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比较和药物经济学评价

2012-07-28

中国药业 2012年15期
关键词:托拉消化性奥美拉唑

倪 扬

(四川省新津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四川 成都 611430)

消化性溃疡为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由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黏膜保护作用下降引起。约15% ~25%的患者会并发消化道出血。静脉注射抑酸药物可提高胃内pH、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使凝固血栓不被胃蛋白酶破坏,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降低溃疡再出血率和手术率[1-2]。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均为质子泵抑制剂,可显著抑制胃酸分泌,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止血药物。笔者对13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分别应用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了对照研究,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了药物经济学评价,供临床用药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消化科患者136例,所有患者3 d内均有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伴黑便或呕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其中男66例,女70例;平均年龄(48±19.6)岁;胃溃疡41例,十二指肠溃疡73例,复合型溃疡2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在职业、烟酒嗜好及病情轻重分布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症治疗,必要时输血,均不用其他抗溃疡及抗酸药。A组加用泮托拉唑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80 mg,B组加用奥美拉唑钠(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80 mg,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5~30 min内滴完,每日1次,连续2~3周。在治疗期间观察呕血、黑便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根据治疗前后的各项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隐血、肝功能、肾功能)分析患者出血情况。若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24 h内呕血、黑便停止,血压脉博稳定;有效:用药72 h内呕血、黑便停止,血压脉搏稳定;无效:用药72 h后仍有呕血、黑便,生命体征恶化,改用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成本确定[3]

成本(C)是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基本要素,指某一特定非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所消耗资源的总价值,用货币单位表示,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间接成本(因疾病导致不能正常工作而损失的费用)因患者背景各异未作统计和分析。因国内、外对隐性成本(患者因疾病而遭受的痛苦、悲伤、精神创伤等无法用货币确切表示引起的费用)的转换及计算尚缺乏统一的方法,为避免造成数据偏差,忽略不计。直接成本(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所消耗的一切费用)中检查费用、护理费用、给药费用以及其他辅助药物的使用、剂量、价格等,2组治疗方案都基本相同。故成本确定只计算2组药物的直接成本。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结果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过程中,A组有1例出现恶心、头晕,B组有1例出现恶心、腹痛,均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比(C/E)指每诊断出1个新病例或提高1个单位结果所花的成本,或每个货币单位诊断出多少新病例或提高多少单位结果。C/E越小,就越有效。单一的 C/E无意义,主要用于2个或2个以上诊疗项目的比较[3]。2组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的 C/E比较结果

2.4 敏感度分析

假设加用的2种药品均降价10%,其他费用不变,结果见表3。与表2相比,结果近似,说明药价波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小,认为分析结果可信。

表3 敏感度分析

3 讨论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能够与胃壁细胞分泌膜上的氢钾ATP酶发生不可逆结合,抑制胃酸分泌的最后过程,从而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以及组胺、胃泌素等引起的胃酸过度分泌[4],且效果优于H2受体拮抗剂。在本研究中,这两种质子泵抑制剂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良好,止血迅速、确切,不良反应均较少。可见,两药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相当,在目前可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首选药物。

笔者进一步评价了两药的药物经济学。药物经济学结合了药物学与经济学,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通过分析各种药物治疗模式的成本和效益情况,为临床选择有效、安全、经济的药物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以此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C/E分析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最常用分析方法,通过成本与效果的比值来表示获得1份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比值越小越好[5]。分析结果表明,取得1个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泮托拉唑为23.92元,奥美拉唑为32.73元,敏感度分析的结果与 C/E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从而可知,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泮托拉唑更经济。

综上所述,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选择国产泮托拉唑优于国产奥美拉唑。实际诊疗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好药物经济学方法,制订切实合理的用药方案,保证疗效的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刘小卫.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6):150 -151.

[2]周利民.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09,18(11):55 -56.

[3]宋军平,王科兵,冯习坤.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经济学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A):10 -11.

[4]魏简汇.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13 -114.

[5]陈淑君.药物经济学对医院临床药学的指导作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2):1473 -1474.

猜你喜欢

托拉消化性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探究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泮托拉唑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