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文化和科学健身
2012-08-15于践
于 践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浙江 杭州 310012)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内容
国内外调查研究有关“太极拳”的文献甚多,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唐豪、顾留馨的《太极拳研究》;席庸的《太极拳与科学健身》等,都对太极拳做了详尽的阐述。太极拳也从以往的技击角度向健身、竞赛和技击多角度发展。本文主要探索太极拳文化和科学健身的有关问题。我们全面研究太极拳的文化,取其优秀传统健身养生之道,来指导人们进行更科学的健身,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身体素质。同时利用太极拳健身的途径,可进一步触发我们去研究、继承和发扬太极拳文化,使太极拳运动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太极拳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让世人体验太极拳文化的内涵,让全世界人民从中受益,让世界人民体验中国太极拳文化的独特魅力。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阅读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对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
2 太级拳文化的历史流变
2.1 太极拳的起源及演变过程(注1)
太极一词,始见于《易经》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丙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的生,不是产生,而是演变的意思。亦即八卦由四象演变而来,四象由两仪演变而来,太极的变化流通,包含或阴或阳,呈现柔与刚两种不同的属性,八卦即四象,四象即二仪,两仪即太极。唐代孔颖达所著《周易正义》书中,解释太极为“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亦即是天地未分之前,混而为一的元气。它至大、至博,这一混沌不分的元气,或为阳刚,或为阴柔,千变万化,作用无穷。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鱼形图案。以太极来命名拳术,象征着太极拳是圆活的,弧形的,而且说明它的拳法、拳理包罗天地的变化,博大精深,是一阴一阳、刚柔相济的精妙拳术。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已有的史料和实地调查都证明太极拳是创造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综合地继承和发展了明代在民间和军队中流行的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中的阴阳学说,成为一种内外俱练的拳术。因此,太极拳基本上可以说是来自群众的、汇合众长的拳种。
探溯太极拳的起源,不能不从整理明代民间武术的戚继光(1528—1587)说起。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由于地大人多,发展到明代,拳种已经很多,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名将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卒活动身手,从民间著名的十六家拳法中,吸取三十二个姿势编成拳套,称作《拳经》三十二势,作为士兵练习刀枪剑棍等兵器的“武艺之源”。他所吸取的拳种远及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的三十二势长拳。长拳短打,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去芜存精。技击方法包括踢法、打法、拿法、跌法,其拳法“势势相承,遇敌致胜,变化无穷”,大力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供人观赏的华而不实的花法套路的弊病,成为一种从群众中来切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武术学派。
就现有武术史料来看,戚继光式研究和整理民间武术的杰出人物,其目的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训练士卒掌握“临阵实用”的武艺,成为劲旅,南平倭寇,北固边塞,保卫国家。他的武术为军事服务,军事又为政治服务的主张,与当时另外两名抗倭名将俞大猷(?—1580年)和唐顺之(1507—1560)的抱负相同。戚继光不仅虚心学习“临阵实用”的武艺,整理了各家拳法,而且向俞大猷学过棍法,向唐顺之学过枪法。他这种锐意进取,不拘泥于古人成法和大胆革命的精神,对后世继承、研究和整理武术套路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由于太极拳的前期是在封建社会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蒙上一层封建的尘垢。在封建社会中,对一些来自民间并受到群众欢迎的东西,统治阶级通过它自己的士大夫和御用文人,把这些东西涂上一层幽玄的神秘色彩,假托“仙”、“佛”、“圣贤”等所创造,使它神化起来,以达到麻醉人民意志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因此,在历史上对太极拳的创造人,也就产生了各种牵强附会的臆说,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如有人说太极拳创建始于元末明初的张三丰,有人说创始于唐代的许宣平,更有人认为陈氏太极拳系得自蒋发,而蒋发又得自王宗岳,又说太极拳即内家拳(注2),等等。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历史考证和对材料的实地核对,又由于陈氏的世系与传习的系统至今尚屈指可数,因此可初步证实太极拳系创始于陈王廷,并世代传习于陈氏家族之中。
2.2 近百年来太极拳的发展
明末清初的陈王廷汇合百家之长而创造的太极拳,由于时代需要不同,当初是偏重于技击性的。但又由于太极拳结合了导引、吐纳和经络学说,采取了螺旋缠丝式的弧形运动,就更扩大了运动效果,加大了爆发力量。这种结合,目的虽为技击,但它本身就包含着疗病保健的因素。
