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2012-08-06孙志国黄莉敏钟儒刚刘之杨王树婷熊晚珍
孙志国,黄莉敏,钟儒刚,刘之杨,王树婷,张 敏,熊晚珍
(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
一、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与发展地区文化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2003年10月17日,分别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
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作中心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力推文化产业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如何将该物质文化遗产[2]、非物质文化遗产[3-8]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集中连片贫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键问题。武陵山片区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发展民族手工业、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的资源优势。
二、我国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概况
为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通过先进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引导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部特制定《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并于2006年2月13日印发。该办法规定: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以及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都可以根据此办法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早在2004年11月10日,文化部命名了42家文化企业为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迄今为止,文化部分5批命名了共273家文化企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四川、江苏等六省市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名列前茅(表1)。
表1 我国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布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规范园区申报、命名和监督管理,文化部特制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0年7月19日印发该办法。
迄今,文化部分四批共命名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8个:西安曲江新区、华侨城集团公司、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区、沈阳棋盘山开发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张江文化产业园区、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区、成都青羊绿舟文化产业园区(表2)
文化部分两批共命名了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8个:广州北岸文化码头、黑龙江(大庆)文化创意产业园、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区、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闽台文化产业园、台儿庄古城文化产业园、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石嘴山市星海湖文化产业园区(表2)。
表2 我国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三、武陵山片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湘鄂渝黔三省一市共有26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湖北省有8个:湖北省民间艺术团、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峡非博园发展有限公司、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武汉亿童文教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盛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宜昌金宝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湖南省9个:湖南红太阳娱乐有限公司、三辰卡通集团、岳阳汇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大剧院、拓维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金霞湘绣有限公司和湖南明和光电设备有限公司;贵州省3个: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贵州平坝县天龙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6个:重庆市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巴国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洪崖洞城市综合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商界传媒有限公司、重庆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
湘鄂渝黔三省一市26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武陵山片区只有1个: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表3)。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主营文化旅游业。目前,该片区还没有国家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四、武陵山片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湖北省积极开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分三批共命名了7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湖北武陵山片区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湖北省民族艺术团、湖北红色世纪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建始清江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来凤县巴风楚韵工贸有限公司、宣恩县彭家寨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湖北长阳清江古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湖北省长阳毕兹卡民俗文化村(表3)。其中,湖北省民族艺术团,主要属演出业。湖北红色世纪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建始清江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北长阳清江古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湖北省长阳毕兹卡民俗文化村,主要属文化旅游业。湖北来凤县巴风楚韵工贸有限公司,是来凤漆筷、楚韵坊漆器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企业,宣恩县彭家寨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从事纯手工绣花鞋(垫)、壁画等美术工艺品生产销售的民族贸易企业,这两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主要属艺术品业。
湖南省仅命名了首批1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湖南武陵山片区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张家界军声砂石画院(表3)。该基地是展示与销售砂石画的机构场所,属艺术品业。
贵州省仅命名了首批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贵州武陵山片区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铜仁玉屏县箫笛厂(表3)。该基地主营箫笛制造,属艺术品业。
重庆命名了5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分两批共命名了41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然而,这些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与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均不在重庆武陵山片区。
总之,湘鄂渝黔三省一市13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中,武陵山片区仅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湖北省民族艺术团、湖北红色世纪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湖北建始清江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来凤县巴风楚韵工贸有限公司、宣恩县彭家寨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湖北长阳清江古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湖北省长阳毕兹卡民俗文化村、张家界军声砂石画院、铜仁玉屏县箫笛厂(表3)。
表3 武陵山片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五、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1)建立恩施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湘西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并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武陵山片区目前没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我们要依托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演出业、民族文化娱乐业、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图书报刊业、民族文物业、民族艺术品业和民族艺术培训业等领域的各类所有制的文化龙头企业,组建恩施文化产业企业联合会、湘西文化产业企业联合会,并建立恩施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湘西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并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
2)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县县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武陵山片区现在仅有1个国家级、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应该加强该片区(尤其是六大中心城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县县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3)建设演出业、文化娱乐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传承表演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扶贫。
建设演出业、文化娱乐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传承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民俗类等表演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当地文化生活,发展武陵山片区文化扶贫。
4)建设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传承技能与知识体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民族手工业。
建设武陵山片区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传承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技能与知识体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蜡染、制银、织锦、刺绣、根雕、石雕、民间剪纸、西兰卡普、油纸伞、傩戏面具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手工业。
5)建设文化旅游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保护性开发各种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充分利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矿山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魅力民族村寨、传统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如:恩施玉露侗乡茶文化系统、紫鹊界稻作梯田系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武陵山片区文化旅游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保护性开发各种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六、小结与建议
武陵山片区现在仅有1个国家级、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但没有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我们研究了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建议:1)建立恩施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湘西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并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2)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县县有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建设演出业、文化娱乐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传承表演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扶贫;4)建设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传承技能与知识体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民族手工业;5)建设文化旅游业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保护性开发各种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等.湖北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1):195.
[3]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等.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
[4]孙志国,定光平,何岳球,等.咸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对策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2(7):177.
[5]孙志国,王树婷,熊晚珍,等.我国粮食制品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浙江农业科学,2012(4):446.
[6]孙志国,熊晚珍,王树婷,等.湖北武陵山区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2(5):145-148.
[7]孙志国,王树婷,黄莉敏,等.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J].陕西农业科学,2012(2):143.
[8]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等.湖北名茶的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