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诗歌的修改与现代美术

2012-08-15张志国

扬子江评论 2012年6期
关键词:北岛印象派诗歌

● 张志国

《今天》诗歌在生成的过程中,经过了不断地修改。诗人修改诗歌的现象,在诗歌史中普遍存在。然而,限于诗人的私密意愿与原始史料的散佚,这种修改现象被视为诗人个体改词换句、理所当然的选择,因此被诗歌史研究搁置。然而,在诗歌修改的诸多原因中,必然隐含着深层的美学与历史因由。透过这种诗歌修改的考察,可以更为精微地看到诗人面对新的美学与历史处境,在调整与选择中,创新诗艺与美学视境的精彩瞬间。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推敲”炼字传统的国度,一字之差,足以开启全新的诗路。

《今天》诗歌的修改方式,既有诗人之间在互相传抄诗歌时,根据审美趣味的差异,对自己或他人诗歌进行再创造①;又有通过《今天》作品讨论会②品头论足的形式,使诗人做出修改,或者直接由编辑帮助修改;也有像诗人多多、北岛那样,在不同生命阶段,“对自己的诗改了又改,精雕细琢。很多作品发表时同我当年看到的已大不相同”③。《今天》诗歌修改的动机,既有为了获得历史合法性,更好地在公共空间传播,也有为了更新审美意识,追求美学的新奇与震惊效果。而促发这种美学变革的根本动因,是诗人力求恰如其当地表达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需要。

音乐④、绘画、摄影诸种跨媒介艺术充实着《今天》诗人的艺术生活。中国新诗与现代美术的姻缘,从鲁迅、闻一多、艾青,延续到《今天》诗人的艺术生活中。鲁迅喜爱的德国版画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⑤以其反映民众的疾苦与革命性,被“星星画会”成员王克平奉为精神旗帜:“毕加索是我们的先驱,柯勒惠支是我们的旗帜!”⑥“星星画会”的黄锐、马德升、曲磊磊、艾未未、阿城等都曾参与《今天》的配图工作,《今天》也以实际行动积极声援“星星美展”,《今天》第六期上刊发了《〈星星美展〉前言》、《〈星星〉美展部分作者谈艺术》、韭民的文章《二十小时的〈星星〉美展》。1980年8月20日,《今天》诗人以诗配画形式参与第二届“星星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三楼的展出。“要在《今天》杂志和‘星星’美展之间找到交汇点并不难,因为诗画同出一源,诗歌和绘画在中国历来就是难以拆分的一对,从这方面我们仍能感受到某种很强烈的传统意味,尽管作家艺术家都在反抗传统,然而在这一点上他们却又是传统的。”⑦

对于《今天》这一代诗人,选择美术、音乐、诗歌起初并非单纯为了艺术的爱好与陶冶,也是鉴于艺术的实用性,希望借此改变生存处境,立身谋业。从1971年开始,知青“开始了逃离农村的‘运动’:有门路的参军,有些艺术才能的考团,根正苗红的上学或招工,其余的只有无可奈何地等待”⑧。多多⑨、根子、北岛练习声乐,希望可以进入中央乐团。1973年根子考入中央乐团后,放弃了诗歌创作。而当顾城返回北京,“在诗与绘画之间,我迟疑了一个春天。后来夏天来了,我选择了绘画,选择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绘画比较实用”⑩。

惟有当绘画和诗歌的创作自觉地抛弃实用装饰与工具功能,而向审美目标提升时,艺术家才能专注于媒介本身的探索与经营,以实现自我的超越与拯救。而当整个时代逼使一群年轻人别无选择、不约而同地走上这条共同的探索之路时,一个独立的艺术场域被构建出来。在这里,艺术本身成为评判的唯一标准。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与白洋淀,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派绘画和现代派诗歌构建出独立的艺术场域。其中,现代派绘画对于《今天》诗歌的影响不容低估。

