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开放型报纸”推进纸媒升级转型——沿边地区党报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的做法与思考

2012-07-26徐体义

中国记者 2012年9期
关键词:云南日报桥头堡南亚

文/徐体义

(作者是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大开放带来新活力,大开放推动大跨越。对《云南日报》等区域性主流媒体来说,“大开放”不仅是其所在地区发展的腾飞之门,也是媒体自身实现转型升级的登天之索。怎样借助地区发展之势,把握传播格局变化之因,真正实现区域纸媒,尤其是省级党报传播力的跃升?

请看《云南日报》的做法——扩大开放度、增强主动性、把握新视角、推进大融合。

2012年6月,距《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正式出台刚满一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国家将从土地、财政、项目引入等方面加大对云南桥头堡建设支持力度,提速桥头堡建设。一年来,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大力发展,使云南这样一个内陆省份由开放的末端变成开放前沿,从此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随着桥头堡建设的加快推进,云南的外事往来、商贸谈判、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对外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战役接连打响,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开发云南厚重多彩的历史文化等务实创新举措一一推出,引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沿边大开放大开发,为地方党报充分发挥作用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和广阔的拓展空间,也为《云南日报》在桥头堡建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创新传播理念内容和形式手段、推进报纸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扩大开放度,增强报纸生命力和影响力

开放、合作、交流,是当今世界主流大势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开放度、交融性、辐射面,是大众传媒与生俱来的构成特质和现代媒介一大基本属性。可以说,一个媒体的开放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它的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形象。

作为时代和社会风向标的传播媒介,不可能游离于时代潮流和当今的社会主流意识,而要主动充当开放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因此,开放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各类媒体特别是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尺。

1.扩大开放度,取决于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合作交流、互利共赢成为所有国家和利益主体的共同追求与基本准则。伴随着开放领域的扩大、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开放层次的提高,各种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开放合作已经不仅局限于经济技术领域,而是深入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作为时代和社会风向标的传播媒介,不可能游离于时代潮流和当今的社会主流意识,而要主动充当开放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因此,开放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各类媒体特别是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尺。

2.扩大开放度,取决于迅速变化的传播格局和不同常规的传播方式。随着开放发展潮流的强劲驱动和新闻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更新,国际国内传播环境和传播格局的演变明显而深刻,新闻信息传播处于“爆炸时代”,媒体传播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人们接受信息的媒介无处不在,特别是电视现场直播、网络直播、微博传播日趋活跃。作为传统媒体,迫切需要大力度加强传播能力建设,积极有效地适应开放传播的新环境和新态势。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和移动传媒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媒介融合的速度加快,报网互动、报网一体的融合,使传统媒体在传播形式由“点对面”的传播正向“点对点”转变,新闻传播的参与性、互动性、分享性加强,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经过互联网、手机媒体的传播更具时效性、广泛性和长效性。在不断加剧的冲击和挑战面前,我们只有以开放的姿态自觉面对、主动融入、有效应对,传统媒体地位才能在激烈的传播竞争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图1 2009年3月21日,一些越南边民在云南河口口岸排队等待进关。国家一类口岸云南河口的边境贸易十分活跃,每天有近万名中越边民进行贸易往来。(蔺以光/摄)

图2 2010年8月13日,一些外地游客抵达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腾冲机场。该机场于2009年建成,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0万人次,是云南的第12个民用机场。(蔺以光 /摄)

3.扩大开放度,取决于把握机遇的自觉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的抉择。对于像云南这样的西部欠发达边疆多民族省份,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中提出的五个战略定位,把云南建成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必将极大地推动云南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同时也为地方主流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创造了大有可为的拓展平台。