一切事物总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着的。随着时代的进展,陈王延所创造的拳套,既有继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创造发展的一面。百年前,由于火器的演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使武术家们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太极家开始提出“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显而易见,这是太极拳开始从技击转向保健的启蒙思想。
为了适应保健的需要,陈家沟拳家陈有本首先创造了新架,架式和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原有的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有本的学生、族侄陈青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入繁,逐步提高技巧。因为陈青萍赘婿于距陈家沟不远的赵堡镇,遂在赵堡镇教拳,因此人们称作赵堡架。
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练的前拳属于陈王廷旧传的架式宽大的老架系统,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1799—1872年)到北京传习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又逐渐改编了拳套动作,经杨露禅三子杨建候(1839—1917年)修改为中架子,又经杨建候第三子杨澄甫(1883—1936年)一再修订定型为大架子,成为著名的目前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杨露禅和次子杨办候(1837—1892年)傅教了满族人全佑一套小架子,后由全佑子吴鉴泉(1870—1942年)传授,即为目前流行的吴式太极拳。吴式小巧紧凑,速度均匀,不纵不跳,与杨式同一趋向。
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年),早年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后又从陈青萍学习新创套路,从而创造了武式。武式架式紧凑,强调开合虚实。武传李亦畲(1832—1892年),李传郝为真(1849—1920年),郝传孙禄堂(1861—1932年)。孙为形意拳、八卦拳名家,参合三派之长,另创造了架高步活的太极拳,姿势参取杨式,理论兼采形意,现称孙式太极拳。
各式新创的太极拳,各具特点和风格,驾式虽然有繁简大小的不同,但其锻炼原则均主张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要求达到刚柔相济。这些新创的太极拳都是经过前辈勤学苦练,下过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几经修改而最后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他们都能分别适应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和练习技击等不同的要求。
陈式新架、赵堡架、杨架、武架、吴架和孙架等,都是根据陈式老架太极拳第一路改编而成的,所以架式虽有不同,可是套路的结构程序,仍然按照第一路老架,它的演变痕迹是很显著的。
太极拳套路和双人推手方法,历来是相辅相成而行的。随着太极拳套路的发展趋向,推手方法在内容上也有了变化。
原有陈王廷创造的推手方法,是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放劲)法的竞技运动。而新创各种架式的推手方法,都逐渐改为不跌、不管住脚和不下蹲及地的推法。新的推手方法,着重发展了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的沾连粘随,并乘势借力而放劲的一面,使练习时感到兴趣盎然。因此太极拳的推手发展到目前,可以分别应用于医疗、运动竞赛和技击三方面。由于推手方法的适应性广泛,练习时又不需要护具、场地设备和特制服装,两人随时随地皆可搭手练习,因此非常便于开展。
如上所述,在百年前,太极拳的发展着重在技击方面,而近百年来则向技击、竞赛和医疗三方面平行发展。特别是在陈氏十四世陈长兴这一时期,是太极拳发展的转折点。自外传至永年、北京后,传布日益广泛。这在太极拳的发展上说,应该是一件大事。在此之前,太极拳久处于河南温县一隅之地,一姓之众。由于外传杨、武,杨传授于北京,武则用文字宣传于外省,逐使太极拳之名由点到面,形成弥漫到全国的普及基础。这是杨、武两人对于太极拳普及的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武术遗产的研究、整理和推广,把太极拳作为重点武术项目来推行,并广泛应用于医疗体育方面。1956年8月1日,国家体委根据杨式拳架研究整理编印《简化太极拳》,为太极拳的普遍发展创造了条件。1957年夏,国家体委武术科组织力量整理了杨式太极拳(大架子)的动作说明,编写成了《太极拳运动》一书,共有88势,这样就为简化太极拳的学习者提供了进一步提高的教材。太极拳的推广,正好适应现代工作节奏紧张的人群,和中老年人群的健身需求,太极拳成了街头公园、健身场地千百万群众的主要健身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1978年11月16日,世纪伟人邓小平为太极拳题词“太极拳好”,不仅为太极拳本身下了最好的定义,证明太极拳不愧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为太极拳普及、推广、发展、提高指明了方向。2000年7月,国际武联执委会上决定把每年的5月定位世界太极拳月,至此,太极拳已经为全世界所接受,各种各样的太极拳活动在全世界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2.3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技术样式、习练方法、价值追求(包括养生、技击)。本文主要对太极拳文化中的健身价值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的保健思想、养生文化;另一个是哲学思想文化。太极拳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
(1)太极拳是东方养生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
太极拳的养生保健最重要的是科学的阐述了动与静两个矛盾的方面,解决了他们的和谐问题。它从养生学的角度出发,要求心静意动,动静结合。太极拳非常的注意心态,精神意念的运用。在打拳当中,做到动中有静,动中寓静,特别提出“先在心,后在身”,要把形意结合起来。这对于人的神经系统,对于人的心理调节,对于精神的调控、熏陶,都有很好的影响。太极拳追求平衡与和谐,要用意识引导动作,通过练拳架子,达到形态与精神和谐的状态。在未来的社会里,高科技、高脑力劳动、激励竞争是主要特点。在这样的社会里,练太极拳是非常有益的。东方养生文化的思想,在现代社会有它的特殊价值和体现。