一、从《巴黎公社》到《回答》: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

1971年1月《巴黎公社》的写作,便是一种自觉剔除诗歌工具功能的开始。这首诗歌的写作,显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反叛方含长篇政论诗《唱下去吧,无产阶级的战歌——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传达反修防修革命重任的实用工具性。政论诗的陈词滥调传入北京沙龙后,立刻引发依群的不满。原本不善于为历史大事件抒发豪情的诗人依群,仅写了简短的开篇便罢笔。以“未完成”的挑战姿态,宣告了诗歌审美性的决然自立。

依群悬置诗歌实用功能的策略,是吸引读者关注诗歌语言自身的视听组合效果与演出场景。根据徐浩渊提供的原作⑪:

奴隶的枪声化作悲壮的音符

一个世纪落在棺盖上

像纷纷落下的泥土

呵,巴黎,我的圣巴黎

你像血滴,像花瓣

贴在地球兰色的额头

黎明死了

在血泊中留下早霞

你不是为了明天的面包

而是为了常青的无花果树

为了永存的爱情

向戴金冠的骑士

举起孤独的剑

诗行主体由简短有力的双音节动词或名词构成,“化作”、“落在”、“落下”、“贴在”构成句式对称,适于朗读。在修辞手法上,首先化听觉为视觉的戏剧演出,进而以宇宙俯瞰视角,将鲜艳的色彩意象夸张地拼贴起来:“你像血滴,像花瓣/贴在地球兰色的额头”。梵高曾这样解说油画《夜晚咖啡馆》的用色原理:“我通过红色与绿色尽力表达了人类的强烈激情”⑫,依群选择了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忧郁主调,让激情的红色向忧郁之蓝渗透,散溢出悲壮之情。

芒克收藏的《巴黎公社》,沾染上白洋淀诗人根子的狞厉风格,首句被修改为“奴隶的枪声嵌进仇恨的子弹”,而后在《今天》“诗歌专刊”上发表。对此,徐浩渊颇为不满,认为这种“仇恨”情绪有违依群的性情。然而芒克的修改,却为声音寻找了一个质地坚硬、动作迅疾的锐利外壳,使《巴黎公社》的反抗情绪更加坚定,节奏也因此急促紧张。

1976年 4 月北岛将《告诉你吧,世界》(1973年)⑬修改为《回答》。其中第一节修改如下:

《告诉你吧,世界》

卑鄙是卑鄙者的护心镜⑭,

高尚是高尚人的墓志铭。

在这疯狂疯狂的世界里,

——这就是圣经。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是《回答》全诗最震撼人心的视觉景观。与依群的俯瞰视角不同,北岛采用仰望视角。二者在色彩构图方式上极其相似:动词“贴在”与“飘满”将两个色彩反差极大、意义正反对立的意象,交叠成前景浸入后景的立体结构。不同在于,依群的动作果决有力,一锤定音;北岛的动作颤动扭曲,永无安宁。依群看重印象叠加的视觉效果,北岛还要赋予视觉景观以隐喻,从而表达惶恐不安的感觉。其中,“镀金”一词,隐含诗人对于“天空”的犹疑情绪。

