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I图像中交点意义的解释

2012-07-19杭庆祥

物理教师 2012年4期
关键词:交点灯泡电阻

杭庆祥

(江宁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00)

在研究恒定电流电路时,U-I图像既是电流与电压变化关系一种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更可以成为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特别对一些非线性变化的问题(如本文的问题2),利用图像及其交点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但对交点意义的诠释仿佛有着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困难,是教学一大难点.本文努力对U-I图像中交点意义做出解释.

1 “舍近求远”的做法及其原因

例1.如图1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I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解法1:绝大多数学生会这样求解.

由曲线Ⅰ得电源电动势、内阻分别为E=3.0V,r=1.5Ω.由曲线Ⅱ得R=1.5Ω.当电阻R接在电源两端时,由欧姆定律,可求得U=1.5V,I=1.0A.则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I=1.5W.

解法2:少数学生会直接从图上读出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U=1.5V,I=1.0A.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UI=1.5W.

当我们直接用第2种解法时,学生都会问:当电阻R接在电源两端时,为什么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刚好是图中交点坐标值?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必然?有时,老师也很茫然.

实际上,交点的意义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曲线Ⅰ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即 U=E-Ir. (1)

曲线Ⅱ表示电阻R两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即 U′=I′R. (2)

当把R接在电源两端时,U和U′,I和I′是同一的,那么,什么样的电压和电流既符合函数关系(1),又符合函数关系(2)?

在数学上就是联解方程组:

学生也知道这个方程组的解就是图像中两条曲线的交点.

所以,第1种解法实际上是求方程组解的过程细分,而绝非“舍近求远”.它物理图景明晰,逻辑思维清楚,是一种本源的做法,在我们进行基础年级的教学时,首先应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种明晰的物理图景和思考顺序,万万不可因学生解法不是最简洁而求全责备,而第2种解法必定要经过第1种解法完全相同的思考,是在第1种方法基础上的抽象.

图1

2 循序渐进 能力提升

在学生有了上面问题解决的基础之后,我们再进行下面的练习,巩固并深化学生对U-I图像交点意义的认识.

例2.如图2所示,图甲为某学生测绘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I-U图线实验电路图,图乙为小灯泡的I-U图线,把小灯泡连接在电动势为3V,内阻为10Ω电源两端,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多少?

图2

首先,由图像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随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且电流和电压的函数表达式不知,因此不能够用上文中的第1种方法列方程求解,那么,如何求得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其次,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函数的图像也是一种表示变化规律的方式,也即图乙给出了小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

第三,给定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关系为U=E-Ir,要求学生在图丙中画出此函数的图像.

第四,小灯泡接在电源两端时,小灯泡两端电压和电源路端电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通过电源电流是相同的,是U-I图像上的一个坐标点.

第五,问小灯泡接在电源两端时,满足两个变化关系的电压和电流的点在哪?

问题迎刃而解.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些教师在没有进行本文例1的讨论时,就进行例2的教学,不光是教学上的囫囵吞枣,更是对U-I图像交点数学、物理意义的不理解.同时,在解释U-I图像交点物理意义时,借助学生对数学函数方程的认识及对应图像交点意义是问题的关键,局限在原地思考是此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猜你喜欢

交点灯泡电阻
灯泡创意秀
电阻大小谁做主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灯泡创意展
阅读理解
巧测电阻
电阻焊
借助函数图像讨论含参数方程解的情况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