(2)太极拳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太极拳以太极阴阳为哲学基础,外示安逸、内固精神。这点在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技术要领当中都表现的非常清楚。在太极拳练习和日常的行为规范当中,特别强调宁静致远、以静制动这样一个原则,它主张刚柔结合,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行为文化。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温良恭敬俭让的行为处世态度,这都在太极拳的理论和技术运用当中得到了很大的体现。
太极拳的攻防原则之一是:“以静制动”,所谓“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讲究后发制人,不以力制人;讲究巧,要服人而不伤人。
太极拳的攻防原则之二是:“以柔克刚”对方一来,我不硬顶,而是顺势牵引,当对方退却时,我就顺势推送,这就要求有一个很好的技术技巧,同时也是一种行为指导思想。我们要用小力、巧力,而不是暴力。所以我觉得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人文文化。它与争强好胜的、以力服人的方法有本质的区别。
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天人合一”,强调平衡,强调整体。太极拳要领中提出中正安舒,在拳理中强调神舒体静,体现内再度精神和外在的美相互结合。太极拳理论充满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但更多的不是谈哲学,而是谈哲学在拳术中的运用。
3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已具备两重性;从武术研究方面去看,着重于技法、功架和技击作用,而保健体育则重视其形、神、意、气及其对性理、病理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都离不开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和运动特点。脱离了太极拳的运动形式、特点和锻炼要求,是无法谈它的保健、防治作用的。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与动作三者紧密结合的运动形式。这样一种全身运动,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保健、防治作用,也是整体性的,不是某一动作的出现即足以对某种疾病或某脏腑功能失常起作用。下面从传统理论观和现代科学视野两方面探讨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3.1 传统理论观照下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许多研究太极拳的资料认为,太极拳是练意、练气、练身三者结合的运动,通过锻炼能达到心静、体松、气和、无物无我、无忧无虑,一派神行的境界,这就是太极之道。它与道教的清净无为,佛教的四大皆空,儒家的中庸之道,以及气功的吐纳导引等异曲同工,是修身养性之道。故太极拳是一门哲学,一门道学,一门医学,也是一门养生学。它遵循“人法天,天法道,道法于自然”的法则,体现了大自然的阴阳、虚实、刚柔、动静之无穷变化,它拳技虽小,拳道却是博大精深。学者若能体察其理,躬行其道,必然能使人改善品性,身心双修。
无论是太极拳的意念要求,还是太极拳的外形要求,无不体现着“平衡”。例如:练拳时要求意念体会“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虚领顶劲”意味着气向上领,而“气沉丹田”则意味着气向下沉,这两者明显的体现着“平衡”,练习者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则练习者的脊柱被拉长,在此基础上进行旋转、折叠等运动,日久天长则脊柱四周的肌肉、韧带、肌腱等组织的功能得到加强,自然可以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对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恢复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另外,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无不体现着“平衡”,它要求上下呼应,虚实分明,左右兼顾,全面发展。
同时,太极拳跟我国的传统中医的健康原理不谋而合,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疗疾病时,则“虚”补、“旺”泻,追求人体内在的“平衡”,人们通过练习太极拳,达到人体内在的“平衡”,则身体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疾病必然得到防治。
3.2 现代科学视野中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1)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太极拳将锻炼意识放在首位,套路中很少有过猛、过急的发力动作。因此它可以松弛紧张的神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内分泌失调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衡得到调整,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并使痉挛的小血管得以松弛,这样既加强了血液循环,又降低了外周阻力,从而使血压自然下降。太极拳的运动量不大,肌肉进行有氧代谢,不存在氧债问题,也就不会加重心肌缺氧。久练太极拳,可以锻炼心血管系统,营养使心肌纤维强壮、有力,心跳次数减少,增大了心脏每博输出量,增加了心肌储备力。一个人全身的毛细血管平时只有20%左右开放,而久练太极拳,能促使毛细血管开放,并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练太极拳还能通过骨骼肌的收缩、舒张使静脉血流加速,并通过膈肌的活动对腹压的改变,使血液尽快经下腔流进心脏,同时可以减少肝、胃、肠的淤血水肿。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明显提高心肌的机能,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和血黏度,从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2)调节呼吸系统的功能