《今天》诗歌的色彩构图法深受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的启发。1971年夏天,林莽来白洋淀寨南写生。在这幅雷诺阿风格的风景画中,林莽“画出一个全新的色彩世界:青紫色的芦苇,赭石色的大路,紫红色的天空。细碎的笔触发一道忧郁的叹息。从这幅画中,我似乎一下明白了色彩原来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一个可以由画家创造的世界”⑮。彭刚⑯作为芒克、多多和北岛的朋友,是1970年代初中国现代派绘画的先锋。他只讨论纯艺术,拒绝涉及政治问题⑰。1971 年彭刚画“印象派,色彩用的非常疯狂”⑱。以印象派眼光打量“文革”火红一片的社会环境,反过来刺激起画家与诗人敏感的视觉神经。这让北岛十分震惊:“此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他的画中,能看到那次旅行的印记:表情冷漠的乘客、阳光下燃烧的田野和东倒西歪的房屋”,其中有梵高⑲的影子。在北京圈子里⑳,彭刚以“诡谲多变的画风,和官方控制的艺术潮流完全背道而驰。有一回,他也试着参加官方的画展。那是幅典型的表现主义作品。画的是个菜市场的女售货员,凶陋丑恶,一手提刀,一手拎着只淌血的秃鸡。池子里堆满了宰好的鸡鸭鱼肉”㉑,之后彭刚又画超现实主义,终觉无法与人沟通,加上政治压力,告别了艺术。此时的北京城中,徐浩渊结识了工艺美院和中央美院画家的子弟们,如董沙贝㉒、李庚㉓等,“在这些绘画大师的家里,我第一次看到他们从欧洲带回的精美画册。伦伯朗、高更、梵高、莫奈、毕卡索的油画”,1972年夏天,徐浩渊把“根子一伙朋友领到鲁燕生鲁双芹家,谭晓春、鲁燕生等人正忙着画画。那年冬天,在谭晓春自新路的家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画展”㉔。而在“文革”前,两本印象派书籍业已出版㉕。

北岛在艾未未㉖家将马奈、德加、梵高三本国外印象派画册㉗借走,仔细标注上密密麻麻的翻译㉘。其中,梵高运用色彩的手法和表现自我的观念启发了北岛。在对梵高油画《椅子》的说明中,评论者高德·沃特指出:“是什么赋予了这幅画以表现的力量?难道是梵高关注光线效果的自觉意识使然?部分如此,因为他将一把未涂漆的椅子画成黄色,目的是要加强它与红色的对比,获得色彩整体的和谐。”在《向日葵》中又说:“在受到表现主义、巴黎和南方的影响后,问题改变了。这里不再是光亮叠加在黑暗上,而是光亮叠加在光亮上。……不是冷暖色的交替,而是主要由黄色,配以绿光的衬托”。北岛利用前景与后景冷热色差构图的意识得益于此,同时借助色彩反差表现自我的观念也与梵高呼应。在《老农》的说明中,梵高写道:“我相当任意地使用色彩,不是要去复制我眼前具体看到的东西,而是要更强烈地表现我自己。我想起这个老农,我不得不画,他因喜悦而仿佛置身于南方丰收的火炉中,因此强烈的橘红色背景,像红色的热铁一样生动,而在阴暗处是发光的暗黄色。”㉙北岛仰视天空的视角、天空“镀金”的黄色光泽、“死者”弯曲而有爆发力的“倒影”线条,与梵高表现主义油画《松柏树之路》、《星空》、《橄榄园》中仰视夜空的视角、黄色旋转的星空、扭曲燃烧的线条异曲同工。

在此,不得不提及艾青以诗歌语言处理印象派色彩感的努力,从而与《今天》诗歌相比较。艾青《向太阳》第二小节运用印象派的点彩手法,画下“举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挑着满箩绿色的菜贩”、“穿着红背心的清道夫”、“棕色皮肤的年轻的主妇”这些单一纯色的意象,色阶的变化与融合比较柔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尽管“黄土”与“紫色”皆有幽微的光泽,但两种颜色同属暗淡色调,色差不大;艾青的构图方式在《他死在第二次》中呈现出来:血“依然一滴一滴地/淋滴在祖国的冬季的路上”,“万人的脚步/擦去了他的血滴所留下的紫红的斑迹”,运用了类似莫奈《日出》的色彩沁染手法,与依群《巴黎公社》的俯视视角相似,但是色彩不如依群、北岛鲜明有光泽,节奏也舒缓低沉,缺乏悲壮与激情。如果说艾青取法于前期印象派,那么《今天》诗人更偏爱后期印象派与表现主义绘画。

