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因素研究
2012-07-19秦朝秋梁金柱韩文华
崔 浩,秦朝秋,梁金柱,韩文华
(1.大连海事大学体育工作部,辽宁大连116026;2.大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大连116600)
竞技体育进入高等院校是目前世界体育的一大特征。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办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确立了51所试点高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在于体能和技能的比拼,更是智慧的较量。高校创建高水平运动队是为了培养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文化素养和竞技水平,促进运动员身心的全面发展,更进一步的提高运动员的专业素质,实现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走向世界高水平的战略目标。近几年,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连市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规模也在加大,目前大连市有六所高校建立了高水平运动队,这六所高校结合本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招收本校的优势项目,在全国大运会及其他重要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这六所高校开设了篮球(男、女),男子足球,田径、健美操、游泳、乒乓球等项目。本文从制约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因素的角度出发,分析大连市高校竞技体育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为大连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大学、大连艺术学院六所院校的运动员,共计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查阅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中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源,为本研究的设计和构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设计“影响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因素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实际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1.2.3 访谈法 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对研究对象主管领导和教练员进行访问,了解得到与本研究有关的第一手材料。
1.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使用 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首先对数据初步整理,建立数据库进行因子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因素的因子确定
对调查问卷获得的信息在SPSS17.0软件中量化处理,对变量评价计分结果前16位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分前16位的变量,见表1。
表1 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影响因素指标排序情况
2.2 影响因素的KMO检验
在对影响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因素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前,对样本数据进行了适切性检验,考察变量指标的KMO和Bartlett's球体检验。KMO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值,KMO值越接近于1,说明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在实际分析中,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效果比较好。经计算,影响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因素16个变量的KMO=0.713,球体检验值为711.478,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Sig.=0.000,说明相关矩阵不是十一个单位矩阵,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2.3 确定影响因素的主因子及因子命名
在对16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时,发现可以提取五个主因子,前五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由此可以得到五个主因子(见表3)。这五个主因子累计解释了86.774%方差,说明因子分析结果较好,这一结论参照了“凯泽(塞)法”当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时,其累计贡献率达86.774%,可以反映总体的信息量。
由表4可知,各因子在各个变量的载荷,在对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得到了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一在(1、15、6)三个变量载荷较大,这三个变量反映了训练硬件与经费情况,可命名为“训练硬件与经费因子”。公因子二在(4、5、9、10)有较大载荷,命名为“后勤保障因子”。公因子三在(2、3、12、14)有较大载荷,命名为“教练员自身素质因子”。公因子四在(7、8、16)有较大载荷,命名为“训练结果因子”。公因子五在(11、13)有较大载荷,命名为“竞训因子”。
表3 因子特征值与贡献率(解释的总方差)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2.4 影响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因子分析
2.4.1 训练硬件与经费因子 训练场馆(硬件)设施是所有训练活动的前提条件,没有足够的训练场地及训练辅助器材就无法进行训练。训练场馆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训练效果。
表5 场馆条件及辅助设施满意度调查表
从表5可知,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本校的硬件条件满意度较高,这说明目前高校的场地设施可以满足训练的需要。主要是近年来高校的扩建,对部分场馆进行了翻修,部分学校兴建了多功能运动馆。有18%的运动员选择了“不满意”,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辅助设施器材老化、陈旧所致,需要补充和更新这部分训练设备。设备老化没能更新的最主要原因是资金缺乏,而且,资金缺乏问题甚至导致运动员的训练补贴都很难下发,这就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目前运动队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三条渠道:(1)各学校固定训练竞赛经费支持;(2)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少量专项经费支持;(3)来自社会各界的赞助。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高”并没有体现出来,造成比赛不精彩,赛制安排不合理,没有观众市场,因而社会赞助难以到位。而经费落实的不到位,又使得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机会减少,影响了运动员实战经验的积累,运动队整体实力受到制约。
2.4.2 后勤保障因子 后勤保障是运动训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运动训练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后勤保障作为运动训练的中心工作,作用在于为运动员及教练提供更好的服务。
