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2011年中泰拳术对抗赛的技术运用

2012-08-15吴继魁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泰拳腿法高峰

吴继魁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

浅析2011年中泰拳术对抗赛的技术运用

吴继魁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4)

中泰以对抗赛为形式的武术交流历史已久,其对散打和泰拳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对本次中泰合肥对抗赛的赛后录象分析,并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利弊结论和研究成果,以便为我国选手将来更好地迎战泰拳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对抗赛 散打 泰拳 综合技术

2011年6月,倍受关注的“中国武术散打VS职业泰拳争霸赛”总决赛第二场在安徽合肥奥体中心展开较量。本次赛事双方运动员都是有一定分量的,泰拳运动员包括了来自泰国、加拿大和伊朗的拳手,例如代表泰拳应战中国散打的泰拳王江佟猜曾经夺得了WBC泰拳的轻量级冠军,连续5年把持国王杯冠军赛金腰带,人称“KO之王”;同样中国拳手也都是各种比赛的冠亚军级选手,例如代表中方率先出场的63公斤级选手张军勇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冠军,分别在2007、2008和2010年夺得过国内的散打冠军赛冠军,堪称这个级别国内的最强手。双方强大的参赛阵容为比赛的精彩定好了基调。另外,本次赛事在规则方面也充分照顾了双方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拳、腿、膝、肘和摔法都允许使用,这一方面让运动员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现自身的才能,同时也让观众欣赏到更加纯正的散打与泰拳的对抗。经过5场比赛的激烈角逐,中国散打最终艰难的以3:2赢得胜利。

1 赛事回放

1.1 63公斤级比赛:张军勇(负)VS江佟猜

首场63公斤级比赛,中方派出东道主选手、皖籍名将张军勇迎战泰国拳王江佟猜。泰国拳王江佟猜有着“KO之王”的美称,而张军勇则是广州亚运会冠军得主,二人对决必定火花四溅,旗鼓相当。

首回合张军勇携主场之勇主动进攻,两记直线腿法开路险些重创对手,相比之下江佟猜则有些被动,在开场阶段则显得更加沉稳,更多是在寻找近身的机会施展肘技。不过张军勇在显然对于泰拳近身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在与对手近身的过程中并未给江佟猜任何机会,相反险些把对手抱摔出场。

第二回合张军勇继续自己的“巧打”战术,开局一记腿法十足的给了对手江佟猜一个下马威。此后张军勇在比赛中越打越勇,在与对手近身僵持中突然施展摔法把对手干净利落的摔倒在地。前两回合,张军勇的战术主要以腿法开路,利用自己灵活的步伐、移动不断骚扰对手,而在近身的过程中则以摔法克制对手,不与对手过多的接触,打法更符合“海盗打法”的真谛。两人激战两个回合,形势对中方十分有利。

第三回合风云突变,张军勇被江佟猜低鞭腿击中裆部,倒地不起。最终,一场原本中方占优的比赛在意外中以失利告终,而泰国选手也用这种不光彩的方式被判定优势获胜,赢得了自己在中泰决赛中的TKO获胜。

技术分析:比赛前两个回合,张军勇将自己的“巧打”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占据场上优势。以直线腿法开路,控制距离,避开泰拳犀利的膝法与肘法吗,并以组合拳给对手以重击,这些战术运用得比较合理。由于这个级别的选手比较灵活,因而比赛中以腿法为主,尤其是低鞭腿,其杀伤力显著。然而在边角防守中,他不慎被对手踢中裆部,这是值得引以为戒的。很多散打选手在比赛中,由于场上的情势变化,喜欢退守擂台的边角来防守,以为这是“安全”的避风港,其实,退守边角对一个运动员的防守要求是很高的,必须有准确的判断力和足够的勇气,否则只会自酿苦果。

1.2 73公斤级比赛:叶炳祥(胜)VS乐思铁

第二场73公斤级比赛在中国福建籍选手叶炳祥与泰国中量级冠军乐思铁之间展开。比赛第一回合开场叶炳祥就与对手展开拳法对轰,一连串的拳法组合技术在开场阶段先声夺人。不过此后对手的一记高鞭腿偷袭也让叶炳祥尝到了苦头。冷静下来的叶炳祥更加注意自己的防守,在与对手乐思铁的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拳法上的优势,连续两次组合拳重创对手,一度把对手击倒在地。

