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松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2-08-15何珈苏寸草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8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马拉松教练员

何珈 苏寸草

(沈阳医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的马拉松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男子最好成绩由2h52min35s提高到2h9min18s,女子成绩由3h45min6s提高到2h19min39s,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我国马拉松水平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马拉松运动水平,是摆在我们项目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1 我国马拉松运动的现状分析

从雅典奥运会到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我国选手在马拉松项目上取得的成绩平平,男子运动员去年奥运会取得的最好名次是李柱宏取得第31名,成绩为2h19min26s,其次是韩刚以2h26min26s的成绩获得第66名和朱荣华以2h34min2s的成绩获得第76名。从今年的十运会和其他马拉松大赛看,男子的水平一直徘徊在2h15min左右,与世界水平差距比较明显,要想取得好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中日马拉松项目水平的比较分析

日本的马拉松水平近几年进步比较明显,特别是女子马拉松项目,下面我们重点对比分析中、日女子马拉松项目上的差异。

在世界各大赛事中日本女子马拉松项目屡获功绩,在悉尼、雅典两届奥运会中连续取得马拉松项目的金牌。在国际重大比赛中我国仅在第24届奥运会,在该项目中获得第5名。而在5000m、10000m我国女子曾经获得奥运会冠军,并在总体实力上我国胜于日本,而与中长跑同样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女子马拉松项目,日本却胜于我国。因而,揭露马拉松运动获得成功的秘密,探究我国在马拉松运动上有哪些不足,并提出完善的发展策略,在该项目力争突破,对我国女子马拉松提高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日本马拉松成功的启示

3.1 重视了普及,促进了提高

由于马拉松运动的普及一贯受到日本田协的重视,所以马拉松运动在日本人才层出不穷。每年日本举行马拉松赛事的次数达十次之多,其中“每日马拉松”、“福冈国际马拉松”、“东京国际马拉松”等等比较有名,往往有上千人参加。甚至有的马拉松赛,如“青梅马拉松赛”有数万人参加。

马拉松项目在日本的普及,一方面重视培养青少年中长跑选手,是以俱乐部方式在学校进行训练的,教练员多是学校的教师。每年的4~6月、9~10月被日本田协青少年制定为两个比赛期,而冬季的长距离越野赛是为中长跑选手制定的比赛期,还有全国高中生运动会在每年8月份。防止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断层”;另一方面,日本的企业也培养出了众多优秀马拉松选手,如君原健二、佐佐木精一郎、谷口浩美、儿于台阶等世界优秀选手。因培养马拉松高手而在日本出名的企业有“神户制港”、“S—B”、“新日铁”、和“旭化成”等。企业通过开展马拉松项目,增强了职工的身体素质,提高了生产率,另外职工在马拉松项目上取得了好成绩,成为日本、世界的体育明星,也给企业做了活广告,形成了一种良性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为日本田协省了一大笔培养费用,又促进了该项目的普及。

3.2 重视训练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日本马拉松的发展,在训练方法上,主要以长距离训练为主,辅以短段落的间隔跑。后来又重视5000m、10000m跑的强度训练和长距离跑的结合,即速度与耐力相结合训练。再到重视场地10000m跑的训练、高原训练等。另外高原训练也是日本马拉松训练方法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世界马拉松名手一般在赛前均进行高原训练。这几年来肯尼亚、墨西哥、埃塞俄比亚等国,把在赛前进行高原训练作为主要训练手段,培养出很多马拉松高手。高原训练可以增加血红蛋白、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心肺功能与腿部力量。对马拉松运动员来说“高原效应”是至关重要的。1997年在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之前,马拉松选手在日本田协组织下前往克罗拉多州进行72天的训练,成果是铃木博美获得了女子马拉松冠军;另外,雅典奥运会冠军野口水木每年到我国的昆明进行高原训练。

综上可知,日本的马拉松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是由于不断改进训练手段、方法,不断变化训练强度和运动量。除此之外,日本马拉松还在运动员的系统管理、营养补给、疲劳消除、素质训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革新,这就保证了日本几十年来马拉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从男子项目到女子项目一步步地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

4 提高中国女子马拉松项目成绩的对策

4.1 深入研究、突破传统、更新训练理念

以奥运争光计划为总体目标,改革训练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确立正确的战略目标。多年来,我们的马拉松水平一直没有大的提高,其原因在于多数教练仍沿用过去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我自己原来怎么练的,现在还是怎么练。”实际上,目前世界各国在中长跑、马拉松项目上的训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训练理念,深入研究、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科学训练。

4.2 “以赛代练”,锻炼运动员心理素质,提高运动成绩

经常参与高水平赛事、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化的经验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刘翔的成功使我们看到,经常参加国际大赛是非常必要的。以后应该派更多的运动员在国外参加一些高水平的比赛,逐步培养参赛意识,积攒宝贵比赛经验,提高心理的承受与适应能力。另外,通过比赛的杠杆作用来促进训练水平、参赛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4.3 勇于探索、力求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创新

我国马拉松水平的徘徊不前,主要问题在训练,平时的训练没有使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得到发展,比赛中跑不出好成绩就不难理解。训练方法得当,训练才有效果,即使暂时提高不明显,以后总会提高到理想的水平,如果训练方法不当,成绩永远都不会提高,即使提高也是很有限的。要想在短期内提高我国的马拉松水平,一方面应加大专项的有效负荷;另一方面,要提高马拉松项目训练的效率,以运动员预订目标的90%~95%作为专门负荷,提高马拉松运动员的专项比赛能力。摸索马拉松项目的规律与特点,对马拉松项目加强本质的把握,参考中长跑训练成功的经验,创新和继承相结合,寻求合适我国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模式。

4.4 激发运动员训练的激情

首先教练员应该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好运动员训练的情绪,使运动员喜欢训练,愿意从事马拉松项目的训练,充分调动起运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去我们了解到田径运动员常常说起,他们一到田径场两腿就不由得发软,特别是中长跑运动员、马拉松运动员。笔者认为主要是训练方法没有解决好,没有使运动员及时恢复,看着整天都在训练可是训练效果不明显,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运动员自信心丧失,对训练没有激情。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进一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使我国的马拉松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

4.5 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服务

加强马拉松项目的科研服务,组成以教练员为主,各方面专家和科研人员为辅的教练员队伍,提高项目训练的科学性。参与的科研人员应从单纯的检测服务逐渐深入到训练中,对科研服务的训练理念和特点有一点了解和认识,与教练员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才能提供最佳的科研服务。同时也应加强教练员自身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主动进行训练科研的能力得到提高。

4.6 提高教练员的整体水平

“千里马好求,伯乐难寻。”训练的质量直接受教练员水平的影响。我们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汲取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聘请优秀的国外马拉松项目教练员,学习国外好的训练、选材、恢复等先进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我国的马拉松项目教练员,提高我国马拉松项目教练员的整体水平,提高马拉松项目训练质量。

[1]章碧玉,等.第5届城市运动会田径比赛成绩分析与思考[J].田径,2004(1):17~20.

[2]于奎龙,等.中、日女子马拉松项目实力比较及发展措施牟少华[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8:65~67.

[3]夏伟恩.日本女子马拉松的崛起[J].田径,2005(7).

[4]夏伟恩,等.日本马拉松为何长盛不衰[J].田径,2000(4):5~7.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马拉松教练员
冰上马拉松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