后勤保障因子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医务监督和运动营养。调查得知,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有医务监督的占到了37%,没有医务监督的占到63%,这说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及训练后较难得到及时的治疗与关注。在访谈中了解到多数运动队是与校医院或与校外指定医院合作,为运动队提供服务。在对运动员访谈中还发现,训练缺乏科学性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最主要原因。高水平运动员既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又是一名运动员,他们会遇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学习压力过大、同学间的人际交往困难、日常生活问题等等,教练员在安排训练计划、训练强度、训练时间时,会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运动员的营养补充与运动成绩的优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高水平运动员绝大多数是青壮年,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期,他们需要更多的营养补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运动员没有得到应有的营养补助,平时训练时跟其他大学生一样自己在食堂打饭吃,没有科学的营养计划和数量的控制,只有部分院校在重大比赛前会给参赛队员补充营养或改善饮食,这种亡羊补牢式的做法,并不能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另外训练后的恢复也是训练的重要环节,调查发现,虽然所有的运动队都采用了训练后的恢复,但是恢复手段较为单一,缺乏辅助器械的帮助。
2.4.3 教练员自身素质因子 教练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认真,关心运动员,作风正派。“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教练员的业务能力”反映的是教练员在实际工作中训练的水平和能力。教练员应对自己所教授的本项运动的规律有深刻的了解,组织运动队进行训练时,应制定严密训练计划,并在训练过程中加以监控及指导。教练员还应具备认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及时总结好的训练方法,不断探索具有科学性的方法,对运动员反馈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调查发现,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都是教练员兼管,他们既参与运动队训练工作又忙于教学工作,很难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运动队管理中去。目前,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在对“教练员敬业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有86%的运动员认为本队的教练员非常敬业,这说明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大多数教练员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的。在访谈中了解到,各个学校在教练员奖励制度上存在不一致,这可能是导致部分教练员不能认真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奖励制度的缺陷会影响他们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进而影响到训练工作。
2.4.4 成绩因子 “学习成绩”、“比赛成绩”和“训练效果”是大学生运动员在校期间要完成的目标,大学生运动员所具有的双重身份,要求其既要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要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所以说,高水平运动员要比普通的大学生付出得更多。目前大学生运动员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和训练效果的矛盾问题,高水平运动员在入校前文化课基础较差,他们升入高校主要是通过优异的体育成绩,入校后也比较重视训练和比赛,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由于每周都有训练课,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就会减少,再加上每天的运动量较大,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很难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长此已往,就会养成学习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这种情况长时间发展下去,必然使得运动员对自己的要求放松,甚至不能毕业,拿不到学位证书。如何解决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矛盾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2.4.5 竞训因子 训练过程的监控情况是整个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对“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是否使用训练计划”的调查显示,96%的运动员选择了有训练计划。在对运动队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学校体育部要求教练员每年年初上交年度训练计划,学校定期抽查训练计划并且不定期检查运动队的训练情况,因此,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在调查中还发现,目前训练的监控都是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主观感觉和判断,缺乏客观、可靠和有效的评定方法,缺少科学辅助仪器的帮助;缺乏训练中的衔接性,不能及时获得训练进展的反馈信息, 导致训练难以合理有效的控制。
运动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定的训练时间作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次数和训练时间的保证同时也能说明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积极性。调查显示,目前大连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每周训练五至六次,每次训练时间二至三小时。在赛前集训期训练的次数和每次训练时间会有所变化。这说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时间安排还存在弊端,另外由于运动员分散在不同的年级,他们的文化课程安排不一致,这也给教练员训练时间的编排带来了难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影响大连市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因子是:训练硬件与经费因子、后勤保障因子、教练员自身素质因子、成绩因子、竞训因子。
(2)运动员的学习时间与训练时间相矛盾,运动员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3)缺乏后勤保障,尤其是医务监督不及时、运动员的营养补充不足。
(4)大多数教练员同时担任训练和教学任务,他们很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工作中。
3.2 建议
(1)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是个系统工程,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加强运动队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运动队的发展。
(2)要发挥高校软硬件的资源优势。学校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队伍,有利于推广、普及各项运动的发展。
(3)把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摆放到同等重要位置,考核时可把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与年度运动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评分,同时和各种待遇挂钩,以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1]国家教委关于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Z].1987.
[2]王海,高正名.辽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25(3):394 ~396.
[3]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王波.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因素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