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体育游泳课教学模式的初步探讨①

2012-08-15侯沛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8期
关键词:游泳池游泳运动员

侯沛伟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游泳项目在21世纪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是名列第一的。大家都说不太清楚,为什么喜欢这一项运动。其实游泳不仅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更多的是强壮了我们的身体;在游泳的过程中,因为水的温度刺激,机体为了保证足够的温度。皮肤血管在这个时候就参与了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冷水的刺激可以促使皮肤血管的收缩,以防热量扩散到体外。同时身体又随之产生了热量,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对皮肤血管的供血,这样一旦长久的坚持锻炼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

另外,我们都知道水质是十分柔软的液体,而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停的对人体的外在皮肤进行摩擦,从而无形间使得皮肤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息,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参加游泳锻炼的人,都有一身光洁、柔软的皮肤。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3/4充满水域的球体,因此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免不了和水打交道,还可以说游泳我们面前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项目的出现,更重要的它还是生活中健康的基础。其实,游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过热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游泳时水的压力和阻力还对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起到特殊的作用。

游泳,它是一种凭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和水的作用力,在水中前后、左右、上下、翻滚等的技术项目。但游泳这个项目,与其他竞赛不一样,它有独特的自身优点,它被人们看作是一项具有意识的项目运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无处不存在。这一项运动也是我们人类在与大自然搏斗中为求生存而产生的,这项游泳活动不断的变化、发展、壮大,直到今天,已经为体育运动中增加了的异响重要环节。游泳项目是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游泳是一项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也是如今我们国家《全民健身计划》中大力推广的主要健身项目。因此,学习游泳,既可以让人的身体越来越健康,又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型的美,可想而知,长久坚持,结果不可功效的。目前我们国家的很多高校里面,已经把游泳这一项目领上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些南方地区,诸多的高校很重视游泳课程的教学及训练,甚至也把会游泳进入一门必须掌握的学科,如何更好的充分借用高校各方面的优良条件,在有限的时间、场所环境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技能,也是高校教练员在游泳教学上值得考虑的问题。这说明,游泳这个项目已经开始在我们国家重视起来。

1 体育游泳课的发展趋势

高校体育课程——游泳,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期,游泳项目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这也就意味着游泳这一事业将要有新的一轮机遇跟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因此,高校的游泳课程发展应着重考虑学科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形成多种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群体。课程设置应突破现有的平面结构,拓展为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高校游泳课程内容应服从于体育课程目标,为此体育课程内容需综合化、多样化。去发现新的思路,激发起学生的热情高枕,慢慢的培养了运动员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性。在他们学得知识的同时,更要屋领悟到游泳训练其中的方法,从而,更快的发展他们学习与研究游泳训练的能力。所以我们常说,真正的学习是要去主动的,也需要善于运用头脑,而学习中的读、看、背不过是一个过程,单单考过程是不能取得的成绩的。所以,游泳不同别的科目,在这里学科里,运动员占主导地位,教练员只是辅助。当只有运动员认真的参与了,才能深刻的体会很多东西。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作为载体,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2 游泳运动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1)游泳已经是是我国奥运争光的竞技项目之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们中国的小将毫无悬念的为我们国家增添了几块金牌,这一刻,是值得我们欢呼、骄傲的。而且游泳目前也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最易于推行的一项健身环节。目前,我们国家的游泳项目已进入快速进步中,并且在奥运上夺得的成果也是喜讯频频、值得我们骄傲,本次伦敦奥运会使得我们国家在游泳这一项目掀起了夺金高潮、证实了技术上的成功改进。从这些成果来看,我们国家的运动员已经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加大游泳项目的普及力度,突破传统的单一体工大队和专业队培养模式,使得游泳技术和成绩不断提升新。(2)游泳时身体在水环境中由直立转为平卧,具有运动中身体无固定支撑及呼吸的随意性特点。游泳也是唯一能够将日光、水、空气三者有机融为一体,集健身、娱乐、体疗康复多种功能为一身的时尚运动,尤其对许多的慢性病(肥胖、糖尿病、心肺功能衰退等)均具有不同成度的改善和治疗作用。游泳不分男女老少,是一项完全集大家一起娱乐、享受的运动项目。

3 高校体育游泳课的开展现状及原因

3.1 开展现状

目前来说处于南方地区的学校,在游泳课程中还是很有条件满足运动员,在南部的一些城市,他们的水源很充足,这也就给高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促使游泳运动会举办的很出色。可是看看北部地区,游泳课程不被重视,也没有那么便利的条件提供给学校,北方城市却只有极少重点高校开展得不错。如清华大学,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高校游泳队,西安交通大学等也都在高校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上做出了较大的成绩。而其他不少高校多多少少还是存在教学计划的不明确,甚至,许多的高校把游泳课程在学科里面看得很简单,教学的内容不健全,课时较少,并且,考试不科学、不全面,这与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很有关系的。