第二回合对手乐思铁的腿法优势逐渐表现出来,比赛中频频利用凶悍膝法加高鞭腿的远近技术组合进攻,并搭配前手直拳和后手拳克制叶炳祥的进攻,比赛中步步紧逼充分显示出实战经验丰富的特点。

第三回合双方在围绳边的一次近身对垒中,乐思铁膝法击中叶炳祥裆部,中方选手倒地不起,尽管此后叶炳祥选择继续比赛,但是在重创中损失大量体力让之后双方选手的交手几乎呈现出一边倒的场面。90后小将从未放弃,尽管在上一回合中被对手牢牢占据优势,但是上场后的一句大吼还是说出了小将叶炳祥不服输的劲头。比赛中尽管叶炳祥的技术足以克制对手,但是由于经验的问题最终总能被对手挽回败局。

第四回合几乎成为一场摔跤比赛,由于被重创后损失大量体力,叶炳祥的技术发挥显然受到了严重影响。

第五回合叶炳祥开场明显是要放手一搏,但在短暂的优势过后仍然被对手的近身技术克制。虽体力不支,但他仍咬牙坚持到最后,并最终凭点数赢得比赛。

技术分析:90后小将叶炳祥虽然世界级大赛经验不多,但他进攻凶悍、技战术灵活多变,而今天叶炳祥就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在与泰拳冠军乐思铁的对战中,叶炳祥一连串的拳法组合在开场阶段先声夺人。然而由于过早透支体力,泰国人出色的腿法一度给叶炳祥不小打击。逆境中叶炳祥并没有放弃,在体力消耗严重的情况下,这个90后小将顽强坚持到了最后,最终裁判判定叶炳祥以微弱点数优势获胜。首回合比赛中,叶炳祥的拳腿组合运用得当,出色的连续左右摆拳组合加上直线腿法牢牢的占据场上优势。然而,乐思铁抓住叶炳祥在近身防守上的弱点,频频利用这一突破口把叶炳祥摔倒在地。摔法曾经是中国散打的秘密武器,曾让泰拳闻风丧胆,然而这场比赛里,乐思铁多次运用散打摔法将叶柄祥摔倒在地,只可惜是双方倒地互不得分。

1.3 80K公斤级:郭行行(负)VS西蒙-马库斯

马库斯曾经在去年的广东顺德中泰对决中KO中国选手郭行行,当时他只用了50秒就赢得胜利。而当时的被KO者郭行行一直潜心训练,期待复仇。然而,善者不来来者不善,翻开马库斯的战绩,一连串的冠军简历几乎让人目不暇接。2007年泰国世界泰拳冠军;2009年北美泰拳轻重量级冠军;2010年北泰轻重量级冠军;2010年thapbae轻重量级冠军;2010年北京武博会世界冠军。严峻的印证、复仇之战成为本场中泰中决赛最大的悬念。

比赛开始,马库斯的两记直线正蹬腿得手瞬间打破场上的平静,而在场中的一次短暂近身交手中更是以一个干净利落的“一本”把郭行行过肩摔倒,而正是这记摔法连郭行行本人也觉得难以置信。局中,马库斯的强势毫无悬念,远近技术结合到位,尤其是在近身的肘法进攻中更体现出一名世界级冠军王者所具有的强势和压倒性气势。

第二回合郭行行面对对手的强势表现的毫无惧色,比赛中与对手硬拼硬打,几乎是在用以伤换伤的方式进行着这场实力悬殊的比赛。比赛场面并不好看,尽管郭行行不断试图扭转场上的节奏,但始终无法挽回败局。

也许是看到郭行行左膝有伤,对手西蒙马库斯在第三回合的比赛中针对这一点频频利用腿法、膝法发起进攻。而郭行行的腿伤也在对手的连续打压下逐渐变得更加“柔软”,在比赛后半程始终被对手逼在拳台一角。

