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药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2012-07-20范建国王丹王晨

关键词:紫癜西医过敏性

范建国,王丹,王晨

(浙江省嘉兴市中医院,嘉兴314001)

过敏性紫癜是皮肤科常见而且容易复发的疾病。我科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中西药联合的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过敏性紫癜[1]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6~52岁,平均22.2岁;病程5~50 d,平均13.2 d。伴关节痛者2例,腹痛者1例,尿蛋白者1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8~50岁,平均21.0岁;病程6~51d,平均15.1d。伴关节痛者3例,腹痛者1例,尿蛋白者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有双下肢典型皮损症状,皮损表现以弥漫性瘀点瘀斑为主要症状。皮损累及臀部者治疗组有8例(19.0%)、对照组有7例(17.5%);皮损累及腹部者治疗组有7例(16.7%)、对照组有7例(17.5%);皮损累及上肢者治疗组有6例(14.2%)、对照组有4例(10.0%)。伴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治疗组有10例(23.8%)、对照组有8例(20%)。排除标准:使用过免疫抑制剂者;就诊前2周内接受过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者;对治疗药物出现过敏反应者。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治疗组按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中药口服加西医常规治疗。

(1)血热妄行型:发病急骤,紫癜较重,皮疹色鲜红或红紫,出没迅速,常融合成片。或伴有发热、咽喉痛、关节痛、血尿,部分患儿可有腹痛等。舌质红,苔黄,脉数。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羚羊角散加减:水牛角15 g,黄芩10 g,金银花10 g,牛蒡子10 g,生地10 g,牡丹皮10 g,大青叶15 g,麦冬 10 g,小蓟 10 g,地榆炭 10 g,防风 10 g,白茅根 10 g,淡竹叶10 g,甘草10 g,1剂/d,中药常规水煎服,每次服200~250 mL,儿童酌情减量或减半,2次/d。同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开瑞坦片(默沙东制药公司生产)10 mg/次,1次/d,儿童减半;复方芦丁片2片/次,3次/d,儿童减半。2周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气不摄血型:起病较慢,或易反复发作,多见于体质虚弱者。皮疹色淡红,或新旧皮损同时存在,面色少华,神疲倦怠,或伴有关节痛、蛋白尿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养血止血。方用胃脾汤加减:白术10 g,远志 10 g,麦冬10 g,茯神10 g,陈皮 12 g,五味子6 g,党参 10 g蒲黄炭 10 g,藕节炭 10 g,制大黄 6 g,当归 12 g,川芎 10 g,知母10g,甘草10g。1剂/d,中药常规水煎服,每次服200~250mL,儿童酌情减量或减半,2次/d。同时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开瑞坦片(默沙东制药公司生产)10 mg/次,1次/d,儿童减半;复方芦丁片2片/次,3次/d,儿童减半。2周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口服开瑞坦片(默沙东制药公司生产)10 mg/次,1次/d,儿童减半;复方芦丁片2片/次,3次/d,儿童减半。其中2例病情较重者加服美卓乐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服2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损消失≥90%,其他伴随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皮损消失51%~90%,其它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指标明显好转;好转:皮损消失31%~50%,其他伴随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好转;无效:皮损消失≤30%或无变化,其他伴随症状无减轻,实验室指标无好转[2]。治愈率与显效率之和为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食欲不佳。后改为小剂量多次口服,加热后服用,好转。

2.3 复发情况 治疗后1个月随机回访22例,共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3.6%。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很多,可能与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食物、药物等有关。患者发病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以及细胞因子、炎症递质和凝血机制的参与。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可以引起紫癜和各种局部或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肾脏损害。现代医学的治疗包括针对病因、对症、改善血液循环、免疫调节等。但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上,因不良反应大而有较大争议[3-5]。中医学认为本病总由禀性不耐,因风热毒邪入络,伤营动血,遂使血不循经,外渗于皮肤,或内渗于脏腑而成;或因过食腥膻发物,致湿热内生,伤及血络,血溢成斑;或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统摄无权,血不循经,外溢脉道而发。因风湿热毒之邪阻于肌表、络道和关节、或蕴结于肠胃之间;或下注于下焦等,从而出现皮肤、胃肠、关节、肾等的病变。总之其病因病机不外毒、热、瘀、虚等方面[6]。针对发病初期、后期及虚、实的不同病机表现,笔者分别采用清热、凉血、益气、止血等方法治疗,使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葡萄疫》中的经方加减治疗,羚羊角散方中水牛角、黄芩、金银花、防风、牛蒡子、大青叶祛风、清热、解毒,生地、牡丹皮、小蓟、地榆炭、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淡竹叶、麦冬、甘草清热、生津,甘草亦可以建中阳,助诸药。诸药合用,既凉血又止血,使妄行离经之血偱经而行。胃脾汤方中白术、陈皮、党参、茯神、远志、当归健脾胃,益中气,安心神、养心血;五味子性酸收,可以收涩生津;蒲黄炭、藕节炭、川芎、制大黄活血化瘀止血,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为调节“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良药,知母、麦冬清热、生津,“津血同源”,与五味子、当归等共助新血的化生。诸药合用,补泄结合,气血同调,共奏补气、养血、止血之功。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减少糖皮质激素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因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协同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666-66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

[3]钱毅,封其华.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免疫状态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3):203-205.

[4]温伟为.80例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5):311-312.

[5]高英,郭在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6):409-411.

[6]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24-526.

猜你喜欢

紫癜西医过敏性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说说过敏性紫癜
谨防过敏性休克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