3.2 原因

(1)学校条件有限,场地有限,受到季节、气候等影响,教学过程中,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课堂教学的内需。(2)游泳考试规定的标准比较偏高,可是这又明显的很矛盾,平时教学的可是较少,在这样的训练下,获的较高的成绩,简直是相互矛盾;这也就说明教学目标要求的确立和管理实施存在一定问题。(3)多深度的教育,就会有多发达的程度,训练教育直接的决定对游泳运动的理解程度,我们可以体会到,不越是发达的游泳运动会,举办的越是成功;技能改进只是单一的,更要重视教育。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为了我们国家明天的强盛,也为了我们体育这个事业游泳项目的发展,更需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承受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带来的压力,也为迎接新的挑战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新型人才,此外,学校还不能忽视了健康教育的加强;让我们的运动员更稳固的掌握健康基本知识,健康保健知识,健身基本技能。

4.2 建议

(1)确立一个明确的教学方案,可以考虑从公众集体健身,自身受益这一点观出发,游泳这一项目毫不疑问是最好的首选。为此,确立大学生必须学会游泳这一教学目标,加强教学工作的统一组织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

(2)修订新的教学材料,特别指出的是教学时数,保证教学时数,游泳教学属于普通体育课的范畴,在学习条件、季节影响及游泳教学的课时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教学要有一定的随意性。要想把游泳教学的这一目标完成,学校就必须重视起来,可以考虑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实施课上、课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3 教职工应多注意以下事项

(1)作为教师,应熟练游泳急救知识学习,提高游泳救生技能,增强游泳技术水平。

(2)任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重要的课前准备,包括完整的游泳教学教案、救生器材、穿戴好游泳衣裤等。

(3)任课教师不允许穿便装和运动鞋进游泳池上课,必须赤脚或凉鞋等。

(4)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求学生进行体检,一旦发现身体不适的学生坚决不能进游泳池,这部分学生的游泳成绩可以选择其它适合的项目代替。

(5)在学生进入游泳池前,任课教师一定要进行安全的教育,首先清点好上课人数,安排好见习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任课老师没有允许的情况下,严谨学生自己在游泳池进行跳水、潜水、游戏等危险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保护情况下,学生严谨进入深水区域。

(6)教师必须在安排的游泳池进行游泳教学活动,学生下水后,教师及时下水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做好安全救护工作。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不得随意调整上课地点,学生不得随意调换游泳池。

(7)教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防重视学生的安全。同一游泳池的教师对同一游泳池学生的安全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任课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对所在游泳池轮流进行安全巡视。

(8)游泳课结束后,教师必须监督本班学生及时离开游泳池,清点本班人数,最后,学生不得私自逗留在游泳池;老师也不得因为个人感情,留下看似很熟悉水性的学生。

(9)教师必须在本班学生完全离开游泳池以后,才能自己离开游泳池。在我们学校体育课游泳课的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基础几乎出于零的状态,他们眼中的游泳,仅仅是一个表面肤浅的理解,还未能从根本上了解、认识游泳的本质、技术中的规律、前进中的特点等等,这样没有学习的盲目游泳,就制约了运动员们的良好发展,记得,我们比较传统、老旧的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这就是最大的一个弊端所在,根本不能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即忽视学生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的开发和培养,也使得运动员在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变成了被动的状态,甚至出现消极,压抑和排斥,运动员在实际训练中无法用逻辑推理思维。而且,加上课程再缺乏实践性,即便是那些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的很牢固,也只不过是死记硬背知识结构本身,并不是结合知识实际训练的过程产生的效果,因此这样就造成学生知识整体的残缺,不能起到启发思维、发展体能、提高教质量的效果。比如,有些学校做出这样的事例证明。往往实验班的教学效果、运动员的成绩要远远明显好于对照班。由此得出,实验班的教学进行完改革以后,采取了研究型教学模式,运动员更好的掌握了要领。

总之,经常从事游泳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深刻的从实践中,体验竞争、拼搏的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个人作风。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掌握游泳技巧的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1] 张陵芝,张秀真.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蛙泳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

[2] 曾宇.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游泳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个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8(5).

[3] 陈伟霖.影响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措施[J].福建体育科技,2001,9(4):37~39.

[4] 戚世媛.高校蛙泳教学速成方法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6):53~54.

[5] 杰·康西尔曼.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4.

[6]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图列斯基、蒋金日来华讲学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游泳教研室,2001.

[7] 张雨.黑龙江省高校公共体育游泳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8] 张明飞,等.集美大学公共游泳课课程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

猜你喜欢

游泳池游泳运动员
游泳池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皇家游泳池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智扩游泳池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