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学诗圣,首倡集大成——论苏诗对杜诗的接受

2012-08-15保定学院中文系河北保定071000

名作欣赏 2012年17期
关键词:化用杜诗诗学

⊙李 新[保定学院中文系, 河北 保定 071000]

⊙刘昊旸[法国凡尔赛大学]

作 者:李新,文学博士,保定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刘昊,法国凡尔赛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苏轼既以杜诗为诗学楷模,在其诗文中对善学杜诗者就大加赞赏,如《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三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划如太华当我前,跛欲上惊崒。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其《书石曼卿诗笔后》亦称引范仲淹《祭曼卿文》语曰“:曼卿之诗,气豪而奇,大爱杜甫,酷能似之”,称美孔毅父、石曼卿能学杜甫而似之,足见其心目中每以杜诗为诗学标杆。苏轼本人在其诗歌创作实践中,也以杜诗为诗学榜样,通过借鉴杜诗题材、句意,以及化用杜诗语典等方式,加以模学,以下分而述之。

一、苏诗套用杜诗题材

苏轼以杜诗为诗学楷模,对于杜诗的名篇自为熟知,在诗歌创作中,也敢于直接套用杜诗诗体,进行再创作。例如,杜甫有意在讽刺杨贵妃姊妹骄奢淫逸生活的两首现实主义名篇: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莫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 ——《丽人行》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

而苏轼诗中,则有直接套用杜诗此二篇之题的画类作品:

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莺啼空断肠。画工欲画无穷意,前立东风初破睡。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杜陵饥客眼长寒,蹇驴破帽随金鞍。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续丽人行》

对照苏诗与杜诗,虽一为写实,一为题画,但苏诗则由古画忆及古人、古诗,自题材内容至艺术表现,皆与杜诗相类,如诗体均为歌行体古风,艺术手法以铺叙之“赋”法为主,描写细腻生动。特别是《续丽人行》中的“美人睡起薄梳洗”,取自杜诗之“淡扫蛾眉朝至尊”“,只许腰肢背后看”,取自杜诗之“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虢国夫人夜游图》中之“走马来看不动尘”,取自杜诗之“黄门飞不动尘”……可见,苏轼此二诗,由全篇到局部字句,均对杜诗加以模拟,且得其皮骨与精神。

二、苏诗袭用杜诗句意

苏轼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还常常袭用杜诗诗句之句意,巧妙改为己用,如“箪瓢散野乌鸢驯”(《和子由踏青》),改自杜诗之“得食阶除鸟雀驯”(《南邻》);“出山定被江潮”(《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改自杜诗之“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佳人》);“细雨郊园聊种菜”(《次韵杨褒早春》),改自杜诗之“秋耕属地湿,山雨近甚匀”(《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朱门有遗啄”(《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改自杜诗之“朱门酒肉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均完全以杜诗句意为依,袭为自己篇中之句,用其意而不尽袭其辞,可谓自然。

而“谁怜屋破眠无处”(《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溪小酌至晚》),改自杜诗之“床头屋漏无干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本无家更何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改自杜诗之“此身那得更无家”(《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等,则引发议论,比杜诗更进一步,不拘泥于原诗。

三、苏诗化用杜诗语典

除了上述袭用杜诗诗篇、句意,苏轼诗作中亦出现大量直接化用杜诗语典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上表据笔者统计,苏诗化用杜诗语典,足有二十余例之多,苏轼甚至直接截取杜诗原句入词,可见这一现象的普遍。

综上所述,在“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沧浪诗话·诗辨》)的宋代诗坛,苏轼不仅对于杜诗推崇备至,并提倡杜诗“集大成”说,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而且在其诗歌创作实践中,切实对于杜诗的题材、句意加以学习,且大量化用杜诗语典,验证了“子美集开诗世界”的诗学论断,在杜诗学发展史以及杜诗艺术接受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苏轼撰,(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5](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吴淑玲.浙东学人仇兆鳌著述钩沉 [J].保定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化用杜诗诗学
背诗学写话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贫困无田杜太守
“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杜诗对高丽汉诗影响初探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