增强主动性,有效提供决策资讯和鲜活新闻

1.探访南亚,提交最新观察。桥头堡战略思路提出之后,云南省委、省政府加紧进行研究部署,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提供资讯支持适逢其时。 2010年6月,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由总编辑带队,对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南亚国家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访,与包括尼泊尔总理等政要在内的各界人士进行了沟通对话,在《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网连续推出《走向南亚,路有多长?》《走向南亚,路有多宽?》《走向南亚,路有多远?》等系列深度报道以及《探秘南亚》特刊,同时采写了内部报道《巩固良好势头 谋求更大发展——推进云南与南亚开放合作的思考与建议》。时任省长秦光荣对此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这个调研报告写得很好,所提建议请研究室、外事、商务部门予以认真研究。推动云南与南亚合作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桥头堡建设指示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开拓一个新的市场,还可以推动国家形成新的战略利益格局,推动云南对外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展开合作(也就是说,推动云南与印度洋周边地区的开放合作),突出云南开放特色、奠定云南在对外开放中优势地位。”

2.再走东盟,发掘深层价值。东盟国家一直是云南开放合作交流的重点地带,也是《云南日报》持续追踪的重点对象。2010年10月,由社长带队,我们又对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进行考察采访,推出了《共饮一江水》《同享一片天》《走到一起来》等一批有分量的报道。中宣部阅评员认为,我国向西南开放是对外开放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云南则是“桥头堡”,《云南日报》派出记者团走东盟,探中南,访九州,发表了三组重点报道,为推动“桥头堡”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继“新南行记”之后,由一名副总编辑带队再度前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行采访,又推出了《山海之间》《华侨之桥》《文化之力》等新鲜报道。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准备,即将启动“走东盟 访南亚 看开放云南”大型采访活动,为深入推进桥头堡建设推波助澜。

3.横看省外,借鉴先行经验。在连续不断走进东盟南亚国家的同时,《云南日报》还把探究触角伸向国内改革开放的热点前沿地区,先后派出多路人马,到天津滨海新区、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庆保税区等地深入调研采访,开辟“推进桥头堡建设九州取经”专栏,刊发一批颇具启示性的系列报道,有针对性地推介这些地方抓住机遇、借风扬帆、用活政策、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引起全省上下普遍关注,这些稿件还被多家媒体转载。

把握新视角,着力营造开放发展的舆论强势

桥头堡建设正式被确立为国家战略之后,云南省委提出将其作为云南跨越发展的总抓手,广泛动员、行动迅速、力度空前。与之相应,《云南日报》充分发挥优势,集合各方资源,把握全新视角,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跟进,浓墨重彩推出了大量可圈可点可观的宣传报道成果。中央宣传主管部门的内部刊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云南日报》为配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抓住机遇,全力以赴,精心做好云南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主题宣传工作,气势恢宏,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充分显示了党报宣传动员群众的重大功能,有效地鼓舞了人心,为桥头堡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1.选择重要节点,推出“组合拳”,做大重点报道。在桥头堡建设启动一周年之际,为了呈现桥头堡建设启动一周年的进展和成效,营造跨越发展的舆论强势,《云南日报》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桥头堡建设宣传报道的“组合拳”。一是动态跟进,全程跟踪报道桥头堡建设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进展动向特别是部省联合推动机制的实施,在重要版面接连不断报道桥头堡建设的看点亮点,并且贯穿于新闻宣传全过程;二是专栏引领,在一版重要位置开设“建设桥头堡 我们在行动”“建设桥头堡 实现大跨越”“沿边开放看云南”等专栏,突出展示桥头堡建设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三是加大解读,对《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的基本内容以及省委、省政府的相关重要举措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和阐释;四是综述主打,通过纵深开掘,全面展示新成就、总结新经验,在一版连续刊出“回眸云南桥头堡建设一周年”系列综述报道,刊出《构建通边达海大门户》《走向沿边开放新时代》《调优调强发展大产业》《建屏障托起庄严使命》等深度报道;五是特刊强化,大手笔、大制作集中推出以桥头堡建设“八大”重点内容为主题的特刊,《大开放创造新机遇》《大发展促进新跨越》《大通道放飞海洋梦》《大基地增添新活力》等8篇组合报道图文并茂,化零为整,形成了新的宣传高潮和鲜明的报道特色;六是评论提升,适时组织刊出《跨越发展的总抓手》社论以及《着力建设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着力建设沿边开放实验区和走出去先行区》等系列评论员文章,增强指导性和启示性;七是专访配合,专访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周边国家驻昆总领事、本省相关厅局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请他们为云南加快桥头堡建设“号脉开方”,发表真知灼见。