由于在身高、体能、力量甚至是技术上都不占有优势,因此比赛场面的艰苦也成为了郭行行此后比赛的主旋律。而对对手马库斯而言,瞄准郭行行的弱点优势获胜也许才是他的真正的目的。

最后一个回合的比赛,双方选手展开最后一搏,对手马库斯在开局阶段表现强势,把郭行行逼到拳角后的连续4记鞭腿气势越打越盛。尽管场上显示几乎明显对自己不利,但在最后一个回合中郭行行还是运用出自己的后手鞭拳,敢于做出动作。但由于实力差距,郭行行最后输掉了比赛。

技术分析:由于马库斯实力非凡和郭行行有伤在身,比赛刚开始就出现一边倒的情形。泰拳高手出色的肘法等技术让他占尽优势,不过强敌面前郭行行毫无惧色,比赛中与对手硬拼硬打,几乎是在用以伤换伤的方式进行着这场实力悬殊的比赛。最终身高、体能、力量甚至是技术上都不占优势的郭行行又一次输掉了比赛,但是比起上一次被对手50sKO而言,郭行行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相比与顺德战被对手轻松KO的经历,本场与老对手马库斯打满5局不仅让郭行行获得了跟多的锻炼和磨砺也让中方选手这种在不利局面下从不放弃的精神进行到底。没有了去年中泰战中的青涩、紧张,在经历了挫折与失败的洗礼后,如今的郭行行已经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斗士。

1.4 82公斤级:付高峰(胜)VS莱文-阿尔乔姆

作为一名多次参加中国散打与国外项目对抗的散打老将,付高峰不仅在国内功夫王赛事中经历磨练,在以往的中泰交手、中俄对抗赛上也都夺得过冠军名次;在今年结束的全国锦标赛上,付高峰凭借个人丰富的经验和实力轻松夺得冠军,顺理成章的跻身到国内最顶尖散打运动员的行列当中。尽管赛前同样要经历残酷的减重考验,但在付高峰看来,与对手阿尔乔姆之战,自己“势在必得”。

尽管付高峰对于自己的实力自信满满,但对手阿尔乔姆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视。除了拥有47站37胜28次KO的职业战绩之外,阿尔乔姆在2010年结束的首届北京武博会上曾经击败泰国现役顶级拳王雅桑克莱夺得比赛冠军;并在2011年击败泰国“飞膝王子”考克莱夺得WBC冠军金腰带。前三场比赛过后,中方暂时以1∶2落后,因此本场付高峰与对手阿尔乔姆的比赛也就直接关系到本次中泰对决中方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

比赛开始,付高峰的摔法在开局频频建功,连续两次利用下潜抱腿摔把对手摔倒在地。相比之下,对手阿尔乔姆的在首局中的肘法也同样不俗的攻击力,虽然并未成功重创到付高峰,但是连续几次近身的挥击却足以让人忌惮。

此后的第二、三回合双方选手展开对攻战,阿尔乔姆的近身肘法和后手重拳一度让比赛场面转向自己一方,相比之下,中方选手付高峰在本回合则更多的处于守势。比赛中对手阿尔乔姆身高腿长的优势越发明显,尤其是在近身的过程中一连串肘法横扫技术更是让付高峰陷入被动。第三回合后半段,付高峰的鼻腔被打出血,短暂治疗后继续比赛。

第四回合付高峰明显调整战术,场上跟多的采用游击打法,利用自己的步伐移动试图从多个不同方向发起进攻。但是也许是严酷的减重经历让付高峰的体能尚未恢复,在经过一连串的对抗之后,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尤其是在近身下潜摔法上始终无法奏效,甚至反被对手反制场面被动。

最后一个回合付高峰开场主动,一连串的爆发中拳法、腿法相继建功,并在开场就利用下潜连续两次把对手摔倒在地。尽管此后对手阿尔乔姆也曾试图打乱付高峰的节奏,但是在付高峰快速的前后移动和犀利摔法面前最终无法扭转本场劣势。最终,经过场边裁判打分红方中国选手付高峰最终赢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中泰决赛双方2∶2战平。