二、“读画诗”《风景画》:《今天》杂志的开篇诗作

Ekphrasis(“读画诗”㉚)原意是“说出来”,亦即“赋予沉默艺术品声音及语言的特质”。Ekphrasis描绘的对象可以是一件艺术品,一件物品,甚至是包括相片、地图、电影画面、舞台背景等视觉符号。依W.J.T.Mitchell所言,狭义的Ekphrasis是“以文字修辞描写一件艺术品”,广义而言,可视为“一切试图将人、地、物呈现于心眼之前的描述”。

中国在“文革”结束后的第二年,即1977年,迎来了一次轰动全国的高水准的画展“十九世纪法国农村风景画”,随后在1978年,又举办了日本著名风景画家东山魁夷画展。1978年5月30日,蔡其矫与艾青在北京同看东山魁夷画展后,俩人写同题“读画诗”《东山魁夷风景画》。蔡其矫6月写成后,寄给正在筹办《今天》杂志的北岛与香港的《新晚报》。《新晚报》于11月4日在彦火的介绍文章《速写抒情诗人蔡其矫》中,首先以《风景画》为名发表,12月23日《今天》杂志创刊号以《风景画》为开篇诗作发表,1980年11月蔡其矫个人诗集《祈求》㉛出版时,《风景画》被收入。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将三个文本并置如下:

积雪融冰中间一条小溪积雪融冰中一条小溪积雪融冰中间一条小溪

响动着生命活泼的欢歌响动着生命活泼的欢歌响动着生命活泼的欢歌

绿满原野围护着笔直大路绿满原野围护着笔直大路绿满原野围护着笔直大路

在忧伤和光明的连结中沉吟在忧伤和光明的连结中沉吟在忧伤和光明的连结中沉吟

受夜气重裹的饱情圆月孤寂静悬的冬日斜阳受岚气重裹的饱情斜日

以销魂的声音向高树繁枝诉说以喃喃唇音向高树繁枝诉说以喃喃唇音向高树繁枝诉说

静静山林深处倾泻的瀑布静静山林深处倾泻的瀑布静静山林深处倾泻的瀑布

不断传来悠远空濛的回声不断传来悠远空濛的回声不断传来悠远空濛的回声

无论是夏天斜雨和冬天飞雪无论是夏天斜雨或冬天飞雪无论是夏天斜雨或冬天飞雪

都四向播送着波荡的旋律都四向播送着波荡的旋律都四向播送着波荡的旋律

即使是幽暗寂静的赤裸林木即使是幽暗寂静的赤裸林木即使是幽暗寂静的赤裸林木

也隐约有不绝如缕的细语也隐约有如缕的切切细语……也隐约有不绝如缕的细语㉜

从纷纭万有中单取纯真啊,大师!你怎样精心提炼从纷纭万有中单取纯真

自然的色彩和音响凝为一体使色彩和音响凝成一块?自然的色彩和音响凝为一体

能高度概括与感染深谷波沫你怎样用画笔拨动天弦能高度概括与感染深谷波沫

是人对生活深邃的爱情。唱出人对广阔生活深沉的爱?是人对生活深邃的爱情。

毫无疑问,北岛极其重视这首《今天》的开篇诗作。它不仅要具有避开政治监察的掩护功能,还需要体现出《今天》诗歌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基本的精神导向。在这种意图下修改《风景画》,无疑会使“读画诗”部分失真,然而却可以凸显修改者的良苦用心。因此,惟有细致比较《新晚报》的原稿与《今天》杂志的修改稿,同时参照第三个版本诗人面对修改的迎拒情况,才能察觉《今天》主编力图通过《风景画》一诗的修改,规范《今天》诗歌艺术特色与审美趣味的用意。

