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文化建设在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影响

2012-08-15朱春艳李益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校园文化研究生

朱春艳,李益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育处研究生科,上海 200040)

校园文化建设在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影响

朱春艳,李益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育处研究生科,上海 200040)

校园文化是影响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与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和当前校园文化中融入的新文化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总结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四条建议:发挥校园文化的整合功能、拓展网络德育空间、改变思想道德教育者的方式及方法和发挥各个部门的影响,形成合力。

校园文化;研究生思想道德;影响

据教育部统计,全国报考2010年学历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考研人数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性飞跃,使我国迅速跨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那么,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就显得刻不容缓。搞好研究生教育,就必须要着力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校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环境作为整个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对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发生反作用,又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广泛的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也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校园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中除正常的教育、教学和政治活动外,开展的各种影响大学生素质提高和人格发展的文化活动及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丰富大学校园生活,增强大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又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情操和道德情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材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文化具备多重特点,对思想道德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1 校园文化的思想导向性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核心,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重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导向。大学是观念碰撞的前沿阵地、思想创新的重要基地、信息升华的知识殿堂、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的思想导向性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学校园文化通过适应新兴社会潮流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形成社会文化的先进部分,它通常走在社会文明的前面,表现出积极的引导特性。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将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指导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融为一体,使说服力、渗透力、感召力、凝聚力、约束力共同发生作用,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这也说明了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思想导向性具有直接的育人功能。

1.2 校园文化的主动实践性

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品德的培养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更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在当代社会,高度开放和变动不定的环境和信息中,加剧了学生的困惑,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大大加强,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观察学习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校园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特点,推动大学生走出封闭的小圈子,融入集体之中,发展个性和兴趣,实践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收获成功和自信。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骨干和参与者都是大学生,充分体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也培养了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观念,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1.3 校园文化的复合空间性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复合性的文化有机结构,是大学师生的特定文化精神空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弥漫于整个校园,渗透在一切活动中,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对学生的教育体现出全程性的特点。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就是浸泡在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的复合空间性有利于发挥其道德教育的氛围熏陶功能。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了校园文化的“泡菜理论”: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同样,大学的文化氛围决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氛围。

1.4 校园文化的潜隐渗透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些理论强调了教育目的和手段的潜隐性。对于有着强烈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大学生而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策略也应注重隐性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说明了这种不知不觉中使受教育者受到教化的方法。20世纪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者的研究发现,学生成才的各种因素中,包括了大量课外因素,诸如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活动、人际交往、学校制度等内容,这些都深刻影响着受教育者。研究者把这些相对于正规课程系列的教育称为隐性课程,这些隐性课程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规范、观念等发生作用。名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熏陶出个性独特的学生,正是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有力例证。在一个学校范围内,在长期育人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等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个性、品质的浸染,发挥着思想道德课堂显性教育不可替代的功能。

2 当前校园文化中融入的新文化及其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和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情况下,研究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价值选择呈现复杂多样的态势,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不同程度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显现出来,影响着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拓展和发挥。这些新的文化主要有:

2.1 多元文化

文化是和经济政治密切相关的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当前我国多元的经济结构必然形成文化结构的多元状态。这种社会文化结构的多元状态必然映现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势必引发校园文化价值冲突,增加青年学生文化价值选择的迷茫性和复杂性,从而会影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就是:

市场经济的影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市场经济一方面对研究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研究生立足现实,积极行动,勇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时间观念、效益观念等,这是主流。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也存在消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产生当代研究生道德人格问题的现实原因。市场经济容易使研究生的价值观倾向于功利性,导致道德情感的缺失。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评价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甚至在部分研究生身上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为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经济价值轻道义价值、重功利价值轻奉献价值。以研究生学习目的为例,搞文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就业不太容易,他们要求跨专业选修其他较为热门的课程,反而消极应付本专业的课程,政治理论课要以“课堂点名”为约束,即使上课也消极应付,在课堂上看其他书,以忙于各种各样的“考证”。虽然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功利性的价值观,但是,如果研究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那我们的高层次人才将成为目光短浅的庸人。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首先,经济全球化会削弱国家概念和民族意识,导致部分研究生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使得经济活动和经济领域都超越了中华民族国家疆域范围,资本特别是跨国资本的力量是单一的国家和民族所难以驾驭的。国家主权地位受到挑战,传统的国家职能受到削弱,从而使一些人淡漠了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消解了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其次,经济全球化将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被削弱,使部分研究生的社会主义信念被动摇。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得一些意志薄弱者或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盲目的崇拜,而怀疑、否定、背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出现新的信仰危机。第三,受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部分研究生的价值观发生改变,人生目标出现狭隘化和庸俗化倾向。这些负面影响毫无疑问将给研究生的道德认知带来不良影响。

