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初中教育教学如何进行创新管理之我见

2012-07-13农增冠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教育教学

农增冠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全面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山区初中的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关键词】山区初中 教育教学 创新管理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起点高、前瞻性强,强调从根本上转变课程功能,革新教学内容,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山区初中如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更新观念、科学发展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

所谓科学发展观,即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内容,以坚持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促进全面发展为重要目的,以保持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重要体现,以实行统筹兼顾为总体要求。内容十分丰富,也十分重要。因此,山区初中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认真学习、理解、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健康发展,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全面认识初中教育发展内涵

发展是硬道理,是时代的潮流。教育要顺应潮流,但绝非随波逐流,而是要掌好舵,把好航向和航速。首先要搞清楚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山区初中学校的发展,应当包括扩大规模、优化学科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校长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发展步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机遇,从山区学校的实际出发,群策群力,科学定位,实事求是地制定和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正确把握和严格遵循初中办学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规律,使其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改革管理制度

(一)价值取向——建构创新型学校

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不仅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艺术,还要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更要关注最根本的或前提性的问题: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每天的奔波劳碌到底是在忙些什么?笔者认为:管理者应朝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因地制宜,建构创新型的山区初中学校。

(二)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要求在学校管理中,要确立人在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各个成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在实现育人目标及学校全方位的发展中得到尊重和满足,得到身心、知识、素质等各方面的长足发展。

(三)管理结构——建立民主的管理机制

摈弃“金字塔式”的组织层级模式管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有利的因素,形成教育合力和一种新的运行规则。把教师、学生从单纯的被管理者的角色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自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广大教师有一定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四)完善组织——建立具有团队精神的学习型组织

初中新课程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之间应互相关怀、共同协商、共同开发课程、设计教案、交流经验,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减轻负担、共同发展。学校要形成合作文化,每一个成员在个体独立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团队,产生拥有感,将彼此视为一家人,互相协助、鼓励,形成团队合力。

三、讲求管理策略

(一)提倡德育人文性,提升德育质量

所谓德育人文性,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自始至终渗透人文关怀,其核心是对人的关爱和尊重。主要做法有:

1.丰富学生文化底蕴。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民主、正义和文明,让学生认同文明社会的道德准则,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确立理想的人格、目标,并愿意为之奋斗。

2.加强人文环境建设。环境可以熏陶人,可以规范人。

3.完善学生行为规范。加强道德教育,会使学生懂得该做什么人和如何做人。要把这种认识转变成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并付诸实践磨砺。

4.强调德育的自主性、层次性。从目标上分层: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较高目标面向全体团员。从阶段上分层:从初一到初三在教育内容上要渐进、连续和各有侧重。重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倡导有效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1.教学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是多元的,现阶段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需求有情感需求、认知需求和升学需求。满足学生这三方面的需求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2.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研究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积累过程。学校提倡适当加大课堂教学密度,给学生充足的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提倡通过分类指导,为学生个体节省时间,反对用过分耗费学生时间、精力的低效教学去换取应试成绩。

3.提倡教学的适应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应不同的学生。教学模式的选用要适应教师的特点。学校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

4.重视教学反馈。提倡课堂教学节节有反馈,教师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和阶段测验,根据批改情况和存在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使问题堆积;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病历”,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态,以便有的放矢地辅导学生。

如上所侃,是为我见。

【参考文献】

[1]周序.中小学教学管理.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王嘉德.现代教学管理实务.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教育教学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创新型管理模式对积分制管理的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