技术分析:“苍山少侠”付高峰是一名多次参加中国散打与国外项目对抗的“老将”,大赛经验非常丰富,不过阿尔乔姆也是实力不俗,后者身高腿长,在比赛中的近身肘法和后手重拳一度让比赛场面转向自己一方。不过从第四回合开始,付高峰调整战术,与对手展开对攻,腿法、拳法、摔法不断袭击对手,而阿尔乔姆也曾试图打乱付高峰的节奏,但是在付高峰快速的前后移动和犀利摔法面前最终无法扭转本场劣势。最终,经过场边裁判打分红方中国选手付高峰最终赢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场战术的胜利。

1.5 85公斤级:满建刚(胜)VS马吉德

在满建刚出场之前,中泰双方展成了2∶2平,最后一场85公斤级教练由中国“狂龙”满建刚迎战马吉德,对手是伊朗泰拳冠军赛冠军得主,曾经赢得2010年泰拳国王杯赛冠军,2011年亚洲泰拳挑战赛冠军和洲际冠军,职业生涯30战26胜仅有4负,实力不容小觑。

比赛第一回合马吉德就显示出硬朗的风格,他显得比中方更加主动,不过压轴出场满建刚十分冷静,他不仅在搂抱中用拳头偷袭击中对手,更是用一次侧踹腿势大力沉,一脚将对手踹到。之后满建刚多次用踹腿打击对手,吃过苦头的马吉德则犹如惊弓之鸟。

第二回合满建刚准确运用直线腿法进攻打法,此外他把我机会能力更胜一筹,气势上处于下风的伊朗对手似乎有点胆怯,不敢贸然进攻。满建刚今天的防守也很成功,此外他防守反击两次接腿摔将马吉德撂倒在地。

第三回合,已经处于优势地位的满建刚显得非常稳重,他瞅准机会屡屡以踹腿打击对手,马吉德比赛中又有一次被击倒在地,之后在两人搂抱中,满建刚摔法上也是压倒对手。

第四回合马吉德依然没有太多办法,反倒是满建刚两次巧摔将对手撂倒。之后两人陷入僵持,满建刚控制距离,偶尔施以侧踹,他似乎是想留力到第五回合。在两人近身较量中,马吉德的意识相对逊色,总是被满建刚占到便宜。在锣声响起的一刹那,满建刚又一次摔倒对手。

最后一个回合,满建刚一上来就成功摔倒对手,之后马吉德躲过了一次下劈腿,但是在抱摔中,他却难以占到任何优势。最终三位裁判一致判定满建刚32∶13、23∶7、27∶10击败对手,这样中国散打队就以3∶2艰难战胜了泰拳世界联队。

技术分析:在这场比赛里,满建刚势大力沉的侧踹腿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满建刚抓住对手注意力不集中的弱点,不断以侧踹和抱摔赢得分数。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的运用占了整个散打进攻技术的41.5%,成功率达到42.3%,从整个比赛的情况来看,运动员在比赛中腿法的使用主要以低鞭腿为主。侧踹腿技术是我国选手腿法技术中主要的进攻方法和重要的得分手段,侧踹腿作为散打比赛常用腿法技术,使用数量紧随鞭腿之后,其成功率也相当可观,满建刚多次成功运用侧踹技术将对手踹翻在地,引起全场观众的喝彩。

2 结论与建议

2.1 结论

散打与泰拳是武术运动竞技场上多年的老对手,二者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技法上不相上下。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中、泰优秀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综合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把握“敌”我双方技、战术特点,揭示其内在的规律性,为散打运动朝着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方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我国散打运动员进行科学化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侧踹和摔法是中国散手的特色技术,而泰拳的特色技术是膝法和肘法,双方在拳法和横踢腿方面的得分基本相等。在比赛中,中国散手主要应用的战术是防守反击和主动进攻战术,泰国泰拳主要应用主动进攻和体力战术,同时辅以重创战术。因此,我国运动员必须有良好的距离感,避开对手杀伤力较大的膝法和肘法,而充分利用擅长的腿法和摔法来克敌制胜。在这场比赛里才,付高峰就很好的将“巧打”战术运用得淋漓尽致。