2.2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娱乐性、消费性文化,大众文化以其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和内容的流行化以及特有的消费娱乐功能影响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从而会影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任何一种文化,其价值不仅在于展现人类历史过程中的生存状态,还在于它始终在引导人生的选择。无论某些大众文化制造者怎样标榜其作品的纯娱乐性,事实上,它都在向大众心灵或隐或显的渗透某些伦理情感,传输一定的思想倾向和人生态度。大众文化根植于商品经济社会,主要是为了商家的经济利益服务的,其文化中应有的道德理性、审美价值、思想深度、终极关怀等内涵不断被削弱,传输的思想倾向和人生态度并非都是积极向上的。制造商为了尽可能地吸引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这一群体,他们在不断制造出让人思絮万千的动人故事,推出所谓的今天的“时尚”和明日的“新潮”,来标榜其娱乐功能。由于在众多的大众娱乐文化中,强化和突出了文化形式的感官刺激功能、游戏功能和娱乐功能,使许多青少年就在快乐原则支配下跟着这种感觉一直在向前走,完全投入到大众文化精心营造的虚拟图景之中,陷入盲目的感性幸福之中,在这种虚幻的世界中不能自拔。大众文化侵蚀了青少年的美好心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2.3 西方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给高校学生学习借鉴优秀西方文化、吸纳世界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洞开了方便之门,但也给西方腐朽没落文化、低级庸俗文化以可乘之机,加之西方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扩张,推行文化霸权,以更强大的攻势加紧对青年学生进行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思潮的渗透,从而影响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加剧了研究生道德发展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形成了当代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环境,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和价值观念等也逐渐渗入我们的生活方式。西方的肯德基、麦当劳等源源不断地涌入当代中国社会,涌入人们的视野,被广大青少年喜爱和接受。西方的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等在拓宽研究生视野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缺乏辨证思考和合理扬弃能力的研究生对西方价值观的盲目崇拜。在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碰撞的过程中,某些不同于中华民族传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被一些人所接受和信奉。加之当代研究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理解和合理运用,而当那些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后,就扰乱了部分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较低的研究生的思想,使他们出现了道德信仰的危机和道德价值世界的混乱。使得部分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需要,不顾他人需要;以及过分强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等。注重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对研究生思想道德产生了不良影响。

2.4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依托高科技的信息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机遇、拓展了新空间、开辟了新途径,但也给高校德育带来新的冲击,并影响着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这几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日益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和人们的学习、工作、思维方式。我国的网民主要是青少年,而研究生作为青年中的高学历者,具有更强的网络使用能力。通过网络他们可以更快捷、更及时的浏览新闻、查阅资料、猎取知识。在网络社会中,没有辈份之分、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人格、权利、地位等都是平等的,在这种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可以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然而,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多种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黄色、腐朽、有害的内容,很难管理、控制和引导。在互联网上,各种思想跨国界交流,不同的政治立场、文化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在网上互相碰撞,这就使得研究生的思想时刻处在一个开放的、变化的状态中,时刻面对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这些无疑会给研究生的道德素质的养成带来不良的影响。

另外,互联网的虚拟性也影响着研究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研究生,因为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其道德行为的失范及人格的分裂。现实生活中,研究生都知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然而在互联网上,不少研究生却肆意漫骂、侮辱他人,编造谎言,传播流言蜚语,对自己的言行十分放纵。这就容易导致研究生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人际情感萎缩和淡化,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3 新形势下进行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以造就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传承文明的重要任务,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新形势下进行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在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特别是各种新兴文化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3.1 发挥校园文化的整合功能

