织或参与勤工助学管理﹑督查﹑义务宣传教育等各种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服务活动为载体,加强其“奉献”、“回馈”的意识。在大额资助项目中可以要求学生应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贫困山区投身建设,通过参与“西部计划”等项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开展励志教育,探索帮助学生成才的方式
资助工作要有前瞻性,要拓展资助体系的功能,树立典型榜样,让资助工作的层次性更加鲜明。不仅要资助学生完成学业,更要鼓励并帮助有能力﹑有创新素质的优秀学生得到更好发展。高素质人才成才后对社会和资助工作的有利反馈,会使资助的后备力量不断得到增强,社会资助影响力得到提高,社会资助的美誉度也会得到提高。在资助工作中,可以建立资助档案,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个性化资助项目。通过一定的考核和评定机制,评选出品格优良、具备卓越素质的优秀困难生给予超高额度的奖助学金。具备卓越科研能力的贫困生,鼓励组织参与课题,给予公费交流的机会。在实时追踪调查中,对于创新及具有价值的创业项目,通过考核和评定机制可给予进一步的贷款。
三、小结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注重学生健全均衡的发展,要让受助者不仅学习到各种知识,还要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启发其学以致用,帮助其具备相关知识,以应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考验。更重要的是,让贫困生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将来才会懂得如何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愿意服务大众、贡献社会,使其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