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行针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57例

2012-07-19刘明远

河北中医 2012年12期
关键词:腱鞘炎腱鞘二头肌

刘明远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山东 菏泽 274035)

顺行针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57例

刘明远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山东 菏泽 274035)

腱鞘炎;针刺疗法

2010 -07 —2012 -04 ,笔者运用顺行针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57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7例,均为我院骨伤科门诊患者,男21例,女36例;年龄32~75岁,平均47.5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4.5个月;其中左侧25例,右侧32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新编实用骨科学》[1]确诊。

1.3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以0.3 mm×50 mm针灸针于肩关节前上方结节沟上端斜刺进针,此处多有明显压痛,且可触及纵向走行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进入腱鞘后垂直向下深入约2.5~3.0 cm,中等刺激量捻转行针,此时患者常有强烈痠、沉、胀、麻感,可向肩部和上臂放射。行针1 min出针,或得气后留针3~5 min。间隔5~7 d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

1.4 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2个月后疼痛情况。随访2个月统计临床疗效。

1.5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显效:疼痛大部分消失,肩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肩外展后伸时有轻痛;有效:疼痛部分减轻,肩功能仍有部分受限;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甚或加重[1]。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57例,治愈19例,显效31例,有效7例,无效0例,显效率87.72%,总有效率100%。

2.2 57 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57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比较 例

经χ2检验,治疗后及随访2个月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

3 典型病例

例1 陈某,男,56岁。2010-07-25初诊。左肩疼痛6个月。患者6个月前晨练拉单杠时由于姿势不正确,致左肩部突然疼痛,后常感左肩前疼痛,上抬、外展及后伸均可使疼痛加重。曾自行膏药外敷,效果不明显,于某医院行手法推拿治疗月余,症状反而加重。刻诊:肩部不肿,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不受限,结节间沟压痛明显。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予顺行针法治疗,每周1次,第1次起针后即感疼痛十去七八,肩关节主动运动不受限,3次而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例2 朱某,女,44岁。2011-09-10初诊。左肩疼痛2年余。患者2年前因开车左肩临窗受风,致肩疼痛,时轻时重,得热稍缓,遇冷加剧。曾在他院外敷中药、推拿、针灸等治疗,效果不佳,近月余痛疼加重,并向下放射至上臂中部,时夜间疼醒,须起床甩臂片刻方可再睡。刻诊:肩前部轻度肿胀,结节间沟压痛剧烈,肩关节被动活动无明显受限。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予顺行针法,留针3 min,起针后觉疼痛大减,肩部、上肢轻松,自主运动基本不受限,1周后进行第2次治疗而疼痛基本消失。考虑患者疼痛较重,且病程较长,嘱其肩部保暖,每晚睡前热敷,以防复发。随访2个月未复发。

4 讨论

腱鞘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其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痛者寒气者多也”。《杂病源流犀烛》载:“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灵枢·百病始生》又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说明其发病受内因和外因的双重影响。内因为筋脉劳伤过度,内虚邪犯;外因则是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经络壅滞,气血不行而痛。治疗当以外、内相结合,其中外治为主,以舒筋散结,疏通经络。

顺行针法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直接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止痛迅速,疗效确切,用以治疗运动系统急、慢性损伤和劳损性疾病,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临床常见,多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的基础上感受风寒而发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无菌性炎症造成腱鞘内肿胀和炎性渗出。与肩关节周围炎的区别在于其功能障碍是因于疼痛造成的保护性反应,而非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常遇劳累和寒冷而加重。药物和传统的针灸治疗多难奏效。推拿治疗因可加重腱鞘内的炎性水肿,常使疼痛加重。局部封闭和针刀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但创伤相对较大,患者不易接受,且有增加感染的可能性。顺行针法是沿肌腱走行方向将针直接刺入腱鞘内,进行捻转刺激,其主要机制可能为:①局部刺激作用:根据“以痛为腧”理论,针刺可以使局部组织发生某种改变,而这种改变可以解除引起疼痛的刺激源,从而起到镇痛作用[3],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神经电生理变化有关[4]。②化学介质作用:针刺时人体自身产生的神经肽明显增加,而这些类吗啡物质可以通过神经传导,兴奋下行纤维释放5-羟色胺(5 -HT),从而起到镇痛作用[4]。③减压作用[5]:小针刀理论认为,局部组织的压力增高可以造成顽固性疼痛。腱鞘本身是一个密闭的腔隙,发生炎症时由于组织渗出,使腱鞘内压力增高。针刺可使腱鞘内压力释放,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顺行针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确切,可迅速缓解疼痛。另外,临床发现单纯应用针刺治疗,容易发生疼痛反弹,如结合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此外,在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针具;患感染性疾病及局部皮肤不健康者禁用;有风湿类病史者结合原发病治疗;医生要熟悉解剖,进针准确,行针可做轻微提插,捻转刺激不可过强。

[1]陶天遵.新编实用骨科学[M].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573.

[2]宗行万之助.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作参考(VAS)[J].疼痛学杂志,1994,2(4):153.

[3]刘公望,胡明海,王秀云,等.论针刺止痛的四种机制[J].针刺研究,1998,23(4):313 -314.

[4]董礼,严隽陶,李善敬.疼痛与针刺镇痛[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8):768 -770.

[5]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7,414.

R686.105;R245.319

A

1002-2619(2012)12-1837-02

刘明远(1961—),男,主任医师,学士。从事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性疾病的防治。

2012-03-26)

猜你喜欢

腱鞘炎腱鞘二头肌
你好,身体(8)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
右侧肱二头肌变异一例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听声排切法”小针刀单点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肩关节镜与小切口胸大肌下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对照研究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