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网络阅读正名

2012-08-06

图书馆 2012年5期
关键词:界定媒介危机

(滁州学院图书馆 安徽滁州 239012)

1 引言

至2007年底,连续5次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都显示出一种趋势:网络阅读率大幅攀升,递增迅猛,图书阅读率持续下降,跌至半数以下(见表1)。这种现象引起文化界、阅读界的持续高度关注,网络阅读也因此成为过去十年间学界的热点论题〔1,2〕,焦点多集中在对网络阅读诸种流弊的探讨上。概言之,网络阅读是有“毒性”的礼物。它挤占了传统阅读的领地,改变了受众的思维模式,使人趋于浅化、低能化,引发阅读危机。这种只重媒介消极影响而严重忽略阅读者主体性的错误认知,导致了更多误读的产生。因此,有必要予以澄清,还网络阅读以客观和公正。

表1 国民阅读调查统计

2 网络阅读误读的表现及其正名

阅读肇始于文字。对于文字,先哲苏格拉底曾将之比作具有双重意义的“药”,“既是医药、治疗之药,同时也有毒药之意。〔3〕”实质上,苏格拉底更倾向于认为文字是“有毒的礼物”。他担心文字会助长人类灵魂中的遗忘力量,拉大人与人心灵与心灵直接对话的距离。苏格拉底式的担忧,在阅读史上几乎没有中断过。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网络阅读在当下遭遇了文字媒介出现时曾经遭受的质疑、批判与排斥。人们担忧,由于网络这种媒介对文本呈现方式的改造,尤其是图式化、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会导致阅读者情绪浮躁,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弱化,缺乏创造力……文字是否是有毒的礼物,千年的书写文明和阅读实践已做出了回答。对于目前颇受诟病的网络阅读,时间也会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答案。现在做出判决,为时过早。但事实是,网络阅读背负了诸多不应有的误读和诟病。〔4〕这种误读,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①网络阅读对象界定的泛化;②将网络阅读等同于浅阅读;③网络阅读引发阅读危机。

2.1 网络阅读对象界定的泛化及其正名

阅读的概念像其他的界定一样存在着不确定性。移动阅读时代的来临,阅读文本的立体化趋向,进一步解构了对阅读的界定。目前,有学者将阅读界定为:阅读是人从符号中获得意义的一种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也是信息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借助文本所实现的一种信息知识传递过程。〔5〕定义中“符号”与“文本”的所指流于宽泛,易造成阅读对象界定的泛化。在笔者看来,引起阅读界定困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阅读媒介的变化,而在于阅读对象的不同。网络阅读介质的信息文化功能转向,令媒介本身也成为阅读对象的构件,视像、音频等非文字共享了阅读的空间。阅读对象家庭的壮大,令科学、精确地界定阅读更加困难。阅读概念的模糊引发阅读认知的混乱。而这正是网络阅读误读产生的原因。

阅读认知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网络阅读对象/行为界定的泛化。关于网络阅读的定义,学界内界定颇多。目前被引用最多的定义是:网络阅读是一种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它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亦称“网上阅读”〔6〕。在传统阅读中阅读对象主要指纸质文献,网络阅读呢?刘尔明认为网络阅读的对象是网络文本,是“经过电子数字化处理的储存在计算机网络中由多媒体技术合成的信息和知识材料”〔7〕。“网络阅读对象的组成元素包括文字、图片、声频、视频等一切能记录知识的符号”〔8〕。这种界定大家认可的话,由此牵涉出的另一个问题则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即能否把对图片、声频和音频等的观看行为都视为网络阅读?比如按发生频率高低,王海明等人把青少年上网阅读依次排序为:收看下载电影音乐、聊天交友、网络游戏……〔9〕张岚认为广义的网络阅读涵盖了以下行为〔10〕使用搜索引擎;阅读计算机程序;部分网络聊天行为:阅读对方传送的文字……上网聊天、游戏、娱乐、交友是阅读,日常生活中诸如看……汽车仪表盘、商标、路标、电视节目单〔11〕等也是阅读。更有学者提出“视觉阅读、触觉阅读、听觉阅读、嗅觉阅读和味觉阅读”〔12〕。