2.借助商贸交流平台,拓展报道面,做强专题报道。《云南日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有效利用昆交会、泛珠三角合作论坛、泛亚石博会、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全球外包大会等平台,全方位跟进报道,丰富桥头堡建设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当前,昆交会已经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规模大、影响广、国际性强的交易盛会。今年的昆交会格外隆重,同期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第四届GMS经济走廊活动周、第三届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强化部省合作推进民企入滇助推桥头堡建设等系列活动亮点纷呈。《云南日报》站在桥头堡建设新的视野和起点上,对这些高规格的活动进行了富有吸引力的报道,专门开辟了“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特别报道”专版,《东盟华商会花香四溢》《拉近与南亚的距离》《敞开怀抱欢迎民企入滇》《尽展沿边开发开放新姿》等一批专题重点稿件以及大量现场新闻,做得主题鲜明、特色浓郁,这些报道与先后在云南举办的其他重要会议和活动紧密呼应,展示了云南开放发展的良好形象。

推进大融合,新格局下构建传播新平台

办好开放型报纸,需要深入研究当今社会思想文化演变的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下,积极适应公众和读者多元多样多变的新闻信息需求,丰富大众文化内容,构建新型传播平台,拓展多种传播渠道,更新传播技术手段,建立多向互动机制,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中加快实现传统报纸的自觉转型升级。

1.推进媒介融合,顺势更新传播方式。在重大主题宣传、重大战役报道、重大典型宣传、重大突发性热点事件报道中,《云南日报》充分发挥集团的独特优势,整合利用《春城晚报》、云南网、春城1网以及各系列报刊的资源和平台,推进媒介间的互动融合,形成多种新闻呈现方式和多重传播能量。例如在昆交会报道中,云南网专门策划并推出大型网络新闻专题,将《云南日报》历届昆交会开幕式报道的版面整理集合,全面回顾昆交会20年的发展历程,及时报道本届昆交会的最新进展,设置新闻大图、新闻速递、视频播报、精彩图集、系列活动、南亚商品展、大记事、媒体关注等栏目,立体化地展现全景全貌,全方位提供资料数据。《春城晚报》发挥都市类媒体的作用,及时采访各种动态活动,专题拓展相关信息,并在春城1网上及时呈现和发散互动,扩大影响。

2.延伸外向渠道,加快本土新闻落地。除在整体布局中加大对外开放报道、重点办好“东盟南亚周刊”之外,《云南日报》还积极走出去与海外华文媒体和主流媒体合作,坚持在美国《国际日报》开设“今日云南”专版,在法国《欧洲时报》开设“云南新闻”专版,通过“今日云南”“财富云南”“美丽云南”“绿色云南”等栏目,刊登云南重要新闻,推介云南优势资源,提供各类商品和服务信息。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沟通交流,拓展和创新对外传播合作方式,争取尽快在东南亚、南亚的本土主流报纸上开辟一到两个云南新闻专版,更好地服务于桥头堡建设。

3.改善素质结构,着力提升专业水准。在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新的开放环境下,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准的新型传播人才。报纸的转型升级,首先是专业队伍的优化提质。为此,我们正在加紧从新闻理念的塑造、价值体系的构造、报道方式的改造、经营模式的再造、传播业态的打造等方面着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素质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育一流的专业人才队伍,以不断适应桥头堡建设宣传报道的需要,确保党报集团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云南日报桥头堡南亚
南亚磷肥市场需东继续提升
刘沛:深中牵手!东西岸融合桥头堡——马鞍岛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打造转型升级“桥头堡” 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
《云南日报》经济报道新闻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南亚炼油化工市场一览
南亚高压对西藏夏季降水的影响
园子里的春天
“桥头堡”的新机遇与新发展
论党报的新闻温度*——以《云南日报》新闻报道的“温暖”转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