(2)整个比赛的情况来看,运动员在比赛中腿法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鞭腿、侧踹腿、正蹬腿和下劈腿。我国选手在比赛中大量的使用了鞭腿技术,但成功率不高,侧踹腿和正蹬腿技术是我国选手腿法技术中主要的进攻方法和重要的得分手段,侧踹腿作为散打比赛常用腿法技术,使用数量紧随鞭腿之后,其成功率也相当可观,在本次比赛中我国选手满建刚就曾经多次成功运用侧踹技术将对手踹翻在地,侧踹腿正蹬腿虽在比赛中使用的数量不多,但成功率相对较高。下劈腿技术在腿法技术中属于难度技术,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敢轻易使用,比赛中唯一使用一次下劈腿,单并没有能造成“击中”效果。通过观看比赛了解到,随着散打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运动员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向着简单、实用的方向发展。

(3)体力问题。在此次对抗赛中,中国选手在这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一方面体力严重不足,难以应付这次打满五局的比赛;另一方面是体力分配不够合理,我国选手往往在比赛前两个回合冲劲十足,生龙活虎,然而到了下半场就仿佛换了个人似的,立马出现疲软状态。这场比赛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张军勇和叶柄祥。在第四场比赛的第三回合,付高峰也出现体力不支的问题,甚至被对手轻轻一拨就倒地了。纵观泰方选手,由于长期的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对方几乎没有出现体力问题。这场打满五局的对抗赛给我们一个提醒,只有解决体力问题,中国散打才能更上一层楼。

(4)近年来,随着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散打竞赛体制和规则的逐步完善,实战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技术运用的差异也在逐渐缩小。也丰这次对抗赛,规则上做了改动,泰方选手可以使用他们擅长的“八臂”(双拳、双腿、双膝、双肘),然而比赛中却并没有出现被对手膝法和肘法KO的场面,甚至其使用的成功率也相当的低。可见,泰拳的膝法和肘法并不是致命的武器,同时也说明了中国选手在训练中对泰拳的防守较为成功。另外,中国散打的摔法也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甚至出现中国选手郭行行和叶柄祥曾多次被对手摔倒的情况。张军勇曾多次使用摔法都被对手一一破解。这说明散打的摔法并不是无敌的,也不再是取得胜利的神秘武器。

2.2 建议

(1)加强功力训练,提高技术的杀伤力和自身的抗击力,加强拳腿组合连击技术训练,注意与步法、摔法技术的有机结合。

(2)中、大级别在腿法的变化运用及连击技术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变化中的实效性和动态中的灵活性。应该加强灵活性和机动性的训练,提高技术实力。

(3)加强体能训练,尤其是在应付打满五局的高强度的比赛时,我国选手应该保持充沛的体力,并在比赛中合理分配体力。

(4)加强侧踹腿的力量的训练。侧踹腿是本场比赛中我国选手发挥技术的一大亮点,但是其杀伤力不大,虽然可以阻击对手,甚至可以把对手踹倒在地,但是无法造成杀伤性的重创。

(5)边角战术很多时候在比赛中被我国选手采用,尤其在面对高大型的国外选手时,迫于对方的拳腿压力,不得不退守擂台死角。然而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次演练边角的防守与反击,并仔细研究边角战术的合理运用。

[1]毛爱华,赵彩红.我国男女优秀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20(3):56.

[2]王伯余.浅析2001年中泰功夫对抗赛[J].泉州师范学院院报,2005,6.

[3]毛爱华,梁亚东.中、外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的总体特征与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

[4]余自华, 张卫东.中外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主动进攻技术特征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1(5).

[5]成湘.武术散打与泰拳规则差异及其技术体系分析[J].湛江师范学院院报,2006(6).

[6]宋卫东,张勇,符文康.中泰拳术曼谷站对抗赛技术特点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

[7]吴春成.中国散打与泰拳的技术比较及实战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9).

G8

A

2095-2813(2012)11(c)-0092-03

猜你喜欢

泰拳腿法高峰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石庆云
ACE MUAY 传承泰拳 开发泰拳健身教育国际标准
基于解剖学基本面的跆拳道腿法分类
跆拳道腿法与散打腿法的差异研究
泰拳少年被打死令泰国反思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张开印散打比赛中腿法技术运用的分析
泰拳:最刚猛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