如此的界定,让我们疑惑而困惑?到底何谓阅读?阅读的本质是什么?阅读还有没有边界?深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乃在于阅读概念的泛化,在于阅读对象界定的模糊。把所有视觉或知觉行为都归之为阅读,无疑是不科学的。它直接导致人们对网络阅读的错误认知,间接导致另一种阅读危机的产生,即阅读学学科存在的科学性、合法性将遭到质疑和否定,阅读将遭到颠覆。故而,阅读的定义不能泛化,应该有一个更为严谨的学术界定,关键是要抓住阅读的本质对阅读对象加以规范。这还有待于学界专家、学者们继续探索。而纯粹消遣式的网上聊天、玩游戏、社交等行为应该从网络阅读中剔除出去。

2.2 网络阅读等于浅阅读及其正名

在质疑者的潜意识中,网络阅读等于浅阅读,是碎片化、娱乐化、快餐化、浅表化的代名词。大部分论者认为网络阅读通常是走马观花,最大的弊端是缺少深度。周红在《如何利用图书馆应对阅读危机》一文中的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网络信息只是浏览式的、跳跃式的,难以使人形成系统缜密的思考;影像的视觉冲击会令人产生思想上的惰性,使读者不再花费精力和时间去理解语句的内在逻辑和文本的深层意蕴。因此倍受青年人推崇的网络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浅阅读’,它导致了当今学生的思维方式呈碎片化、跳跃式和平面化,语言本质上所带来的主体的批判精神、创造活力、想象力和反思能力逐渐被消解”〔13〕。

简单地将一种文化现象等同于阅读本质,既模糊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也完全忽视了阅读者的主体性。这种误识,应当予以澄清。

首先,从事物的属性来说,众所周知,网络阅读和浅阅读属于两个范畴,前者是阅读模式,属于本体范畴,后者属于方法论范畴,是阅读的策略或手段。网络阅读不仅有休闲式的浅阅读、大众阅读,也有学术研究的深度阅读、精英阅读。将二者混淆,实是对网络阅读责之过切,有失公允。

其次,以电子类图书、期刊为例,它们只是传统书刊介质的电子化。无论是在线阅读还是下载阅读,阅读的文本与内容都没有变化,阅读模式“与传统的纸质阅读也不存在质的差异性,基本上遵循线性阅读模式,只是更新更为及时,使用更为便捷、经济环保而已”〔14〕。而且,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也在推陈出新,不断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显然,“印刷物是思想媒介,电视是娱乐媒介,网络是信息媒介”的观点是“将某种媒介与某种内容或某种思维以及某种阅读行为划等号,是将复杂的阅读问题与对象简单化了”〔15〕。

第三,从网络阅读的发展来说,网络阅读和网络读者正走向成熟。郝振省在对龙源期刊网的网络传播排行发布的解读中认为〔16〕,2008年的网络读者不再“像2007年那样目光散漫、随意拿个词搜索……他们不再心思游移不定、无心阅读,而是心无旁骛地为他们所喜欢的期刊内容而来……读者的阅读除了注重传统的休闲性阅读也开始注重知识性阅读”。

第四,从阅读主体的“教育程度上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网络阅读的认知与接受度越高,博士研究生的比率竟高达90.9%。中国国民的高知群体,在一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是更趋于精英化的;依据数据结果,无法认定网络阅读将导致浅尝辄止的、平面化、娱乐化的浅阅读趋势……相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网络阅读认知程度的正比关系,比较倾向于得出网络阅读在逐渐趋于深层次阅读的结论”〔17〕。

我们赞同理查德·C·安德森的看法:“印在纸上还是放在屏幕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依然有书可读”〔18〕。“至于人们面对不同的媒介究竟是在思想、在娱乐,还是在获取信息;是追求智慧与高雅,还是迷恋低俗,这主要取决于有主体意识的人。”〔19〕而正是这一点“取决于有主体意识的人”被误读者们严重忽略了。在误读者的意念中,网络阅读者似乎是个完全被阅读对象操纵的机械人。“这种机械的经验主义观点,没有看到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作用,没有看到主体的认识是主动性的积极的学习……事实上,任何时候主体对知识的获得与积累,都并非是消极被动的,而是阅读认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0〕阅读信息接受是主体(读者)与客体(文本或作者)之间信息交流和持续建构的过程。读者不仅对文本“空白点”进行补充、创造,甚至还能就故事的发展将意见反馈于作者,深度参与作品的创造,切实展现其阅读的主体性。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发现,阅读媒介的差异并不直接导致阅读主体阅读层次的深浅,也不会导致阅读者阅读境界的高下。所以,网络阅读并不必然趋于浅阅读,更不等于浅阅读。