社会大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衡量校园文化的标准,作为一种决定校园文化的性质、内容的规范而存在,它规定着学校的教育目标、办学方向,规定着校园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水平。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校群体的“中介”,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和具体化。同时,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但加固着原有的社会文化,而且推动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文化的水平。这是因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便是旧文化的不断否定和新文化的不断涌现。学校不但具有选择与传递文化的功能,而且本身还具有创造新文化的功能。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着社会文化更新的方向。在我国现代史上,新社会思潮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的生活方式的养成,往往首先萌动于学校。校园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又具有着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学生在学校养成的新的文化生活方式也往往伴随着他们的社会生活直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3.2 拓展网络德育空间

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在研究生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研究生在网上浏览新闻,搜索信息,交流情感。研究生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网上德育,网上德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成为一种必然。德育工作者必须学会利用网络这种强大的信息系统对研究生的思维动向以及思想道德加强引导和教育,在网络上与研究生实时交流,做出让研究生能够吐露心声的网络平台。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许多真实的思想往往可以在互联网上流露出来。研究生德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种有效手段与途径和研究生进行真诚的交流。

在建设研究生德育网络中,要以主题教育为导向,以研究生成长成才需求为切入点,教育内容应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实施教育、辅导、服务、娱乐等综合功能。对研究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上言行,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充分利用校园BBS和各种网上论坛,构筑校园网络文化,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加大对校园网络虚拟社区和非正式组织的引导,扩大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作用。同时,宣传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网络德育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难点和热点问题,在网络空间上和研究生中开展讨论,以明辨是非、澄清事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相信随着网络文化及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德育的方式方法会更加丰富、有效。

3.3 改变思想道德教育者的方式、方法

思想道德教育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进行的。高校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较多地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教师或教育者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启发、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逐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方式的针对性强,反馈及时,能情感互动,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它的弱点同样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受到限制、受教育对象有限、课堂教学模式单调,在新的校园文化背景下,在多元文化、大众文化、西方文化、网路文化等新兴文化的影响下,更使得教育者的部分信息优势丧失了,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可以很容易的从外面了解更多的东西,更开放的东西,更先进的东西,而教育者有时候却面临信息劣势的境地,有时面对飞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往往不知所措,有时面对新兴的各种文化了解不多,深入不够,所以,很难较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实践证明,将健康的心理教育、科学的理论教育、正确的思想教育融入到研究生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用高尚的情操熏陶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用正确的观念引导他们,用先进的思想塑造他们,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和建设好研究生的校园文化阵地。包括充分运用校园网络实施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研究生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艺术社团等。总之,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我们必须借助文化艺术这个特殊载体,用先进文化、科学理论、正确思想占领研究生的校园文化阵地,这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3.4 发挥各个部门的影响,形成合力

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教学、管理和课外活动等密切相关的,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贯穿于研究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和校园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生管理部门以及研究生社团组织,要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文艺和娱乐活动,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使其成为推动研究生学习、思想进步的力量。通过开展学术和文体活动,加强校风建设、营造有利于研究生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这就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其正面宣传和繁荣校园文化的双重作用。对研究生进行善恶、是非、美丑的教育,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研究生,树立榜样、弘扬正气,潜移默化地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填补其精神上的空虚,增添其生活上的乐趣。

[1]李红英.新时期研究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其对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7):57-58.

[2]高登辉,韩雪光.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17 -115.

[3]李 可.浅论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因素[J].思想教育研究,2007(2):21-22.

[4]丁 媛.创新德育手段 更新德育内容 强化研究生德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4(7):45-46.

[5]赵 莹.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德育工作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8):25-26.

[6]李英梅.大学校园文化中德育功能的发挥[J].文教资料,2006(4):29-31.

[7]赵民胜.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5(8):17-18.

[8]朱冬香,李二英.校园文化对高校德育实效的促进作用及其实现措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7-28.

[9]高 磊,杜朝辉.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偏差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1):34-35.

[10]董 军,田海平.试论研究生德育的当务之急[J].伦理学研究,2004(5):41-45.

G643.1

A

1006-2769(2012)03-0560-05

2012-01-11

朱春艳(1982-),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卫生管理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

李益明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校园文化研究生
加强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企业形象魅力——浅议如何巧用国学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探索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老少三代恋关工——记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郭景国和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