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2例临床观察※
2012-07-19李艳会
司 靓 刘 静 李艳会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河北 迁安 064400)
补肺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2例临床观察※
司 靓 刘 静1李艳会2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河北 迁安 064400)
肺疾病,阻塞性;慢性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on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的气道阻塞性疾病,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学证实长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炎症介质是导致COPD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且机体产生氧化物增加及(或)抗氧化物减少与COPD发病、肺功能恶化密切相关[1]。2008-10—2010-10,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肺汤加减治疗肺气虚弱型COPD稳定期32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2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门诊患者,均有吸烟史,吸烟20~40年,10~20支/d,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51~81岁,平均72.6岁;病程3~33年,平均20.4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8~85岁,平均70.7岁;病程5~34年,平均22.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2]。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辨证属于肺气虚弱型,为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咳嗽痰少,痰白如沫,咯吐不利,倦怠乏力,形瘦神疲,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无力或结代。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常规治疗。戒烟、支气管扩张剂、止咳祛痰及氧疗。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补肺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党参24 g,黄芪30 g,茯苓24 g,甘草6 g,紫苏子12 g,五味子9 g,紫石英 15 g,鹿角胶(烊化)6 g,芥子 9 g,桃仁9 g,地龙12 g,丹参9 g,当归9 g,熟地黄18 g。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
1.3.3 疗程 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4 观察指标 2组治疗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包括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进行肺功能检查[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变化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变化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32)对照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p(O2)(kPa) 7.66 ±0.84 9.50 ±0.70*△治疗前 治疗后8.09 ±1.37 8.99 ±0.68 p(CO2)(kPa) 8.11 ±0.86 6.48 ±0.88*△ 8.07 ±0.65 7.46 ±0.65 FEV1% 50.50 ±8.70 68.00 ±6.80*△50.20 ±6.00 58.40 ±7.00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 p(O2)、p(CO2)及FEV1%均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升高 (P<0.01,P <0.05)。
3 讨论
COPD为呼吸科常见病之一,为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
[1]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S].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1.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4-137.
[3]冷方南,凌耀星,彭国忱,等.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76.
R563;R563.905.8
A
1002-2619(2012)12-1815-02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10170)
1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区,河北 迁安 064400
2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病案科,河北 迁安 064400
司靓(1979—),女,主治医师,硕士。从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工作。
201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