问题出现在诗歌的第三节、第六节和最后两节中。诗歌的第三节,北岛一改蔡其矫甜俗、直露的爱情意象与趣味,处理成静默孤冷的自然意象,比起“销魂”一词的抽象与直露,“喃喃唇音”声形兼具、含蓄生动。北岛与蔡其矫的交情甚深,鉴于刊物需要,删改蔡其矫的诗句无需太多顾虑。而蔡其矫也愿意汲取年轻诗人好的诗句,除非这种删改有悖于自己的性情和立场。因此,在第三个版本中,蔡其矫一面接受了含蓄的表达方式,另一面却依旧保持自己饱满的温情意象:“受岚气重裹的饱情斜日”;诗歌第六节的修改,运用了《今天》诗人化抽象为具象演出的手法。蔡其矫的诗歌谱系深受惠特曼的影响,有重叙说的特点,这与《今天》诗歌重意象演出的艺术谱系并不相容。北岛添加了“切切”这个拟声词,省略号“……”这一象形符号,演出了一幕细声碎语的戏剧场景。蔡其矫最终在1982年诗集《生活的歌》中采纳了这一修改;最后二节的改动最大,集中体现在语势的平缓与激昂上。这种语势的修改与结构的突转,既展现出《今天》诗歌追求青春奔放、崇尚艺术技艺、热爱人类生活的精神面貌,同时也预示着,《今天》杂志在诗歌的编选与构型上,将偏重选择从“受难、压抑”到“反抗、奔放”情绪模式的诗歌。对此修改,耳顺之年的蔡其矫没有接受。

综观上述两个案例,不难看出,《今天》诗歌的修改与型构,首先在于自觉完善《今天》自身艺术谱系独特的美学规范性,继而诉求干预社会生活的历史合法性。纯粹的形式主义与直接地参与社会变革,都不是《今天》追求的目标,它始终处在二者关系的协调与对话中。

【注释】

①如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依群的《巴黎公社》在传抄中出现了词语修改后的不同版本。

②“那时候凡是有人写了作品,都可以拿到讨论会上朗诵,……朗诵完之后再有其他人评头论足、说长道短,大约每次讨论会上大都以探讨诗歌为主,而且诗人都在探索着各自的发展方向。北岛和顾城在意象上着力挖掘,江河和杨炼逐步向史诗发展,田晓青趋于颓废没落,他的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卡夫卡梦魇一般的世界。”见郑先《为完成的篇章》,刘禾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③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持灯的使者》,第154页。以北岛1972年创作的《五色花》为例,原稿为:“我要把月亮撕成碎片/铺成通往白矮星的栈道/掘回重土培在她的脚旁。/我要用北斗的勺把/舀干太平洋的海水/轻轻浇在她蓝色的温床。/我要收集太阳的无数金丝/编成抗寒的暖绳/缠在她那嫩绿的枝杆上。/向着蓝色的未来/向着金色的阳光/向着永恒而无限的空间/你开吧/勇敢地开放!……假如有一天她也不免凋残/我只有一个简单的希望/保持着初放时的安详。”见齐简《诗的往事》,《持灯的使者》,第13页。为了剔除文革初期理想主义冲动与“自我”的宣言语态,到《今天》创刊前的自印诗集《陌生的海滩》时,已自觉重写为:“在深渊的边缘上,/你守护我每一个孤独的梦,/——那风儿吹动草叶的喧响。//太阳在远方白白地燃烧,/你在水洼旁,投进自己的影子,/微波荡荡,沉淀了昨日的时光。//假如有一天你也不免凋残,/我只有个简单的希望:/保持着初放时的安详。”其中,“我”退后,放弃控制,“你”获得平等的自立性。见《陌生的海滩》(油印),1978年9月3日前自印。此外,北岛在《今天》杂志上发表《你好,百花山》后,在收入“《今天》丛书之二”个人诗集《陌生的海滩》时,删除了第六节,取消了“梦境”结构和稚嫩、伤感的童声,重写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全诗如下:随着飘忽的琴声,/你在手中的雪花微微震颤。/当阵阵迷雾退去时,/显出旋律般起伏的峰峦。/深深的呼吸在山谷轰鸣,/雪中的脚印被流云溢满,/我采集无数不肯报名的野花,/仿佛拾贝在银白色的海滩。//顺着原始森林的小路,/绿色的阳光在缝隙里流窜。/一只红褐色的苍鹰落在古松上,/用鸟语翻译这山中恐怖的谣传。//我猛地喊了一声:/“你好,百—花—山—”/“你好,孩—子—”/回音响自遥远的瀑涧。//这回音多么真切啊,/甜蜜的忧伤复盖着心田。/我喃喃低语,/手中的雪花飘进深渊。见《陌生的海滩》(油印),1980年4月《今天》丛书之二。这两个版本都进入了公共空间的传播。