2.3 网络阅读引发阅读危机及其正名

笔者以阅读危机为关键词,检索CNKI全文期刊库,时间设定为1979~2011年,检索到相关文献27篇,梳理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网络阅读引发了阅读危机,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文精神和终极价值的衰落造成了阅读危机。沈杰〔21〕等认为:“伴随时代和价值观的变迁,现代人在阅读中更倾向于娱乐和消遣,而系统、全面、充实精神世界的阅读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陷阱——人文精神的缺失”。龚芙蓉等则坚持:“在现代社会中,网络阅读、浅阅读、阅读危机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网络阅读使人们在阅读活动中追求文化快餐,快速阅读,从而形成了浅阅读;而浅阅读的结果则导致读者的思维的断链、游离,缺乏深度思考,出现了阅读思维的危机”〔22〕。

网络阅读引发阅读危机的论调,是针对当下图书阅读日渐式微而言的。历年的国民阅读统计重点关注的是图书阅读率的大小,高则喜,低则忧。尽管第六、七、八次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已显示,图书阅读率有所反弹,升至过半,数字化阅读率也在徘徊中回升(参见表1)。误读者显然不把这种变化当作利好消息,仍坚持网络阅读危机论。“阅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冲击以及媒体的多元化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心态。”〔23〕这种媒介导致的危机理论,无疑是不公正的。

从历年出版物的发行数量来看,仅以2010年为例,“2010年我国出版图书328387种,图书品种、总印数、总印张和总码洋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其中图书总码洋增长幅度最大,达到10.37%”〔24〕。再从阅读人群看,第八次调查结果显示〔25〕:“仅数字化阅读人群,2010年我国成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比2009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等新型阅读的读者范围越来越广,18至70周岁国民共阅读过电子书6.13亿本”。因此,无论是从阅读的面还是量上都无法得出阅读危机已到来,也无法得出网络阅读引发阅读危机的结论。那么,从阅读的质上分析,阅读危机是否就隐藏在网络阅读中?

网络阅读是否引发阅读危机,要从两点来看:①阅读的认知要清晰。如前文所论,网络阅读并不必然导致浅阅读。失去其“网络阅读浅阅读阅读危机”的立论根基,网络阅读危机论也就不攻自破了。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应该怀着更加理性和包容的心态,毕竟,网络阅读是阅读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员。②要看人们读什么?怎么读?看阅读价值是否实现。这个决定权在阅读主体手中。是一头扎进娱乐里无暇旁顾还是关注自我成长的实现?是凝神不分沉浸其中,还是走马观花随意逛逛?都由阅读者自己掌控。纸质阅读如此,网络阅读也如此。只有乐此不疲沉浸其中,方能获取充分的养料,获得反思和创新的能力。如果过度关注阅读的功利和消遣的功能而忽略了精神食粮的获得,阅读的人文关怀恐将丧失殆尽,人将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阅读危机也就不远了。

3 理性看待网络阅读的存在和发展

3.1 网络阅读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一直在通过改造媒介来克服传播活动的时空局限性,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引发了阅读媒介的变革,改变了阅读模式。当传统的书写文明限制了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面对面交流的自由时,新的阅读媒介应运而生。从电脑、手机、MP4到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的Kindle再到平板电脑iPad,新技术引导着阅读媒介不断地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传统阅读的种种怀旧心理。凭借3D和3G技术,号称“第五媒体”的移动终端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人们进行数字文档阅读的载体,实现了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任何内容的阅读需求。“iPad内置的iBooks及包括Kindle的多款可选应用程序都可以用来阅读。同时iPad强大的功能使很多类型的内容都能在iPad上展现。比如漫画书已经进入了iPad平台,利用已整合的社交网络,用户登陆后即可以对每帧漫画进行评论。”〔26〕

3.2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在博弈中谋求共赢

以联系、开放的眼光看,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是博弈中共同发展的关系。网络阅读是技术文明送给人类的礼物。这个礼物“决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27〕。网络媒介,是传统媒介技术革新的产物。保罗·利文森“补救性媒介”〔28〕理论认为,新媒介都是对旧有媒介不足的补救。这种补救物虽然会存在新的缺陷与不足,但总体上媒介的发展会越来越符合人性的需求。作为网络阅读的基本元素,网络语言亦非横空出世,它是从以往的语言中脱胎而出的。网络语言和网络媒介所具有的延续性,从方方面面影响着网络阅读,使它与以往的阅读形式密切相关。