经常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感冒、气管炎、肺结核及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经过户外冷空气和日光的照射及严寒的磨练,身体的免疫机能增强,对外部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增强了新陈代谢的能力,体温调节的功能随之增强,因此感冒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常练太极拳可以改善肺呼吸机能,使肋间肌等呼吸肌纤维变粗,肌肉强壮有力,肺廓活动度好,肋软骨骨化率低,肺活量变大,从而使肺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实质是锻炼腹式呼吸与肺呼吸相结合。太极拳运动可以逐步改变人的呼吸方式由胸式呼吸转变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生理意义是:横膈肌较大幅度的升降运动,对于胸腹腔的脏器,如肺、心、脾、肝、肾及胃、小肠、大肠等,都可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这些腑脏循环旺盛,生机活跃。另外,腹式呼吸所形成的腹压升降,大大有利于血液的循环,这样就使躯体和内脏获得更充足的血液营养。
(3)调节运动系统的功能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依靠肌肉收缩为动力,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各种动作。练习太极拳对骨骼肌肉的作用,就在于太极拳是一种内外结合,一动无不动的运动,要求动作连贯、圆滑协调。因此,对全身各部分肌肉、关节都能得到锻炼。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它的运动量通过架势的高低可以调整,能满足各种人群所需的运动量。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可以说下肢出问题,肯定是一种衰老现象。如果发现腿没劲了,说明其生命力衰退,练低架太极拳能够使腿部肌肉发达,腿部的肌肉和血管丰满,就增强了血液的输送与回流的泵力。通过练习太极拳大腿肌肉增厚,肌肉群的伸展收缩本身起了一种对心脏血液收放泵力作用的辅助功能,就像在下肢增加了好多个小泵。因此,练太极拳对运动系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打太极拳要求身法中正,从百会穴到会阴穴,整个脊柱要尽量正直,并强调用意,使它对拉拔长。脊柱以及两侧,是中医讲的督脉、阳经,是西医讲的中枢神经系统,都通过脊柱的两侧伸展到全身的各个部位,现在很多人患腰椎间盘突出、颈椎、腰椎骨质增生,都是平时立不正、坐不直,弯腰弓背造成的,而经常练太极拳的人,一般腰椎都很有力量,脊柱一般不出问题。因为经常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会阴穴到百会穴,整个脊柱对拉拔长,对整个运动系统就会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4)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
练太极拳对消化道的功能改善也有明显作用。横膈的上下活动幅度加大,对消化器官起了按摩作用,致使心肺功能加强,消除内脏淤血。加之全身运动又都成为改善消化功能的基础,因而经常打太极拳的人大多食欲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良好。练习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胸腰折叠,因而有以下好处:
首先,加强输入。练习太极拳后,胃口好,吃的多。
其次,加强了吸收功能。我们吃下去的食物,经过胃部粉碎,要真正吸收,变成热能,还得靠小肠壁亿万个毛细血管的吸收。通过练习太极拳,丹田内转,进行自我按摩,吸收功能就加大,增强了排泄功能,因此坚持练习太极拳者很少有便秘现象。
最后,促使消化性溃疡愈合。消化性溃疡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至今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尚未全明,但与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有很大关系。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作用就在于人们在习拳中,人的精神、情感、五官、手、足、身及全部器官都参与运动并与大自然和谐一致,故能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的调节作用。使大脑各部分功能协调,各种内分泌适当,不良的病灶自然受到抑制,这样就消除了精神因素引起的胃酸增多,而病人精神愉快也会促使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
(5)调节内分泌、生殖、泌尿系统的功能
这三大系统基本上在骨盆之内,也就是丹田区域。太极拳特别强调这一部分的运动,特别是对耻骨尾肌的锻炼,该肌可以支撑骨盆内的全部器官,是一条比较宽的韧带。这部分的锻炼,对人的内分泌,特别是对性腺的内分泌大有好处。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其内环境有三种调节方法:第一,神经调节。第二,体液调节。第三,自身各种脏器组织的自我调节。当遇到一些外环境影响,自身调节不了,人们就选择一些外部调节方法,太极拳运动则是人们用来增强自身调节功能的最佳方法。
(6)心理学知识解释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健康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适应性及完善的心理状态。太极拳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又能促进心理健康。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以意识引导动作,要求“意到身随”,“内外相合”,“身心皆修”,使人进入无忧无虑、无我无他的怡闲境界。使人消除心理疲劳,情绪开朗,乐观向上。
太极拳可以修身养性,改变人的消极个性。练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形神一致,动作均匀缓慢,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中求静,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处处充满哲理。故常练之可使急躁、易怒、焦虑、多疑小气的人改变成稳健、豁达、沉静、随和、乐观的人。因而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拳术,而且还具有一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太极精神,它既能提高人的修养,又能健全人格,陶冶情操。