④芒克、彭刚、北岛等在1974年通过短波收音机中收听摇滚乐,彭刚和陈加明即兴跳着“像蛇一样盘缠摆动,令人叫绝”的现代舞。见北岛《彭刚》,《持灯的使者》,第129页。除了流行乐,他们还听不同风格的古典音乐,但不欣赏甜俗的施特劳斯圆舞曲之类,而听如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自新大陆》、柴可夫斯基《悲怆》、《第一钢琴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德彪西印象主义的《大海》等音乐曲目。见杨健《最初的沙龙活动:红卫兵集团向知青集团的历史性过渡(续一)》,《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3期。

⑤鲁迅编《凯绥·柯勒惠支版画选集》,上海出版公司1956年版。《出版说明》中声明:“我们现在把鲁迅先生在1935年编的‘凯绥·柯勒惠支版画选集’重印出版,内容完全保持原有的面貌。德国著名女画家柯勒惠支的版画是鲁迅先生首先介绍到中国来的,她富有革命性的作品对我们人民美术事业的发展曾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纪念鲁迅20周年的时候,首先重印他编的这本画集和读者见面,是非常有意义的。”

⑥《〈星星〉美展部分作者谈艺术》,《今天》第六期。

⑦郑先:《未完成的篇章》,《持灯的使者》,第109页。

⑧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持灯的使者》,第156页。

⑨多多“始终没扔下练嗓子这功夫。除了醉心于现代派诗歌,他还醉心于意大利男高音的美声技法,动不动就是‘呵,我的太阳,那就是你,那就是你……”见甘铁生《春季白洋淀》,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页。

⑩顾城:《剪接的自传(上)》,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第49页。

⑪该诗开篇有三个版本,徐浩渊、多多、芒克。这里选用最初版本,即徐浩渊版本,并参考《今天》第三期。见徐浩渊《诗样年华》,《七十年代》,第40页。

⑫VAN GOGH,text by ROBERTGOLDWATER,published by HARRY N.ABBAMS,INC,New York,1953.

⑬齐简收藏的原稿。见齐简《诗的往事》,《持灯的使者》,第14页。

⑭“护心镜”意象,出自鲁迅《这样的战士》。一些头上“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的人,他们谎称他们的公正之心“在胸膛的中央,和别的偏心的人类两样。他们都在胸前放着护心镜,就为自己也深信心在胸膛中央的事作证”。这样的战士不被迷惑,“他举起了投枪。他微笑,偏侧一掷,却正中了他们的心窝”。

⑮宋海泉:《白洋淀琐忆》,《持灯的使者》,第 146 页。

⑯彭刚的父亲是位工程师,死于迫害。得知父亲死讯的当天,彭刚写道:我要有颗原子弹,一定和这个世界同归于尽。十六岁时,彭刚吞下半瓶安眠药,再用刀子把大腿划开。冷静描述死亡的感觉。北岛:《彭刚》,《持灯的使者》,第128页。

⑰廖亦武、陈勇:《彭刚、芒克访谈录》,《持灯的使者》,第 358 页。

⑱廖亦武、陈勇:《彭刚、芒克访谈录》,《持灯的使者》,第 355 页。

⑲彭刚较早已读过梵高的评传《渴望生活》。见廖亦武、陈勇《马佳访谈录》,《持灯的使者》,第388页。

⑳在北京圈子里的画册,主要为俄国绘画,如俄国巡回画派的作品和印象派绘画。彭刚的一幅画挂在北岛家中,北岛的弟弟郑先描述“一团团云彩从湖对面飘来,可是火车头在哪里呢?这幅画我似曾相识,再仔细一看,原来彭刚利用了俄罗斯风景画家利维坦的一幅画,在原作基础上来了个再创造”。见郑先《未完成的篇章》,《持灯的使者》,第106页。

