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就业情况的认识与思考①

2012-08-15刘木子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8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高职

刘木子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46)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够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也就是,经过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能适应技术含量较高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职业岗位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就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正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特殊性,在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体育专业,作为高等体育教育的有力补充,它根据社会需求定人才,打破传统体育人才单一模式,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市场定课程,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1 江苏省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专业的现状

2006年10 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为贯彻落实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1]。近年,许许多多的高职院校开办了体育专业,培养多层次、多元化、应用型的体育人才。而江苏作为一个拥有88所高职院校的大省,也开始进行了发展,从2007年开始陆续有4所普通高职院开设了体育专业。目前为止,江苏省共有6所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专业,虽然数量有限,但已占全国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专业院校中的1/3。

通过调查还发现,这六所院校开设的体育专业各不相同,有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还有比较新兴的体育专业,如,高尔夫方向、安全事务管理方向、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体育产业经营和管理等。和本科专业培养的不同,学校所培养的高职体育专业人才更多的就业领域包括:健身指导人才(包括私人教练)、体育旅游人才(包括登山、滑翔、定向运动和露营组织人才)、体育经营人才(包括体育经纪人)、公共安全人才(包括私人保镖)、体育广告策划与设计人才(包括体育商业比赛策划和组织人才)等。

2 对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经过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热点的问题之一,格外引人注目。[2]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温家宝总理也说过,“当前我们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首位”,“要学会生存,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因此,如何解决就业问题、怎样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关键、热点课题。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根据课程和专业设置的不同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不一致。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由于在校主要学习的课程以体育教育教学为主,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些学生要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竞争岗位,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再加上用人单位的紧缩,使得传统的专业就业情况更加严峻。而新兴的一些专业,虽然专业的规模小,但是能够按照市场的要求定位,依托市场办专业,培养市场需要的专门性体育人才,更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学生的就业率也居高不下。

3 对江苏省高职院体育专业就业的思考

3.1 要根据岗位定专业

专业的设定是高职院校各个专业教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专业设置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学生就业问题也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本。在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专业所设置课程都要针对今后的就业岗位而设置,使其即能够适应多元化社会体育的需要,又能够符合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特征,要使设置的课程充分符合现代化、生活化、实用化、人性化、多元化等社会特征。因此,作为高职体育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相应的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必须要根据岗位定专业,满足社会对高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结构和质量上的需求。

3.2 课程设计要合理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高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关系到高职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率。根据研究发现,高职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精化体育必修课,开设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拓展课,提高拓展课的作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体育多元化的需要;提高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地域特色,注重课程内容的精选与整合,及时增添新知识,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充分体现现代化的课程设计。[3]

3.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其就业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根本保证。[4]针对高职体育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和处理好“一专”与“多能”的关系,在学校通过一些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通过校内外的竞赛活动以及学生社团俱乐部的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4 优化教师队伍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要起到引领、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知识,我们要优化教师队伍。学院可以鼓励教师定期进修、轮训,通过各种培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明确新的教学思路,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学院还可以通过外聘教师等方式,聘请一些社会一线专业人士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加强与社会合作伙伴联系,不仅可以缩短与外界的差距,实现教学实践的统一,还能丰富本专业教师的阅历,建立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

4 结语

总之,面对社会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我们要好好把握机会,发挥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的优势,提高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他们的就业面,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叶成万.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4):1~3.

[2]杨晓东.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刘俊一,隋力.我国优秀速度滑冰短距离女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特征统计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177~180.

[4]龚雨玲.高职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9(4):51~53.

[5]刘泽林,等.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期望的分析与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4):112~116.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高职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