太极拳可以提高人的社会适应性和人的社会行为水平。练太极拳者,多为集体练习,虽是群体活动,但大家都是为健身而来,彼此不猜忌、无隔阂,无利益冲突,容易亲近。在交流拳艺的过程中,亦交流了情感,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从而疏导了工作中造成的心理压抑和感情危机,使人和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达到心理相容、心理沟通。在改善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修养,学会了关心他人,学会了奉献,提高了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水平。
总的来说,太极拳对人体的作用很大。练拳时,以腰为轴,全身上下、肌肉关节、四肢百骸,都可得到活动,这促进了肌肉紧实,关节灵活,防止骨质疏松及变形。
练拳时要求精神集中,意念专一,因而加强了对神经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它的主导作用和调节功能。又由于它动作轻捷圆活,刚柔相济,练后轻松愉快,消除焦虑,可以促进对事物的兴趣,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情绪。
由于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这就必然导致呼吸匀细深长,从而能保证气体充分交换,肺脏功能加强。因呼吸深长,胸腔负压就加大,回心血量增加,加上全身活动又促进了血液循环,故练拳者虽在冬季,四肢末梢也常能保持温热,增强了抗寒能力。
集哲学、道学、医学、养生学于一体的太极拳,包含着大自然的阴阳、虚实、刚柔、动静之无穷变化,且又强调整体观念,要求身心合一,内外上下完整一气,以意领气,气随意行,意到气到。故久练太极拳能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强体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古人对太极拳的妙处有诗为证:“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4 结论
太极拳哲理博大精深,是祖国传统的健身瑰宝,具有独特的修身、健身、防身理论和效果,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并以其特有的魅力,不断地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太极拳理、拳论从经典理论向现代语言和现代科技诠释的过渡,将推动太极拳运动的更大普及向世界传播。将古老的东方文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理论方法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必将加速探索太极拳优化生命质量奥秘的进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系统的太极拳锻炼,可能成为促进人们聪明智慧、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一个重要手段,为解除21世纪社会的人口老化的压力、提高中年人健康水平、开发青少年人智力、提高脑力劳动能力,全面提高21世纪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精神文明作出独特的贡献。
太极拳依据人体自然结构编排形成,强调合乎自然运动规律。在运动中以人为主体,为核心,注重自我的锻炼,形成了内外兼修的理论、技术体系。而这一体系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完全符合科学健身的规律。所以全世界的太极拳爱好者通过习练太极拳,改善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才使之能日益推广。因此太极拳健身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是真正的中国传统优秀养生方法的代表。她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财富,我们也乐于并积极地将她向世界人民推介,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为了太极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应体现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深入理解太极拳内在特点的基础上,发展相对简单易学、具有明显专项健身功能的太极拳套路。在科学实验配合下,太极拳不仅吸取古典拳种的精华,还将根据不同病症的医学要求,发展新风格,创编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套路。
我们全面研究太极拳的文化,取其优秀传统健身养生之道,来指导人们进行更科学健身,而提高我们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同时利用太极拳健身的途径,进一步触发我们去研究、继承和发扬太极拳文化,使太极拳运动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太极拳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让我们从中受益,让我们体验太极拳文化的魅力,让全世界人民从中受益,让世界人民体验中国太极拳文化的魅力。
注释:
1.本文有关太极拳起源及演变过程问题的探究主要参考唐豪、顾留馨编著的《太极拳研究》一书,中间也直接引用了该文的一些材料和观点。
2.清初黄百家著有《内家拳法》,书中所述内家拳的拳势名称和练法,跟太极拳截然不同。因此,从内家拳法和太极拳始创拳谱对比中,就可以得出确定答案,推翻太极拳始创即内家拳的说法。
[1]唐 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郑 勤.太极文化与功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3]席 庸.太极拳与科学健身[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漆 浩.实用太极拳防治百病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蒋玉堃,张金普.健身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6]臧凤儒等.大学教授谈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薛圣乐.太极之光[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2.
[8]刘光鼎.太极拳术-理论与基础[M].北京:科学出报社,1992.
[9]何 明,何新蓉,刘耀麟.杨式太极拳及医疗保健[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