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多莫德的合成工艺改进

2012-08-07叶连宝欧小敏罗艳广东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广州510006广州康臣药物研究所广州510530

中国药房 2012年1期
关键词:噻唑莫德谷氨酸

叶连宝,欧小敏,罗艳(1.广东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广州510006;.广州康臣药物研究所,广州510530)

匹多莫德(Pidotimod)化学名为(R)-3-[(S)-(5-氧-2-吡咯烷基)羰基]-噻唑烷基-4-甲酸,是一种全新的化学合成免疫促进剂,其结构类似于二肽。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意大利Poli化学工业公司研制开发,1993年上市并进入临床作为口服制剂使用,主要用于防治儿童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RRI)、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泌尿道感染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1,2]。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多种[3~8],但有的方法成本高,操作不便,中间体毒性较大,稳定性差;有的方法条件较严苛,不易操作,总收率低;有的虽然操作简单,收率较高,但反应过程需进行三废处理。笔者通过对以上各种合成工艺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业化的生产设备及条件,根据文献[9]方法改进并设计了新的合成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优于文献方法,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尚未见文献报道。

1 试药与仪器

L-半胱氨酸(批号:20100320,纯度:>98.5%)、L-焦谷氨酸(批号:20100511,纯度:≥98.5%)均由武汉圣天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732、D61、D001CC、D72、NKC9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天津南开大学离子交换树脂厂);N,N-二甲基甲酰胺(DMF)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X-4数字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WGX-4圆盘旋光仪(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500MHz核磁共振仪(1H-NMR,瑞士Bruker公司);质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各合成路线的比较分析

已有的部分合成路线与本试验合成路线的比较情况如下。

2.1.1 路线1[3]:用L-半胱氨酸与甲醛反应生成L-4-噻唑烷甲酸,然后与L-焦谷氨酸的活性酯在缚酸剂三乙胺作用下反应得到匹多莫德,详见图1。

图1 匹多莫德的合成路线(1)Fig 1 Synthesis routeof pidotimod(1)

该方法制备活性酯时用到五氯苯酚,成本高、使用不便,制得的活性酯毒性较大、稳定性差。

2.1.2 路线2[4~6]:L-半胱氨酸与甲醛反应生成L-4-噻唑烷甲酸,成酯后与L-焦谷氨酸反应生成匹多莫德甲酯,再经水解得到匹多莫德,详见图2。

该方法制备匹多莫德甲酯时须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用下反应,条件较严苛,总收率不到40%。

图2 匹多莫德的合成路线(2)Fig 2 Synthesis routeof pidotimod(2)

2.1.3 路线3:文献[7]采用L-4-噻唑烷甲酸与L-焦谷氨酰氯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反应得到匹多莫德。此法中L-焦谷氨酰氯与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加入,且需严格控制pH 7.5~8.5,不易操作;文献[8]改用DMF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L-4-噻唑烷甲酸与L-焦谷氨酰氯于室温反应即可制得匹多莫德,此法虽操作简单,收率能达到55%,但制备L-焦谷氨酰氯的反应收率不高,反应过程需进行三废处理,详见图3。

图3 匹多莫德的合成路线(3)Fig 3 Synthesis routeof pidotimod(3)

2.1.4 本试验选择路线:先制备L-4-噻唑烷甲酸,然后在NKC9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10]与L-焦谷氨酸反应得到匹多莫德,反应总共2步,详见图4。

图4 改进后的匹多莫德的合成路线Fig 4 Im proved synthesis routeof pidotimod

2.2 改进后的合成方法

2.2.1 L-4-噻唑烷甲酸的制备。在500m L三颈烧瓶中加入L-半胱氨酸(12.1 g,0.1mol)、蒸馏水(250m L),搅拌溶解后,加入37%(质量分数)甲醛水溶液(13m L,0.15mol),于室温搅拌12 h,过滤得无色针状结晶,粗品用蒸馏水重结晶,过滤,干燥得无色针状结晶9.7 g,产率为73%,熔点(mp):194~195℃(分解),[α]20D=-142 °(文献[9]值:196~197 ℃),[α]20D=-141 °)。质谱(m/z):134.02[M+H]+。

