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古典诗词的现代接受

2012-08-15刘贵生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河北衡水053000

名作欣赏 2012年17期
关键词:古典苏轼诗词

⊙刘贵生[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作 者:刘贵生,文学硕士,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优秀的古典诗词一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少年来以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韵悠长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确,古典诗词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品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但时至今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整日为现实的名利所驱,渐渐地将古典诗词抛之脑后。即便是各级各类学校所开设的古典诗词课程,也只是单纯地停留在讲解的层面而已,最多要求学生背诵几首名篇名作,这也只是作为一般的教学环节应付考试罢了,而对于学习古典诗词的价值和意义却很少谈及,更遑论课后的专门探讨学习了。此种局面的出现,固然有时代的、社会的、个人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缺乏有效的接受途径实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两千多年前,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主张学习前人的东西需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及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其实不仅如此,对于古典诗词的接受同样应该考虑到诗词作品的创作情境、创作态度、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等等,尤其要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阅读将古人和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就是历史的还原。试问,千百年来,优秀的古典诗词能够不断传承,为一代又一代无数的各不相同的人群烂熟于心且播之于口,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就是古典诗词表现了与后人类似的生活,抒发了类似的情感,因而历来引起了强烈的共鸣。鉴此,笔者以为当今社会对于古典诗词的接受和传承关键就应该从这几方面做起。

一、音乐感染法。众所周知,诗词在产生之初,都曾经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诗经》三百零五首就是按照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后来的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直至唐代绝句,也有很多被配乐演唱。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点,更为一般读者所熟知。词的别名曲子词,极好地表明了在产生之初它就是配乐歌唱的一种新的诗体。现在流传下来的好多词集如《云谣集杂曲子》《乐章集》《白石道人歌曲》等,从题目一看就知道这是歌曲集。再从词牌名来看,如《渔歌子》《水调歌头》《六州歌头》等等直接表明这是歌曲名称。除此,我们还经常从一些文献记载中看到词被用来演唱的情况。如北宋柳永的词因为通俗流畅,故“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①,他自己在词里也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虽然发展到后来,词失去了音乐的特性而成为一种单纯的案头文学,而且最初配乐歌唱的一些词由于曲谱的失传而不再演唱了,但到了现在还是有作曲家出于对古典诗词的爱好,重新给一些诗词作品谱曲,这样我们就又能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了。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等,这些歌曲或缠绵哀怨、或慷慨激昂,无不传唱广泛,感人至深。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古典诗词的接受过程中,如果能以歌曲的形式进行演唱,无疑是一种极好的途径。

二、闲暇品味法。从诗词的特点来看,优秀的古典诗词大都语言简洁、意蕴丰富,或以情感真挚而打动读者,或以景物优美而引人遐思,或以哲理深刻而耐人回味。要真正能体会到诗词的魅力,绝不是浅尝辄止、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往往需要读者通过反复的阅读,再三的玩味,方能得之一二。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看来,诗歌浅显易懂,无非是写登阅庐山的感受,似乎并没有多少值得人回味的地方,但无数的人却从中悟出了日常生活中一个最普遍的真理:看待任何事物都要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分析,才不至于失之偏颇,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最好的阅读诗词的方法就是闲暇之余,坐在窗前,放一杯清茶,捧一本诗(词)集,看一会儿书,喝几口水,再回味书中的内容,或凭窗远眺,或闭目沉思,正如古人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②,此种情景,的确是一种无上的精神享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典诗词中常有一字传神的“诗眼”或“词眼”,其匠心独运之处更需要读者反复咀嚼,多方探求。如果我们读者不费一番周折去揣摩作者的用意,就难免有暴殄天物之嫌。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古典诗词是专门供有闲的人去品味的,急性子或时间仓促的人与古典诗词无缘。但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社会,好多人常常感到压力大,活得累,闲暇时也不知道如何使自己放松,这种情况之下,不妨试着翻看几首诗词作品。相信翻看的结果也正如欣赏美景一般,往往会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情景联想法。古典诗词虽然年代久远,但今天读来,仍能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就像一句古语说的那样“,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这是因为诗词作品中的情景事往往有与后人重合者或相似者,因而历史上不乏隔代缔交者。比如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亲自开荒种地赖以谋生。当此之时,他觉得自己就像七百年前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一样,甚至觉得自己的前身就是陶渊明,因此这期间他深深地喜爱上了陶渊明的诗,认为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生活就是自己眼前的生活。在以后的岁月中,陶诗经常不离苏轼左右,成为他长期困顿生活中最好的精神食粮,并且作《和陶诗》一百二十多首,这不能不说是诗词的魅力所在。

