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产业在新品种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2-08-15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650224段洪文

云南农业 2012年10期
关键词:新品种知识产权品种

□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 650224 段洪文

普洱茶产业从产业链上看,应当由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包装、茶叶销售、茶叶消费等几个主要环节组成。这几个环节都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后面几个环节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大家可能熟悉一些,第一个环节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可能就陌生了。结合工作实际重点谈谈云南茶树新品种保护面临的形势、问题和建议。

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由来和发展

1961年,一些国家在巴黎发起召开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外交大会,通过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公约于1968年8月10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正式成立。1989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内容中,1991年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又称TRIPS协议)。UPOV公约于1972年、1978年和1991年进行了三次修改。目前UPOV共有70个成员国,有1个国家(比利时)执行1961年文本,有20个国家(包括中国)执行1978年文本,有49个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执行1991年文本。1978年文本对植物新品种保护范围、权力内容和保护期限的要求较低,易于实施;1991年文本保护范围扩大、时间加长、外延扩大,加大了保护力度。按要求,1999年4月后加入UPOV的国家均执行1991年文本,但中国1999年4月23日是作为特例加入执行1978年文本。

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4月23日开始接受国内外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农业、林业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负责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对符合条例规定的植物新品种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农业部负责审批的植物新品种范围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烟草、桑树、茶树、果树(干果除外)、观赏植物(木本除外)、草类、绿肥、草本药材、橡胶等热带作物。截至2011年底我省申请247件,授权74件。按作物排序:水稻28个,玉米23个,花卉12个,小麦3个,大麦4个,马铃薯2个,梨2个。按申请单位排序:云南省农科院41个,楚雄州农科所11个,红河州农科所5个,大理州农科所2个,保山市农科所1个,丽江市农科所1个,云南农大3个,曲辰种业公司5个,石林县石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个,罗平县大天种子公司1个,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2个,玉溪雷森种业有限公司1个。

抽象地看,从事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有“五个人”。一是育种者,主要是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企业;没有育种就没有新品种保护工作,动员育种者加强新品种培育和保护,是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目标。二是裁判者,国家在北京建立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在全国建立了14个测试分中心。三是经营者,种子公司和种子经营户是保护品种的主要经营者,更是新品种保护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四是生产者,企业和农民是生产者,也是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参与者。五是执法者,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具有知识产权审判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是新品种保护工作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主体。

2 普洱茶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农业部总共公布了8批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有80个保护品种。茶树在第7批保护名录中,但是全国还没有获得新品种保护的茶树新品种。云南普洱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授权保护品种,虽然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7.33万hm2,为全国第一,有云抗10号等十多个主导品种“看家护院”,但是都没有申请保护,而且大都失去了申请保护的条件。二是保护意识不强,全省每年都有省、市(州)、县三级科研机构和企业育成的茶树新品种,但是都没有申请保护,丧失了机遇。三是有的育种单位和个人不熟悉新品种保护的法律法规,育成新品种后没有先申请保护,最后丧失了申请保护的条件。四是缺乏忧患意识,在农业知识产权领域,已有种中国大豆侵美国权的先例,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多年后可能就会发生种中国茶叶侵外国权的情况。目前发达国家一直在对中国施加压力,推动中国加入1991年文本,一旦加入1991年文本,我们的育种单位将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可能不得不接受外国种业占领生产阵地的现实。

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是社会各界对新品种保护制度了解不够,许多人只知道有新品种保护这回事,但具体要怎么做就不清楚了;还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回事。二是从业人员对新品种保护工作认识不够,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认识到我国实行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意义和作用,培育和申请保护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培育新品种不够,12年来的工作证明,云南培育、申请和获得保护的品种数与云南植物王国、茶叶大省、普洱茶之乡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四是宣传新品种保护的成效不够,楚雄州农科所的水稻保护品种楚粳27号、28号在生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成为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但全省对这些品种的认识还有差距。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积极开展宣传,增强做好新品种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政府机关、科研机构、教学单位、推广单位和企业,都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场合,采取可行手段,注重实效,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新品种保护制度,主动让社会各界了解新品种保护制度,关心新品种保护工作。要积极帮助全社会树立新品种保护意识,动员、组织和督促“五个人”自觉参加新品种保护制度。育种者要积极育种、申请保护并进行维权;裁判者要提高测试能力和速度,提高服务水平;经营者(主要是种子公司和经营户)要依法经营,保证不发生侵权行为;生产者要知法守法,尊重和遵守知识产权制度;执法者要依法办事,讲法讲理讲情,把执法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积极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使涉及新品种保护工作的人都认识到,在中国已入世的条件下,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必须参加新品种保护,按新品种保护的规则来发展现代农业,来做农业产业化工作;不实行新品种保护,不遵守新品种保护的规则,别人不会与你合作,别人的好东西也不会给你,你的优势得不到保护,做大做好产业就没有保障。

二是积极培育新品种并申请保护,把心血和汗水转化为知识产权。要抓紧利用中国目前还在1978年文本中的机会,积极培育新品种并申请保护。政府部门要鼓励本地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培育新品种并申请保护;科研单位、企业和有育种能力的个人则要积极育种和申请保护。没有育种的积极性,没有新育成的新品种,新品种保护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有了育种积极性,也有了育成的品种,但没有申请保护或是丧失保护机遇,新品种保护工作也没有达到目的。因此,育种单位要认真学习条例,熟悉规则,用好规则,争取主动,保证自己的成果成为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三是积极许可实施,把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育成的新品种获得了知识产权,只体现了一半的价值,让它进入生产领域,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才能实现全部价值。因此,获得知识产权后,要积极去做推广工作,不能把成果束之高阁。当然,我们也要客观看待、对待授权保护品种,并不是所有的保护品种都有推广价值。对在生产领域有生命力的保护品种,要积极推广应用;对增产增收不明显的保护品种,可作为保种保权来处理,不能让它轻易失效。

四是积极维权,维护自己的权益和知识产权的权威。品种权人要认真学习法律,熟练地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主动地、经常性地与经营者、生产者进行联系和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与配合,尽量避免发生故意和恶意侵权事件;要积极发现侵权行为,收集证据,积极做好和解工作;对不能和解的,及时向执法机关提起请求和诉讼。执法机关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处理侵权案件,维护正义。

猜你喜欢

新品种知识产权品种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圆茄新品种——“京茄黑宝”种植栽培技术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青菜新品种介绍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内容构建的思考
狗狗的常见品种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