2.2.2 匹多莫德的制备。在250m L三颈烧瓶中加入L-4-噻唑烷甲酸(9.7 g,0.073mol)、L-焦谷氨酸(9.4 g,0.073mol)及经处理后的NKC9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 g、DMF 200m L,室温搅拌6 h,过滤,滤液60℃下减压蒸馏至干,用200m L蒸馏水提取,水溶液用37%盐酸(25m L,0.3mol)酸化,于10℃静置结晶,过滤,用蒸馏水重结晶得无色针状晶体13.5 g,产率为76%。mp:191~193 ℃,[α]25D=-150 °(文献[7]值mp:192~194 ℃,[α]25D=-150 °)。总收率为55.48%。1H-NMR(DMSO-d6):δ13.2(s,1H),δ8.6(s,1H),δ5.1~5.8(m,4H),δ3.7~4.4(m,2H),δ2.1~2.5(m,4H)。质谱(m/z):245.06[M+H]+。根据文献[11]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含量为98.5%~100.5%。

3 讨论

试验中考察了732、D61、D001CC、D72、NKC9几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结果,发现5种树脂的全交换量分别为:≥4.5、≥4.2、≥4.1、≥4.2、≥4.7,催化合成产率分别为:10%、42%、40%、41%、55.48%,表明 D61、D001CC、D72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产率相当,732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较差,而以NKC9型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效果最好。根据文献[10],NKC9、D61、D001CC及D72树脂为大孔树脂,内部系网状交联结构,多空隙,反应物易于进入,而离子树脂的内孔道结构对提高催化性能起决定性作用;732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共聚交联结构,没有内孔道,因此NKC9、D61、D001CC及D72这几种树脂的催化活性远远超过732型。虽然同为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但NKC9型催化活性要高于其他3种,这主要是由于NKC9、D61、D001CC及D72这4种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是磺酸基上的氢起催化作用,而在催化量相同的条件下,NKC9的全交换量较大,提供的H+最多,因而催化活性最高。

综上所述,改进后的合成工艺操作比较简便,路线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较温和,原料易得,所使用的树脂类催化剂一般可以回收重复利用;所得目标产物总收率达到55.48%,适合工业化生产;产物结晶性好,所得产品含量大于98.5%,达到药用要求。

[1]田新平,曾小峰.新型合成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J].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111.

[2]杨莉萍,傅得兴.新型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4):300.

[3]单世明,余书勤,安鲁凡.免疫促进剂匹多莫德的合成[J].中国新药杂志,2000,9(11):764.

[5]FlouretG.Synthesis of pyroglutamylhistidylprolineam ide by classical and solid phase methods[J].J Med Chem,1970,13(5):843.

[6]Poli S,Del Corona L.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3-(ipyroglutamyl)-L-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P].US5110936,1992-05-05.

[7]Poli S.Derivative of thiazolidine-4-carboxylic acid,its prepara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it[P].US 4839387,1989-06-13.

[8]胡 昆,王振山,任 杰.匹多莫德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12):883.

[9]Ratner S,Clarke HT.The action of formaldehyde upon cysteine[J].JAm Chem Soc,1937,59(1):200.

[10]刘平乐,李国兵,焦飞鹏,等.离子交换树脂非均相催化乙酰化合成乙酰甲胺磷[J].农药,2003,42(3):19.

[11]刘 宏,茆 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匹多莫德中匹多莫德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88.

猜你喜欢

噻唑莫德谷氨酸
头孢噻肟钠中2-巯基苯并噻唑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测定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淫羊藿总黄酮对谷氨酸和咖啡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问:如何鉴定谷氨酸能神经元
氧自由基和谷氨酸在致热原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与退热展望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
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