当代著名学者、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近年著有《莫砺锋诗话》一书,此书最大的特点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去解读古典诗词,他曾在此书序言中说自己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往往觉得诗人就是我的代言人,他的作品就是为我而写的,那样的诗当然会感人肺腑。”确实莫砺锋在品味古典诗词的时候,多是用的这种方法。如他在谈到与寂寞相关的诗词时,以李商隐的《嫦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李清照《声声慢》为例,认为寂寞这种情感为芸芸众生所共有,因此在介绍这些诗词的创作背景时,作者也谈到了自己曾有的寂寞经历:2001年秋在台湾的清华大学做客座教授下班途中,看到其他老师和学生或有家可归、或有伴可陪,唯独自己手持雨伞,在凄风苦雨中踟蹰独行;当然最受寂寞煎熬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者经历了长达十年的插队生活,其间有无数个寒冷的冬夜“,裹着棉被,望着周围的黑暗发呆,寂寞就像那无边的夜色,吞没了整个的我,连同身体和灵魂。此时此刻,我就默默地背诵苏轼的《卜算子》或李清照的《声声慢》,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此举虽然不能完全驱散胸中的寂寞之感,但我既然听到了古人自伤寂寞的心声,便有一种相濡以沫的感觉。”③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走进古典诗词,比如冬日的黄昏,一场大雪即将来到,联想到白居易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会不会是感到非常温馨和向往呢?在午睡醒来后,百无聊赖之际,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即使从未吃过梅子,也没见过真正的芭蕉叶,但这首诗总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

四、练字顺及法。诗词和书法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但纵观中国书法发展史,我们却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书法艺术自产生以来便与诗词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墨宝《兰亭集序》虽然不是诗词,但是却有着与诗词同样的韵味;古代被称为“三绝”的作品,往往是诗词、书法、石刻的统一;好多书法大家同时又是诗人、词人,最著名的莫过于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等人。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书法艺术多是以诗词的形式向外界展示。为什么书法和诗词有如此亲密的关系呢?究其根本,恐怕与二者的本质特征有关。诗词是抒情艺术,书法也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二者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书法(特别是行草书)与旧体诗词在音乐性和抒情性上尤为接近。旧体诗词的音乐性主要通过音节表现,书法的音乐性主要通过点画表现;诗词的音乐性诉诸听觉的平仄,书法的音乐性诉诸视觉点画的长短肥瘦;平仄声音如同书法中直画和弧形的线条。平仄在诗词中的作用是构成节奏,诗人按照汉语声调的特点,安排高低长短互相交错的节奏,就是所谓‘声律’;线条的长短、粗细,弦弧交错,构成书法的节奏,行草书的线条连绵起伏,若断还连,畅涩舒卷,或粗或细,加之墨色的浓淡枯润,使书家的思想感情在其中淋漓尽致地发挥。”④既然书法和诗词有着同样的陶冶人性情的功能,因此,书法爱好者或爱好练字者,在练习写字的同时,有意识地将古典诗词作为练字的主要对象,那么最终我们不仅提高了书法艺术,而且也浏览了更多的诗词,当然最主要的是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在众多的有关接受和传承古典诗词的方法中,以上所述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样的走进古典诗词的态度和方法无疑都是生活化的,是不含任何功利性的。惟其如此,古典诗词才能真正成为众人所爱。

①胡云翼:《宋词研究》,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70页。

②朱志荣:《中国古代文论名篇讲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③莫砺锋:《莫砺锋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刘铁平:《书法与诗词(品艺小语)》,《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七版文艺副刊2002年6月版。

猜你喜欢

古典苏轼诗词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苏轼吟诗赴宴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