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与相关分析

2012-08-15郭金荣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8期
关键词:田径心理素质量表

郭金荣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田径运动员的心理因素直接关系到比赛成绩,在竞技体育中不仅仅是战术、实力和技术的较量,更重要的抗衡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田径运动员能力、技术战术的发挥起着主要性的作用,运动竞赛中如果田径运动员没有良好的心理因素作为基础,尽管有良好的体能和技术,也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所以需要对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进行研究、探讨以创造优异成绩为最终目标。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及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相关文献,阅读与运动员心理训练相关的书籍,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1.2 专访访谈法

走访吉林省田径队训练专家,听取他们对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意见,并听取专家对本文的指导意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型田径运动会的总结检讨会中,提出国内各代表队选手未发挥出实力而与奖牌失之交臂,因素的主要问题在于选手的心理素质不佳,并不是努力不够,选手普遍缺乏系统的、长期的心理训练。许多表现失常的田径运动员,意外中箭落马,体操项目铩羽而归,田径选手们表现与预期出现落差,选手多数反应都是:中国选手还要再加强心理素质。常常看见在激烈的比赛中,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频频失误,甚至表现差强人意。如网球名将康诺斯所言:“当田径运动员的体能、技术已达到最佳状态时,比赛的胜负有95%是取决于临场的心理状态”,这更突显了在比赛中除了技术和体能要充分的发挥,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基础;这样看来,比赛时扮演重角色的要数心理状态,甚至会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在激烈竞争的运动场上冠军只有一个,获得冠军的人,不一定是平时训练时最强最有实力的田径运动员,但一定会是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表现的田径运动员。

2.2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体能和技术发挥的基础

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体能和技术是最基本的要素,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很多世界级知名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成绩非常理想,而一到比赛的时候就发挥欠佳,在比赛中出现低级失误,成绩与预期的差距很大,探究原因发现心理原因成为阻碍运动员获得成功的要素。如果一名运动员心理素质好,在比赛中往往会超长发挥,取得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好成绩。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田径赛场,取得冠军的人不一定是最有实力的运动员,但一定是心理素质最好的运动员,心理素质在比赛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关系到运动员的比赛胜负。

2.3 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与相关分析

在最近几年研究以心理素质与田径运动员,成绩表现及运用不同心理训练,如放松训练、意象训练、心理个别访谈、睡眠剥夺、干扰模拟训练、压力因应策略、认知策略等心理相关提升选手心理技能为主;以ACSI-28、PSISR-5、田径运动员认知型态量表、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进行心理技能相关研究,勾勒出量表初步因素有动机、压力处理、逆境调适、专注、自信心、可教导性等六个,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考验量表假设性测量模式与各分量表的构面是否适配。以独立样本考验比较优秀及一般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差异情形。我国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的探讨因素有自我功效、超越企图、目标导向、意象仿真、外在因应、自我控制、决策判断、专注幅度、自我激励、团队精神、求胜意志、平常心境、优势风格及竞赛意念等。

对于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主要是为了解运动代表队选手心理技能或使用心理技能情形;探讨不同背景变项,田径运动员,其心理技能,不同背景变项的优秀田径运动员其成绩表现;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可有效预测成绩表现;技术水准越高的选手、带队成就水平越高的教练、带队成就水平越高的教练指导选手,其心理技能得分越高。

国内外的田径运动员,相关心理研究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1)描述统计:了解选手在分量表所得分数的平均数、标准差,作为诊断心理技能的依据。(2)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作为量表效度分析的参考及依变项的依据。(3)t考验:两群不同样本,自变项两组进行依变项的比较。以量表所得的因素为依变项,以受试者对象的性别为自变项,使用独立样本t考验(t-test)进行两组间平均数的差异考验。(4)变异数分析:亦称ANOVA,是一种假设考验的方法,探讨因子(自变项)对依变项是否有影响的统计方法,主要是用来比较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控制的间的平均差异。(5)独立样本单因子变异数分析:一个自变项对依变项的影响。以量表所得的因素为依变项,考验不同年龄、每周训练时数、性别、技术水准等在量表各因素上的差异情形。(6)独立样本二因子变异数分析:两个自变项对依变项的影响。以量表所得的因素为依变项,以受试者对象的性别与运动绩效为自变项,考验各组在田径运动心理技能量表因素上的差异。(7)多元逐步回归:用来分析一个或一个以上自变量与依变量数量关系,以了解当自变量为某一水平或数量时,依变量反应的数量或水平。以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的压力处理与逆境调适、动机、可教导性、专注、自信心等层面为预测变项,成绩表现为效标变项,探讨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对成绩表现的预测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近年来,多数田径运动员认为增强表现水平的关键是心理素质;接触心理素质,初期的学习时较少接触,大多是进入选手期或是初、高中时期,在参加比赛后,根据面对的情况或是临场比赛所发生的情况,现场时教练给予指导,或是赛后检讨,才知道怎样调整自己并面对困境。随后的心理素质访谈,其中多半选手没有接受过专业性的心理素质训练,现在经常用到的心理技能如意象练习、自我喊话、放松法、呼吸法、让自己如何更专注等心理技能方法。学习的主要来源来,即学校的田径运动员心理学课程,或学校安排教练、学姐、学长的经验教导,以及多年自己在比赛所累积的经验而成的。可见大多选手并未受过系统的、长期的、正式的心理素质训练,这需要相关单位设计出一套有效的训练计划依选手差异性,从而提升选手的比赛成绩

3.2 建议

在对于运动员的指导上,教练力求客观。当运动员表现相同时,不要因为不同水平而产生见解的不同。因为这样会影响运动员接受指导意愿的程度以及对教练信任。当前,在我国选手良好接受教练指导程度的情况下,教练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可能会成为我国优秀运动员提高水平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来奥运赛、世锦赛或亚运,国内常有足够的优秀选手有夺牌的实力,却因心理素质不足、发挥欠佳的临场表现,而与奖牌无缘,对于种种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拟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正确选择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进一步抓住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时机。期盼在未来的几年,我国田径体育事业再铸辉煌,相信优秀田径运动员不仅能获得专业的学术研究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战术训练,以及良好的运用田径运动心理素质的训练,打破传统的训练方式,创造优异体育成绩。

[1]赵富学.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卫生职业教育,2008,13.

[2]马祥房,余琴.我国优秀运动员心理技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6.

[3]顾义权.赛前心理技能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08,3.

[4]罗睿.心理技能训练研究综述[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6.

[5]胡望洋.运动员心理技能与流畅经验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田径心理素质量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计数:田径小能手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