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及其分析①

2012-08-15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乒乓球状态运动员

吴 雪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浅谈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及其分析①

吴 雪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网上调查法、访谈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赛前诊断做好调查与科学分析,通过查找、搜集、鉴别、整理出对乒乓球运动员有关赛前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其克服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科学诊断分析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对加强运动员在乒乓球比赛中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赛前状态 运动成绩 乒乓球运动员

1 研究意义

中国乒乓球队是中国竞技体育的一面旗帜,自20世纪50年代末登上世界乒坛竞技顶峰后40多年来一直从总体上保持着领先地位,是世界上典型的长胜队伍,乒乓球竞技运动的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不单只是从运动员的体能、技术与战术、智能方面来研究,良好的赛前状态对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及其有效发挥技术及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技术细腻、战术性强的激烈对抗运动,随着该项运动的发展,赛制和比赛方法有了很大改变。这就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就目前乒坛而言,无论中外选手,优势都不是很突出,往往因为心理问题而致使选手的技、战术不能充分发挥,然而赛前状态起着先导的作用。通过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前的赛前状态,克服不良赛前因素从而使运动员保持最佳竞技状态达到参加运动竞赛,夺取优异运动成绩的目的。就目前而言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的一些不良因素主要表现在:运动员参赛经验、情绪影响、比赛的规模、人为因素、竞技水平、生理和心理、环境场地器材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相应地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同时对这些因素的分析以及研究使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前调整好心态及时做好应对策略。为了有效解决不良赛前状态等因素,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安排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科学诊断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对运动员能动地分析问题,探讨赛前状态对比赛的影响,从而使运动员端正比赛动机,使运动员有目的,有意识争取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克服不良因素,取得好的运动成绩。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变化。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之有关的文章若干篇,结合调查实际对所探讨的问题进行综合阐述。

2.2.2 网上调查法

通过网络制作调查问卷等形式,总发放问卷150份,网上回复人数120份。问卷设计内容包括:参赛前心理状态的好坏;参赛经验的多与少对比赛的成绩有何影响;参赛前,生理与心理表现在哪些方面;赛前状态的好坏对比赛成绩有何影响。

2.2.3 访谈法

通过观察并与我校乒乓球专业运动员及其他不同年龄组竞技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交流讨论在参加比赛前运动员表现出的一些生理和心理变化。

2.2.4 比较法

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性别的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进行比较,分析他们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在比赛中赛前所需要注意的因素。

3 结果与分析

3.1 赛前状态的特征及其产生原理

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运动员在比赛前常表现在,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汗腺分泌增加。随着比赛的临近而变得更加明显。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的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状态有关,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运动员情趣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赛前状态可分为三种,一是做好比赛准备;二是比赛前狂热型;三是比赛冷模型。赛前状态表现的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运动项目的特征、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比赛的规模、运动技术水平和临场经验等。

3.2 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赛前状态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比赛的成败,在赛前运动员由于对比赛的认识及由此产生的情绪使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向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来自于生理上,包括神经中枢兴奋性的变化;物质代谢过程额变化;脉搏、呼吸、血压、体温、以及汗腺活动、血糖水平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对即将开始比赛的运动员及其行动效果产生重大影响。而心理上往往表现为,兴奋、心跳加快,舌干、多话、记忆力减弱、手心出汗,就都是由于赛前紧张引起的。

赛前状态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乒乓球运动员的某些紧张因素在比赛前的赛前状态中更加明显的显露出来,因为赛场上运动员大都是单独作战,场上形势多变,竞争紧张激烈,因此,运动员的情趣体验较之其他项目来得更为深刻,常会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赛前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用意志品质来调合和控制好心态,保持好良好的赛前竞技状态,以便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术,灵活使用战术意识,合理运用体力夺取比赛的胜利。

3.3 影响乒乓球运动员不良赛前状态的因素

赛前状态对运动员的参加比赛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在比赛中常见的一些运动员注意力不集中,已掌握的技术动作失调、出错,应变能力差,成绩下降,甚至对比赛失去信心,比赛中表现为麻木不仁,丧失斗志,以上两种状态是由于过度紧张和情趣低落所致。主要是由于对比赛的规模和比赛任务的大小较陌生或过分注重比赛的结果、技术的扎实和对手的强弱、个人的生理特点等。这都是乒乓球运动员产生不良赛前状态的影响因素。

3.4 情绪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情绪是由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对现实事物态度的体验。情绪稳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较好地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干扰,能根据比赛的目的、任务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以便在极度紧张的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取得优异成绩。反之,则会因情绪波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致使动作忙乱,造成知觉和表想的不连贯,导致比赛的失败。虽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各种因素所产生的,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控制而产生的。

3.5 如何有效地克服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的不良因素

赛前运动员的情绪变化是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情绪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身体潜力的发挥。在比赛中出现紧张、焦虑多是由于失败的预感或是失败的一种表现,这种紧张、焦虑一般在临赛前程度加重,帮助运动员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主要有,想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

3.6 如何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实施科学诊断,以及做好应对措施

在比赛前运动员要熟悉比赛场所。熟练掌握基本技术,发展特长技术。并且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使运动员明确比赛的目的任务,端正比赛动机。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模拟未来比赛清净的专门训练,消除心理和身体的过度紧张。在比赛前做好适当的赛前准备活动。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有些乒乓球运动员由于性格内向,比赛经验尚且,常会在比赛前出现紧张情绪,这都是由于平时比赛参加过少,或者不能合理地应对比赛后的结果。有些教练员缺乏与运动员沟通的语言天赋,常以夺取比赛成绩为目的,平时比赛或者训练中,一心抓技术,忽视了对运动员心理上的鼓舞。

比赛前,运动员由于在体能、技术、战术和运动智能上次与对手,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恐惧对方,而不能良好的控制自己的紧张情绪。由于比赛任务和比赛规模的影响,对于初次参加大赛的运动员,由于运动员对比赛的重视程度,而教练员又未及时做好赛前运动员准备工作,使得运动员心理和生理上背着巨大的包袱,不利于运动员参加比赛。赛前状态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比赛的成败,在赛前运动员由于对比赛的认识及由此产生的情绪使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向性的变化。

4.2 建议

在对运动员进行赛前训练时,教练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预防和调节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赛前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在临近比赛前,教练员可以通过就如何缓解运动员赛前紧张作深刻的分析,然后通过与运动员沟通,使之树立正确的比赛意向。对一些比赛经验尚且的运动员,教练员平时训练中应通过比赛形式使之缓解紧张情绪,适应比赛大小规模等程度。运动员在赛前应该做好各种应对比赛的准备工作,做到场前临危不惧。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运动员,教练员和队友应该主动帮助这些运动员,客服这一性格,正好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1]李海健.对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的分析及调节对策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5).

[2]左金城.浅论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的分析及调节[J].科技信息,2007(35).

[3]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G846

A

2095-2813(2012)11(c)-0014-02

吴雪(1985—),男,硕士研究生,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方向:乒乓球。

猜你喜欢

乒乓球状态运动员
乒乓球悬浮术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