3.3 网络阅读的成长是一个自我不断修正的过程

有人说,“一部人类阅读史,既是一部阅读对象越来越广泛、复杂与多样的历史,又是一部某种阅读媒介、阅读对象,从出现到主流,从主流到非主流,再到被边缘化乃至变成文物,以及阅读习惯被不断改变的历史”〔29〕。网络阅读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不断地自我修正之中。当电脑在线阅读无法满足人们随处、随时、随意翻动书页的阅读需求时,基于电子墨水技术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功能强大的平板电脑iPad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有人担心网络阅读界面过于繁杂,主体无法根据需要能动选择,网络阅读又推出了RSS技术。RSS(真正简易聚合)的应用改变了这一切,它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管理方式和网络阅读的革命。

3.4 正确运用网络阅读

网络阅读具有的开放、交互、包容的发展特性,扩大了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文化平等权利,使阅读主体拥有更多的自由,更具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同时,过量的信息负载、丰富的阅读内容、多元的表现形式,也引发了诸如信息焦虑、媒介依赖症、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浅表化等不良倾向,而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可能会产生阅读伦理问题,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子。科技之于阅读利弊,应辩证看待,关键在于人作为阅读主体的选择。阅读主体意识一旦丧失,科技的先进也就容易成为他加速迷失的工具了。因此,增强读者自身的专注力、控制力和对媒介的驾驭能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当下的关键,一是要加强读者的主体性建设,激发并强化读者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体在阅读活动中的能动性、创造性,一是要加强受众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建设,发展正确理解、使用和评价媒介的能力。如果说“在阅读中读者扮演上帝的角色”〔30〕,那么,现在与未来的阅读“上帝”就是“以各种方式接触电子文本的青年一代”,正是他们在塑造并决定着阅读的未来。〔31〕

4 结语

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论述误读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并以跨学科的视角对种种误读予以辨析,以期为网络阅读正名,促使人们能理性地看待网络阅读。但也存在不足,对阅读概念和网络阅读的对象未予界定。笔者以此文抛砖引玉,寄希望于专家们能给出一个明晰、精确的界定,以为阅读理论的深入研究扫清障碍。

1,8.梁桂英.1997-2007年国内网络阅读研究综述.图书馆杂志,2008(4):8 -11,46

2.刘元荣.2000-2010年网络阅读研究述评.图书馆学研究,2011(3):2-5

3.陈晓明.“药”的文字游戏与解构的修辞学.文艺理论研究,2007(3):50-61

4.徐启建.网络阅读:有规则的游戏大学生阅读问题系列报道之二.(2003- 05 -30)〔2010-03-22〕.http://www.eol.cn/article/20030530/3085807.html

5.王余光,徐雁.中国读书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0

6.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图书与情报,2004(3):91-93

7.刘尔明.网络阅读理论探微.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17-21

9.王海明等.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及其与网络认知的相关性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5(4):102-111

10.张岚.网络阅读研究.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3):394-396

11.Tom Peter .The Future of Reading.Library Journal,2009(11)

12,30,31.〔新西兰〕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299.189.317.296

13.周红.如何利用图书馆应对阅读危机.理论学习,2007(6):46

14,16.董朝峰.电子传媒时代的深浅阅读再辨析.图书馆杂志,2011(3):9-12

15,19,29.闵惠泉,陈洁.阅读的嬗变:对象、未来及其缺憾.现代传播,2010(11):128-131

17.郝振省.网络阅读走向成熟——2008期刊网络传播排行发布解读.传媒,2008(6):56-57

18.吴雨珊.全球大投入推广阅读.出版商务周报,2010-04-25:1

20.兰荣娟.阅读信息接受:主客体的持续建构过程.贵州大学学报,2011(4):156-159

21.沈杰.专家解读阅读危机:人文精神和终极价值的衰落.阅读与作文,2005(4):14-15

22.龚芙蓉,林伟.国内外图书馆化解阅读危机现象的案例比较及分析.图书馆论坛,2008(2):23 -25,19

23.乔菊英.我国国民阅读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现代情报,2007(1):24-26

24.中新网.2011年传统出版不降反升图书总码洋增幅最大.〔2012-01 -13〕.http:www.tc-jk.com/info/gaokao/dongtai/info-1244.html

25.李东东.将全民阅读提升为民族文化复兴战略工程.现代出版,2011(3)

26.黄丹俞.阅读的未来:西方的阅读新理念.图书与情报,2010(2):5-7,17

27.〔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8.〔美〕保罗·利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87-288

猜你喜欢

界定媒介危机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高血压界定范围
“危机”中的自信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