㉑北岛:《彭刚》,《持灯的使者》,第 130 页。

㉒父亲为著名画家董希文,曾画《开国大典》。

㉓父亲为著名画家李可染。

㉔徐浩渊:《诗样年华》,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㉕林风眠编《印象派的绘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版;约翰·雷华德:《印象画派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内部发行。1957年中国关于印象派的大讨论是受苏联美术界关于重新评价印象派的艺术价值而引发。本来这是一场学术争鸣的讨论。但那时正值“反右”斗争时期,定调为“印象派是资产阶级腐朽艺术”,将坚持印象派现实主义观点的美术家打入“另册”,以后人们谈“印”色变,不敢触摸。两年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约翰·雷华德《印象画派史》,出版者名义上是借以提供研究资料为名,实质是给予两年前争鸣者提供一个公共平台,隐喻了那场讨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版介绍印象派的书籍有杨蔼琪《谈印象派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编《外国美术资料译编》(二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版;吴甲丰《印象派的再认识》,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版;瓦尔特·赫斯编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宗白华译,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㉖艾未未,1957年8月生于北京。著名诗人艾青之子。1958年全家被下放至新疆。1973年返回北京。高中毕业后,1976年开始画画。当时家住北京西城丰盛胡同。1978年至1981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被派往北京电影中心工作。参加了1979年和1980年星星美展,1981年赴美国学习。见《艾未未:最具“星星”精神的人》,新京报编《追寻80年代》,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123页与《星星十年》,香港汉雅轩1989年版,第56页。

㉗“上世纪70年末翻译家杨宪益送给艾未未几本画册,其中三本一本是德加,一本是凡高,一本是马奈,是小本的,当时北京还没有,制作非常精美。看来那些画册是让艾未未印象深刻的。艾未未在1979年参加第一届星星画展时的作品就是几幅受到凡高风格影响的风景画。”见房圣易《艾未未是怎样炼成的》,《当代艺术》2007年11月号。据笔者在美国大学图书馆查阅,符合描述的为“POCKET LIBRARY OFGREAT ART”丛书中的三本,均由HARRY N.ABBAMS,INC,New York.出版:MANET,text by S.LANE FAISON,JR,1954;DEGAS,text by DANIEL CATTON RICH,1953;VAN GOGH,text by ROBERTGOLDWATER,1953.

㉘《艾未未:最具“星星”精神的人》,《追寻 80 年代》,第 123 页与霍少霞:《星星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1979—2000)》,台北艺术家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㉙VAN GOGH,text by ROBERTGOLDWATER,published by HARRY N.ABBAMS,INC,New York,1953.

㉚对Ekphrasis进行定义与研究的著作有Ekphrasis:The Illusion of the Natural Sign,Krieger,Murray,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2,Picture Theory: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Mitchell,W.J.T.,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台湾方面,刘纪蕙《故宫博物院VS超现实拼贴:台湾现代读画诗中两种文化认同之建构模式》一文,将ekphrasis翻译作“读画诗”,吴心怡有借助Mitchell的ekphrasis理论分析未来主义的专著《“文字画”抑或“视觉诗”:谈意大利未来主义中文字与视觉图像之间的流动关系》。http://w ww.srcs.nctu.edu.tw/joyceliu/Interart/Futurism.htm。

㉛蔡其矫:《祈求》,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

㉜在1982年蔡其矫的诗集《生活的歌》中,改为与《今天》发表一致的“也隐约有如缕的切切细语……”见蔡其矫《生活的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猜你喜欢

北岛印象派诗歌
诗歌不除外
我眼中的北岛
名家
睡吧,山谷
「印象派画家」金农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